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德性法律论证理论的程序正义标准 被引量:1
1
作者 冉杰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27-134,共8页
从广义的法律论证理论角度看,西方学界主要从德性伦理学理论和人文主义两条路径来解决法律决策的程序正义标准问题,但前者不能满足法律论证程序标准的公共性要求,而后者能够确立但不能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通过变造现有德性伦... 从广义的法律论证理论角度看,西方学界主要从德性伦理学理论和人文主义两条路径来解决法律决策的程序正义标准问题,但前者不能满足法律论证程序标准的公共性要求,而后者能够确立但不能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通过变造现有德性伦理学理论而得到的德性法律论证理论认为“事实—价值—共同善”是价值选择行为的结构,人类繁荣是法律论证的最高依据,而人类繁荣有其必要条件和客观要求。德性法律论证理论致力于克服人文主义和现有德性伦理理论的逻辑困难和公共性问题,能够确立并证立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因此,可以依据德性法律论证理论的基本立场,尝试建构起法律论证的程序正义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 程序正义标准 德性伦理学 人文主义 德性法律论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判决书中的法律论证 被引量:8
2
作者 张霞 《政法论丛》 2005年第5期14-18,共5页
在对法律公正的憧憬中,法律是值得信仰的,但在当下判决书中经常看到的多是武断与掩饰,八股式文体的判决书缺乏充分的论证,让人看不出判决或改判的理由。在走向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份阳光下的判决书,一份有着严密论证、... 在对法律公正的憧憬中,法律是值得信仰的,但在当下判决书中经常看到的多是武断与掩饰,八股式文体的判决书缺乏充分的论证,让人看不出判决或改判的理由。在走向依法治国的历史进程中,我们需要的是一份阳光下的判决书,一份有着严密论证、详尽说理的判决书,一份旁征博引、法理透彻的判决书。判决需要论证,据以形成判决的“法律”更需要论证,不经过论证的“法律”缺乏正确性和可接受性。裁判文书中对论证理论的运用,为裁判结论的达致提供技术性支持,为裁判结论形成过程中个体的价值判断提供规范性的规则与方法,在整个国家制度建构中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判决书 法律推理 论证 法律论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方法论看抽象法学理论的发展 被引量:52
3
作者 舒国滢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2004年第5期39-47,共9页
抽象的法学理论在 19世纪之前是由法学外的思考者们来推进发展的 ,法律家与专业外的法律思考者之区别在于他们始终不能完全游离于各个时代发生效力的实在法。面对实在法 ,抽象法学理论的姿态有时是极为尴尬的。二战以后 ,法学家们有关... 抽象的法学理论在 19世纪之前是由法学外的思考者们来推进发展的 ,法律家与专业外的法律思考者之区别在于他们始终不能完全游离于各个时代发生效力的实在法。面对实在法 ,抽象法学理论的姿态有时是极为尴尬的。二战以后 ,法学家们有关“疑难案件”所引发的理论论争为抽象法学理论续造生命活力做出了贡献。建立在现代逻辑、语言哲学、语用学和对话理论基础上的法律论证理论在哲学和法哲学领域悄然兴起。尽管这个理论本身在解决复杂的法律问题 (特别是有关法律的道德评价之类的实质哲学问题 )方面还存在着应用的局限性和具体方案上的缺陷 ,但它代表着一种在实在法之实践问题上寻求多知识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抽象法学理论 方法论 法律论证理论 法律教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律推理中的权衡标准
4
作者 冉杰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4-88,共5页
权衡标准的确证是法律推理中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人文主义和传统德性伦理理论并不成功。不过,基于传统德性伦理理论的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声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认为法律推理的权衡标准包括共荣性正义标准、优先性正义标准和自由权... 权衡标准的确证是法律推理中的重要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人文主义和传统德性伦理理论并不成功。不过,基于传统德性伦理理论的德性法律论证理论声称能够解决这一问题,认为法律推理的权衡标准包括共荣性正义标准、优先性正义标准和自由权标准,并通过对"天价葡萄案"的评析来加以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推理 权衡标准 德性法律论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丽中国构架下的法律规范论建设
5
作者 王秀卿 《人民论坛》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7期105-107,共3页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时期的法制构想,美丽中国构架下的法律规范论又被提上日程。文章对美丽中国构架下,如何构建法律规范的思想来源、思想核心进行了分析,对法律规范的构建方法提出了建议,对法律规范论构建进行了探析,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 党的十八大提出新时期的法制构想,美丽中国构架下的法律规范论又被提上日程。文章对美丽中国构架下,如何构建法律规范的思想来源、思想核心进行了分析,对法律规范的构建方法提出了建议,对法律规范论构建进行了探析,在当前依法治国的大背景下,关注法律规范论思想颇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律论证理论 法律规范论思想 法律规范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律解释学的新向度:走向主体间性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小英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7-42,共6页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间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它是西方现代以来对传统主体性哲学进行反思和超越而构筑的哲学研究新范式。传统法律解释理论是以主体性为分析进路、以正确理解法律文本为核心、以研究具体解释方法为内容的法律理论。然而,随着... 主体间性是指主体间的相关性和统一性。它是西方现代以来对传统主体性哲学进行反思和超越而构筑的哲学研究新范式。传统法律解释理论是以主体性为分析进路、以正确理解法律文本为核心、以研究具体解释方法为内容的法律理论。然而,随着法律实践的发展,以主体性为分析进路的传统法律解释理论存在着无法克服的理论困境。因而,引入以主体间性为分析进路的现代法律诠释学理论就十分必要。它进一步发展了法律解释学,对于人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和理解法律解释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性 主体间性 法律解释学 法律论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哲学研究中的哥白尼革命 被引量:1
7
作者 雷磊 《语言战略研究》 2017年第5期7-8,共2页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世界法哲学经历了一场重要的研究范式的转换,堪比自然科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那就是它的语言哲学转向。语言哲学转向,也就是分析哲学转向。分析哲学以语言为其对象,而语言哲学以分析为其方法。作为一种研究风格和研... 20世纪中叶以来,西方世界法哲学经历了一场重要的研究范式的转换,堪比自然科学领域的哥白尼革命,那就是它的语言哲学转向。语言哲学转向,也就是分析哲学转向。分析哲学以语言为其对象,而语言哲学以分析为其方法。作为一种研究风格和研究方法,语言哲学或分析哲学相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学方法论 自然法学 实证主义 法律论证理论 概念论 法哲学研究 哥白尼革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