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法官道德须满足司法伦理的客观需要 被引量:4
1
作者 王申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60-73,共14页
司法伦理是法官道德行为的规范依据,它所关注的是法官的义务和责任。法官遵循司法伦理、坚守正义的原则并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道德观念,或者说并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的利益。在满足司法伦理的客观需求方面,法官有时确实很难寻找到... 司法伦理是法官道德行为的规范依据,它所关注的是法官的义务和责任。法官遵循司法伦理、坚守正义的原则并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道德观念,或者说并不受制于政治的交易或社会的利益。在满足司法伦理的客观需求方面,法官有时确实很难寻找到一个最好的开端。但法官心智诚实的要求却占有优先的地位,而诚实就是责任。法官道德是司法伦理人格化的的表征,只有确立与我国司法相适应的法官职业伦理品质,才能彰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司法伦理。通过寻求德性的普遍定义可以探索"德性是什么"的问题,力图确立法官道德行为的客观标准。司法伦理之存在全在于法官个体的价值充盈,没有司法伦理就没有法官道德。恪守司法伦理道德原则于维护法官自身的权益是完全一致的。司法伦理对司法理想的赋予和对司法实践的价值赋予,最终都要通过法官得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伦理 法官道德 道德自律 司法公信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官道德建设的他律与自律 被引量:3
2
作者 石先钰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2-44,共3页
法官道德建设的基本规律就是从他律走向自律。促使法官道德从他律走向自律,必须采取有效对策:首先明确道德导向,其次提高道德修养,再次掌握具体方法,包括学习道德榜样、启发道德认同、提倡“慎独”精神、善用“自省”古箴等方法。
关键词 法官道德 司法伦理 司法公正 他律 自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我国法官道德规范体系的建构 被引量:1
3
作者 石先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7-41,共5页
法官道德规范体系建构是法官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和导向功能。我国法官道德的基本规范体系的建构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明确法官道德的具体规范,包括:忠实于宪法和法律、坚持司法公正、保持清正廉洁、体现... 法官道德规范体系建构是法官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道德规范对人们的行为具有约束和导向功能。我国法官道德的基本规范体系的建构必须从我国实际出发,明确法官道德的具体规范,包括:忠实于宪法和法律、坚持司法公正、保持清正廉洁、体现司法良心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道德 司法公正 司法良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法官道德需要的激发
4
作者 石先钰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34-136,共3页
道德需要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是人获得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它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具有整合各种需要的功能。对法官而言,道德需要决定了其司法行为,并且引领法官按照司法公正的要求正确行使审判权,维护社会法律秩序。道德需要的激发为... 道德需要把人与其他动物区别开来,是人获得主体地位的基本特征,它指引着人们的行为,具有整合各种需要的功能。对法官而言,道德需要决定了其司法行为,并且引领法官按照司法公正的要求正确行使审判权,维护社会法律秩序。道德需要的激发为法官道德建设提供内在动力,激发法官道德需要可以采取价值激发、尊重激发、实践激发、关怀激发、制度激发、环境激发等基本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道德 道德需要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法官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2
5
作者 杨云芳 杨云霞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95-197,共3页
道德认知是法官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要素,是职业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进行职业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决定职业道德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从需要论、灌输论、环境论和实践论等理论出发,探讨法官个体道德需要、道德灌输、道德环... 道德认知是法官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重要要素,是职业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是进行职业道德意志锻炼的内在动力,是决定职业道德行为倾向的思想基础。从需要论、灌输论、环境论和实践论等理论出发,探讨法官个体道德需要、道德灌输、道德环境和道德实践对法官职业道德认知的影响,以期从各个层面多重途径来提升法官职业道德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道德认知 道德需要 道德灌输 道德实践 道德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职业道德的批判与重构——基于马克思恩格斯文本的考察 被引量:1
6
作者 邱昭继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5-72,157,共9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官职业道德观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法官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存在批判和重构两个维度。要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官职业道德观,必须结合语境从他们的文本中区分肯定性叙述和否定性叙述。为民、公正、独立、理...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官职业道德观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法官职业道德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存在批判和重构两个维度。要理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法官职业道德观,必须结合语境从他们的文本中区分肯定性叙述和否定性叙述。为民、公正、独立、理性、合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肯定的法官职业道德,马克思和恩格斯法官职业道德观的核心是司法为民和司法公正。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深刻地影响了我国的法官职业道德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恩格斯 法官职业道德 司法为民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的职业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与保障 被引量:3
7
作者 向馨 《湖湘论坛》 2005年第3期61-62,共2页
法官的职业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与保证。法官诚信正直的品格是司法公正的根基;法官强烈的公正意识是司法公正的前提;法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公正对法官职业道德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 法官的职业道德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前提与保证。法官诚信正直的品格是司法公正的根基;法官强烈的公正意识是司法公正的前提;法官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司法公正的保障。司法公正对法官职业道德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加强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建设一支公正司法的法官队伍;加强思想品德教育,让法官首先成为正直诚信的人;加强职业道德和法律知识教育,让法官成为忠实法律、秉公断案的好法官;加强反腐倡廉工作,保证法官队伍的廉洁,从根本上保障司法公正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职业道德 对策 司法公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法官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设计建议
8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6-306,共1页
王晨光撰文《法官职业化和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指出,法官的职业性质及其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有理由对其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建立法官职业道德的培养、监督和惩戒机制,就成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 王晨光撰文《法官职业化和法官职业道德建设》指出,法官的职业性质及其在法治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使人们有理由对其有更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建立法官职业道德的培养、监督和惩戒机制,就成为中国法治建设中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任务。具体职业道德规范体系的设计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道德规范体系 法官职业化 设计 职业道德建设 法官职业道德 法治社会 职业性质 道德要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德性是法治之力量 被引量:8
9
作者 王申 《东方法学》 CSSCI 2016年第2期101-119,共19页
我们对法官职业伦理的关注的不是规范,而是规范的理由。法官德性是保持法官诚信与司法清廉的品性。司法倘若没有伦理标准,司法的任何活动都不会存立。法官道德律具有独一无二的内在性和无条件的价值,且仅以法官为体现。法官令人敬畏的... 我们对法官职业伦理的关注的不是规范,而是规范的理由。法官德性是保持法官诚信与司法清廉的品性。司法倘若没有伦理标准,司法的任何活动都不会存立。法官道德律具有独一无二的内在性和无条件的价值,且仅以法官为体现。法官令人敬畏的身份和地位就是保持清廉与诚信的品性。因为正义的理念促使法官自己觉得有义务根据清廉与诚信的要求行事。司法廉洁是决定法官道德建设成效的关键因素,是从司法整体秩序出发对法官素质与内在修养的考量。我们的司法需要一个崭新的法官道德秩序。遵循法官道德法则的意向是出自于法官的司法义务而不是出自法官的自愿与好感,而法官能够处于其中的那种道德状况,其实就是法官德性,也就是法官司法中的道德意向。法官德性的真正力量就是法官道德法则的强制。既然法官道德制度建设的目的是孕育正义美德,并由此遏制与正义美德不相容的愿望与抱负,那么我国法官德性建设的理想正义观就能进一步地完善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法伦理 法官道德 伦理建构 法治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法官职业道德是严肃执法的保证
10
作者 靳东祥 《城市研究》 1997年第6X期51-54,共4页
法官职业道德是严肃执法的保证□靳东祥人民法官要准确无误地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才能保证严肃执法。所谓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就是在执行社会主义法律与审判职... 法官职业道德是严肃执法的保证□靳东祥人民法官要准确无误地依法履行审判职能,取决于多方面的因素,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就是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情操,才能保证严肃执法。所谓人民法官的职业道德,就是在执行社会主义法律与审判职业活动时,应当和必须遵循的特殊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官职业道德 人民法 严肃执法 职业道德规范 实事求 政治思想素质 道德建设 平衡点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审判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也谈人民法院的精神文明建设
11
作者 侯清 《学习与实践》 1997年第7期31-32,共2页
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将此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在了全党面前,要求全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 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将此作为一项重大的战略任务摆在了全党面前,要求全党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保证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进步。人民法院作为国家的审判机关,担负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的重要职责,是社会主义法律的有力执行者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坚强捍卫者。六中全会《决议》指出,"社会主义道德风尚的形成、巩固和发展,要靠教育,也要靠法制",要"综合运用教育、法律、行政、舆论等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文明建设 人民法院 十四届六中全会 两手都要硬 综合运用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职业道德建设 社会主义道德规范 法官职业道德 社会主义道德风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