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毛竹油菜素内酯受体激酶基因的分子特征及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思宁 孙化雨 +3 位作者 徐浩 杨意宏 赵韩生 高志民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15-223,共9页
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L)受体激酶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毛竹中BL受体激酶基因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毛竹基因组中... 为探究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L)受体激酶基因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毛竹中BL受体激酶基因进行了分析,并应用实时定量PCR技术对基因的表达模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毛竹基因组中共获得8条BL受体激酶基因同源序列(PeBRLs),分别属于4个亚家族。8个PeBRLs编码858~1 224氨基酸,分子量为92~130 kDa。PeBRLs结构相对保守,激酶区均具有BL受体激酶特有的3个保守结构域;除PeBRL1-1具有2个跨膜结构域外,其余PeBRLs只有1个跨膜结构域。8个PeBRLs全部定位在细胞膜上,属于典型的膜嵌合蛋白。实时定量PCR结果显示,每个亚家族成员基因的组织特异性表达模式基本一致,但不同亚家族之间差异明显;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竹笋中,PeBRLs的表达呈现为4种变化趋势。因此,8个PeBRLs在毛竹不同组织和笋的不同发育阶段可能发挥着不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竹 油菜素内酯受体激酶基因 生物信息学 实时定量PCR 组织特异性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胁迫下外源油菜素内酯对冬小麦REVEILLE 7-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陈宇姝 张军保 +4 位作者 王雪松 邵庆一 杨森 曹佳昂 刘丽杰 《广西植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260-1269,共10页
‘东农冬麦1号’(‘Dn1’)是首个能在严寒地带大面积种植、返青率超过85%的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为探索冬小麦中REVEILLE 7-like基因的功能,以及低温胁迫下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利用RT-PCR法克隆了冬小麦(Dn1)REVE... ‘东农冬麦1号’(‘Dn1’)是首个能在严寒地带大面积种植、返青率超过85%的强抗寒冬小麦品种。为探索冬小麦中REVEILLE 7-like基因的功能,以及低温胁迫下外源油菜素内酯(BR)对该基因表达的影响,该研究利用RT-PCR法克隆了冬小麦(Dn1)REVEILLE 7-lik e基因的cDNA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在冬小麦三叶期时叶面喷施BR,并分别于4、0、-10、-25℃时对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进行取样,用qRT-PCR技术分析该基因在以上不同处理组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的表达模式。结果表明:(1)REVEILLES属于MYB类转录因子家族,REVEILLE 7-like基因全长1251 bp,共编码416个氨基酸,编码蛋白为不稳定亲水性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核。(2)REVEILLE 7-like与节节麦、二粒小麦亲缘关系最近,蛋白序列总相似度78.62%。(3)REVEILLE 7-like基因启动子包含参与逆境响应、激素响应及MYB结合位点的顺式作用元件。(4)表达模式分析发现,对照组中REVEILLE 7-like基因的表达量在0、-10、-25℃时与4℃时相比较均有显著提高。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该基因的表达量在-10℃和-25℃时均显著提高。综上推测,该基因在冬小麦受到低温胁迫时起重要作用,并且BR可以提高该基因的表达,从而进一步提高冬小麦的耐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地冬小麦 油菜内酯 REVEILLE 7-like 基因克隆 低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3
作者 周志国 樊双虎 +1 位作者 邓晨 冯雪 《生物技术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65-174,共10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的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胡萝卜对镉抗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胡萝卜‘红芯四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实验室水培的方法...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2,4-表油菜素内酯(2,4-EBR)对镉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的生长特性、生理指标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胡萝卜对镉抗性的相关研究提供理论支撑。【方法】以胡萝卜‘红芯四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实验室水培的方法,研究不同浓度(0.1、0.5、1和1.5μmol/L)2,4-EBR对CdCl2胁迫下胡萝卜幼苗生长特性、光合作用、抗氧化酶活性以及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胡萝卜幼苗在0.1mmol/L镉胁迫条件下生长受到显著抑制,外源施加1μmol/L2,4-EBR可以抑制镉离子的吸收和转运,促进胡萝卜幼苗根长和株高的增加,提高叶片SOD、POD、CAT和APX的活性,增加光合色素含量并提高叶片光合效率,抑制镉吸收转运相关基因DcHMA3、DcHMA4、DcCAX2、DcCAX4的表达,维持植物体氧化还原代谢途径平衡。【结论】2,4-EBR可促进胡萝卜根茎生长,增强抗氧化酶活性,提高光合效率,调节GSH-PCs代谢途径以及调控相关基因表达量,从而缓解胡萝卜幼苗在镉胁迫下的伤害,而且最适宜的2,4-EBR处理浓度为1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镉胁迫 2 4-表油菜内酯 胡萝卜 生长和生理特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军保 陈宇姝 +7 位作者 田诗 于梦迪 王雪松 曹佳昂 邵庆一 杨森 金忠民 刘丽杰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4,45,共8页
探索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对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法克隆Rab15-like基因CDS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二... 探索低温胁迫下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BR)对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法克隆Rab15-like基因CDS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基本理化性质、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特征、Rab15-like蛋白保守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BR处理对不同温度条件下冬小麦分蘖节和叶片中Rab15-like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Rab15-like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1 265 bp,Rab15-like基因含有一个453 bp开放阅读框,编码150个氨基酸序列,Rab15-like蛋白为LEA家族第二大类蛋白,主要分布在细胞膜上,为稳定亲水性蛋白。RT-qPCR分析结果表明,Rab15-like基因表达量与温度变化相关,在叶片中,随着环境温度降低,Rab15-like基因表达先上调后下调,当环境温度达-10℃时表达量最高;在分蘖节中,随着温度降低,Rab15-like基因表达持续上调,-25℃时表达量最高。BR处理促进低温条件下该基因在叶片中表达,对5、0和-10℃条件下分蘖节中该基因表达影响较小,但显著促进-25℃条件下该基因表达(P<0.05)。Rab15-like基因表达受温度影响,说明Rab15-like基因可能参与冬小麦响应低温胁迫的信号途径。外源BR处理促进低温条件下该基因在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内酯 低温胁迫 冬小麦 Rab15-like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油菜素内酯对遮光处理下马铃薯生理、产量及LHcb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裴雅婷 刘玉霖 +4 位作者 李世伟 张瑀瑶 高红秀 唐鑫华 石瑛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为探究如何缓解马铃薯生产中由于光照不足带来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东农310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遮光处理:正常光照(Z 0,遮光率为0)、单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 1)、双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 2)。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喷施不同浓度表油菜素内酯(0 mg... 为探究如何缓解马铃薯生产中由于光照不足带来的影响,以马铃薯品种东农310为试验材料,设置3个遮光处理:正常光照(Z 0,遮光率为0)、单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 1)、双层遮光网遮盖处理(Z 2)。在马铃薯块茎形成期喷施不同浓度表油菜素内酯(0 mg/L,记作CK;0.02 mg/L,记作E 1;0.10 mg/L,记作E 2)。设置3个测定期,对株高、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光合参数、荧光动力学参数、单株产量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并测定植株叶片12条LHcb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Z 1条件下较为适合东农310生长,而Z 0条件下产生光抑制,各指标较Z 1降低;Z 2条件下光照不足,各指标较Z 1降低。喷施EBR能够有效提高单株产量,在Z 0条件下E 2处理较CK显著提升32.62%,Z 1条件下E 1、E 2处理分别较CK显著提升48.38%,24.24%,Z 2条件下E 2处理较CK显著提升18.45%;在单株块茎干物质质量方面,Z 0条件下E 2处理较CK提升27.24%,Z 1条件下E 1、E 2处理较CK提升40.09%,26.56%,且差异显著。遮光程度增加和喷施EBR可提高12条LHcb基因相对表达量,有利于叶片提高光能的捕获与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遮光 油菜内酯 光合作用 荧光参数 基因表达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干旱胁迫下西瓜幼苗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张伟 杨国慧 于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15-622,共8页
【目的】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西瓜幼苗生长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西瓜抗旱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西瓜品种齐红1号为材料,利用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3个处理... 【目的】研究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对干旱胁迫条件下西瓜幼苗生长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为西瓜抗旱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以西瓜品种齐红1号为材料,利用15%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设置3个处理CK(清水)、PEG和PEG+EBR,其中EBR的浓度为0.01 mg/L。检测不同处理后西瓜幼苗的生物量、光合作用指标、叶绿素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以及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喷施外源EBR可以缓解干旱胁迫对西瓜幼苗生长发育的抑制和损害程度,还可以通过增加应答基因的表达量,激活EBR信号转导途径,提高西瓜幼苗的耐旱性。喷施外源EBR西瓜幼苗株高、根长、地上鲜重、地下鲜重较PEG胁迫分别增加了2.41%、36.76%、1.88%和3.42%;而且也增强光合作用各项指标,抗氧化酶(POD和SOD)活性。油菜素内酯(BRs)信号转导途径关键应答基因BRI1、BIN2、BES1和DWF4的表达量也呈现不同程度变化,抗旱相关基因CDSP32和MYB101的表达量也有显著变化。【结论】外源EBR能够有效缓解干旱胁迫对西瓜幼苗造成的损害,从而提高西瓜幼苗的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幼苗 2 4-表油菜内酯 干旱胁迫 生长指标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BR)超敏感嵌合受体的构建和水稻转基因表达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大勇 毛碧增 +2 位作者 李建明 陈卫良 何祖华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82-486,共5页
将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超敏感受体激酶基因Sud1与水稻抗病受体激酶基因Xa21经体外点突变后构建了带SUD1LRR-JM结构域与XA21激酶域(kinase)的合成受体(chimera)基因SNRG1,同时构建了SUD1LRR突变体对照受体基因SNRGmL和XA21ki... 将油菜素内酯(brassinosteroids,BR)超敏感受体激酶基因Sud1与水稻抗病受体激酶基因Xa21经体外点突变后构建了带SUD1LRR-JM结构域与XA21激酶域(kinase)的合成受体(chimera)基因SNRG1,同时构建了SUD1LRR突变体对照受体基因SNRGmL和XA21kinase突变体对照受体基因SNRGmK.应用基因枪(particlebombardment)转化技术成功将SNRG1,SNRGmL和SNRGmK导入粳稻模式品种台北309的胚性愈伤组织中,并由此获得了再生植株和细胞株.经PCR、Northernblot分子检测和表型观察证实外源基因已经转入并整合到水稻基因组.防卫基因表达的结果表明SNRG1可能已在体内微量的BR作用下,激发了水稻的防卫反应.该结果为进一步研究XA21激酶的抗性激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内酯超敏感受体 水稻XA21激酶 嵌合受体 水稻转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油菜素内酯信号激酶基因StBSKs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8
作者 马杰 郑好 +5 位作者 周平 陈春艳 吴瑞 马维 宋雷 孙勃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224-1230,共7页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抗性的植物激素,BSKs是BR信号通路中重要的信号转导激酶。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序列检索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BSK基因家族的7个基因,分别命名为StBSK 1、StBSK2...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抗性的植物激素,BSKs是BR信号通路中重要的信号转导激酶。以马铃薯为试验材料,通过同源序列检索分析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RT-PCR技术克隆得到BSK基因家族的7个基因,分别命名为StBSK 1、StBSK2、StBSK3、StBSK4、StBSK5、StBSK 6和StBSK 7。其CDS全长分别为1 497、1 479、1 464、1 461、1 476、1 476和1 476 bp,分别编码498、492、487、486、491、491和49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StBSKs蛋白的等电点为5.14~6.37,均呈弱酸性;这7个蛋白均无跨膜结构域和信号肽;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StBSKs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N端存在较大差异。系统进化树分析发现,StBSKs蛋白与同科物种的亲缘关系更近。本研究结果丰富了对马铃薯油菜素内酯信号激酶StBSKs基因的认知,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StBSKs的基因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油菜内酯信号激酶 氨基酸序列 系统进化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合成和信号转导基因在马铃薯块茎贮藏期间的表达变化及对萌芽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邹雪 邓孟胜 +7 位作者 李立芹 余金龙 丁凡 黄雪丽 彭洁 帅禹 蔡诚诚 王西瑶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1-820,共10页
为探明油菜素内酯BR在块茎萌芽中的作用,建立更有效的种薯催芽调控体系,选择了休眠期不同的3个品种,利用q RT-PCR分析与BR合成、信号转导、调控有关的9个基因在贮藏期间及抑芽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同时检测BR类似物24-表油菜素内酯(24-e BL... 为探明油菜素内酯BR在块茎萌芽中的作用,建立更有效的种薯催芽调控体系,选择了休眠期不同的3个品种,利用q RT-PCR分析与BR合成、信号转导、调控有关的9个基因在贮藏期间及抑芽处理下的表达模式;同时检测BR类似物24-表油菜素内酯(24-e BL)及其与赤霉素GA3对块茎萌芽的影响。结果表明,涉及BR合成的4个基因表达量均随贮藏时间延长升高,短休眠品种升高的时间点早于中、长休眠品种;信号转导及调控基因中BRI1和CYCD3的变化与合成基因相似,BSK和TCH4的表达量则在中、长休眠期品种中保持恒定。抑芽处理在贮藏前期能刺激这些基因的表达升高,但之后都迅速下降并保持低水平。转录因子BZR1在各品种中以及抑芽处理下均没有明显变化。24-e BL利于块茎解除休眠,但不促进芽的伸长生长,与GA3互配效果更佳,单株块茎增重37.92%~98.41%。结论表明,BR合成和信号转导是块茎从休眠向萌芽转变的必经生理过程,它与GA3互配用于催芽更利于种薯萌芽的整齐、健壮并促进块茎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块茎萌芽 油菜内酯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生物炭基质育秧水稻秧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毋翔 张义凯 +8 位作者 张鹏 马昕伶 陈玉林 陈惠哲 张玉屏 向镜 王亚梁 王志刚 李良涛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5-694,共10页
[目的]水稻秧苗良好的根系盘结力,利于提高机插效率和质量。探明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在稻草生物炭育秧基质中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以300℃下制备的稻草生物炭为主的育秧基质,... [目的]水稻秧苗良好的根系盘结力,利于提高机插效率和质量。探明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在稻草生物炭育秧基质中对水稻根系生长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采用以300℃下制备的稻草生物炭为主的育秧基质,以甬优538为试验材料,分析了不同浓度EBR(0,0.5,1.0,1.5,2.0mg/kg)对生物炭基质育秧水稻秧苗根系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在生物炭基质中加入EBR后水稻秧苗的根系盘结力增强了4.13%~22.46%,根系活力提高了0.93~1.65倍,根冠比增加了2.20%~14.10%,极大促进根系的生长。基质中添加EBR显著提高水稻秧苗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保护酶的活性,降低丙二醛(MDA)、过氧化氢(H_(2)O_(2))的含量,增加秧苗的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施用EBR后水稻根系和叶片中OsCu/Zn-SOD1和OsCu/Zn-SOD2、OsCAT1和OsCAT2四个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结论]生物炭育秧基质中增施EBR能够提高水稻秧苗抗氧化系统酶活性和相关基因表达,降低植株内MDA和H_(2)O_(2)的含量,改善水稻秧苗根系的生长和盘结能力,促进健壮秧苗的形成。基施EBR最适宜的浓度为1.0~1.5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基质 水稻 根系 2 4-表油菜内酯 抗氧化酶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烟苗幼茎生长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11
作者 张娟 吴晓颖 +3 位作者 许娜 杜沙沙 张彦 马兴华 《中国烟草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8-43,共6页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烟草主茎生长的影响,利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设置0.5×10^(-7) mol/L(T1)、0.5×10^(-5)mol/L(T2)两个浓度,以蒸馏水(CK)为对照对烟草幼苗进行喷施。分析了不... 为研究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对烟草主茎生长的影响,利用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nolide,EBR),设置0.5×10^(-7) mol/L(T1)、0.5×10^(-5)mol/L(T2)两个浓度,以蒸馏水(CK)为对照对烟草幼苗进行喷施。分析了不同处理的烟草幼苗株高,节距及解剖结构特征,检测了茎中与细胞分裂和细胞大小调控相关基因以及与油菜素内酯(BR)、生长素(IAA)和赤霉素(GA)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喷施EBR对烟草幼苗节距和株高有显著促进作用,并随处理浓度升高,促进作用增强。观察石蜡切片发现EBR处理后茎皮层薄壁细胞数目增多,单细胞面积减小。EBR处理后,细胞周期调控基因NtCYCD3表达上调,细胞大小调控基因NtARF6、NtARF16表达下调;BR信号受体基因NtBRI1,NtBIN2表达上调,BR转录因子NtBES1T表达下调;BR、IAA和GA的关键生物合成基因NtDWF4、NtYUCCA8、NtGA3ox-2表达量均上调。说明喷施EBR可促进内源BR、IAA和GA的合成基因表达,通过促进节间细胞分裂、抑制细胞大小促进烟草幼苗茎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4-表油菜内酯 烟草 茎伸长生长 解剖结构 基因表达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对低温胁迫下冬小麦wrab17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璐瑶 刘丽杰 +5 位作者 丁美云 孙玉婷 于梦迪 张东向 李珊珊 金忠民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066-1072,共7页
为了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 wrab17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Dn1)为试验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克隆得到 wrab17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的特征,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低温(5℃、0℃、... 为了探索油菜素内酯(BR)对低温胁迫下 wrab17基因表达模式的影响,以寒地冬小麦品种东农冬麦1号(Dn1)为试验材料,利用qRT-PCR技术克隆得到 wrab17基因的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序列的特征,采用qRT-PCR技术检测低温(5℃、0℃、-10℃、-25℃)胁迫下该基因在冬小麦叶片和分蘖节中的表达情况以及BR对 wrab17基因表达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wrab17基因的编码区序列长度为735 bp,包含50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可编码167个氨基酸,属于稳定蛋白质,该蛋白质无跨膜区和信号肽。qRT-PCR分析表明,低温胁迫下对照组和BR处理组的Dn1叶片和分蘖节中, wrab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分别在-10℃和-25℃时最高,且BR处理组 wrab17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推测BR可通过提高 wrab17基因的表达量来增强冬小麦的抗寒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wrab17基因 温度 油菜内酯 基因克隆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油菜素内酯不敏感且闭花授粉突变体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被引量:1
13
作者 魏溪涓 张小明 +2 位作者 王芳 邓敏娟 易可可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317-1323,共7页
粳稻秀水09(XS09)经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得到一个性状稳定的闭花授粉突变体fod(floret opening defective)。突变体fod与野生型XS09相比,具有植株相对矮小,种子相对短粗,授粉时内外稃不分离等特点。且该突变体对外源油菜素内酯... 粳稻秀水09(XS09)经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处理,得到一个性状稳定的闭花授粉突变体fod(floret opening defective)。突变体fod与野生型XS09相比,具有植株相对矮小,种子相对短粗,授粉时内外稃不分离等特点。且该突变体对外源油菜素内酯不敏感,表现为突变体叶夹角在油菜素内酯处理后明显小于野生型;不同浓度油菜素内酯对突变体的根长抑制程度显著低于野生型;在黑暗培养下野生型的中胚轴伸长,而突变体没有。遗传分析表明fod突变性状受1对隐性基因控制。利用F2杂交群体,经SSR和STS分子标记将突变基因Osfod定位于第7号染色体标记P8与P9之间,两个标记之间的物理距离大约为296 k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闭花授粉 油菜内酯 遗传分析 基因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对花后苹果短枝叶片糖代谢和成花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天一 马利萍 +1 位作者 李凯 张满让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577-584,共8页
以24-表油菜素内酯为外源处理剂,于盛花期后35 d和39 d对'长富2号'苹果树进行0.2 mg/L、0.4 mg/L和1.0 mg/L不同浓度2次叠加处理.为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对苹果花后当年生短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测定分析当年生短枝叶片可... 以24-表油菜素内酯为外源处理剂,于盛花期后35 d和39 d对'长富2号'苹果树进行0.2 mg/L、0.4 mg/L和1.0 mg/L不同浓度2次叠加处理.为探究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对苹果花后当年生短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影响,测定分析当年生短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变化,并对其可溶性糖和成花相关基因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浓度外源24-表油菜素内酯处理,各可溶性糖含量发生不同变化,浓度0.4 mg/L处理在所设浓度梯度效果较好.除花后50 d外,其他时间蔗糖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葡萄糖和果糖含量在花后50~80 d均高于对照;经外源处理后山梨糖醇含量先增加,但在70~80 d含量降低.可溶性糖相关基因表达也发生相似变化.促花基因MdSOC1、MdFT在花后50 d和70~80 d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以上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外源油菜素内酯处理可增加当年生短枝叶片可溶性糖含量,累积源叶中碳水化合物,有利于营养物质运输,同时促花基因累积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油菜内酯 可溶性糖 成花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油菜素内酯对重度镉胁迫下辣椒幼苗生理特性及抗逆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雷阳 乔宁 +1 位作者 白扬 杨玉花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9-106,共8页
为探究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镉抗性的作用机制,以晋椒503为试验材料,在苗期进行高浓度镉(100μmol/L)胁迫,对喷施不同浓度EBR的辣椒幼苗各项生理性指标和抗逆相关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镉离子可下调辣椒幼苗的生物量、... 为探究表油菜素内酯(EBR)对辣椒镉抗性的作用机制,以晋椒503为试验材料,在苗期进行高浓度镉(100μmol/L)胁迫,对喷施不同浓度EBR的辣椒幼苗各项生理性指标和抗逆相关基因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高浓度的镉离子可下调辣椒幼苗的生物量、光合色素含量、抗氧化物酶活性、抗坏血酸(AsA)-谷胱甘肽(GSH)循环的清除效率,上调辣椒DHAR、GR、MDHAR、CAT和WRKY25基因表达量;施加100μmol/L的EBR可以激活DHAR、MDHAR和WRKY25等基因的表达,增加辣椒幼苗的生物量,增加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提高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单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MDHAR)、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DHAR)和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提高AsA-GSH循环系统还原态与氧化态的比例,进而降低了O_(2)^(-)·产生速率和H_(2)O_(2)含量;高浓度的镉离子虽然可以激活GR、CAT和DHAR基因表达,但却抑制了相应酶的活性,阻碍了辣椒对重金属正常的响应路径,从而造成了严重的生理胁迫。适宜浓度的EBR可通过对转录因子和酶活性的调控有效缓解镉胁迫对辣椒幼苗的毒害,提升辣椒的耐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镉胁迫 油菜内酯 生理特性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DWF1、DET2影响毛白杨木质部形成
16
作者 李宁 刘炳梅 陈雪梅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51-56,I0001,共7页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转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GhDWF1和GhDET2的毛白杨为材料,对其生长、木质部显微结构、细胞壁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DWF1和DET2基因的转入影响了毛白杨的木质部形成和细胞... 油菜素内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以转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GhDWF1和GhDET2的毛白杨为材料,对其生长、木质部显微结构、细胞壁化学组成进行分析,发现油菜素内酯合成基因DWF1和DET2基因的转入影响了毛白杨的木质部形成和细胞壁组分。转基因毛白杨的木质部面积明显高于对照,且细胞较小,细胞壁较厚,可以推测毛白杨体内细胞的分裂和横向扩大受到影响;导管上的纹孔增大,可能会影响水分运输;酸性果胶升高,纤维素含量降低,可能改变了细胞壁的框架结构;转GhDET2基因的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较高,S型木质素含量较高,化学降解相对容易;而转GhDWF1的毛白杨的木质素含量较低,G/S比最高,S型木质素含量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白杨 油菜内酯合成基因 木质部 细胞壁组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州粉蕉油菜素内酯合成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的克隆及其表达分析
17
作者 刘转霞 李乾玉 +4 位作者 项蕾蕾 鲁瑶 刘彦英 陈裕坤 赖钟雄 《园艺与种苗》 CAS 2018年第11期18-26,共9页
[目的]克隆福州粉蕉油菜素内酯合成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并对其表达进行分析。[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法。[结果]从福州粉蕉试管苗中克隆得到油菜素内酯合成相关基因MuDET2、MuCPD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MuTCH4的cDNA序列,cDNA序列长度分别... [目的]克隆福州粉蕉油菜素内酯合成与信号转导相关基因,并对其表达进行分析。[方法]采用RT-PCR结合RACE法。[结果]从福州粉蕉试管苗中克隆得到油菜素内酯合成相关基因MuDET2、MuCPD和信号转导相关基因MuTCH4的cDNA序列,cDNA序列长度分别为801、1 359、1 988 bp,分别编码266、452、331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uDET2不具信号肽和跨膜结构,是不稳定的疏水蛋白;MuCPD具信号肽、不具跨膜结构,是不稳定的亲水蛋白;MuTCH4具信号肽、不具跨膜结构,是稳定的亲水蛋白。PSORTⅡ预测MuDET2定位于内质网,MuCPD和MuTCH4定位于细胞核。MuDET2、MuCPD和MuTCH4二级结构主要由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组成。MuDET2、MuCPD和MuTCH4的三级结构比较相近,N端区域主要由多个α-螺旋和β-折叠共同构成复杂的结构,而C端区域主要由无规则卷曲组成。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MuDET2与单子叶植物小果野蕉、海枣和油棕DET2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毛果杨DET2的亲缘关系最远;MuCPD与单子叶植物小果野蕉、水稻和高粱CPD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葡萄、麻风树CPD的亲缘关系最远;MuTCH4与单子叶植物小果野蕉、大豆、海枣TCH4的亲缘关系最近,与双子叶植物荷花、葡萄TCH4的亲缘关系最远。qRT-PCR结果表明,0.5和1.0 mg/L的BR处理能促进MuCPD的表达,但在其他浓度下抑制MuCPD的表达;0.1、0.5和1.0 mg/L的BR处理能促进MuTCH4的表达,但在其他浓度下抑制MuTCH4的表达。因此,外源BR既能正向调控MuCPD和MuTCH4的表达,也能反向调控其表达。[结论]BR的研究可为香蕉产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州粉蕉 油菜内酯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4-表油菜素内酯对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作用机理 被引量:16
18
作者 杨艺琳 张正敏 +3 位作者 李美琳 赵立艳 金鹏 郑永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5期231-238,共8页
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将葡萄果实经5μmol/L EBR溶液处理12 h后刺伤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然后置于25℃下贮藏60 h。结果显示:EBR... 为研究2,4-表油菜素内酯(2,4-epibrassionolide,EBR)处理对‘巨峰’葡萄果实采后灰霉病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制,将葡萄果实经5μmol/L EBR溶液处理12 h后刺伤接种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然后置于25℃下贮藏60 h。结果显示:EBR处理有效抑制了葡萄采后灰霉病的发生和病斑直径的扩展,与单一接种病原菌和EBR处理相比,先用EBR处理后接种B. cinerea葡萄果实展现出更强、更快的抗病反应,表现为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抗病相关酶活力及总酚含量显著提高(P<0.05),H2O2积累及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活力提高,同时VvCHI、VvGNS和VvPAL-like抗病基因表达显著增加(P<0.05);体外实验发现,EBR处理可显著抑制B. cinerea孢子的萌发,但对芽管伸长长度没有显著影响。结论:EBR处理主要是通过敏化反应机制诱导提高葡萄果实的抗病性,从而减轻灰霉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果实 2 4-表油菜内酯 基因表达 诱导抗病性 敏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促进药用植物青蒿中青蒿素的生物合成 被引量:10
19
作者 池剑亭 申亚琳 +1 位作者 舒位恒 王红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76-481,共6页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启动子序列中含有E-box(CANNTG)元件的基因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ADS、DBR2和CYP71AV1启动子中均含有此序列元件.研究油菜素内酯处理对青蒿中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它对启动子序列中含有E-box(CANNTG)元件的基因具有明显的调控作用.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ADS、DBR2和CYP71AV1启动子中均含有此序列元件.研究油菜素内酯处理对青蒿中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影响.结果表明,80μmol/L的油菜素内酯是处理的最适浓度;80μmol/L油菜素内酯处理4 d后青蒿素含量比对照增加1倍多,在该处理条件下青蒿素生物合成的关键基因ADS,CYP71AV1和DBR2的表达均被上调.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油菜素内酯通过促进青蒿素生物合成关键基因的表达而增加青蒿素的合成.这一研究结果对生产上提高青蒿素含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 青蒿 基因表达 油菜内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菜素内酯在不同生育期对两品系甘蓝型油菜的生长调控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韬 谭晖 +1 位作者 徐江林 官春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904-913,共10页
为了解油菜素内酯对甘蓝型油菜品质及弱光反应的影响,以湘油15号的2个辐照突变品系(含油量和产油量明显不同的XY881和XY883)为材料,研究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 2,4-BL)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和2... 为了解油菜素内酯对甘蓝型油菜品质及弱光反应的影响,以湘油15号的2个辐照突变品系(含油量和产油量明显不同的XY881和XY883)为材料,研究油菜素内酯(epibrassinolide, 2,4-BL)在不同生育阶段对甘蓝型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通过盆栽试验和2014-2016年两年度田间试验,分析2,4-BL对种子萌发、营养生长、产油量及相关构成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2,4-BL对两品系的影响具有相似规律,包括:对种子萌发具有剂量效应,低浓度下促进种子萌发,高浓度下抑制种子萌发;在全生育期低剂量的2,4-BL促进主茎伸长、提高光合效率、促进结实,但不影响成熟种子大小和含油量;在盛花后使用,延缓种子成熟而造成授粉后40 d种子含油量下降;长期短间隔使用2,4-BL降低调控作用。在分子水平上,2,4-BL诱导油菜素类固醇信号通路和光信号通路关键转录因子BnaPIF4、BnaBZR1和BnaBES的基因表达。推测2,4-BL通过诱导甘蓝型油菜中油菜素内酯和光信号途径相关转录因子基因表达,激活下游调控的基因网络,通过促进光合作用延长营养生长时间、促进主茎生长和结实,进而影响产油量。因此认为油菜素内酯可以作为生长调节剂在油菜生产中使用,建议低浓度或长间隔施用,且尽量在油菜盛花期之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内酯 甘蓝型油菜 光合作用 种子产油量 基因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