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尘灾害遥感监测方法研究与比较 被引量:9
1
作者 范一大 史培军 李素菊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60-165,共6页
在研究和分析沙尘灾害遥感监测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沙尘灾害遥感监测工作的需要,给出了2种沙尘信息提取方法(分层提取法和热红外窗区法)和3种沙尘灾害强度监测方法(密度分割法、变化矢量分析法和可比沙尘强度指数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应用... 在研究和分析沙尘灾害遥感监测原理的基础上,针对沙尘灾害遥感监测工作的需要,给出了2种沙尘信息提取方法(分层提取法和热红外窗区法)和3种沙尘灾害强度监测方法(密度分割法、变化矢量分析法和可比沙尘强度指数法),并对各种方法的应用效果分别进行了分析、验证和比较。结果表明:(1)沙尘信息提取方法中,热红外窗区法较分层提取法物理意义明显,稳定性低较高,步骤简单,更适合于业务化实现。(2)沙尘强度监测方法中,密度分割法相对简单,能定性描述沙尘灾害强弱分布;变化矢量分析法虽是一种较好的监测方法,但对数据要求苛刻;可比沙尘强度指数法可用于多源遥感数据动态监测应用,是较为理想的沙尘强度监测方法。(3)综合利用遥感和地面监测数据是沙尘灾害强度监测亟待解决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同时,解决多种卫星数据监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比性,是实现卫星协同使用、提高沙尘灾害监测时间分辩率的必经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灾害 信息提取 强度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沙尘灾害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喜惠 杨希义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737-740,共4页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和现代科技研究成果,试图说明唐代历史上发生的各种类型的沙尘灾害不仅史不绝书,且有频繁发生之势,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认为导致沙尘灾害发生的原因,除当时中国西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分布着辽阔的天然沙... 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和现代科技研究成果,试图说明唐代历史上发生的各种类型的沙尘灾害不仅史不绝书,且有频繁发生之势,并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了严重危害。认为导致沙尘灾害发生的原因,除当时中国西北、北部和东北地区分布着辽阔的天然沙漠、沙滩、沙尘等原始的沙化源地及其受到反厄尔尼诺事件的影响以外,唐代统治者的大兴土木,城乡居民把炭薪作为日常生活资料,手工业多种部门以木材作为原料和燃料,以及逃户和移民对原始植被的大量焚烧垦种,导致地表植被的日益萎缩,原始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新的沙化源地的不断扩大,也是加剧沙尘灾害频繁发生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代 沙尘灾害 科学技术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沙尘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探讨 被引量:1
3
作者 李玄姝 常春平 李云强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8-82,共5页
利用1991-2010年承德市9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采用统计学和相关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承德市沙尘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承德市沙尘灾害在时间分布上以2000-2002年出现最为频繁,2005年以后沙尘灾... 利用1991-2010年承德市9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和相关社会经济资料,采用统计学和相关分析的方法,详细分析了承德市沙尘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形成原因。结果表明:承德市沙尘灾害在时间分布上以2000-2002年出现最为频繁,2005年以后沙尘灾害又呈上升趋势,春季为1a中沙尘灾害出现最为集中的时期;在空间分布上,沙尘灾害发生频率具有从西北向东南沿河谷走向递减的特征。沙尘灾害的产生主要受大风日数的影响,其为关键气象因子,地形要素和地表覆被状况也对沙尘灾害发生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市 沙尘灾害 时空分布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承德市近50年沙尘灾害时空分布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李云强 马凤莲 +2 位作者 周士茹 宋喜军 吴裴裴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4-151,共8页
基于1960-2009年承德市9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资料,探讨了承德市风沙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沙尘灾害在承德市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3种沙尘天气的发生日数以丰宁县最多,扬沙日数多年平均达到3.85次/a;3种沙尘灾害发生的空间分布除... 基于1960-2009年承德市9个气象站的气象数据资料,探讨了承德市风沙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沙尘灾害在承德市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3种沙尘天气的发生日数以丰宁县最多,扬沙日数多年平均达到3.85次/a;3种沙尘灾害发生的空间分布除了整体上呈现由西北到东南递减趋势外,均有一个突出的舌形等值线。这条等值线基本上沿着"丰宁—滦平—承德县"向东南方向延伸,正好与滦河河谷的走向基本一致;从近20年沙尘天气发生的时间分布来看,2000-2002年是近20年来沙尘灾害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时期;从月际尺度而言,沙尘天气的发生呈现出"双峰一谷"型的变化,每年以3-5月沙尘天气发生的频次最多,冬季有一个沙尘天气次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承德市 沙尘灾害 时空分布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北方沙尘灾害影响因子分析
5
作者 高宇俊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5期151-152,共2页
天气和环境一直都是人们重视的热点之一,由于近几年我国北方经常会受到沙尘灾害的影响,给北方环境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分析引发北方沙尘灾害的影响因素,同时找到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确保沙暴灾害不会给北方居民带... 天气和环境一直都是人们重视的热点之一,由于近几年我国北方经常会受到沙尘灾害的影响,给北方环境和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分析引发北方沙尘灾害的影响因素,同时找到相应的防护措施,才能有效确保沙暴灾害不会给北方居民带来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气候 沙尘灾害 影响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治沙尘暴灾害推动绿色发展
6
作者 符超 《绿色中国》 2024年第14期60-61,共2页
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记者从“国际防治沙尘暴日”研讨会上获悉,近20年来,我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由1981—2010年均值17次减少到近10年均值9.2次。“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 7月12日是“国际防治沙尘暴日”。记者从“国际防治沙尘暴日”研讨会上获悉,近20年来,我国春季沙尘天气总体上呈现次数减少、强度减弱的趋势。由1981—2010年均值17次减少到近10年均值9.2次。“国际防治沙尘暴日”是联合国大会2023年6月8日通过决议确定设立的,旨在提高世界各国人民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应对沙尘暴灾害和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沙尘暴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现象。针对产生沙尘的三个因素——沙尘源、强风力和不稳定的大气环流,人类目前能作用的主要发力点在于沙尘源治理。在沙尘源区和路径区种树种草、建设防护林,可以增加地表植被,防治土地沙化,减少沙源面积,对于减缓沙尘暴发生频次和强度、降低灾害损失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灾害 防治荒漠化 发生频次 土地沙化 沙尘天气 沙尘源区 沙源 灾害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西走廊绿洲区沙尘暴灾害的发生及其防治 被引量:2
7
作者 何明珠 李得禄 马海芸 《甘肃林业科技》 2003年第4期30-33,共4页
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地区是严重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而沙尘暴在该区的发生强烈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河西地区的沙尘暴和当地的自然因素息息相关,但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现代沙漠化的发展进程。恶劣的自然条件,... 甘肃省河西走廊绿洲地区是严重受荒漠化威胁的地区,而沙尘暴在该区的发生强烈地影响了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尽管河西地区的沙尘暴和当地的自然因素息息相关,但人类的活动加剧了现代沙漠化的发展进程。恶劣的自然条件,如持续干旱、大风天气、丰富的沙源、植被稀疏、滥用水、土地以及植物资源等,导致了河西绿州区沙尘暴的频频发生。从沙尘暴的发生和发展的原因予以分析,最后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西走廊绿洲区 沙尘灾害 荒漠化 自然因素 沙漠化 人类活动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朔天运河调水根治西北沙尘暴灾害
8
作者 何俊林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6-138,共3页
我国北方连年出现旱情,河水断流,湖泊干枯,导致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缺水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近30年来,降水持续减少、大风增多,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常发生在气候干旱... 我国北方连年出现旱情,河水断流,湖泊干枯,导致土地荒漠化,引发沙尘暴。缺水形势十分严峻,特别是近30年来,降水持续减少、大风增多,是造成我国西北地区沙尘暴和沙尘天气多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常发生在气候干旱、植被稀疏的地区。沙尘暴究竟能否根治?文章认为,南水北调工程—朔天运河引水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北方严重缺水问题,彻底治理北方荒漠化和沙尘暴灾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缺水 朔天运河引水 治理沙尘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园沙尘暴灾害的防灾减灾技术
9
作者 李兆君 潘明启 +10 位作者 赵全胜 张雯 张树清 钟海霞 闫晶 张付春 伍新宇 韩守安 王敏 郝敬喆 艾尔麦克·才卡斯木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23年第4期30-32,共3页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 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的总称,是我国北方常见的一种气象灾害,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具有突发性和持续时间较短特点的概率小、危害大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其中沙暴是指大风把大量沙粒吹入近地层所形成的挟沙风暴,尘暴则是大风把大量尘埃及其他细颗粒物卷入高空所形成的风暴。沙尘暴特别是生长季发生的强沙尘暴灾害对葡萄生长与结果影响很大。为保证葡萄产量和品质,必须高度重视沙尘暴灾害对策,减少或避免损失,提高葡萄种植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灾害 灾害性天气 挟沙风 水平能见度 气象灾害 近地层 沙暴 防灾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喀什地区灾害性大风沙尘暴天气过程分析及模式检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玛依热·艾海提 杨丹丹 《现代农业科技》 2021年第14期204-205,208,共3页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高空及地面实况资料,对2015年4月16日喀什地区的一次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形势属于不稳定西风槽东移型;地面冷空气沿西南路径翻山进入盆地;16日11:00南疆西部沿山区等压线最密集,对应此时的风最强;喀...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高空及地面实况资料,对2015年4月16日喀什地区的一次大风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大风形势属于不稳定西风槽东移型;地面冷空气沿西南路径翻山进入盆地;16日11:00南疆西部沿山区等压线最密集,对应此时的风最强;喀什站与塔什干压差具有明显的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灾害性大风沙尘暴天气 地面气象要素 模式检验 新疆喀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今春我国沙尘暴灾害形势不容乐观
11
《中国城市林业》 2011年第1期39-39,共1页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沙尘暴频发季节,为切实做好今年春季沙尘暴应急处置工作,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3月16日作出批示,要求各级沙尘暴应急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布置,做好应对"。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指出,今春我国北部... 目前,我国北方地区已进入沙尘暴频发季节,为切实做好今年春季沙尘暴应急处置工作,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3月16日作出批示,要求各级沙尘暴应急部门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周密布置,做好应对"。国家林业局副局长祝列克指出,今春我国北部连续干旱,沙尘天气发生可能性较大,一定要高度重视灾害的预防工作,细心布置,责任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灾害 林业局局长 国家林业局 北方地区 应急处置 连续干旱 沙尘天气 祝列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林业局发布2004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灾害情况
12
《绿色中国(公众版)》 2004年第07M期73-73,共1页
日前,国家林业局发布2004年春季我国沙尘天气灾害情况报告.截止5月底,我国北方地区共发生18次沙尘天气,其中强沙尘暴1次,沙尘暴5次,扬沙浮尘天气12次.
关键词 国家林业局 2004年 春季 沙尘天气灾害 中国 北方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通过专家评审
13
《国土绿化》 2007年第8期59-59,共1页
近日.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治沙办组织召开了《北京市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专家评审会。专家组在认真审阅预案文本和听取预案编制单位的汇报后,一致认为,预案的编制对及时、有效地应对和防范沙尘暴灾害,最大限度地减轻损失,
关键词 沙尘灾害 专家评审 应急预案 北京市 评审会 绿化局 专家组 编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省对沙尘暴灾害实施监测预警
14
《甘肃林业》 2013年第2期48-48,共1页
日前,为切实做好2013年春季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预警工作,根据《甘肃省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要求,甘肃省重大沙尘暴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沙区八市(州)重大沙尘暴指挥部办公室及四个沙尘暴国家监测站下发通知,要求沙区各地和有关... 日前,为切实做好2013年春季沙尘暴灾害应急处置预警工作,根据《甘肃省重大沙尘暴灾害应急预案》要求,甘肃省重大沙尘暴指挥部办公室及时向沙区八市(州)重大沙尘暴指挥部办公室及四个沙尘暴国家监测站下发通知,要求沙区各地和有关单位在3月1日5月31Et期间,组织开展沙尘暴监测预警工作,实行24小时值班,并执行零报告制度,每天上报沙尘暴监测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灾害 监测预警 应急处置 应急预案 报告制度 监测信息 甘肃省 办公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巴州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15
作者 巴音才次克 黄玖珺 王媛媛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0期161-163,共3页
选取1980—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气象灾情数据,通过气象统计方法分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是大风、沙尘暴、暴雨洪涝、冰雹、霜冻,其中大风灾害的发生次数最多,... 选取1980—2018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气象灾情数据,通过气象统计方法分析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气象灾害时空变化特征。结果显示:该地区主要气象灾害是大风、沙尘暴、暴雨洪涝、冰雹、霜冻,其中大风灾害的发生次数最多,暴雨洪涝、沙尘暴、冰雹灾害次之;大风、沙尘暴、暴雨洪涝的年发生次数呈现持续增多趋势,雪灾、冰雹、霜冻、冻害等在年际间虽有增加,但增多趋势不明显;尉犁、若羌、库尔勒、和静为巴州最易发生气象灾害的地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象灾害 时空变化 沙尘灾害 大风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沙办主任刘拓就沙尘天气答记者问
16
作者 沙暄 《国土绿化》 2006年第5期8-9,共2页
关键词 沙尘天气 防沙治沙 记者采访 主任 沙尘暴天气 国家林业局 沙尘灾害 应急预案 大范围 办公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中西部地区土壤紧实度初步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李宁 刘雪琴 +1 位作者 张鹏 温玉婷 《自然灾害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6,共8页
沙尘暴的发生与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状况密不可分,下垫面要素中土壤紧实度等地表状况指标是沙尘暴灾害下垫面因子的危险度研究的重要内容。选取沙尘暴源地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于2004年4月进行了土壤紧实度实地采样,对获取的36... 沙尘暴的发生与沙尘暴源地的下垫面状况密不可分,下垫面要素中土壤紧实度等地表状况指标是沙尘暴灾害下垫面因子的危险度研究的重要内容。选取沙尘暴源地的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研究区域,于2004年4月进行了土壤紧实度实地采样,对获取的36个采样点的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在不同的植被覆盖类型下,地表的土壤紧实度值具有明显的分异特征和分布范围。以1∶10万的内蒙古土地利用类型图为依托进行重分类,对研究区域的土壤紧实度值进行空间上的了反演。并通过2009年第二次实地采样对该反演的精度进行了验证,排除干扰因素后,发现土壤紧实度的反演结果良好,因此可以获得空间范围上土壤紧实度的一个粗略范围值。研究结果可为日后进行土壤紧实度对沙尘暴的影响和贡献等级划分以及沙尘暴下垫面脆弱性风险评估和区划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中西部 土壤紧实度 土地利用类型 空间反演 沙尘灾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河西走廊棉区亟待研究推广的三大技术
18
作者 雷晓春 《中国棉花》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3-44,共2页
关键词 甘肃河西走廊 植棉技术 棉区 水资源危机 沙尘灾害 生产机械化 保护性耕作 生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