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1年京津冀地区一次典型回流沙尘天气多元资料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鹤婷 《现代农业研究》 2023年第1期133-138,共6页
利用CALIPSO卫星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多元观测资料对2021年3月28~30日京津冀地区发生的一次沙尘回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流阶段沙尘传输高度较强沙尘阶段有所降低,集中在3km及以下,由深达700hPa偏南风输送而来,该阶段沙尘... 利用CALIPSO卫星观测资料和ERA5再分析资料等多元观测资料对2021年3月28~30日京津冀地区发生的一次沙尘回流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回流阶段沙尘传输高度较强沙尘阶段有所降低,集中在3km及以下,由深达700hPa偏南风输送而来,该阶段沙尘浓度较低,风速较小。与正面传输强沙尘阶段对比,相对涡度、位势涡度、水平螺旋度的极端性较弱,但回流阶段沙尘落区附近同样为负水平螺旋度中心,近地面位势涡度转为正值,相对涡度具有不对称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LIPSO ERA-5再分析资料 水平螺旋度 沙尘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5年春季北京市一次沙尘天气过程分析 被引量:14
2
作者 李珊珊 潘涛 +4 位作者 闫静 孟凡 陈义珍 杨欣 张玮琦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37-143,160,共8页
采用观测数据与轨迹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2015年3月26日-4月1日北京市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输送路径、天气形势、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此次外来沙尘路径为西北路径,沙尘源地位于蒙古国南部的戈壁地区;沙尘在冷空气... 采用观测数据与轨迹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了2015年3月26日-4月1日北京市一次沙尘天气过程中沙尘输送路径、天气形势、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特征,结果发现:此次外来沙尘路径为西北路径,沙尘源地位于蒙古国南部的戈壁地区;沙尘在冷空气和地面低压系统作用下快速移动,造成延庆、奥体中心、永乐店3站点PM_(10)2 h左右浓度维持1 000μg/m^3,能见度低于1 km,空气质量急剧恶化;沙尘过境时PM_(10)浓度明显上升,PM_(2.5)浓度受到的影响相对较小,SO_2、NO_2、CO浓度变化不明显;沙尘回流时携带区域污染物进入北京,各项污染物及颗粒物组分浓度出现一定程度的上升;受沙尘影响,Mg^(2+)、Ca^(2+)、Na^+浓度明显上升,峰值浓度分别为0.13、1.29、0.70μg/m^3,分别是年均浓度的1.86倍、2.80倍、2.06倍;沙尘天气过后,扩散条件转差,沙尘与污染天气相继共造成北京市空气质量连续4 d维持中度污染级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10 沙尘 北京 空气污染 沙尘回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京津冀一次沙尘天气的多源资料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黄浩杰 王鹤婷 许敏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6期32-36,151,共6页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及激光雷达资料,分析2021年3月15—17日京津冀地区的大范围沙尘天气,结果表明:在蒙古国前期异常干旱、高温的气候背景下,蒙古气旋快速发展东移南下,配合地面冷锋,形成...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卫星资料、ERA5再分析资料、微波辐射计资料及激光雷达资料,分析2021年3月15—17日京津冀地区的大范围沙尘天气,结果表明:在蒙古国前期异常干旱、高温的气候背景下,蒙古气旋快速发展东移南下,配合地面冷锋,形成京津冀第一阶段的区域性沙尘天气,部分地区达到沙尘暴强度;后期受较强偏南风影响,出现了第二阶段的回流型沙尘天气,强度弱于第一阶段;逆温层的消失时间,以及不稳定层结建立的时间与沙尘开始沉降时间一致,水平螺旋度负值区的东南方向出现沙尘概率较大,垂直螺旋度上负下正的区域与沙尘落区重合,且与卫星云图上的沙尘暴区大致相同,可用于沙尘落区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 沙尘回流 螺旋度 等熵位涡 起沙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