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沉淀聚合法制备葛根素印迹微球及其固相萃取葛根粉 被引量:6
1
作者 许苗苗 王素素 +3 位作者 李辉 黄宇琳 逯翠梅 蒋剑波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15,共5页
以葛根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沉淀聚合法制备葛根素印迹聚合物微球。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貌,静态吸附法测试聚合物的吸附行为。探讨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对... 以葛根素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沉淀聚合法制备葛根素印迹聚合物微球。用扫描电镜观察微球形貌,静态吸附法测试聚合物的吸附行为。探讨分子印迹聚合物(molecularly imprinted polymers,MIPs)对葛根粗提液中葛根素的吸附、解吸附及固相萃取效能。结果表明,优化的葛根素MIP3对纯模板的静态吸附量达37.9 mg/g;对粗提液中目标化合物的吸附率为(96.3±1.81)%,以水、甲醇-醋酸(9∶1,v/v)及50%甲醇溶液为洗脱剂的单次解吸率为27%~34%,用水从MIP3上解吸出的总溶液经脱除溶剂后,所获粗品葛根素含量最高,达(37.4±2.87)%。在优化条件下,通过MIP3固相萃取葛根粗提液,葛根素回收率达71.6%,产品纯度高于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 葛根素 沉淀聚合法 吸附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水溶剂中沉淀聚合法制备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梁冰 李慧馨 +1 位作者 李璐 李延芳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2-175,共4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以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氯霉素、MAA、EDMA摩尔比为1:4:20,以乙腈-水作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在60℃、400r·min-1条件下搅... 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氯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以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DMA)为交联剂,氯霉素、MAA、EDMA摩尔比为1:4:20,以乙腈-水作为溶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作为引发剂,在60℃、400r·min-1条件下搅拌聚合,制备出的氯霉素印迹分子聚合物平均粒径为13.83μm,最大吸附量约为85μmol·g-1,远高于未加水制得的MIPs的最大吸附量9.49μmol·g-1。Scatchard分析得到一线性方程,说明制得的MIPs表面具有均一选择性的吸附位点,其最大表观吸附量为529.42μmol·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 沉淀聚合法 含水溶剂 氯霉素 吸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co-二乙烯基苯)功能聚合物微球 被引量:1
3
作者 吴嫦秋 蒋旭红 刘展眉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50-53,68,共5页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二乙烯基苯(DVB)为共聚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Poly(GMA-co-DVB)聚合物微球。考察了振荡方式和配比对聚合物微球形貌和产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和二乙烯基苯(DVB)为共聚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Poly(GMA-co-DVB)聚合物微球。考察了振荡方式和配比对聚合物微球形貌和产率的影响,采用扫描电镜(SEM)和红外光谱对微球进行表征,并测定了聚合物微球的环氧基含量。结果表明:在功能单体GMA为20%~60%(摩尔分数)时,合成了稳定、表面光滑、粒径为2.49~3.67μm的单分散功能微球;随着GMA投料比增加,C=O峰面积与C=C峰面积之比逐渐增加,环氧基的特征吸收峰逐渐增强。微球表面环氧基含量从0.9266mmol/g增至2.9122mmol/g。聚合物微球的水解进一步证明在微球表面有反应性的环氧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聚合物微球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二乙烯基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熊果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刘婷婷 林祥群 马彩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37-944,共8页
以熊果酸(UA)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腈+乙醇(v/v,3∶1)为溶剂,二乙烯基苯(DVB)/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熊果酸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通过扫描电子显... 以熊果酸(UA)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腈+乙醇(v/v,3∶1)为溶剂,二乙烯基苯(DVB)/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EGDMA)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熊果酸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激光粒径分析仪、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对其进行形貌和化学表征;同时结合静态吸附实验对其结合能力、识别位点、吸附选择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沉淀制备的UA-MIPs形貌呈规则的圆球形,平均粒径为3.85μm,多分散指数U为1.029,对UA的平衡吸附量为26.3mg·g-1,吸附平衡时间为70 min,对熊果酸具有较高的选择性和亲和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分子印迹聚合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的高分子微球及其色谱性能
5
作者 马言顺 王子 +1 位作者 马金玲 王晶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8-90,共3页
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聚(二乙烯基苯-co-甲基丙烯酸甲酯)[P(DVB-co-MMA)]微球。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表征表明交联剂与功能单体实现了共聚,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 以二乙烯基苯(DVB)为交联剂、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聚(二乙烯基苯-co-甲基丙烯酸甲酯)[P(DVB-co-MMA)]微球。傅立叶变换红外吸收光谱(FT-IR)表征表明交联剂与功能单体实现了共聚,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显示微球表面无大孔结构,粒径统计分析表明制备的微球为粒径单分散。采用反相液相色谱模式考察了微球的色谱性能,结果显示固定相具有较高的柱效和良好的色谱性能。研究表明沉淀聚合法制备的高分子微球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固定相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单分散 固定相 微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沉淀聚合法制备灭多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考察 被引量:8
6
作者 刘蒙 刘珺 +3 位作者 王颜红 周强 张红 赵春杰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43-248,258,共7页
目的制备灭多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考察聚合物的吸附量、选择性等相关性质。方法利用沉淀聚合法合成灭多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和结合位点,最后利用UPLC法检测灭多威浓度以表征聚合物的吸附量和选择性。结... 目的制备灭多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并考察聚合物的吸附量、选择性等相关性质。方法利用沉淀聚合法合成灭多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并采用红外光谱法研究聚合物的结构和结合位点,最后利用UPLC法检测灭多威浓度以表征聚合物的吸附量和选择性。结果制备的灭多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吸附平衡时间为3h,最大吸附量Qmax=132.47μmol·g-1,且具有较好的选择吸附作用。结论制备的灭多威分子印迹聚合物具有很高的吸附性,而且在结构相似底物混合存在情况下对灭多威保持较好的选择性,为复杂的实际样品分析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灭多威 表征 分子印迹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苏丹红Ⅰ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被引量:14
7
作者 戴晴 王妍 +4 位作者 包学伟 荆涛 郝巧玲 周宜开 梅素容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64-768,共5页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对苏丹红Ⅰ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选择性评价和前沿色谱实验,评价了致孔剂的选择和用量、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以苏丹红Ⅰ为模板分子,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了一种对苏丹红Ⅰ具有特异性吸附的分子印迹聚合物。通过选择性评价和前沿色谱实验,评价了致孔剂的选择和用量、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对分子印迹聚合物识别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以甲醇和乙腈的混合液(体积比为30∶10)为致孔剂,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且功能单体和模板分子的物质的量比为8∶1时,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印迹因子为2.32,亲和位点总数(Bt)为0.50μmol/g;将其作为固相萃取柱填料用于辣椒粉样品中痕量苏丹红Ⅰ的净化和富集,结果表明:苏丹红Ⅰ浓度在10~500μmol/L范围内时,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检出限为3.3μmol/L,加标回收率为95.87%~98.41%,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1%。该方法有望用于辣椒粉样品中苏丹红Ⅰ添加剂的常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 沉淀聚合法 苏丹红Ⅰ 辣椒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20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制备及吸附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易娜 殷雄飞 +2 位作者 赵蓓 吴耀国 胡思海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23-28,共6页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在模板分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的摩尔比为1∶7∶20,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μm的CL-20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C... 利用分子印迹技术,在模板分子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功能单体丙烯酰胺(AM)、交联剂三羟甲基丙烷三甲基丙烯酸酯(TRIM)的摩尔比为1∶7∶20,反应温度为60℃的条件下,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了粒径约为1μm的CL-20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CL-20-MIP)。用UV光谱,SEM对其进行了性能测试,研究了CL-20-MIP的吸附和识别性能。结果表明,CL-20与AM之间存在相互作用,所得产物为规则的球形。在1 mmol·L-1的CL-20/乙醇溶液中,CL-20-MIP和非印迹聚合物(NMIP)对CL-20的平衡吸附量分别为14.02 mg·g-1和6.77 mg·g-1;吸附过程由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方程描述。选择性吸附实验表明,CL-20-MIP对CL-20具有特异性吸附,对竞争吸附物RDX,TNT的吸附量分别为6.98 mg·g-1和8.46 mg·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化学 分子印迹聚合 六硝基六氮杂异伍兹烷(CL-20)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恩诺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俊渤 王艳玲 +2 位作者 唐珊珊 常海波 梁大栋 《中国兽药杂志》 2014年第3期30-34,共5页
为了制备恩诺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恩诺沙星(ENRO)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ENRO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纳米微球,优化了模板与功能单体的比例、溶剂种类及溶剂用量,并对MIPs进行了表征。... 为了制备恩诺沙星分子印迹聚合物,以恩诺沙星(ENRO)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ENRO分子印迹聚合物(MIPs)纳米微球,优化了模板与功能单体的比例、溶剂种类及溶剂用量,并对MIPs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MIPs微球粒径(190—290nm)大于非印迹聚合物(NIPs)微球粒径;同时Scatchard分析表明,在研究的浓度范围内MIPs存在两个不同的结合位点,其离解平衡常数Kd-0最大表观结合量Qmax分别为Kd1=0.2313g/L,Qmax1=34.7540mg/g,Kd2=0.5841g/L,Qmax2=57.4298mg/g;与环丙沙星和氧氟沙星相比,MIPs对ENRO表现出更强的特异性吸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 恩诺沙星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印迹聚合物在黄酮类化合物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洋 金晨 +1 位作者 廖辉 张凌 《江西中医药》 2017年第9期67-70,共4页
进一步探究、优化制备以及合理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提供依据,同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其他领域提供参考。通过分析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近年来与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原... 进一步探究、优化制备以及合理利用分子印迹聚合物提供依据,同时对分子印迹聚合物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以及其他领域提供参考。通过分析中国知网、维普、万方等近年来与分子印迹技术的研究进展的相关文献,对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基本原理、类型、本体聚合法、沉淀聚合法以及它的三种应用进行综述。分子印迹聚合物是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经过聚合反应生成的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分子印迹聚合物在被洗脱后产生空间位点,这些位点与预定的物质能相互嵌合而产生特异性吸附的效果,最终达到特异性分离的目的。本体聚合法得到的聚合物较为经典。而沉淀聚合法因为得到均匀规则的球状聚合物,无需研磨、特异性结合率高、解吸附率较高等特点运用的较为广泛。分子印迹聚合物因为它的选择性高、稳定性好、易于回收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现代科学技术领域已经证明分子印迹聚合物已被应用于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治理环境中的污染等领域。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其众多的优点给人类的生活与生产带来极大的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 本体聚合 沉淀聚合法 黄酮类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铬离子(Ⅵ)印迹聚合物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鹏 赵莉 +4 位作者 胡德琼 刘迎梅 字富庭 胡显智 成会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59-164,169,共7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Cr(Ⅵ)为模板离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对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的用量、致孔溶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制备了17种Cr(Ⅵ)印迹聚合物[Cr(Ⅵ)-IIPs]及相应的...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Cr(Ⅵ)为模板离子,4-乙烯基吡啶(4-VP)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对功能单体及交联剂的用量、致孔溶剂的种类及用量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分别制备了17种Cr(Ⅵ)印迹聚合物[Cr(Ⅵ)-IIPs]及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Ps)。结果表明,与非印迹聚合物相比,最优条件下制备的铬离子印迹聚合物Cr(Ⅵ)-IIP_(16)对Cr(Ⅵ)的吸附容量为80.59μmol/g,印迹因子为2.13。结合等温吸附和动力学吸附实验对其进行吸附性能研究;用扫描电镜(SEM)和氮气吸附/脱附(BET)对Cr(Ⅵ)-IIP_(16)及相应的非印迹聚合物(NIP_(16))进行了结构表征;在竞争离子存在下,结合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分析了Cr(Ⅵ)-IIP_(16)的吸附性能及吸附选择性。研究结果表明,Cr(Ⅵ)-IIP_(16)对Cr(Ⅵ)具有较好的选择识别能力和较高的吸附容量,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Cr(Ⅵ)的分离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离子Cr(Ⅵ) 4-乙烯基吡啶 离子印迹聚合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合成及特异吸附性能
12
作者 罗孟君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290-295,共6页
拟制备阿魏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考察聚合物的特异吸附性能。以阿魏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微球,采用静态吸附及扫... 拟制备阿魏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考察聚合物的特异吸附性能。以阿魏酸为模板分子,丙烯酰胺(AM)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2,2′-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采用沉淀聚合法合成分子印迹微球,采用静态吸附及扫描电镜(SEM)方法对微球进行表征。制得的印迹聚合物微球的形貌和吸附性能较好,对阿魏酸与肉桂酸的选择性分离因子α为1.97。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对阿魏酸分子有特异性吸附和识别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分子印迹聚合 阿魏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双功能单体的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13
作者 洪玉文 汪鑫 +3 位作者 付冬雪 王贵芳 罗甘滨 成会玲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7,共7页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α-甲基丙烯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双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实验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制备了16种Ni(Ⅱ)离... 采用沉淀聚合法,以Ni(Ⅱ)离子为模板离子,α-甲基丙烯酸和N-异丙基丙烯酰胺为双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对制备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的实验条件进行系统优化,制备了16种Ni(Ⅱ)离子印迹复合膜[Ni(Ⅱ)-IICMs]和相应的非印迹复合膜(NICMs),得出制备Ni(Ⅱ)-IICMs的较优实验条件。采用平衡吸附实验对Ni(Ⅱ)-IICMs和NICMs进行吸附量和印迹因子评价,结果表明:在较优实验条件下制备的Ni(Ⅱ)-IICM_(8),平衡吸附量为1.286mmol/g,印迹因子为1.737。采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氮气吸附/脱附等手段对Ni(Ⅱ)-IICM_(8)和相应NICM_(8)的内部结构及表面形貌进行表征。使用动力学吸附和等温吸附实验对Ni(Ⅱ)-IICM_(8)和NICM_(8)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Ⅱ)-IICM_(8)对Ni(Ⅱ)离子的吸附,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快速达到吸附平衡,且在不同浓度的溶液中都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在不同温度下,探究Ni(Ⅱ)-IICM_(8)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Ni(Ⅱ)-IICM_(8)具有良好的“温度响应性”。综上所述,说明实验研究制备的Ni(Ⅱ)-IICM_(8),有望用于实际样品中Ni(Ⅱ)离子的分离和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淀聚合法 Ni(Ⅱ)离子 双功能单体 离子印迹复合膜 温度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烷基聚丙烯酰胺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5
14
作者 尹忠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05年第6期10-12,15,共4页
氯代十八烷与丙烯酰胺反应,合成了N-十八烷基丙烯酰胺,此反应具有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N-十八烷基丙烯酰胺再与丙烯酰胺进行胶束共聚反应,合成了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6×106的长链烷基聚丙烯酰胺... 氯代十八烷与丙烯酰胺反应,合成了N-十八烷基丙烯酰胺,此反应具有较低的反应温度和较短的反应时间,适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N-十八烷基丙烯酰胺再与丙烯酰胺进行胶束共聚反应,合成了粘均相对分子质量为1.56×106的长链烷基聚丙烯酰胺(其中疏水单体摩尔分数为0.4%),并考察了聚合物浓度、温度和盐浓度对长链烷基聚丙烯酰胺溶液表观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长链烷基聚丙烯酰胺具有良好的耐温抗盐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链烷基聚丙烯酰胺 合成方 相对分子质量 沉淀聚合法 胶束聚合 耐温抗盐性 溶液表观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犀草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的制备及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刘展眉 张汉辉 +3 位作者 东方云 肖裕泽 程杏安 蒋旭红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92-98,共7页
以木犀草素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α-methyl acrylic acid,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以其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制备木犀草素... 以木犀草素为模板分子,α-甲基丙烯酸(α-methyl acrylic acid,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thylene glycol dimethacrylate,EGDMA)为交联剂,通过沉淀聚合法制备木犀草素分子印迹聚合物;并以其为固相萃取柱填料,制备木犀草素分子印迹固相萃取柱,确定该固相萃取柱的最佳吸附条件;用此固相萃取柱对花生壳粗提物中的木犀草素进行分离纯化。结果表明,该固相萃取柱对木犀草素表现出较好的特异性吸附效果,可分离纯化出相对纯度为94.18%的木犀草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草素 沉淀聚合法 分子印迹聚合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的制备与吸附性能评价
16
作者 魏小星 胡志雄 +1 位作者 张维农 齐玉堂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5年第3期843-850,共8页
目的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及条件优化,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α-生育酚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α-生育酚分... 目的采用沉淀聚合法制备α-生育酚分子印迹微球及条件优化,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评价。方法以α-生育酚为印迹分子,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腈溶液中用沉淀聚合法合成了α-生育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采用扫描电镜观察聚合物的形貌特征,并对影响其形貌的因素进行优化。结果最佳合成条件为:乙腈为反应溶剂,反应温度为60℃,模板用量为0.20mmol,引发剂用量为40 mg,转速为100 r/min。静态吸附试验结果表明,α-生育酚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具有两种不同的结合位点,结合位点的平衡吸附常数和最大平衡结合量分别为Kd1=0.995 mmol/L,Qmax1=22.420μmol/g;Kd2=0.458 mmol/L,Qmax2=15.865μmol/g。结论优化条件下的分子印迹微球形貌规整,粒径约为200nm,并对α-生育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生育酚 分子印迹聚合物微球 沉淀聚合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覆有机颜料的工艺条件探究
17
作者 陈亚娟 《染整技术》 CAS 2014年第4期23-25,共3页
采用自由基沉淀聚合法包覆有机颜料,通过分析超声处理时间、分散方法、分散介质、水解试剂的选择对有机颜料体系性能的影响,确定采用去离子水作为分散介质,三乙醇胺作为水解试剂,超声波超声处理30min,得到的体系分散稳定性能较好。
关键词 有机颜料 沉淀聚合法 稳定性 超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