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兰州市逆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API首要污染指数的关系 被引量:6
1
作者 王骥 杨银 张生财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5期195-198,229,共5页
利用兰州市榆中县气象局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2006—2013年兰州市逆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API首要污染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07:00贴地逆温直接影响兰州市区API首要污染指数,冬季逆温最强,秋季次之,夏季最弱,10月—次年1月较集中,持续10 ... 利用兰州市榆中县气象局探空资料,统计分析了2006—2013年兰州市逆温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API首要污染指数的关系。结果表明,07:00贴地逆温直接影响兰州市区API首要污染指数,冬季逆温最强,秋季次之,夏季最弱,10月—次年1月较集中,持续10 d以上的逆温发生在11月—次年2月;当逆温≤3℃时对空气质量的负贡献明显增加,当逆温厚度为>700~900 m时污染日概率高于清洁日概率;逆温持续时间为2.0~5.0 d时平均API首要污染指数、污染日概率分别为93、26%,5.1~15.0 d时分别增加至107、39%,超过15.0 d时平均API首要污染指数显著升高至141,污染日概率快速增加为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温 时空分布特征 api首要污染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沿海城市空气污染指数的分布特征 被引量:59
2
作者 王斌 高会旺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542-548,共7页
根据沿海23个城市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四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利用聚类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API值及首要污染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API值和气象因素的关系,初步揭示了中国沿海城市API的变化特征。聚类分析的结... 根据沿海23个城市2001年6月至2005年6月四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利用聚类分析和时间序列分析对API值及首要污染物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利用相关性分析探讨API值和气象因素的关系,初步揭示了中国沿海城市API的变化特征。聚类分析的结果可将研究区域分为北部、东南部和南部三个区域。中国沿海区域的API都明显受到降水和风速的影响,API与降水普遍成负相关,与风速成正相关。指出采暖期燃煤对北方地区冬季API的增大有显著影响。北部城市明显受沙尘暴天气的影响,东南部受季风和降雨因素的影响,南部受海洋性气候的季节性风力和降水影响,各区域API呈现出季节性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沿海城市 空气污染指数(api)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省煤烟型轻度污染典型气象类型解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刘玉彻 杨洪斌 石晓峰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2期256-259,291,共5页
分析2005年以来辽宁省14个城市逐污染物逐日的污染指数API数据,针对煤烟型轻度污染,解析其发生的典型污染气象类型。研究表明:共有6个类型.分别为(1)长白山高压、地形槽型;(2)蒙古高压内部均压场型;(3)东北高压脊、西部倒... 分析2005年以来辽宁省14个城市逐污染物逐日的污染指数API数据,针对煤烟型轻度污染,解析其发生的典型污染气象类型。研究表明:共有6个类型.分别为(1)长白山高压、地形槽型;(2)蒙古高压内部均压场型;(3)东北高压脊、西部倒槽形;(4)蒙古高压前均压场型;(5)蒙古低压前均压场型;(6)高压内部小范围均压场型。其中类型(1)、(2)、(4)、(6)最大的区别在于均压区的范围不同,他们可能对应冷空气影响的不同时段。高压内部小范围均压场型、高压内部大范围均压场型到长白山高压、地形槽、高压前部弱梯度,是一个连续的冷空气爆发、变性过程,而且这些类型并没有鲜明的界限,有些个例可能同属其中2个型,只是有些侧重。但必须指出。属于这些类型的个别个例受排放源的影响,可能并不严格对应Ⅲ级污染,需要用其他技术进行排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烟型 轻度污染 污染指数api 污染气象类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07年兰州市主要大气污染物污染特征分析 被引量:55
4
作者 陈雷华 余晔 +2 位作者 陈晋北 李万源 李江林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627-1633,共7页
以兰州市2001-2007年空气污染指数资料为基础,对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空气质量级别和PM10浓度等的年、季、月变化特征以及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污染变化差异进行了分析。结合甘肃省地面气候资料集兰州市日观测资料,... 以兰州市2001-2007年空气污染指数资料为基础,对每日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空气质量级别和PM10浓度等的年、季、月变化特征以及采暖期和非采暖期污染变化差异进行了分析。结合甘肃省地面气候资料集兰州市日观测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线性相关分析,找出不同季节对PM10浓度有显著影响的气象要素,得到不同季节与PM10浓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的气象因子。结果表明:(1)兰州市的首要污染物仍以PM10为主,其中冬季和春季污染最严重,PM10浓度在冬季12月有一主峰值,在春季3,4月份有一次峰值;(2)近年来,兰州市污染天数有减少趋势,并与兰州市烟、粉尘年排放量减小趋势一致;(3)采暖期PM10浓度有明显减小趋势,而非采暖期PM10浓度减小趋势不明显,污染日越来越集中在采暖期;(4)与PM10浓度呈显著线性相关的气象要素存在季节差异,但总体上风速、气温和湿度(或降水)是影响兰州市PM10浓度的主要气象因子,因此湿度、温度和风场条件的改变将对兰州市的大气环境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州市 空气污染指数(api) 可吸入颗粒物(PM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西北5省5城市API变化特征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祁栋林 马明亮 +5 位作者 李晓东 魏鸿业 张加昆 肖宏斌 王力 孔维强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183-189,共7页
依据2001-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数据,从月(或季、年)平均和空气污染等级2个角度出发,研究西北5省5城市(西宁、兰州、银川、西安和乌鲁木齐)API和空气污染状况比例的变化特征和趋势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5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以Ⅱ... 依据2001-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日报数据,从月(或季、年)平均和空气污染等级2个角度出发,研究西北5省5城市(西宁、兰州、银川、西安和乌鲁木齐)API和空气污染状况比例的变化特征和趋势分析,统计结果表明:(1)5城市空气质量等级以Ⅱ级良为主,首要污染物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在年、季节、采暖期和非采暖期API值有趋于同步的下降变化趋势,污染(优良)天数呈现明显的下降(上升)趋势,大气污染呈现一定的"区域化"的特征。(2)5城市API指数变化规律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从多年API年均值来看,西安、兰州和乌鲁木齐较高,银川和西宁相对较低,且乌鲁木齐、兰州和西宁空气质量状况不稳定,而西安和银川变化相对比较平缓。5城市的年变化也呈现不同的变化特征,总体上夏秋季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冬春季。(3)5城市谱峰区间逐渐向低浓度范围偏移且天数逐渐增加,高浓度事件逐渐减少,各城市向低浓度转变的年份不完全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api) 污染天数 变化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空气质量日报改进的思考 被引量:29
6
作者 孟晓艳 王瑞斌 +3 位作者 杜丽 李健军 解淑艳 郑皓皓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9-254,共6页
通过对我国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发现,空气中SO2和PM10等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灰霾、光化学污染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API)系统表现出其局限性。以2009年天津、上海、重庆、广州和宁波市相关监测点... 通过对我国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发现,空气中SO2和PM10等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灰霾、光化学污染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现行的空气质量日报空气污染指数(API)系统表现出其局限性。以2009年天津、上海、重庆、广州和宁波市相关监测点位的空气质量数据为依据,通过3种测算方案评价了在我国现行空气质量日报系统中加入不同监测因子对优良天数的影响,建议增加O3和PM2.5等监测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日报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指数(AQ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I法及其在城市大气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新 刘晓冬 宋旭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06年第1期89-92,共4页
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法对某城市2003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该市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影响该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污染时间为5、1、11、12月,影响因素为气象和人为活动;建议采取优化产... 采用空气污染指数API法对某城市2003年大气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3年该市空气质量达到了国家二级标准,影响该市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为可吸入颗粒物,主要污染时间为5、1、11、12月,影响因素为气象和人为活动;建议采取优化产业结构、改造锅炉和燃烧设备、大力发展和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加快城市绿化和固化建设等污染防治对策;与其他评价方法相比,采用API法对大气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可准确地揭示大气污染程度,是一种简便、直观且可靠的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api) 大气环境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北西部区域城市API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关系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谢超 马民涛 于肖肖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3期335-338,共4页
据华北西部区域四个主要城市2003-2012年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分析API时空分布特征以及API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来探索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形成与控制因素。结果显示:1四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在2003-2012年呈逐步改善,空气... 据华北西部区域四个主要城市2003-2012年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地面气象要素数据,分析API时空分布特征以及API与气象要素的关系来探索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形成与控制因素。结果显示:1四座城市空气污染状况在2003-2012年呈逐步改善,空气质量季节变化明显,冬季空气污染最严重,夏季最轻。2四城市气象因子可降维为高温天气、大风天气、降水天气三个因子。3四座城市API与降维后的气象因素存在相关性:API与高温天气呈现显著负相关,与大风天气呈现不同相关性,与降水天气无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西部 空气污染指数(api) 时空分布 气象要素 因子分析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阜新市大气污染现状评价 被引量:1
9
作者 丛鑫 刘志斌 王而力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08期58-59,共2页
阜新市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城市,燃煤加重了大气污染问题。本文采用API空气污染指数法对阜新市1996-2000年大气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污染现状、污染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指出了首要污染物和次要污染物。同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0年... 阜新市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城市,燃煤加重了大气污染问题。本文采用API空气污染指数法对阜新市1996-2000年大气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分析了污染现状、污染变化的趋势和原因,指出了首要污染物和次要污染物。同时运用综合指数法对2000年阜新市各功能区的大气质量也进行了评价,分析了各功能区的污染现状和污染原因,并提出了解决阜新市大气污染问题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阜新市 大气污染 污染状况 污染原因 大气评价 api空气污染指数 大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宣城市空气污染特征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俊 夏伟 +2 位作者 史金保 朱四宝 应月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0期3042-3044,共3页
依据2006~2013年宣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常规地面气象数据,利用SPSS对城市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宣城市空气质量以Ⅰ级和Ⅱ级天气为主,其中Ⅱ级天数占统计样本的77.9%... 依据2006~2013年宣城市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常规地面气象数据,利用SPSS对城市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宣城市空气质量以Ⅰ级和Ⅱ级天气为主,其中Ⅱ级天数占统计样本的77.9%,而Ⅲ级以上天数共有170 d,占统计样本的5.8%,整体空气质量较好;首要污染物为PM10,2012年以来有逐年严重的趋势。API周末效应指数分布区间主要集中在-20~20,变化趋势符合夏季低、冬季高的规律;气温、湿度、风速和能见度等气象要素与API指数关系密切,各季节相关性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api) 周末效应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0年重庆主城区空气质量变化趋势 被引量:8
11
作者 何勇 吴亚坤 +2 位作者 陈昌鸣 刘锦秀 张静舒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8-1061,共4页
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2001—2010年10a间空气污染指数统计分析,研究了空气环境质量的年际、月际变化。结果显示: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状况逐年转好,空气污染重点控制时段应以秋冬季节为主,以1、2、3、11、12月为重点;空气首要污染因子以... 通过对重庆市主城区2001—2010年10a间空气污染指数统计分析,研究了空气环境质量的年际、月际变化。结果显示:重庆市主城区空气质量状况逐年转好,空气污染重点控制时段应以秋冬季节为主,以1、2、3、11、12月为重点;空气首要污染因子以可吸入颗粒物为主,以SO2为辅,可吸入颗粒物应全年加强控制,SO2污染重点控制月份以1、4、7、8、11月为主;从API指数来看,易反弹天数全年分布较为均匀,但临界优良天数较集中分布在1、2、3、11、12月份,应作为重点治理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空气污染指数(ap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4—2012年济宁市空气质量特征及其与气象要素的关系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芳 蔡鹏 +2 位作者 李瑞芬 宋佳 赵娴 《现代农业科技》 2016年第18期167-168,共2页
利用2004—2012年济宁市API和气象观测资料,研究济宁市空气质量状况分布特征,分析空气污染指数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9年济宁市环境空气质量年优良率为92.3%,年平均API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季节变化明显;污染指数与降水量、低云... 利用2004—2012年济宁市API和气象观测资料,研究济宁市空气质量状况分布特征,分析空气污染指数与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近9年济宁市环境空气质量年优良率为92.3%,年平均API整体呈波动上升趋势,季节变化明显;污染指数与降水量、低云量、相对湿度、风速和气温呈负相关,与气压呈正相关;济宁市空气污染日主要受S和WN风影响;不同的污染指数等级所对应的能见度和相对湿度成反比关系,能见度越低,相对湿度越高,能见度越高,相对湿度越低;污染指数等级越高,对应的风速越小,能见度的范围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api) 气象要素 山东济宁 2004-2012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鲁木齐城市空气质量状况与常规气象条件的关系 被引量:5
13
作者 徐莉 李艳红 《农业灾害研究》 2013年第1期41-44,共4页
依据2009-2011年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常规地面气象资料,利用相关统计法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市治理空气污染一系列项目的开展,空气质量有转好的... 依据2009-2011年乌鲁木齐市空气污染指数(air pollution index,API)日报数据和相应时段的常规地面气象资料,利用相关统计法分析了城市空气质量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城市治理空气污染一系列项目的开展,空气质量有转好的趋势。3年间空气质量以Ⅱ级和Ⅲ级天气为主,其中Ⅱ级天气出现的天数占统计天数的66.48%,Ⅲ级天气出现的天数占统计天数的22.29%;空气质量具有明显的季节特征,冬季空气质量最差,夏季最好;首要污染物为PM10,其中SO2为首要污染的天数在冬季开始增加,这表明城市冬季空气污染以"烟煤"型为主;API指数与气温、风速、能见度和湿度等气象因素关系密切,API值与气温、能见度和风速呈负相关,与湿度呈正相关。采暖期污染源的排放和不利于污染物扩散的气象条件是影响该市空气质量的两大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api) 空气质量 气象要素 相关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地区日最大边界层高度的气候统计特征 被引量:14
14
作者 王坚 蔡旭晖 宋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25-532,共8页
使用北京气象站探空观测数据和地面气温观测数据,以干绝热曲线法估算1984-2013年逐日最大边界层高度,同时计算对应的边界层平均风速和通风量。统计分析这3个边界层参量的平均特征,并利用2001-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探讨大气污染... 使用北京气象站探空观测数据和地面气温观测数据,以干绝热曲线法估算1984-2013年逐日最大边界层高度,同时计算对应的边界层平均风速和通风量。统计分析这3个边界层参量的平均特征,并利用2001-2012年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探讨大气污染与边界层参量的关系。结果表明:(1)日最大边界层高度的30年月均值以春季和夏初(3-6月)最高,约1600 m;夏季和秋初(7-10月)次之,约1300 m;冬季(11月、12月和1月)最低,约1000-1200 m。(2)夏季,日最大边界层高度不同数值的频率大致为对称分布,峰值处于1000-1600 m范围;秋、冬季,频率分布系统性地向低值一方偏斜,600-800 m的出现频率大大增加;春季边界层高度的变化极大。(3)各季边界层平均风速以夏季为最小。(4)一年中春季通风量最大,秋季次之,冬季较低,夏季最小。(5)秋、冬季,北京中度和重污染个例(API〉200)集中分布于弱风、低边界层和小通风量条件,反映污染物局地累积的作用;春季污染个例半数以上以高风速、高通风量为特征,反映沙尘类外部输入性污染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最大边界层高度 边界层平均风速 通风量 api(空气污染指数) 气候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1—2012年哈尔滨市空气质量长期变化特征 被引量:4
15
作者 于大江 吴艳玲 +2 位作者 王鹏 宋庆利 代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6-312,共7页
根据2001—2012年环保部发布的哈尔滨市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市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空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北方季节变化特征,API冬、春季高,夏、秋季低,供暖期高于非供暖期.哈尔滨市... 根据2001—2012年环保部发布的哈尔滨市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数据及同期气象资料分析了哈尔滨市空气污染指数(API)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哈尔滨市空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北方季节变化特征,API冬、春季高,夏、秋季低,供暖期高于非供暖期.哈尔滨市空气污染以可吸入颗粒物为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状况以良居多,占总样本数的75.4%.从年际变化来看,空气质量有了一定的改善,12年间空气污染指数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哈尔滨市空气污染指数与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降水量、气温、能见度呈显著负相关.后向轨迹分析结果表明,哈尔滨市出现中度以上污染时,其气团来源体现了3种不同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api) 哈尔滨空气质量 变化趋势 后向轨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2~2013安徽省空气质量对比及原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俊 夏伟 +2 位作者 史金保 朱四宝 应月琴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4年第14期4338-4342,共5页
根据安徽省环境保护局提供的2012~2013年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对安徽省各地市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指标和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年均值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及横向、纵向对比,得出安徽省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从多方面分析... 根据安徽省环境保护局提供的2012~2013年空气污染指数(API)资料,对安徽省各地市空气质量级别、首要污染物等指标和空气污染指数的月、年均值进行了全面的统计分析及横向、纵向对比,得出安徽省空气污染的时空分布规律,并从多方面分析造成其规律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2013年安徽省API年均值、高值城市数量均显著高于2012年;安徽省空气质量以优良为主,2013年优良天数比例明显下降,Ⅲ1级污染以上天数也明显增加,出现V级污染的城市增加至7个,地域也扩大至安徽东南部;首要污染物以PM10为主,铜陵SO2污染相对严重.安徽省逐月的API分布有明显的时间、空间差异,API高值期有1、6及10 ~ 12月,整体上淮北>江淮>江南,东部>西部;API高值期有明显的北高南低的逐降形势,区域间差值较大;API低值期则存在中东部偏高,南北相对偏低,区域间差值较小.安徽省各地市的GDP构成、人口结构对API起到基础性贡献,而6月小麦秸秆焚烧期及10月水稻-玉米秸秆混合焚烧期造成PM10浓度急剧增加,对API起到高峰推动作用,安徽省地形也起到平原扩散、山区阻挡堆积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污染指数(api) 时空规律 原因分析 安徽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