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与汉江经济带的发展 被引量:14
1
作者 李长安 蔡述明 陈绍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131-132,共2页
关键词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 汉江经济带 湖北 调水工程 地方经济 环境污染预警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自然资源综合评价
2
作者 石先滨 刘泽瑾 +2 位作者 周晓宁 翁雪波 徐浩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5期155-160,共6页
提出了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探讨了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的自然资源利用分区方法。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中间高东西低、城市外围优于城市中心的分布格局,区域资源禀赋... 提出了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区域自然资源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并探讨了基于综合评价结果的自然资源利用分区方法。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自然资源禀赋总体上呈中间高东西低、城市外围优于城市中心的分布格局,区域资源禀赋综合情况得分均值为61.7分;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在空间上呈中部高、东西低的格局特征,高开发利用区域(钟祥市、枣阳市、京山市得分均大于65分)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生态保护工作相对均衡,区域之间自然资源综合潜力差异显著,自东向西呈“高-中-高-中”的格局特征,超过1/2的评价单元潜力得分超过区域平均水平。从自然资源情况、开发利用和可开发潜力等维度构建自然资源综合评价体系,可为汉江生态经济带自然资源统一管理、合理开发利用及空间优化配置提供基础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综合评价 指标体系 湖北省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安彬 肖薇薇 崔晓明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88-297,307,共11页
[目的]探究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为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借鉴。[方法]基于1990—2022年土地利用和DEM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和地形位4个地形指标,借助分布指数、信息图谱等分析方法,探讨了... [目的]探究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的地形梯度效应,为区域土地利用格局的调整和优化提供科学借鉴。[方法]基于1990—2022年土地利用和DEM数据,选取高程、坡度、地形起伏度和地形位4个地形指标,借助分布指数、信息图谱等分析方法,探讨了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格局的地形梯度效应。[结果](1)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结构以林地(面积占比在54.59%以上)和耕地(35.20%以上)为主,呈现“东耕西林”空间格局。1990—2022年林地、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有所增加,耕地和草地面积减少明显。(2)随各地形梯度等级增加,耕地、水域和建设用地的面积和分布指数逐渐减少,草地均呈先增后减趋势,林地分别呈先增后减、持续增加态势。(3)研究时期内,耕地、林地的分布优势分别在各地形因子的中低(Ⅰ—Ⅲ)和中高(Ⅲ—Ⅴ)等级上有所扩大,其分布指数增幅介于0.041~0.117,0.005~0.076;除Ⅰ级梯度上的分布指数一致呈减少外,其他梯度上草地和水域的分布优势以扩大为主,其指数增加最明显的分别为地形起伏度Ⅲ级(0.317)、地形位Ⅲ级(0.299);建设用地分布优势在Ⅰ级梯度上皆呈扩大态势,其指数增加了0.056~0.689。(4)研究区土地利用信息图谱以稳定型(81.39%)为主,其他图谱类型受地形梯度影响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受自然、政策等因素的共同影响,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利用格局具有显著的地形梯度效应,分布优势在地形梯度上的变化相对复杂。因此,未来国土空间开发需秉承因地制宜原则,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地形梯度 地形位 地形起伏度 分布指数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三生”视角测度汉江生态经济带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
4
作者 李春楠 王慧丽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4年第19期204-210,217,共8页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三生”系统视角,构建包括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及变异系数测度汉江生态经济带13座城... 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及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三生”系统视角,构建包括农业生态、经济和社会三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泰尔指数、基尼系数及变异系数测度汉江生态经济带13座城市2012—2021年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且对区域差异性进行评价,并借助ArcGIS软件对其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空间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三系统各自综合发展指数逐年上升,其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也逐年上升,上游和中下游城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差异不大,主要差距来源于区域内部,区域间差异较小。因此,不同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发挥优势、补齐短板,缩小区域内部差异,从而实现汉江生态经济带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TOPSIS法 农业高质量发展 区域差异 时空演变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生态环境问题及对策 被引量:38
5
作者 卢金友 林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179-1186,共8页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内河流域保护开发示范区、中西部联动发展试验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国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的高强度开发和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生态...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国家战略水资源保障区、内河流域保护开发示范区、中西部联动发展试验区、长江流域绿色发展先行区,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于全国地区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多年的高强度开发和剧烈的人类活动造成汉江生态经济带水生态环境问题严峻,已成为制约汉江生态经济带迈向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通过系统剖析发现,汉江生态经济带存在的主要水生态环境问题包括重要水源地丹江口水库水安全保障不足、汉江中下游水生态受损、汉江部分支流水污染严重等.丹江口水库总体水质良好,但水质保障工作存在部分入库支流污染形势依然严峻、支流库湾水华发生风险加剧、库周及上游面源污染未得到有效控制和消落带管理薄弱等不足.汉江中下游存在硅藻水华频发和鱼类资源量大幅减少等水生态问题,同时中下游部分支流水质不达标,严重影响汉江水质.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切实做好丹江口水库水质安全保障、科学开展基于生态流量保障的生态调度、建立生态环境协同保护机制、完善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生态补偿机制、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科技支撑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生态环境 形势问题 对策建议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4—2013年汉江生态经济带干湿气候时空变化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张逸飞 张中旺 +3 位作者 孙小舟 龚佑海 张志洁 孙雨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7-23,30,共8页
根据1964—2013年汉江生态经济带气象站点的逐日观测数据,通过气候斜向率、Kriging插值法、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手段分别对各干湿要素进行趋势、空间、突变、周期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总体上经历了由湿变干的过程,年降水量、潜在... 根据1964—2013年汉江生态经济带气象站点的逐日观测数据,通过气候斜向率、Kriging插值法、M-K突变检验、小波分析等手段分别对各干湿要素进行趋势、空间、突变、周期分析。结果显示:该区域总体上经历了由湿变干的过程,年降水量、潜在蒸散量、干湿指数、水分盈亏量均呈线性下降趋势,突变分别发生于2005,1972,2006,2005年前后,且存在5,15,25 a左右时间尺度的干湿周期;该区域分为湿润、半湿润地区,各干湿气候要素在空间上基本呈"山区少、平原多"沿汉江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变干的格局。综上,受多因素的影响,汉江中下游流域干湿气候空间分布相对复杂并逐渐变干,这种趋势已经凸显,应予以必要的重视,并采取科学可行的防旱减灾措施应对干湿气候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生态经济带 干湿气候 时空变化 年际变化 突变 防旱减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及关联性 被引量:6
7
作者 张静 秦公伟 +1 位作者 成升魁 文雅婷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94-306,共13页
[目的]研究汉江生态经济带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及关联性,不仅为区域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经济带景观格局优化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对... [目的]研究汉江生态经济带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及关联性,不仅为区域生态安全及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经济带景观格局优化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提供理论支撑。[方法]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表,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土地景观格局及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了评估,分析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景观生态风险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时空变化规律,探析了二者的互馈关系。[结果]①1990—2020年汉江生态经济带景观破碎度逐渐增强,景观生态风险有微增现象;空间上呈现“上游低风险,中游中高风险与低风险相伴,下游高风险”的格局。②1990—2020年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有微增态势,增加了86.6亿元,年增长率为0.06%,其中调节服务的贡献率高达66.8%,支持服务贡献率为22.2%;空间上呈现“上游山区为中高值区,中游中高价值与低价值相伴生,下游低价值”的格局;③1990—2020年二者呈现负相关的波动性变化,低生态服务价值面临高生态风险,而高价值存在低生态风险,2005年以前显著性有所下降,2005年以后显著性有所上升。[结论]总体来看,应重视该经济带的生态系统整体性,加强流域内部的有机协同发展,上游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下游加强生态空间用途管制,综合提高经济带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景观生态风险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生态政策模拟及改进——以汉江生态经济带沿线17市为实证检验 被引量:7
8
作者 余淑秀 卢山冰 邹玲丽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23-133,共11页
拥有良好传统制造业基础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肩负着艰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任务。文章从生态保护与制造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汉江生态经济带沿线17市2011—2018年调查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 拥有良好传统制造业基础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肩负着艰巨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双重任务。文章从生态保护与制造业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汉江生态经济带沿线17市2011—2018年调查数据为样本,基于系统动力学(SD)方法,构建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生态经济系统模型,对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经济与生态政策效果及改进进行仿真模拟,提出协调经济与生态政策关系、提升政策效果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①目前汉江生态经济带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政策和生态政策实施确实存在矛盾。②对政策进行改进,有选择地加大政策力度,有助于缓解产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间的矛盾。经济政策和生态政策的独立实施,均能有效促进单一政策目标的实现,但却不一定符合区域和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要提高政策有效性,必须考虑政策间的相互作用,进行政策协调。考虑到与经济政策的协调,应谨慎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排污的限制力度,通过努力调动各个参与主体治污减排的积极性控制污染排放;考虑到与生态政策的协调,应谨慎提高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比,注重优化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提升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性新兴产业 经济与生态政策 模拟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测度研究 被引量:15
9
作者 方永恒 赵雨萌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28-236,共9页
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测度其绿色发展水平对于解决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熵值法从增长质量、资源消耗、环境治理、绿色生活4个方面构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 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已经成为国家的重大发展战略,测度其绿色发展水平对于解决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熵值法从增长质量、资源消耗、环境治理、绿色生活4个方面构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对汉江生态经济带2009-2018年沿线11个城市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测度研究。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整体绿色发展水平不高,其绿色发展水平沿汉江上游、中游、下游依次增高,呈现明显的梯次分布,流域内不同城市之间的绿色发展水平不均衡,发展速度差异显著。根据以上研究结论,结合汉江生态经济带实际情况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旨在为提升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绿色发展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生态经济带 绿色发展 指标体系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A-ESDA的汉江生态经济带城市效率研究 被引量:15
10
作者 张静 丁斐 《湖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52-59,共8页
衡量城市效率对于政府、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采用DEA-ESDA分析方法对2003-2015年汉江生态经济带11个地级市城市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演化规律进行归纳。可以看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城市综合效率在鄂陕豫三省39个地... 衡量城市效率对于政府、企业决策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社会价值。采用DEA-ESDA分析方法对2003-2015年汉江生态经济带11个地级市城市效率进行测度,并对其空间演化规律进行归纳。可以看出:汉江生态经济带城市综合效率在鄂陕豫三省39个地级市中位列中等偏上水平且呈波动上升态势;2003-2008年,鄂陕豫三省城市超效率DEA值呈现负相关态势,在2008年后呈正相关变化态势。受要素禀赋、区位交通、产业结构、区域政策等因素影响,汉江生态经济带内部空间自相关现象不显著,需要从政策层面进一步加强规划,引导汉江生态经济带协调、协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生态经济带 城市效率 DEA ESDA DEA-ES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线调水后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中旺 常国瑞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6-21,共6页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优质水源供应地。为明确中线调水给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造成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评价法建立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体系,对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的... 汉江生态经济带是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区域,也是南水北调中线调水的优质水源供应地。为明确中线调水给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造成的影响,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评价法建立了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体系,对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的水资源短缺风险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调水后,水资源宏观调控引起的水资源总量的变化将逐步影响到研究区内的生态环境、饮水安全、社会生活、农业生产等各方面,汉江生态经济带将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数据显示,中线调水后,湖北汉江生态经济带水资源短缺风险属于中度风险;十堰、神农架林区为低度风险;潜江市、仙桃市、武汉市为中度风险;随州、荆门、天门为高度风险;襄阳市达到了高至极高风险等级的临界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风险评价 汉江生态经济带 南水北调中线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测度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瑛娟 郭磊磊 高妍 《湖北农业科学》 2020年第20期192-197,共6页
汉江生态经济带涵盖湖北、河南、陕西3省部分城市及县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汉江生态经济带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面临区域差异明显、产业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汉江生态经济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构... 汉江生态经济带涵盖湖北、河南、陕西3省部分城市及县区,是长江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汉江生态经济带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却面临区域差异明显、产业发展不平衡、生态破坏严重等问题,严重制约汉江生态经济带社会经济的发展。因此在构建包含经济发展有效性、经济发展创新性、经济发展分享性、经济发展持续性4个维度的经济发展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汉江生态经济带14个城市2010—2017年的相关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进行横向对比及纵向动态分析。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虽然逐年上升,但经济发展创新性、经济发展分享性增长缓慢,且经济发展持续性在后期出现下降趋势,最后提出提升汉江生态经济带经济发展质量的具体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生态经济带 经济 经济发展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协调发展时空格局 被引量:3
13
作者 方永恒 刘佳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38-146,共9页
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屏障主体功能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逐步退化,探究其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尤为必要.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市2009-201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城镇... 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生态保护屏障主体功能在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下逐步退化,探究其城镇化建设与生态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问题尤为必要.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市2009-2017年的统计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时空演化规律及空间集聚效应.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城镇化发展指数与生态环境指数呈稳中上升趋势,系统相对发展类型自2011年后表现为“生态环境滞后型”;耦合协调等级出现“拮抗—磨合”“失调型—过渡型”的转变,区域耦合协调水平呈现“核心—边缘”特征的空间分布差异;各城市系统耦合协调路径呈协同发展态势,区域内空间关联性、集聚性效果显著,HH集聚型城市逐年增加,但是,驻马店市、南阳市与随州市显示不存在空间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生态经济带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协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溢出视角下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彭智敏 向念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187,193,共7页
论文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6年以来,汉江生态经济带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呈现空... 论文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2006—2016年面板数据,采用空间自相关分析和空间计量模型,对汉江生态经济带地级市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行了空间相关性分析和影响因素研究。结论显示:2006年以来,汉江生态经济带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呈现空间正相关,且相关程度呈先上升后减少的趋势;汉江生态经济带13个地级市的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受到收入水平、产业结构、禀赋结构、经济开放度的显著影响,政府干预、金融发展对工业二氧化硫排放影响不显著;本地区工业二氧化硫排放会受到相邻地区的影响,忽略空间相关性会导致相关因素回归系数发生偏差。基于研究结论,文章为汉江生态经济带绿色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生态经济带 工业二氧化硫 空间溢出效应 空间面板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修复机制的研究
15
作者 赵海莉 刘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20年第8期72-75,共4页
汉江生态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环保意识淡薄,人们为了短期利益对汉江资源肆意掠夺,导致汉江流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对流域内的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加... 汉江生态经济带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环保意识淡薄,人们为了短期利益对汉江资源肆意掠夺,导致汉江流域出现了日益严重的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环境恶化、水资源污染等生态问题,对流域内的经济发展造成阻碍,因此加强对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修复机制的研究,对促进汉江流域的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针对汉江流域生态现状,结合国内外生态修复的经验,再通过数据分析,探究流域内出现的生态问题及生态现状,最后提出解决流域中出现生态问题的相应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水土流失 湿地环境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经济增长与碳排放的脱钩: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康文梅 夏克郁 《企业经济》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23-31,共9页
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独特区位优势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肩负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本文采用IPCC方法测算了汉江生态经济带2005—2019年13个地级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并运用Tapio指数分析法分别从时间、空间层面总结了汉江生态... 具有重要生态地位和独特区位优势的汉江生态经济带肩负着巨大的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双重任务。本文采用IPCC方法测算了汉江生态经济带2005—2019年13个地级市的二氧化碳排放,并运用Tapio指数分析法分别从时间、空间层面总结了汉江生态经济带的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脱钩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汉江生态经济带整体碳强度显著下降43.3%的同时,汉江生态经济带整体及其包含的13个地级市的脱钩指数均在不断缩小,大部分地级市已属于弱脱钩状态;汉江生态经济带上游的脱钩指数一般低于中下游地区,且下降速度更快,生态经济带内上中下游及其涵盖城市之间存在不协调性、不均衡性,还未形成更紧密的协同发展格局。因此,应通过完善顶层设计、促进区域间合作、推动产业绿色发展等措施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促进我国中西部区域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生态经济带 碳排放 脱钩 Tapio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投影寻踪模型的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董朕 邓诣凡 +1 位作者 武婷婷 卫瑞欣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20期239-244,共6页
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公共服务系统4个维度构建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9年汉江生态经济带14个城市的指标数据,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14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 从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环境系统、公共服务系统4个维度构建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2019年汉江生态经济带14个城市的指标数据,运用投影寻踪模型对14个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测度。结果表明,汉江生态经济带各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十分不均衡,武汉和汉江中游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高于丹江口库区及汉江上游地区、汉江下游地区,不同地区在不同维度的表现也大相径庭。基于分析结果,进一步提出了分区域推进汉江生态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江生态经济带 生态文明建设 指标体系 投影寻踪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及影响机制研究 被引量:4
18
作者 胡蜜 张孟楠 易娜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第7期153-157,共5页
旅游资源不仅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旅游供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核心载体。该研究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A级旅游景区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空间... 旅游资源不仅是最主要和最根本的旅游供给,也是旅游业发展的先决条件和核心载体。该研究基于汉江生态经济带A级旅游景区数据,借助GIS空间分析方法,探讨了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类型为集聚型,市域尺度上具有明显的不均衡性特征;(2)旅游资源空间分布密度具有显著差异性,分布集聚区呈现“三大四小”的特点,总体空间格局为中部密集程度最高,其次是西部和东部;(3)区域地形条件、水体资源禀赋、交通状况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汉江生态经济带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资源 空间分布 影响机制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老河口市发展循环经济带动退捕渔民就业创业
19
作者 《科学养鱼》 2024年第9期87-87,共1页
随着渔网一收,黑压压的小鱼跃出水面,倒桶、过秤、装车……日前,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智能化生态循环渔业产业园内,鱼苗交付现场正快速运转着。老河口因地处汉江故道而得名,拥有汉江等河流水系30余条,悠悠汉水滋养着沿岸渔民。为助... 随着渔网一收,黑压压的小鱼跃出水面,倒桶、过秤、装车……日前,在湖北省老河口市仙人渡镇智能化生态循环渔业产业园内,鱼苗交付现场正快速运转着。老河口因地处汉江故道而得名,拥有汉江等河流水系30余条,悠悠汉水滋养着沿岸渔民。为助推汉江生态经济带和水域生态文明建设,汉江老河口段于2020年开启十年禁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仙人渡镇 生态循环 就业创业 河流水系 生态文明建设 产业园 老河口 汉江生态经济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入汉江生态经济带 服务县域经济发展——访国网湖北老河口市供电公司总经理任睿
20
作者 闫隆斌 《农电管理》 2018年第4期57-59,共3页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下游,一江碧水绕城而过,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和能源网络,建有亚洲最大的低水头发电站,装机容量109 MW。行政区类别为县级市,隶属襄阳市,版图面积1043 km2,全市人口5... 老河口市位于湖北省西北部,居汉水中游东岸,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下游,一江碧水绕城而过,拥有丰富的电力资源和能源网络,建有亚洲最大的低水头发电站,装机容量109 MW。行政区类别为县级市,隶属襄阳市,版图面积1043 km2,全市人口53万。2016年12月,该市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老河口市供电公司成立于1976年,所辖电网担负着老河口市10个乡、镇、办事处的电力供应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河口市 供电公司 县域经济发展 电能替代 汉江生态经济带 供电服务 总经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