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太一、祥瑞与天下——汉武帝时期的太一祭祀与祥瑞“景观”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晓达 《艺术设计研究》 CSSCI 2018年第2期27-32,共6页
战国时期形成的"太一"祭祀与图像制作传统至汉武帝时代逐步完备。西汉武帝后,"太一"与皇帝已经同体,皇帝在此时也成为"天"的代言人。汉武帝对"太一"的祭祀既与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理... 战国时期形成的"太一"祭祀与图像制作传统至汉武帝时代逐步完备。西汉武帝后,"太一"与皇帝已经同体,皇帝在此时也成为"天"的代言人。汉武帝对"太一"的祭祀既与董仲舒"天人合一"的理论不谋而合,也与这一时期皇权建构、中央集权的加强息息相关。而借助在祭祀过程中人为呈现"祥瑞景观",汉武帝以视觉艺术的手段,比较合理与有效地呈现了君权天授和皇权统治合法性的政治意图。"祥瑞景观"在西汉中期后也逐步成为历代统治者借此彰显统治合法性与致太平、德政的御用"法器"和获取、维系"天下"的不变心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时期 太一 祭祀 祥瑞景观 天下 法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早期经济区的形成--春秋战国至汉武帝时期 被引量:1
2
作者 邹逸麟 《历史地理》 2002年第1期23-42,共20页
关于我国历史时期经济区划分的原则问题,笔者在《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一文(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中,提出了划分经济区的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和经济中心四条标准。本文即按此标准,对我国63早期经济区的形成进... 关于我国历史时期经济区划分的原则问题,笔者在《我国古代经济区的划分原则及其意义》一文(载《中国史研究》2001年第4期)中,提出了划分经济区的区域性、综合性、专业化和经济中心四条标准。本文即按此标准,对我国63早期经济区的形成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时期 划分原则 春秋战国 经济区划分 专业化 区域性 《中国史研究》 综合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武帝时期人才“波峰”现象及其原因
3
作者 张盘文 《贵州文史丛刊》 1995年第3期7-11,6,共6页
关键词 汉武帝时期 人才群体 董仲舒 “无为而治” 司马迁 波峰 桑弘羊 社会变革 历史功绩 任命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汉武帝时期的民族关系
4
作者 王学松 《北方论丛》 1985年第1期76-81,共6页
我们伟大祖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是山中华民族的各族人民共同创造起来的。
关键词 汉武帝时期 民族关系 中华民族 历史文化 多民族 同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武帝时期敦煌渥洼普氏野马辨析
5
作者 谢新平 莫保儒 王俊杰 《甘肃林业科技》 2022年第4期45-51,共7页
汉武帝时期在敦煌渥洼成群野马中捕获奇异马匹,文献认为渥洼野马就是普氏野马。由于历史文献缺乏科学描述,无法准确断定渥洼野马就是普氏野马。通过文献考证,对照普氏野马行为特征,利用最新研究成果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渥洼奇马与汗血... 汉武帝时期在敦煌渥洼成群野马中捕获奇异马匹,文献认为渥洼野马就是普氏野马。由于历史文献缺乏科学描述,无法准确断定渥洼野马就是普氏野马。通过文献考证,对照普氏野马行为特征,利用最新研究成果展开讨论。结果表明:渥洼奇马与汗血马同类,不太可能是走失的家马,而可能是渥洼野马群内出生的个体,因此推测渥洼野马是家马与某种野马混血而成的野生种群,但不太可能是家马与普氏野马的混血野生种群。总之,渥洼奇马是混血野生种群中出生并显现汗血特征的个体,渥洼野马不太可能是普氏野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野马 汗血马 欧洲野马 野马 驯化 汉武帝时期 敦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的“小秘密”
6
作者 王思淇 黄春华(指导) 《新作文(小学中高年级版)》 2025年第1期47-47,共1页
这么热的暑天还要趴在书桌前,真讨厌。算了,先吃几颗葡萄,解解暑吧。吃着吃着,我就想起它的小秘密来。“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这是唐人的诗句,不过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有葡萄了。它在我国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是被... 这么热的暑天还要趴在书桌前,真讨厌。算了,先吃几颗葡萄,解解暑吧。吃着吃着,我就想起它的小秘密来。“西园晚霁浮嫩凉,开尊漫摘葡萄尝。”这是唐人的诗句,不过在汉代,我国就已经有葡萄了。它在我国最早的历史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是被杰出的外交家一张骞引人中原的。不过到了现代,这个通俗易懂的“葡萄”摇身一变,有了“葡萄科”这个学名。说了这么多,葡萄都要吃完了。可是,碗底几乎一粒籽儿也没有。哎呀,葡萄通过什么来繁殖呢?原来用的是既方便又快捷的无性繁殖一扦插、压条和嫁接。看来无须为葡萄多虑了,它们有自己的“秘密武器”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性繁殖 压条 葡萄科 汉武帝时期 通俗易懂 可追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简牍书法对当代隶书创作的启示与影响——从隶宗秦汉说开去
7
作者 赵旭 《中国书画》 2024年第1期23-25,共3页
居延汉简和殷商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档案被誉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其中居延汉简、殷商甲骨文、敦煌遗书更是近代书坛的三大重要收获。简牍书法可谓是书法史中“古老”而又“年轻”的一员:虽然早在春秋战国以前,竹简便已存在,... 居延汉简和殷商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档案被誉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其中居延汉简、殷商甲骨文、敦煌遗书更是近代书坛的三大重要收获。简牍书法可谓是书法史中“古老”而又“年轻”的一员:虽然早在春秋战国以前,竹简便已存在,如《孔子壁中书》《汲家竹书》分别在汉武帝时期以及东晋太康年间昙花一现,但随即潼没于历史长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居延汉简 春秋战国 敦煌遗书 明清档案 竹书 殷商甲骨文 汉武帝时期 书法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尽其精微 当代工笔画写实精神实践探究
8
作者 杨幼梅 《福建艺术》 2024年第4期39-42,共4页
工笔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其细腻、精微的表现手法和对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独具魅力。“尽其精微”的写实精神是工笔画的核心特质之一,它贯穿于工笔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独特感悟与表达。在... 工笔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的重要形式之一,以其细腻、精微的表现手法和对客观事物的忠实描绘而独具魅力。“尽其精微”的写实精神是工笔画的核心特质之一,它贯穿于工笔画的发展历程,体现了艺术家对自然、生活和人性的独特感悟与表达。在当今多元文化交融的时代背景下,重新审视当代工笔画的写实精神,对于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价值和推动当代艺术的创新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工笔画历史悠久,早在战国时期就已初具端倪,发展至汉武帝时期,工笔重彩画绚烂多彩,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彩绘帛画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笔重彩画 当代工笔画 马王堆汉墓 当代艺术 中国传统艺术 实践探究 写实精神 汉武帝时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汉代盐制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罗庆康 罗威 《盐业史研究》 1995年第1期54-63,共10页
本文着重地研究汉代盐制。汉代盐政是在承秦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汉武帝中期的专卖,显然比管仲的“官山海”要全面、系统得多。成为后代效化的典型。本文分六个阶段来进行分析:一、汉初盐业采民制;二、汉武帝时期的盐业官营;... 本文着重地研究汉代盐制。汉代盐政是在承秦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特别是汉武帝中期的专卖,显然比管仲的“官山海”要全面、系统得多。成为后代效化的典型。本文分六个阶段来进行分析:一、汉初盐业采民制;二、汉武帝时期的盐业官营;三、西汉后期的盐业民营;四、王莽时期的盐专卖;五、东汉初年仍是盐官营;六、自和帝始盐业实行民营征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业 专卖 汉武帝时期 民营征税 盐制 盐政 实行 汉初 汉代 官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屈原列传》看《史记》中的理想人格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云飞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1年第20期4-6,共3页
司马迁曾与人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可见其著《史记》有大雄心、大理想。汉武帝时期是一个富裕而豪迈... 司马迁曾与人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可见其著《史记》有大雄心、大理想。汉武帝时期是一个富裕而豪迈的时代,此时,国家“蓄积岁增,户口寝息”,而《史记》也是从这繁华盛世中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列传》 《史记》 《书》 汉武帝时期 理想人格 《易传》 《礼》 《春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普及两相宜的“预流”之作——杨朝明等《孔子家语通解》书后
11
作者 侯乃峰 《管子学刊》 CSSCI 2009年第4期126-128,共3页
关键词 《孔子家语》 杨朝明 通解 儒家典籍 汉武帝时期 “十三经” 儒家学说 主流地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姚国瑾学术与书法述略
12
作者 吴高歌 《大学书法》 2020年第3期100-103,共4页
姚国瑾,字玉衡,又字伯瑜,号箪庐、又号南沙,以其舍后有一南沙河,因以为号焉。1958年夏历9月,南沙先生出生于山西河津通化镇,此镇后划归万荣。河津曾为卜子夏西河设教之地,故此方儒风由来已久。万荣古称汾阴,汉武帝时期祭祀后土即于此处... 姚国瑾,字玉衡,又字伯瑜,号箪庐、又号南沙,以其舍后有一南沙河,因以为号焉。1958年夏历9月,南沙先生出生于山西河津通化镇,此镇后划归万荣。河津曾为卜子夏西河设教之地,故此方儒风由来已久。万荣古称汾阴,汉武帝时期祭祀后土即于此处。通化以王通而得名,取其淳朴之民风为王通所化之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荣 汉武帝时期 南沙河 卜子夏 王通 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山雅集与江南布衣文人群体的崛起
13
作者 徐泳霞 《中国书画》 2016年第1期24-26,共3页
一、玉山雅集的"布衣"性质孔予曰:"独学而无侣,则弧陋而寡闻。"一语道破了学习中交流的重要性。在传媒、通讯并不发达的古代,学者间的交流大多以文会,书信的形式展开。史书上有关文人士大夫群体活动的记载大抵始于汉武帝时期,据《... 一、玉山雅集的"布衣"性质孔予曰:"独学而无侣,则弧陋而寡闻。"一语道破了学习中交流的重要性。在传媒、通讯并不发达的古代,学者间的交流大多以文会,书信的形式展开。史书上有关文人士大夫群体活动的记载大抵始于汉武帝时期,据《西京杂记》卷二记载,诸侯王之一的梁孝王曾将文士聚集于自己的周围。三国两晋时,统治者经常作为文会的发起人,在其居所,招徕文士作文赋诗,作为笼络人才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山雅集 文人群体 江南 《西京杂记》 汉武帝时期 文人士大夫 群体活动 发起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乐宫壁画服装图案的文化内涵——评《永乐宫壁画服饰图案》 被引量:2
14
作者 董博芳 《印染》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4-85,共2页
壁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最早的壁画出现于两万年以前,大部分为洞窟壁画,我国从汉武帝时期有了壁画这一艺术形式。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壁画具有颜色沉稳、造型稳重、整体画面整齐等特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历... 壁画是一种古老的绘画形式。最早的壁画出现于两万年以前,大部分为洞窟壁画,我国从汉武帝时期有了壁画这一艺术形式。作为我国传统的艺术表现,壁画具有颜色沉稳、造型稳重、整体画面整齐等特点,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的历史进程和人文内涵。永乐宫壁画就是我国传统壁画的代表之一,它是我国艺术史上的伟大杰作,也是重要的文化遗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宫壁画 服装图案 传统壁画 文化遗产 服饰图案 汉武帝时期 绘画形式 洞窟壁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汉陶井 被引量:4
15
作者 贾文忠 《古今农业》 1996年第2期89-89,共1页
水井,在中国原始时代已经出现。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第二层(距今约5000多年)、河南汤阴白营、河北邯郸涧沟龙山文化遗址都出土过原始水井。 中国农业博物馆近年来征集了十多件各种形状的汉代陶制水井模型,均为随葬明器。
关键词 中国农业博物馆 河姆渡遗址 文化遗址 井模型 井身 原始时代 汉武帝时期 井架 西汉晚期 井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儒家思想主导下的古济宁民间思想信仰面相——以济宁当地石刻、造像及画像石为依据
16
作者 张香萍 牟学林 《人文天下》 2019年第13期36-40,共5页
儒家思想从古至今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备受官方推崇。儒家自孔子创立以来就以“仁”作为自身发展的根基,在此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钳制,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 儒家思想从古至今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备受官方推崇。儒家自孔子创立以来就以“仁”作为自身发展的根基,在此基础上不断与时俱进。到了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人民的思想钳制,汉武帝接受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此儒家确立了其独尊地位。汉武帝之后,儒家思想成为官方统治思想,统治者由上及下,运用政治、法律等强制性手段推行儒家纲常伦理,在社会上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文化氛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思想 思想信仰 画像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济宁 汉武帝时期 石刻 民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皮影艺术在动画创作应用上的研究综述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皖 《中国美术》 2019年第5期108-111,共4页
皮影艺术发展源远流长,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朝代的更替,皮影艺术也如一个王朝的发展历程般经历着自身的起承转合。街头小巷、商贾府邸、贝阙珠宫都有过皮影艺术的踪迹,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中国传统文艺中展现独特魅力... 皮影艺术发展源远流长,起源于汉武帝时期。伴随着社会的演进和朝代的更替,皮影艺术也如一个王朝的发展历程般经历着自身的起承转合。街头小巷、商贾府邸、贝阙珠宫都有过皮影艺术的踪迹,并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中国传统文艺中展现独特魅力。但不可否认,皮影艺术在现代社会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影艺术 传统文艺 动画创作 起承转合 汉武帝时期 发展历程 独特魅力 研究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中国音乐美学思想之《乐记》 被引量:1
18
作者 董凌凡 《戏文》 2006年第5期65-66,共2页
关键词 音乐美学思想 中国音乐美学 《乐记》 汉武帝时期 战国时期 第一部 美学史 郭沫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散体赋独特的自然审美观
19
作者 吴江玲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7年第8期46-48,共3页
散体赋是一种集诗歌、骚体赋和散文三种文体之长的综合性新文体。在诗、骚、文对自然进行再现模仿的基础上,散体赋表现出初步独立再现自然的扩大化倾向,从而追求全、丽、大的美。它以铺张扬厉的人为艺术形式表现了汉武帝大汉帝国的恢弘... 散体赋是一种集诗歌、骚体赋和散文三种文体之长的综合性新文体。在诗、骚、文对自然进行再现模仿的基础上,散体赋表现出初步独立再现自然的扩大化倾向,从而追求全、丽、大的美。它以铺张扬厉的人为艺术形式表现了汉武帝大汉帝国的恢弘气势,以非自然的艺术风格再现了自然界,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自然审美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武帝时期 散体赋 自然审美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编读往来
20
《美与时代(创意)(上)》 2010年第9期85-85,共1页
您好。在贵刊2009年12期上(总第375期)中有一篇《从“同源异流”到“殊途同归”》的论文,讲电影和动画理论。其中有一句是“而中国对动画最早的意识,则可追溯到唐末时期民间产生的一种叫“皮影戏”的戏剧艺术。”我在百度里查到皮... 您好。在贵刊2009年12期上(总第375期)中有一篇《从“同源异流”到“殊途同归”》的论文,讲电影和动画理论。其中有一句是“而中国对动画最早的意识,则可追溯到唐末时期民间产生的一种叫“皮影戏”的戏剧艺术。”我在百度里查到皮影戏是源于西汉汉武帝时期,而作者没有标明得此结论的资料出处,是此话有误还是别有原因呢?作为一个非专业读者.我无法联系到原学院老师证明此话正误.想请编辑帮忙指点一下,谢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9年 汉武帝时期 殊途同归 同源异流 戏剧艺术 专业读者 皮影戏 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