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
《戏文》
2006年第5期65-66,共2页
二级引证文献5
-
1胡小莉.二胡演奏中音色艺术探微[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7):196-197. 被引量:5
-
2任占忠.试析儿童乐器教学[J].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33(7):266-267.
-
3金红,董策.键盘艺术与修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0(7):196-197.
-
4梁文珊.《乐记》音乐美育思想探析[J].大众文艺(学术版),2022(18):55-57.
-
5宋小娟.我眼中的《乐记》[J].明日风尚,2017,0(8):292-292.
-
1黄健.汉乐府与我国音乐文化的“非遗”联想[J].黄河之声,2012(16):108-109.
-
2周晨.从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总体特征看歌剧《图兰朵》[J].北方音乐,2014,34(1):49-49.
-
3唐济川.石涛绘画美学思想初探[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8,43(4):86-88. 被引量:3
-
4滕丽民.浅论《乐记》中的“礼”与“乐”[J].大舞台,2010(12):35-35. 被引量:1
-
5李昕.青主的音乐思想及其审美意义[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5(3):84-86. 被引量:1
-
6黄平.我的老师洪瑞生[J].福建艺术,2016(4):37-38.
-
7王建华.笛子的发展历史及其特色[J].黄河之声,2003,0(3):29-29. 被引量:1
-
8范卫平.“音声相和”:中国音乐美学思想的核心命题[J].中国音乐,2014(3):37-44. 被引量:2
-
9王嘉慧.谈国内学术界对美声唱法与民族唱法的比较[J].音乐时空,2014(18):92-92.
-
10殷杰.中华古典美学三题[J].文艺研究,1993(5):42-49. 被引量: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