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论清代嘉道之际的汉宋之争与汉宋兼采 |
李帆
|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3
|
|
|
2
|
从汉宋兼采思想兴起看清代学术的现代转向——以翁方纲、章学诚、许宗彦三家学说为考察中心 |
孙运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2
|
|
|
3
|
试论夏炯的汉宋兼采经学观 |
孙运君
陈熙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
|
|
|
4
|
汉学,宋学,抑或汉宋兼采?——试论李慈铭所属的学术营垒 |
卢敦基
|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
|
5
|
《中庸大义》与唐蔚芝汉宋兼采之学 |
吴飞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0 |
|
|
6
|
“学奸”与“经师”的扞格——试析章太炎、刘师培对汉宋兼采思想的评论 |
孙运君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0 |
|
|
7
|
清初《诗经》研究“汉宋兼采”现象的成因与意义 |
张明花
|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8
|
晚清湖湘汉学的经世品格 |
马延炜
|
《湖湘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
9
|
“以浅持博”:陈澧“小学”理念之演进及旨趣 |
於梅舫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
10
|
江藩学术思想倾向再审视 |
杨朝亮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1
|
|
|
11
|
试论毛奇龄的经学思想 |
陈德述
|
《社会科学研究》
|
1987 |
1
|
|
|
12
|
张舜徽对章学诚学术思想的承继与发展 |
刘海波
高远
|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0 |
|
|
13
|
离舍与回归:王闿运解说《春秋》灾异的两难 |
刘少虎
|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0 |
|
|
14
|
朱锡庚治学转变及其与章学诚、阮元的学术交往 |
刘仲华
|
《安徽史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
15
|
方东树与十九世纪的汉学批评 |
李赟
|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
|
|
|
16
|
曹元弼与黄以周学术异同考论 |
李科
|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
17
|
乾嘉学术系统新论——以“实事求是”为中心 |
刘宏
|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0 |
|
|
18
|
从《崔东壁遗书》谈史料学研究 |
洪波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1989 |
1
|
|
|
19
|
乾嘉考据学家臧庸 |
漆永祥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