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原录序跋补遗 被引量:4
1
作者 朱则杰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2期42-45,共4页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是一部关于清诗总集研究的重要著作,其主要内容在于全文过录原书的序跋及凡例等有关文字,为读者了解、研究清初的全国性清诗选本提供方便。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所录原书序跋之类存在不少遗漏,因此有必要为之补遗。
关键词 清诗 总集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 序跋 补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原录序跋补阙 被引量:2
2
作者 刘和文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3期98-102,共5页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是清诗总集研究的重要著作,通过辑录原书的序跋及凡例等有关文字,为读者了解、研究清初的全国性清诗选本提供了方便。但由于种种原因,其所录原书序跋存在不少遗漏。兹继陆林、朱则杰两位先生之后,再为之补阙。
关键词 清诗 总集 《清初人选清初诗汇考 序跋 补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韬》成书及其版本汇考 被引量:1
3
作者 王震 《文史哲》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16-126,167,共12页
《六韬》内容的完成,当在战国时期,与齐国稷下学宫有关,但汉初并无完整的《六韬》,而仅有《太公》诸书中以《豹韬》等为题名的数篇或数组文章以及《太公阴谋》《金匮》等,彼此相对独立,经过彼此交叉和分化重组的演变,直至东汉才渐渐整... 《六韬》内容的完成,当在战国时期,与齐国稷下学宫有关,但汉初并无完整的《六韬》,而仅有《太公》诸书中以《豹韬》等为题名的数篇或数组文章以及《太公阴谋》《金匮》等,彼此相对独立,经过彼此交叉和分化重组的演变,直至东汉才渐渐整合。经统计《中国兵书总目》《中国古籍总目》著录信息及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所录条目,并综合出土简牍、敦煌写卷、西夏译本以及《群书治要》节录和清人辑佚的文本,可知今存《六韬》版本接近200种。今将其划分为白文本、注解本、节录本及出土文献四类,根据笔者调查目验并校勘文字的情况,择其具有代表性者逐一详考,并著录其网上全文阅览路径及影印信息,以供学者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韬》 成书 版本 汇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前期北宗文派七家文集汇考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树林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5期53-61,共9页
元初北方文坛承金末文学繁盛之绪,名家辈出。其中杨奂、杨弘道、阎复、魏初、张之翰等,在递相承传和文风变革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元大德、延佑间刘敏中、元明善等,与南方文人浸润磋磨,在南北文风融合、形成元代文学盛世气象的过程... 元初北方文坛承金末文学繁盛之绪,名家辈出。其中杨奂、杨弘道、阎复、魏初、张之翰等,在递相承传和文风变革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元大德、延佑间刘敏中、元明善等,与南方文人浸润磋磨,在南北文风融合、形成元代文学盛世气象的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上七家被学界称为北宗文派的重要文人,但他们的文集却因时代变迁,战火浩劫,或散佚不传,或隐晦不彰。后人的一些辑本,漏辑、误辑现象颇多,今人更少论及其诗文价值。对七家文集系统考查,辨其疏谬,评其价值,很有必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宗文派 七家文集 汇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补正(之一) 被引量:2
5
作者 赵兴勤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57-62,共6页
庄一拂的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是一部收集较为完备的戏曲目录 ,但因种种限制也有欠妥之处 ,本文试图为之补正 .
关键词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补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律音汇考》所载乐器之“体”与“用”
6
作者 谢鹏飞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36,I0002,共8页
《律音汇考》是湘籍琴家邱之稑于清道光年间编撰的一部以复兴古乐为宗旨的谱本文献,其中以清朝官撰乐律著作《御制律吕正义》所载“康熙十四律”为其理论指导。邱氏在《律音汇考》卷三所载各乐器上所应律吕中衍生出了“体”与“用”这... 《律音汇考》是湘籍琴家邱之稑于清道光年间编撰的一部以复兴古乐为宗旨的谱本文献,其中以清朝官撰乐律著作《御制律吕正义》所载“康熙十四律”为其理论指导。邱氏在《律音汇考》卷三所载各乐器上所应律吕中衍生出了“体”与“用”这对哲学范畴,“体”为“康熙十四律”理论框架下阴阳二均的律吕相生关系,“用”为宫商等声名,以此来说明各律吕间的真实音程关系。邱氏引用“体”与“用”这一哲学理念,正是凸显出其对官撰乐律理论体系的遵守,但也说明了当时的音乐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律音汇考 康熙十四律 乐器 体用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博藏简所见传说人物名号综考 被引量:1
7
作者 王辉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71-76,共6页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到九册中,包含众多传说人物,名号纷繁复杂:同一人物有多种名号,同一名号用字多有不同。结合传世文献及甲骨金文、汉代简帛材料,广泛搜集人物的不同名号及名号的不同书写形式,对神农氏、颛顼、大庭氏、后... 《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第一到九册中,包含众多传说人物,名号纷繁复杂:同一人物有多种名号,同一名号用字多有不同。结合传世文献及甲骨金文、汉代简帛材料,广泛搜集人物的不同名号及名号的不同书写形式,对神农氏、颛顼、大庭氏、后稷、皋陶、瞽叟等六个传说人物名号分别作汇考,分析总结名号用字中的通假、异体等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博简 传说人物 名号 汇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存孤记》傅奇作者考
8
作者 朱建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85-87,共3页
《存孤记》傅奇作者考朱建明《存孤记》的作者问题,近年来各家说法不一,一云明陆采撰①,或曰明陆弼作②。据笔者考查。陆采与陆弼皆有同名作品,并且以李燮存孤事为传奇者,还不止上述两种,明钦虹江和王元寿也皆有此作,王本易名为... 《存孤记》傅奇作者考朱建明《存孤记》的作者问题,近年来各家说法不一,一云明陆采撰①,或曰明陆弼作②。据笔者考查。陆采与陆弼皆有同名作品,并且以李燮存孤事为传奇者,还不止上述两种,明钦虹江和王元寿也皆有此作,王本易名为《紫绶记》。明冯梦龙则根据陆采及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冯梦龙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墨憨斋 上海图书馆 《列朝诗集小传》 古籍出版 龙子犹 祁氏 曲品 《万事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周越然与明清小说 被引量:2
9
作者 潘建国 《浙江学刊》 CSSCI 1998年第2期124-129,共6页
俄罗斯新近发现一部我国久佚的清代长篇艳情小说《姑妄言》。此书中国仅周越然曾藏有一残本。周越然。浙江吴兴人,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上海的藏书家,在明清小说研究方面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以书话、随笔、论文等形式,不仅为后... 俄罗斯新近发现一部我国久佚的清代长篇艳情小说《姑妄言》。此书中国仅周越然曾藏有一残本。周越然。浙江吴兴人,本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上海的藏书家,在明清小说研究方面取得过令人瞩目的成绩。他以书话、随笔、论文等形式,不仅为后人保存了一批孤本、善本小说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姑妄言》 明清小说 中国通俗小说 小说研究 艳情小说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金瓶梅》 藏书家 《提要》 中国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雅俗两种文化的对立、渗透和戏曲中花雅两部的盛衰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积高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25-31,共7页
本文是作者“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系列论文之一。论述清代俗文化在崇雅的文化思想统治下的艰难发展和雅、俗两种文化思想对戏曲的影响;从这一侧面探讨了昆剧衰落的原因和包括京剧在内的花部戏曲的发展道路,比较着重地探讨了花... 本文是作者“清代学术思想的变迁与文学”系列论文之一。论述清代俗文化在崇雅的文化思想统治下的艰难发展和雅、俗两种文化思想对戏曲的影响;从这一侧面探讨了昆剧衰落的原因和包括京剧在内的花部戏曲的发展道路,比较着重地探讨了花部戏虽很流行却缺乏很好的文学剧本的原因,在此基础上还对当前的戏曲改革提供了某些历史的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文化 两种文化 昆剧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桃花扇》 花部 地方戏 《长生殿》 苏州派 通俗小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漫将苦调谱哀弦——清杂剧之悲剧论略
11
作者 闻凯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54-56,共3页
谈及杂剧,论者往往动辄称元,而对于清代杂剧则有所忽视。实际上,“有清一代,作者皆文学名家,愈益研炼渊雅,若吴梅村、王船山、尤西堂、洪日方思、孔东塘、万樊榭、蒋心馀诸子,无虑十数,出其歌诗之绪余而撰剧,大体言之,又远胜... 谈及杂剧,论者往往动辄称元,而对于清代杂剧则有所忽视。实际上,“有清一代,作者皆文学名家,愈益研炼渊雅,若吴梅村、王船山、尤西堂、洪日方思、孔东塘、万樊榭、蒋心馀诸子,无虑十数,出其歌诗之绪余而撰剧,大体言之,又远胜于明”①。而其中所体现的沉郁顿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杂剧 悲剧冲突 元杂剧 吴伟业 民族思想 女性作家 黑格尔 婚爱悲剧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悲剧意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百年《曲海总目提要》系列争议析疑
12
作者 饶莹 孙书磊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8-112,共5页
自20世纪20年代董康主持编撰《曲海总目提要》以来,有关《曲海总目提要》与《曲海》《曲海目》《重订曲海总目》《传奇汇考》《乐府考略》等曲目文献之间的关系、后五种曲目文献之间的关系、《传奇汇考》《乐府考略》与扬州词曲局进呈... 自20世纪20年代董康主持编撰《曲海总目提要》以来,有关《曲海总目提要》与《曲海》《曲海目》《重订曲海总目》《传奇汇考》《乐府考略》等曲目文献之间的关系、后五种曲目文献之间的关系、《传奇汇考》《乐府考略》与扬州词曲局进呈剧曲提要之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学术界的持续争议。事实上,《曲海总目提要》以《曲海》《曲海目》之名义,在《乐府考略》基础上重新编撰成书,实与《曲海》《曲海目》无直接关联,不宜将《曲海总目提要》归于黄文旸名下;《曲海目》与《曲海》、《重订曲海总目》与《曲海目》、《传奇汇考》与《乐府考略》彼此之间,并非同一文献的不同版本;《传奇汇考》《乐府考略》亦非清乾隆年间扬州词曲局进呈剧曲提要的残留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董康 《曲海总目提要》 《曲海目》 《重订曲海总目》 《传奇汇考 《乐府略》 扬州词曲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曲海钩沉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染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95-96,94,共3页
曲海钩沉王染野一、“孟子书”考辨自冯沉君教授在《古剧说汇》一书中,提出“孟子书,乃是艺人所演说的一部书目”以来,五十多年中,治曲艺史的学者们皆因袭此说。1991年3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刊行了《中国曲艺史》,著者倪钟之先... 曲海钩沉王染野一、“孟子书”考辨自冯沉君教授在《古剧说汇》一书中,提出“孟子书,乃是艺人所演说的一部书目”以来,五十多年中,治曲艺史的学者们皆因袭此说。1991年3月,春风文艺出版社刊行了《中国曲艺史》,著者倪钟之先生还专门立了一节《说诨话与孟子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子 戏曲家 《东京梦华录》 陈沂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杂剧 曲艺史 同里镇 《三朝北盟会编》 《牡丹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古代绘画著录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凤珠 《艺苑(美术版)》 1989年第3期56-60,共5页
中国古代绘画著录,是中国绘画史史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一种目录性的书籍,但往往记载了有关绘画发展的状况,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绘画发展历史资料。一、六朝绘画著录——《太清目》最初,当宫廷收藏绘画作品时,必然对... 中国古代绘画著录,是中国绘画史史料学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虽然是一种目录性的书籍,但往往记载了有关绘画发展的状况,能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绘画发展历史资料。一、六朝绘画著录——《太清目》最初,当宫廷收藏绘画作品时,必然对作品进行登记入帐,这就是中国绘画著录的开始。南朝齐高祖萧道成,夺得宋刘裕藏画之后,亲加鉴定,编成《名画集》,此乃为中国绘画著录之先声,可惜早已失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绘画 中国绘画史 《宣和画谱》 书画记 贞观公私画录 藏画 式古堂书画汇考 潇湘图 史料学 南朝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历史化·本事化·因袭性——古代戏曲题材综论之一
15
作者 周维培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33-39,共7页
一 我国古典剧目之多,用“剧山曲海”来形容毫不过分。以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为例,其中收入戏文凡三百二十余种、杂剧一千八百三十余种、传奇二千五百九十余种,总计四千七百五十余种。如此规模宏大的一个宝库,我们当然可以从... 一 我国古典剧目之多,用“剧山曲海”来形容毫不过分。以庄一拂的《古典戏曲存目汇考》为例,其中收入戏文凡三百二十余种、杂剧一千八百三十余种、传奇二千五百九十余种,总计四千七百五十余种。如此规模宏大的一个宝库,我们当然可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描述它,从艺术风格的角度去分析它,从创作流派的角度去规范它;同样,我们也可以进行作家作品的局部研究、地域性和文化影响等方面的考察。但这一切如果不同戏曲题材问题结合起来,那将是不全面的,甚至有时会出现巨大偏差。这是因为,我国古代戏曲的创作,从其题材上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历史化 因袭性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题材 艺术风格 作家作品 剧目 杂剧 历史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奇剧《连环记》作者及创作年代斟疑
16
作者 钟林斌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3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三国志通俗演义》 创作年代 传奇剧 吕布 貂蝉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元杂剧 明末清初 墓志铭 《提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物意象与中国古代相思文学主题
17
作者 王立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99-102,共4页
在中国古代相思文学主题中,男女两性相思情感表达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极为关注情感寄寓与传递的中介--凝结着主体满腹深情的情信之物。展示这一母题性意象的历时性发展轨迹,追索其表情特征与影响,尤其揭示出其现实中偶然个别原... 在中国古代相思文学主题中,男女两性相思情感表达上一个引人注目的特征,是极为关注情感寄寓与传递的中介--凝结着主体满腹深情的情信之物。展示这一母题性意象的历时性发展轨迹,追索其表情特征与影响,尤其揭示出其现实中偶然个别原因之外的某些深层动因,理清在这一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意象 相思主题 原始思维 抒情文学 《红楼梦》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文学主题 爱情文学 情感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读《江南访曲录要》札记
18
作者 邓长风 《艺术百家》 1987年第1期77-84,共8页
周妙中先生的《江南访曲录要》和《江南访曲录要》(二),[以下简称《录要》(一)和《录要》(二)。若仅称《录要》,则兼指(一)(二)。]是作者两次赴江、浙、沪等地访曲的翔实记载。两次访曲间隔了整整十八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古本戏曲... 周妙中先生的《江南访曲录要》和《江南访曲录要》(二),[以下简称《录要》(一)和《录要》(二)。若仅称《录要》,则兼指(一)(二)。]是作者两次赴江、浙、沪等地访曲的翔实记载。两次访曲间隔了整整十八年,这从一个侧面证明了,《古本戏曲丛刊》的续编工作曾经历过一段艰难跋涉的过程。《录要》的主要贡献在于,记录了一批蒙尘已久、鲜为人知的古本戏曲、古本散曲,为续编《古本戏曲丛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南 札记 戏曲 古本 丛刊 兼指 中国古典戏曲 复庄今乐府选 新编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艺海衔石
19
作者 诸祖仁 顾维俊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32-132,共1页
艺海衔石《古典戏曲存目汇考》(742页)陆吴州条:“陆吴州,名号、里居、生平皆未详。”该条记《一帆》、《双鸢》剧时称:“此戏未见着录,《剧说》云:“泰州张良御作《陆吴州基碑云:‘公以余力,作为词曲,《一帆》、《双鸢》... 艺海衔石《古典戏曲存目汇考》(742页)陆吴州条:“陆吴州,名号、里居、生平皆未详。”该条记《一帆》、《双鸢》剧时称:“此戏未见着录,《剧说》云:“泰州张良御作《陆吴州基碑云:‘公以余力,作为词曲,《一帆》、《双鸢》,流传名部,皆取办于标立谈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生卒年 泰州 梅兰芳 图书馆 戏曲曲艺 人名辞典 江苏苏州 中国美术 大观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代海州戏曲作家散论
20
作者 朱秋华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03-105,共3页
清代海州戏曲作家散论朱秋华清乾隆年间,昆曲和“乱弹”争相发展,形成北京和扬州北南两大戏曲中心。海州(今连云港市)的板浦和扬州漕运频繁,文化交流也十分密切。南北戏曲的交往,使海州逐渐形成了一支戏曲创作群体,其主要成员有... 清代海州戏曲作家散论朱秋华清乾隆年间,昆曲和“乱弹”争相发展,形成北京和扬州北南两大戏曲中心。海州(今连云港市)的板浦和扬州漕运频繁,文化交流也十分密切。南北戏曲的交往,使海州逐渐形成了一支戏曲创作群体,其主要成员有吴恒宣、凌廷堪、程枚、许乔林、许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清韵 凌廷堪 《古典戏曲存目汇考 戏曲创作 《扬州画舫录》 作家 戏曲作品 小蓬莱仙馆传奇 艺术成就 周贻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