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SF1基因敲除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永生化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梅冬 张华莉 +4 位作者 龚环宇 陈广文 王慷慨 鄂顺梅 肖献忠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建立HSF1-/-,HSF1+/+两种基因型小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为HSF1的功能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pSV 3 neo质粒导入HSF1-/-,HSF1+/+两种基因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G 4 1 8筛选,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建... 目的:建立HSF1-/-,HSF1+/+两种基因型小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为HSF1的功能研究提供实验模型。方法: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pSV 3 neo质粒导入HSF1-/-,HSF1+/+两种基因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G 4 1 8筛选,抗性克隆扩大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用PCR检测两种细胞株中目的基因的整合,用RT-PCR法鉴定SV 4 0T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用W estern b lot检测所建细胞株的诱导型热休克蛋白7 0的表达情况。结果:有3个细胞克隆已扩大培养稳定传代达6个月,经鉴定SV 4 0 T抗原已整合到两种细胞中且稳定表达,HSF1-/-胚胎成纤维细胞热休克蛋白7 0的诱导表达消失。结论:成功建立永生化HSF1-/-,HSF1+/+两种基因型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F1 基因敲除 胚胎纤维细胞 生化 SV40 T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永生化细胞系的建立 被引量:9
2
作者 成钢 罗赛群 +3 位作者 盖楠 熊德慧 李荣 胡维新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10年第4期292-295,I0003,共5页
目的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为全面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细胞实验材料。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pSV3neo质粒导入第3代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G41... 目的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为全面研究东方田鼠抗日本血吸虫机制以及开展不同动物成纤维细胞间比较研究奠定基础和提供细胞实验材料。方法运用脂质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法将pSV3neo质粒导入第3代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经G418筛选抗性克隆并扩大培养,建立永生化细胞系;用PCR检测细胞株中SV40T基因的整合,RT-PCR鉴定SV40T基因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绘制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生长曲线。结果阳性细胞克隆已扩大培养并稳定传代50代,经鉴定SV40T抗原已整合到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且稳定表达。结论成功建立东方田鼠胚胎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 胚胎纤维细胞 生化 SV40T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分子组合诱导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重编程为功能性神经元
3
作者 高群伟 代振佳 +2 位作者 杨新康 刘长青 刘高峰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98-508,共11页
目的:建立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将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REF)重编程为化学诱导神经元(ciNC)的方法体系,为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供体细胞。方法:以裴钢研究团队建立的人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元的方法为基础,通过更... 目的:建立通过小分子化合物将大鼠胚胎成纤维细胞(REF)重编程为化学诱导神经元(ciNC)的方法体系,为细胞移植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安全有效的供体细胞。方法:以裴钢研究团队建立的人成纤维细胞直接重编程为神经元的方法为基础,通过更换包被液、缓解氧化应激损伤、添加神经源性保护因子、调整毛喉素浓度和小分子去除实验对诱导培养基和成熟培养基进行优化,并通过免疫荧光法和蛋白质印迹法验证不同诱导阶段细胞的相关蛋白质。结果:以原方案进行诱导时,细胞存活率仅(34.24±2.77)%。包被液更换为基质胶后,细胞存活率上升到(45.41±4.27)%;添加褪黑素后细胞存活率提高至(67.95±5.61)%,(23.43±1.42)%的细胞转变为神经样细胞;添加小分子P7C3-A20后细胞存活率进一步提升至(76.27±1.41)%,(39.72±4.75)%的细胞转变为神经样细胞;毛喉素浓度提升至30μmol/L时,神经样细胞比例达到(55.79±1.90)%;去除SP600125后,(86.96±2.15)%细胞存活,神经样细胞生成率提高至(63.43±1.60)%。以优化后的方案诱导,可经过神经前体细胞将REF诱导为ciNC。其中,神经前体细胞能够高表达神经前体细胞标志物SRY-box转录因子2、配对盒6以及神经元特异性标志物Ⅲ类β-微管蛋白,而成纤维相关蛋白波形蛋白表达量减少。神经前体细胞在成熟培养基中诱导两周后,可见大部分细胞呈神经样细胞形态,诱导后的ciNC高表达Ⅲ类β-微管蛋白和微管相关蛋白2,而成纤维相关蛋白波形蛋白表达减少。结论:优化后的小分子组合在常氧条件下能将REF重编程为ciN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重编程 小分子化合物 胚胎纤维细胞 化学诱导神经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方田鼠皮肤成纤维永生化细胞的建立 被引量:4
4
作者 成钢 王京仁 +2 位作者 曾文虎 李淑红 王文彬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453-455,共3页
为建立东方田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fSF)系,本研究采用脂质体基因转染法将含有SV40T基因的pSV3neo重组质粒导入原代MfSF中,通过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建立永生化M fSF系。实验结果表明,阳性细胞克隆在G418筛选第三周后出现,经扩大培... 为建立东方田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fSF)系,本研究采用脂质体基因转染法将含有SV40T基因的pSV3neo重组质粒导入原代MfSF中,通过G418筛选,阳性克隆扩大培养,建立永生化M fSF系。实验结果表明,阳性细胞克隆在G418筛选第三周后出现,经扩大培养已稳定传代达42代,而且生长状态良好,PCR及RT-PCR检测结果表明,SV40 T基因已整合到M fSF中并稳定表达。本研究利用SV40T基因导入制备了永生化M fSF细胞系,为动物间成纤维细胞比较研究及相关病原的研究提供了敏感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方田 皮肤纤维细胞 生化 SV40T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培养及饲养层的制作 被引量:5
5
作者 招霞 孙海翔 +2 位作者 胡娅莉 张宁媛 徐志鹏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36-39,i0009,共5页
目的:建立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胚胎干细胞建系及研究。方法:选取不同胎龄的鼠胚原代细胞分离成纤维细胞,制作饲养层,使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处理,以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囊胚种植情况为饲养层评价指标。结果... 目的:建立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培养体系,用于胚胎干细胞建系及研究。方法:选取不同胎龄的鼠胚原代细胞分离成纤维细胞,制作饲养层,使用不同浓度丝裂霉素C处理,以细胞形态、生长曲线、囊胚种植情况为饲养层评价指标。结果: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可在胎龄12.5~14.5d进行原代细胞分离;12.5d为最佳分离时间;13.5和14.5d分离的细胞需在3代以后使用;6代以前细胞可用于饲养层制作;20mg/L丝裂霉素C作用2.5h可达到较好的处理效果。结论:ICR小鼠可用来分离、培养胚胎成纤维细胞,用于胚胎干细胞饲养层的制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纤维细胞 ICR小鼠 饲养层 胚胎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生化绵羊肺成纤维细胞系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5
6
作者 刘腾 董丹丹 +3 位作者 张莉 朱杰 缪秋红 刘光清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54-58,共5页
为了利用携带人源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基因的慢病毒表达系统将原代绵羊肺成纤维细胞进行永生化。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p Babe-neo-h TERT中扩增h TERT基因,并利用infusion技术构建重组慢病毒... 为了利用携带人源端粒酶逆转录酶(human 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h TERT)基因的慢病毒表达系统将原代绵羊肺成纤维细胞进行永生化。本研究利用PCR技术从p Babe-neo-h TERT中扩增h TERT基因,并利用infusion技术构建重组慢病毒表达载体p LOV-puro-h TERT。将重组慢病毒三质粒系统共转染293T细胞,拯救出慢病毒颗粒并感染原代绵羊肺成纤维细胞,经嘌呤霉素抗性筛选获得阳性克隆,分别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传代细胞系中h TERT基因的转录和表达水平。筛选获得的阳性克隆,命名为SLT细胞系。SLT细胞系连续传代后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均显示h TERT稳定表达。本研究表明,我们成功构建了永生化绵羊肺成纤维细胞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肺纤维细胞 人端粒酶逆转录酶 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对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制备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郝同杨 陈世豪 +1 位作者 张光景 王杏龙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13年第4期10-12,共3页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处理对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制备的影响,用于分离和培养干细胞。方法:取13.5d胎龄ICR鼠胚分离原代成纤维细胞,利用不同浓度MMC处理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饲养层,比较观察MM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目的:探索不同浓度的丝裂霉素C(MMC)处理对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饲养层制备的影响,用于分离和培养干细胞。方法:取13.5d胎龄ICR鼠胚分离原代成纤维细胞,利用不同浓度MMC处理胚胎成纤维细胞制备饲养层,比较观察MMC对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制作细胞生长曲线;取妊娠3.5d的ICR小鼠胚胎在不同浓度MMC处理的饲养层上培养,观察胚胎贴壁和增殖情况。结果与结论:胎儿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增殖迅速,6代后细胞逐渐衰老;MMC能有效抑制胎儿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最佳处理方法为20μg/ml、2h。妊娠3.5d的ICR小鼠胚胎在10、20μg/mlMMC处理的饲养层上孵出率和贴壁率显著高于5μg/mlMMC处理的饲养层,在5、10和20μg/mlMMC处理的饲养层上,内细胞团增殖率无显著差异。因此,ICR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最佳处理方法为20μg/mlMMC作用2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纤维细胞 丝裂霉素C 饲养层 ICR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CMV基因在人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中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8
作者 杨瑞 王斌 +6 位作者 钱冬萌 李玲 周雯 王桐梅 胡明 陈豪 宋旭霞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25-31,共7页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种属特异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通过检测HCMV AD169体外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fibroblast,HE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后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HCM... 人巨细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种属特异性机制尚不清楚。研究通过检测HCMV AD169体外感染人胚胎成纤维细胞(Human embryo fibroblast,HEF)和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 fibroblast,MEF)后病毒基因的表达情况,探讨HCMV种属特异性的可能分子机制。首先用HCMV AD169(MOI=5)分别感染HEF和MEF,相差显微镜逐日观察细胞的形态学变化;RT-PCR检测HCMV即刻早期(IE1、IE2)、早期(UL84)和晚期基因(UL83)的表达情况;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检测病毒基因编码蛋白表达的情况。形态学观察发现HEF感染HCMV后逐渐变大变圆并相互融合,第4天可见典型的HCMV特征性病变效应,而MEF则未出现上述的变化;RT-PCR和Western-blot表明HEF组表达即刻早期基因IE1和IE2、早期基因UL84和晚期基因UL83 mRNA以及各基因所编码的蛋白,且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模拟感染组(P﹤0.01);而MEF组仅IE1和IE2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HEF组(P﹤0.05),而高于模拟感染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EF感染72 h表达IE和UL83蛋白,而MEF则无明显表达。以上结果表明,HCMV不能在MEF中复制并产生完整子代病毒颗粒,且病毒基因表达阻止在IE2基因表达之后和UL84基因表达之前,其种属特异性可能与即刻早期蛋白低水平的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胚胎纤维细胞 胚胎纤维细胞 即刻早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鼩永生化皮肤成纤维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被引量:4
9
作者 奎秀莹 王文广 +4 位作者 金亮子 邓伟 仝品芬 陆彩霞 代解杰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8-484,共7页
【目的】建立永生化树鼩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探究真皮层中皮肤成纤维细胞和其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新的试验材料。【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树鼩腿部皮肤分离纯化出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携带SV40T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细胞,挑... 【目的】建立永生化树鼩皮肤成纤维细胞,为探究真皮层中皮肤成纤维细胞和其产生的细胞外基质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提供新的试验材料。【方法】通过酶消化法从树鼩腿部皮肤分离纯化出皮肤成纤维细胞,利用携带SV40T基因的慢病毒转染细胞,挑取单克隆后进行传代培养;对传至50代以上的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免疫荧光鉴定以及核型鉴定。【结果】传代培养后得到的细胞形态一致,且与原代细胞相比未发生改变,均为梭形和多角形纤维状,到第58代时细胞状态仍较好。生长曲线测定结果显示:细胞生长旺盛,第2~3天为细胞对数生长期,第5天进入平台期;免疫荧光可检测到皮肤成纤维细胞标志蛋白Vimentin和永生化SV40T强荧光信号。细胞核型分析显示:染色体数与中缅树鼩染色体一致,即所得细胞为永生化树鼩皮肤成纤维细胞。【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1株能够稳定传代的永生化树鼩皮肤成纤维细胞,为皮肤损伤修复及其他皮肤相关疾病的研究提供了试验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皮肤纤维细胞 分离 生化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蒙古马胎儿成纤维细胞永生化细胞体系建立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田书岳 神英超 +7 位作者 王希生 王敏 伊敏娜 才文道力玛 陶力 赵毕力格 芒来 格日乐其木格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6-57,共12页
【目的】试验旨在建立永生化蒙古马胎儿成纤维细胞(equine fetal fibroblasts,EFFs)系,为马繁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 mg/mL胶原酶Ⅳ消化分离原代EFFs,利用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亚基(hTERT)和潮霉素B抗性的pLV-hTERT-I... 【目的】试验旨在建立永生化蒙古马胎儿成纤维细胞(equine fetal fibroblasts,EFFs)系,为马繁殖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 mg/mL胶原酶Ⅳ消化分离原代EFFs,利用表达人端粒酶逆转录亚基(hTERT)和潮霉素B抗性的pLV-hTERT-IRES-hygro慢病毒感染EFFs,经潮霉素B筛选得到阳性细胞hTERT-EFFs,以第3代EFFs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hTERT mRNA的表达水平,CCK-8法绘制生长曲线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β-半乳糖苷酶染色检测细胞衰老情况。使用DNAMAN软件比对分析人、马、小鼠、牛、绵羊、猪多物种TERT核苷酸、蛋白和端粒酶RNA组分(TERC)序列相似性。【结果】原代EFFs在实验室培养体系下可传至17代,但第17代细胞发生了衰老。hTERT基因可成功转入EFFs,并至少稳定表达20代。然而hTERT-EFFs增殖能力显著低于EFFs(P<0.05),hTERT-EFFs凋亡早期细胞率显著高于EFFs(P<0.05)。细胞衰老检测结果表明,hTERT-EFFsβ-半乳糖苷酶染色呈阳性。序列相似性比对结果显示,马TERT与hTERT mRNA保守性较高,相似性为73.2%;马TERT与hTERT蛋白保守性较其他物种高,相似性为76.3%,表明马TERT与hTERT在结构和功能上是高度相似;马TERC与人TERC相似性较高,在进化树上位于同一分支,但马TERC与TERT的结合及与端粒酶活性相关的关键核苷酸中存在突变。【结论】单独过表达hTERT可以延长EFFs体外传代次数不超过30代,但仍不足以使蒙古马EFFs细胞高质量永生化,这可能与hTERT与eTERC不相容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古马 马胎儿纤维细胞(EFFs) 生化 人端粒酶逆转录亚基(hTERT) 细胞增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江豚脐带永生化成纤维细胞系建立及细胞生长特性研究
11
作者 李颖 王丁 肖武汉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39-47,共9页
取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s asiaeorientalis)产后胎盘脐静脉,经组织块培养,差异贴壁法纯化,构建长江江豚的原代细胞系;经外源癌基因SV40 T antigens(猿猴病毒T抗原)转染构建稳定脐带细胞系,并对长江江豚的永生化后的成纤维细... 取长江江豚(Neophocaena phocaenoids asiaeorientalis)产后胎盘脐静脉,经组织块培养,差异贴壁法纯化,构建长江江豚的原代细胞系;经外源癌基因SV40 T antigens(猿猴病毒T抗原)转染构建稳定脐带细胞系,并对长江江豚的永生化后的成纤维细胞的细胞形态、转染效率、生长曲线和活率等进行探究。结果表明:(1)原代脐静脉细胞大约14d从组织边缘分离,20d形成单层,细胞呈现典型的成纤维细胞状,梭形、不规则星行或多边形。原代细胞传代14代后出现老化和凋亡。(2)通过SV40 T antigens转染构建的细胞系可传代40—50次,证实转染SV40 T antigens后可增加细胞的增殖能力。(3)不同世代永生化的成纤维细胞复苏前后细胞活性并无明显差异,复苏细胞活性在90%以上,表明永生化后的细胞可以稳定保存。利用CCK-8法测得细胞的生长曲线呈现“S”型。(4)对永生化的细胞系进行后续基因表达尝试,通过转染外源基因绿色和红色荧光蛋白,转染外来质粒效率约为15%,说明外源基因可以表达,并能被成功检测。研究构建长江江豚的脐静脉来源的永生化后细胞系,为江豚的其他组织细胞系建立以及江豚细胞库的建立提供基础,成功对永生化后的细胞系进行外源基因的转染,为以后深入长江江豚相关基因和分子机制研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江豚 脐静脉 体外培养 纤维细胞 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鼠成纤维细胞组织块体外培养方法的改良 被引量:3
12
作者 许燕 赵庆霞 +2 位作者 高国伟 鄢文海 邢莹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1-503,共3页
目的:建立改良的胎鼠成纤维细胞(MEF)体外培养的简单有效方法,为成功培养胚胎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应用传统的消化法和改良的组织块贴附培养法对MEF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种培养方法培养的原代和传代培养的MEF的生长形态... 目的:建立改良的胎鼠成纤维细胞(MEF)体外培养的简单有效方法,为成功培养胚胎干细胞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应用传统的消化法和改良的组织块贴附培养法对MEF进行体外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2种培养方法培养的原代和传代培养的MEF的生长形态、结构及细胞数量的变化。结果与结论:改良组织块贴附培养法省去了消化离心过程,简单易行,培养的成纤维细胞具有良好的增殖能力,原代培养成纤维细胞增长快,细胞产出量高,明显优于消化法培养,是MEF体外培养的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细胞 胚胎细胞 组织块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R胎鼠成纤维细胞培养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英 刘石磊 +4 位作者 刘振伟 刘云海 倪和民 邓桂馨 郭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48-50,55,F0004,共5页
目的确定胎鼠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最优制备方法,为MEF的制备节省时间与原材料。方法取胎鼠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胰酶消化培养法、胰酶消后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分离培养MEF,比较观察MEF纯度、生长速度、细胞形... 目的确定胎鼠成纤维细胞(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MEF)最优制备方法,为MEF的制备节省时间与原材料。方法取胎鼠组织,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胰酶消化培养法、胰酶消后组织块培养法进行分离培养MEF,比较观察MEF纯度、生长速度、细胞形态等指标,筛选最节省时间与原料的一种培养方法。结果组织块培养法所得MEF生长速度慢,细胞体积小,杂细胞少,纯化所需传代次数少。胰酶消化培养法的MEF生长速度快,体积较大,杂细胞数量多,纯化所需传代次数较多。胰酶消化后组织块培养法的消化后组织块的成纤维细胞生长速度介于前两种方法之间,细胞体积和形态与组织块法培养结果相似,杂细胞数量较少,纯化所需传代次数少。结论胰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能最大限度的利用材料,在短时间内可制备大量MEF,满足核移植试验与作为饲养层细胞的需求。因此,胰酶消化结合组织块培养法是MEF最优培养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R小鼠 胚胎纤维细胞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遗传眼病永生化细胞系建立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冬杰 李宁东 韩瑞芳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114-1117,共4页
目的通过遗传眼病患者的外周血或皮肤组织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以保存其遗传资源。方法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的建立:抽取患者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以EB病毒体外转化B淋巴细胞为类淋巴母细胞,利用环孢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RNA聚合酶Ⅱ活性,防止... 目的通过遗传眼病患者的外周血或皮肤组织建立永生化细胞系,以保存其遗传资源。方法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的建立:抽取患者静脉血,分离淋巴细胞,以EB病毒体外转化B淋巴细胞为类淋巴母细胞,利用环孢霉素A抑制T淋巴细胞RNA聚合酶Ⅱ活性,防止已转化B淋巴细胞因受到T淋巴细胞的攻击而退化,培养后建立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利用DispaseⅡ酶处理离体皮肤组织以分离表皮组织,将其余组织剪碎后贴瓶培养,成纤维细胞可从组织块爬出,生长成为细胞系。结果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共完成标本17例,成功建系15例,成功率88.2%;经过转化后B淋巴细胞悬浮生长,胞浆丰富、形态各异,聚集成团,可无限传代用于实验研究。皮肤成纤维细胞原代培养:共完成标本5例,成功建系3例,成功率60.0%;皮肤成纤维细胞贴壁生长,呈典型纺锤形,中间饱满,两边细长,50代以内增殖旺盛可用于实验研究。结论通过遗传眼病患者的外周血和皮肤组织可建立永生化B淋巴细胞系和皮肤成纤维细胞系以保存其全部遗传信息,为进一步研究相关遗传性眼病奠定物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遗传眼病 EB病毒 生化B淋巴细胞 纤维细胞 原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胚胎大鼠脑室下区神经细胞体外培养和向黑质细胞定向诱导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李劲涛 马以骝 +1 位作者 冯忠堂 王廷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79-486,共8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寻体外培养和定向诱导胚胎大鼠脑室下区(SVZ)神经细胞向黑质细胞分化的新方法.采用成年大鼠黑质匀浆上清液(HS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HSN+ bFGF对取自胎龄期12~16 d(E12~E16)胚胎大鼠SVZ培养的神经细胞(...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寻体外培养和定向诱导胚胎大鼠脑室下区(SVZ)神经细胞向黑质细胞分化的新方法.采用成年大鼠黑质匀浆上清液(HSN)、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及HSN+ bFGF对取自胎龄期12~16 d(E12~E16)胚胎大鼠SVZ培养的神经细胞(经nestin抗体免疫组化及透射电镜识别)进行体外诱导培养48 h后,以TH单抗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其是否向黑质细胞分化;并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测定HSN+bFGF诱导后0、24、48 h SVZ神经细胞培养液中多巴胺含量.结果显示:(1)HSN+bFGF诱导组,TH单抗免疫组化出现阳性细胞;(2)HSN+bFGF诱导后0、24、48 h多巴胺含量对比分析:48 h与24 h(P<0.01)、48 h与0 h(P<0.05)相比,多巴胺含量明显增加,而24 h与0 h相比则无增加趋势(P>0.05).以上结果表明:(1)用成年大鼠HSN+ bFGF能定向诱导胚胎大鼠SVZ神经细胞向黑质细胞分化,诱导而成的黑质细胞已具有多巴胺分泌功能,诱导后24~48 h为多巴胺分泌的一个高峰;(2)透射电镜显示胚胎大鼠SVZ神经细胞超微结构是除免疫组化外识别该神经细胞的另一种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定向诱导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黑质匀浆液 脑室下区 胚胎 神经细胞 定向诱导 体外培养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 黑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bFGF条件下简便有效建立C57BL/6J小鼠胚胎干细胞系
16
作者 王晏鹏 蒋春艳 +6 位作者 董娟 陈娟 高莉 廖婷婷 崔毓桂 钱晓乔 刘嘉茵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95-300,共6页
目的:在不含bFGF的Knockout血清替代品(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KSR)的培养条件下,简便、有效地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系。方法:以C57BL/6J小鼠3.5天囊胚为材料,改良巴氏德管机械法分离内细胞团,于加或不加... 目的:在不含bFGF的Knockout血清替代品(knockout serum replacement,KSR)的培养条件下,简便、有效地建立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系。方法:以C57BL/6J小鼠3.5天囊胚为材料,改良巴氏德管机械法分离内细胞团,于加或不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含KSR的ES培养基中进行培养和建系,并对建立的小鼠ES系进行鉴定,包括碱性磷酸酶、表面标记分子SSEA-1和多能性相关因子(Oct4、Sox2和Nanog)的检测,核型分析,体内外分化能力等。结果:在无bFGF的ES培养条件,成功从6个小鼠囊胚中分离和建立4株ES系;而添加10 ng/ml bFGF的ES培养条件下,3个优质囊胚未见ES样克隆出现。所建立的小鼠ES可长期传代并维持未分化状态,体内外分化能形成3个胚层结构。结论:辅以改良机械法分离内细胞团,无bFGF的KSR培养条件有助于高效建立C57BL/6J小鼠ES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细胞 碱性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knockout血清替代品 C57BL/6J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tch1在BMP9诱导iMEF细胞成骨分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6
17
作者 杨伦韵 张晓艳 +3 位作者 廉静 曹俊杰 罗进勇 唐敏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39-45,共7页
目的研究Notch信号中Notch1受体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诱导的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mortalized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i MEF)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Notch1受体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 目的研究Notch信号中Notch1受体在骨形态发生蛋白9(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s 9,BMP9)诱导的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immortalized mouse embryonic fibroblasts,i MEF)成骨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利用Notch1受体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mutant,dn Notch1)处理i MEF细胞,首先分别采用细胞化学染色、活性测定和RT-PCR了解Notch1对早期成骨指标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和晚期成骨指标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骨钙素(osteocalcin,OCN)的影响;其次用Western blot、荧光素酶和RT-PCR检测Notch1对BMP9经典信号通路中Smad1/5/8磷酸化和Smad结合元件(smad-binding element,SBE)活性影响;最后用结晶紫染色和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对细胞增殖、周期及凋亡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 Notch1处理i MEF第3、5、7天后,ALP活性均降低(P<0.05),并呈剂量依赖性,11 d时OPN和OCN表达量也下调(P<0.05);BMP9经典通路中Smad1/5/8蛋白量没有明显变化,而p-Smad1/5/8蛋白及SBE活性受到了抑制(P<0.05);结晶紫染色及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dn Notch1能够抑制BMP9诱导的i MEF早期细胞增殖,但对细胞凋亡无影响。结论 dn Notch1竞争抑制Notch1信号,使BMP9诱导i MEF的成骨分化能力显著下降,其可能通过抑制BMP信号通路的活化和i MEF早期增殖两方面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TCH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永生化小鼠胚胎成纤维细胞 骨形态发生蛋白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角膜缘干细胞3D共培养模型的建立及生存率、表型维持 被引量:1
18
作者 熊林杰 郑恬 胡义珍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680-683,703,共5页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凝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与鼠角膜缘干细胞的3D共培养模型是否有助于角膜缘干细胞的生存率提高和细胞表型的维持。方法细胞采用96孔圆底培养板培养,并分为3组:①鼠角膜缘干细胞单独培养组(A组),含3×104个角膜缘干细... 目的探讨纤维蛋白凝胶、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与鼠角膜缘干细胞的3D共培养模型是否有助于角膜缘干细胞的生存率提高和细胞表型的维持。方法细胞采用96孔圆底培养板培养,并分为3组:①鼠角膜缘干细胞单独培养组(A组),含3×104个角膜缘干细胞;(2)鼠角膜缘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共培养组(B组),将纤维蛋白原配成10mg/mL的磷酸盐溶液,与鼠角膜缘干细胞混合成3×105/mL的混合悬液,取100μL细胞悬液培养;③鼠角膜缘干细胞、纤维蛋白和鼠胚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组(C组),将鼠角膜缘干细胞与鼠胚胎成纤维细胞以1∶0.5混合,配成含有10mg/mL纤维蛋白原的4.5×105/mL混合悬液,取100μL进行培养。于培养后4、24和48h,以AnnexinⅤ染色,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细胞生存率和凋亡率。以Western blot检测角膜缘干细胞分化蛋白Keratin K3/K76的表达。结果角膜缘干细胞在4、24和48h的生存率最高者为C组,分别是(95.7±2.0)%、(95.1±1.2)%和(92.0±1.7)%;其次为B组,分别是(95.2±3.0)%、(89.8±1.5)%和(80.0±0.8)%;最低为A组,分别是(95.0±1.2)%,(84.5±1.2)%和(70.0±0.9)%。细胞凋亡率的趋势与此相反。角膜干细胞分化蛋白的表达强度,在4h时各组之间的表达强度无统计学差异,但在48h时,C组的表达强度(70±4)明显低于B组(97±6)和A组(102±4)。结论鼠角膜缘干细胞与纤维蛋白和鼠胚胎成纤维细胞的共同培养模式有助于提高角膜缘干细胞在3D培养中的存活率,可减少鼠角膜缘干细胞的分化和有益于其表型的维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胚胎纤维细胞 纤维蛋白 3D共培养 细胞存活 细胞分化表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胚胎干细胞分离培养的饲养层的制作 被引量:7
19
作者 高舒平 时伟红 +2 位作者 秦英 董婉维 王太一 《中国实验动物学杂志》 2000年第2期78-81,共4页
饲养层对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的培养与建系十分重要。实验选择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 (Primarymouseembroyfibroblasts,PMEF)作为饲养层 ,这种饲养层能够较好地维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和二倍体核型。除选用经典的 14 5d的... 饲养层对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的培养与建系十分重要。实验选择小鼠原代成纤维细胞 (Primarymouseembroyfibroblasts,PMEF)作为饲养层 ,这种饲养层能够较好地维持ES细胞未分化状态和二倍体核型。除选用经典的 14 5d的孕鼠制做原代成纤维细胞外 ,我们还选了 10d、18d、的孕鼠制成饲养层 ,通过ES -D3的传代培养结果表明 :10~ 18d的PMEE均可作为饲养层用 ,10代内的饲养层培养细胞均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养层 纤维细胞 胚胎细胞 培养细胞 分离培养 ES细胞 二倍体核型 建系 传代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胚胎干细胞和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饲养层细胞的制备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谭小兵 George T-J Huang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68-271,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维持人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生长的饲养层细胞的标准制备方法。方法选取受孕12.5-14.5d的CF-1雌鼠,原代培养的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作为饲养层细胞,观察其维持人ESC和i... 目的建立一种能维持人胚胎干细胞(ESC)和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iPSC)生长的饲养层细胞的标准制备方法。方法选取受孕12.5-14.5d的CF-1雌鼠,原代培养的鼠胚胎成纤维细胞(MEF)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作为饲养层细胞,观察其维持人ESC和iPSC的生长情况;同时研究不同培养器具所需细胞数量,制备高质量饲养层细胞。结果经丝裂霉素C处理后,MEF可很好维持人ESC和iPSC的生长,使其保持自我更新能力和未分化状态;控制铺板的细胞密度,可得到高质量饲养层细胞。结论本实验得到的饲养层细胞能很好支持人ESC和iPSC生长,可作为饲养层细胞制备的标准方法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胚胎细胞 人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 饲养层细胞 胚胎纤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