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华北平原典型井灌区农田水循环过程研究回顾 被引量:15
1
作者 沈彦俊 刘昌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4-1010,共7页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在农田水分循环和水量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进展。目前,对于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的蒸散耗水量及其结构(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有较详细的研究结果。全年总蒸散量多年平均870 mm,每年亏缺的350 m... 本文回顾了中国科学院栾城农业生态系统试验站在农田水分循环和水量转化方面的研究工作和进展。目前,对于冬小麦-夏玉米农田的蒸散耗水量及其结构(植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有较详细的研究结果。全年总蒸散量多年平均870 mm,每年亏缺的350 mm左右需要靠提取地下水保证;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蒸发的深度在地表下20 cm处,而植物蒸腾耗水也主要是利用0-40 cm土层的土壤水分。对于土壤深层渗漏量和地下水接受垂直补给的问题,不同研究结果间仍然存在较大差异,尚需更精细的试验来确定。对于区域水量平衡和地下水资源可持续性的评价和管理,目前急需重点开展区域蒸散量的精确估算和模拟研究,以及不同土地利用和不同农业种植方式的水量平衡与水分转化过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循环 能量平衡 水量转换 蒸散结构 华北平原 井灌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依托科研试验基地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设计
2
作者 骆文广 陈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3-197,共5页
为了拓展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依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屈家岭科研基地开展相关试验内容的教学设计。试验内容为观测水稻生长期间的稻田水量转换过程,主要是从水稻田间灌排... 为了拓展农田水利工程专业研究性实验教学内容,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依托武汉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的屈家岭科研基地开展相关试验内容的教学设计。试验内容为观测水稻生长期间的稻田水量转换过程,主要是从水稻田间灌排水、降水、田间储水和土壤渗漏的水量,以及水稻作物田间蒸腾和植物生长的耗散水量等方面进行观测实验。学生通过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和实践,既能充分地掌握田间水量转换的理论知识和观测方法,又能增加对气象观测和土壤蒸渗监测仪器设备的接触和认知,还能深刻理解水稻生长水量转换的意义。该实验教学内容设计旨在加强系统性的农田灌溉排水工程实践,丰富灌溉排水工程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主观能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水利工程 农田灌溉 水稻耗水 田间水量转换 实验教学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