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疆水资源与农业种植系统耦合协调及时空差异研究——以粮食和棉花种植系统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张宁 汪子晨 +2 位作者 杨肖 陈彤 邢飞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49-359,共11页
为研究新疆水资源状况与农业种植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时空差异性,以新疆粮食和棉花种植系统为例并基于2005—2019年14个地州的水资源、农业种植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水资源系统、农业种植系统的综... 为研究新疆水资源状况与农业种植发展的耦合协调性及时空差异性,以新疆粮食和棉花种植系统为例并基于2005—2019年14个地州的水资源、农业种植相关数据,运用熵值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对水资源系统、农业种植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及水资源-农业种植复合系统(简称“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与时空演化规律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新疆复合系统综合发展指数在空间上表现出“中轴高,两翼低”的特征,其中水资源系统整体水平较高,农业种植系统增长趋势更快。(2)新疆复合系统耦合协调水平总体呈现出“北高南低,但差距逐渐缩小”的发展趋势,并且因区域差异致使农业种植系统逐渐成为阻碍复合系统耦合协调发展的短板。(3)新疆复合系统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特征,但其正相关性则表现出由强减弱的变化态势。研究结果对新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农业种植系统产业的良性协调发展具有理论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农业种植复合系统 耦合协调度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时空差异 新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麦-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机械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41
2
作者 吴维雄 罗锡文 +1 位作者 杨文钰 彭淑卉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共7页
为实现目前在四川丘陵旱地大力推广的国家主推技术——"小麦-玉米-大豆"旱地新三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机械化生产,该文研究了复合种植作物的带宽配置和农艺措施,选择"100-100"带宽配置为该模式配套机械化的主体模式... 为实现目前在四川丘陵旱地大力推广的国家主推技术——"小麦-玉米-大豆"旱地新三熟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机械化生产,该文研究了复合种植作物的带宽配置和农艺措施,选择"100-100"带宽配置为该模式配套机械化的主体模式;分别运用微型、小型和中型动力机组进行了主体模式下的机械化作业,并针对该模式研发的玉米和大豆收获机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带状复合机械化是可行的,以MINI小四轮拖拉机为动力的机具系统能满足主体模式和丘陵小地块的生产要求,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是发展四川丘陵旱地农业生产机械化的良好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 农业生产 机械化 -- 带状复合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分和光照条件对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黄豆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林 代永欣 +4 位作者 张劲松 孟平 孙胜 李豪 万贤崇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88-196,共9页
【目的】研究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不同种植位置间作作物在不同水分、光照条件下的水分利用和碳代谢,为更好了解种间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在太行山南麓低山丘陵区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测定不同种... 【目的】研究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不同种植位置间作作物在不同水分、光照条件下的水分利用和碳代谢,为更好了解种间相互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提供参考。【方法】2017年,在太行山南麓低山丘陵区核桃-黄豆农林复合系统中,测定不同种植位置黄豆在旱季(7月中旬)和雨季(8月下旬)的土壤含水量、凌晨和正午水势、正午茎秆导水损失率(PLC)、株高和基径、生物量以及根、茎、叶的非结构性碳(NSC)含量。【结果】1)在旱季,随着与核桃树距离的增加,土壤含水量降低,黄豆凌晨和正午水势下降,正午茎秆PLC上升,距核桃树1.5和2.5 m的黄豆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较大,距核桃树0.6 m和单作的黄豆光合速率偏低,但总体上间作和单作的黄豆气体交换没有显著差异。旱季生物量、根冠比和NSC随着与核桃树距离增加而增大。2)在雨季,除距核桃树0.6 m处土壤含水量偏低外,其余位置均无显著性差异,土壤含水量比旱季高60%以上。不同种植位置黄豆凌晨水势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单作黄豆正午水势更低,茎秆PLC较间作黄豆严重。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生物量、NSC含量、根冠比均随着与核桃树距离增加而增大。根、茎、叶NSC含量均显著高于旱季,主要由淀粉储藏增加引起。【结论】在旱季,不同种植位置黄豆水分状况均受一定程度的干旱影响,复合系统中间作黄豆水分状况好于单作,但旱季水分胁迫没有显著影响光合作用和生长;遮荫的影响覆盖了水分状况改善的作用。在雨季,复合系统中黄豆主要受遮荫影响,距离树木越远生长情况越好。在研究年份水分不是主要限制因子的情况下,间作互利作用未体现,而复合系统中的光能竞争会导致间作黄豆生长量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黄豆复合系统 种植位置 水分状况 光合作用 生长 非结构性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禽复合系统钾循环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孟庆岩 王宏燕 王兆骞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5-117,共3页
以胶 -茶 -鸡农林禽复合系统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为对照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钾循环规律。结果表明 ,胶 -茶 -鸡农林禽复合系统钾循环率为 5 9% ,钾输出量为 134.5kg/ hm2 ,土壤钾盈余量为 ... 以胶 -茶 -鸡农林禽复合系统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为对照 ,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其钾循环规律。结果表明 ,胶 -茶 -鸡农林禽复合系统钾循环率为 5 9% ,钾输出量为 134.5kg/ hm2 ,土壤钾盈余量为 16 8.2 kg/ hm2 ,均最高。鸡子系统钾输出 /输入比为 91% ,鸡产品的钾产投比仅为 2 3%。该系统内钾循环量 (归还量 )为 4 14 .9kg/ hm2 ,最大 ,因此该系统钾循环活跃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禽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模式 钾循环 -- 热带地区 间作 混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多样性——以云南绿春为例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又清 李巧 王思铭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19-1327,共9页
为揭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多样性,于2006-2007年在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采用陷阱法调查了天然紫胶林、人工紫胶林和旱地的地表甲虫群落。共采集标本1678头,分别隶属于24科120种,其中步甲科(Carabidae)和金龟科(Scarabaeidae... 为揭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地表甲虫多样性,于2006-2007年在云南省绿春县牛孔乡采用陷阱法调查了天然紫胶林、人工紫胶林和旱地的地表甲虫群落。共采集标本1678头,分别隶属于24科120种,其中步甲科(Carabidae)和金龟科(Scarabaeidae)种类最丰富,均占全部种类的12.50%。拟步甲科(Tenebrionidae)个体数量最丰富,占个体总数的64.48%;金龟科次之,占个体总数的17.58%。大多数科的物种数和个体数在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中的分布没有显著差异,而步甲科、隐翅甲科(Staphylinidae)、叩甲科(Elateridae)、拟步甲科、瓢虫科(Coccinellidae)和小蠧科(Scolytidae)在不同土地利用生境中的分布有显著差异。天然紫胶林地表甲虫个体数量最少,物种较丰富,优势度最低,多样性最高;人工紫胶林个体数和物种数均丰富,优势度和多样性居中;旱地个体数量最多,物种最贫乏,优势度最高,多样性最低。种级水平的聚类分析体现出人工紫胶林与旱地之间在种类组成上距离较近;而科级水平的聚类反映出人工紫胶林和天然紫胶林更接近。结果提示,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具有区域内土地利用方式多样化的特点;天然紫胶林在维持地表甲虫多样性水平上具有重要作用,而人工紫胶林虽具有积极作用,但仍需进一步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紫胶林-农田复合生态系统 地表甲虫 物种多样性 物种丰富度 物种优势度 农业土地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梨-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浙江南部丘陵山区农林复合模式 被引量:3
6
作者 叶晓伟 张放 方志根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70-72,共3页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梨-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梨园相比,梨-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梨-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梨园相比,梨-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水果,系统每667m2的净收入比裸地梨园要高出1720元。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复合系统 分析 间作 生态衣业 经济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土壤N_2O排放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程艳辉 赵书华 +2 位作者 莫琼 郭忠录 蔡崇法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00-706,共7页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当前全球变化条件下,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行为产生的N2O排放增加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亚热带地区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 N2O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当前全球变化条件下,人类活动和农业生产行为产生的N2O排放增加是当前倍受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利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技术对亚热带地区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绿篱枝叶还田条件下冬小麦夏玉米轮作田土壤N2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监测,观测紫穗槐枝叶移出(AR)、翻施(AI)、表施(AC)及作物单作(CK)4种处理下整个生长季土壤N2O的排放量,对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及其影响机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整个冬小麦夏玉米轮作期,4个处理土壤N2O排放通量呈现出相似的季节变化特征,AR、AI、AC、CK处理全生长季的排放总量为127.62 mg.m 2、209.66 mg.m 2、208.73 mg.m 2、77.52 mg.m 2。作物不同生育阶段N2O日均排放通量在冬小麦季表现为:开花—成熟期>拔节—开花期>出苗—拔节期;在夏玉米季表现为:拔节—抽雄期>播种—拔节期>抽雄—成熟期。本试验综合评估了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生态系统土壤N2O排放通量变化及其影响机制。研究显示,土壤N2O排放通量在冬小麦季与土壤温度相关性显著,在夏玉米季与土壤水分相关性显著。在复合生态系统中紫穗槐复合种植及枝叶还田显著促进土壤N2O排放,翻施处理产生的N2O量大于表施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高绿篱-坡地农业复合系统 土壤N2O排放 紫穗槐枝叶还田 冬小麦-夏玉米轮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麻晓芬 《现代农业科技》 2007年第13期173-174,共2页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东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柿子园相比,柿子-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 运用生态经济学原理,对浙江东南部丘陵山区新建柿子-草-鸡复合系统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与裸地柿子园相比,柿子-草-鸡复合系统割草与鸡粪还田后有良好的改土培肥效果,避免了农药和化肥的大量投入;同时,利用这种模式可以生产出有机食品或绿色水果,系统的净收入比裸地柿子园要高出2.58万元/hm2。这种模式的推广应用可产生良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柿子--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 经济效益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地农业中的几种优化种植模式 被引量:5
9
作者 高崇岳 江小蕾 +1 位作者 冯治山 高同梅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24-29,共6页
以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为依托,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生物和生态工程技术,探讨了果树与牧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构成的复合系统。从1991年开始,通过历时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较单一种植能有效提高环境资源利... 以庆阳黄土高原试验站为依托,根据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生物和生态工程技术,探讨了果树与牧草、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构成的复合系统。从1991年开始,通过历时5年的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系统较单一种植能有效提高环境资源利用率。叶面积指数提高2倍以上,光能利用率提高2.2倍,空间利用率提高2.0~6.4倍,土地效益成倍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 立体种植 草地 农业 复合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闽北山区“稻—菜—猪—沼”复合生态系统能流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翁伯琦 黄勤楼 +2 位作者 应朝阳 黄毅斌 刘明香 《福建农业学报》 CAS 2001年第1期61-64,共4页
作物种植系统是“稻—菜—猪—沼”复合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 ,早、晚两季水稻和蔬菜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 1.37%、 1.40 %和 1.0 2 %。该复合生态系统可进行良性循环运作 ,其有机能产投比为 2 .12 ,整体能投少 ,能量转换快 ,养分利用率高 ... 作物种植系统是“稻—菜—猪—沼”复合生态系统的主导产业 ,早、晚两季水稻和蔬菜的光能利用率分别为 1.37%、 1.40 %和 1.0 2 %。该复合生态系统可进行良性循环运作 ,其有机能产投比为 2 .12 ,整体能投少 ,能量转换快 ,养分利用率高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沼” 复合生态系统 能量利用效率 能流 能量转化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生态效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孟庆岩 叶旭君 +1 位作者 严力蛟 王兆骞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4期193-195,共3页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 茶- 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为对照,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态效益进行。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胶、茶产量,改善鸡的...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 茶- 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以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为对照,采用定量研究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其生态效益进行。结果表明,该模式可明显改善土壤物理性状,提高土壤肥力和胶、茶产量,改善鸡的品质,因此,该模式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模式 生态效益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热带地区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能流分析(英文) 被引量:5
12
作者 孟庆岩 王兆骞 陈欣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73-478,共6页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热带地区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及养鸡胶园的能流路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及能流转化效率⒚结果表明,单作、间作及养鸡胶园的光能利用率依次提高,其能量产投比分... 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茶鸡农林复合系统模式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我国热带地区单作胶园、胶茶间作园及养鸡胶园的能流路径、能量输入输出结构及能流转化效率⒚结果表明,单作、间作及养鸡胶园的光能利用率依次提高,其能量产投比分别为150,188,020;有机能投入比分别为 0138,0119,0977,养鸡胶园最高;无机能投入比分别为0862,0881,0023;养鸡胶园中人工辅助能投入比相对减少,系统稳定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系统 生态农业模式 能流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疆吐鲁番盆地甜瓜、棉花复合种植栽培技术 被引量:2
13
作者 郭峰 孟风轩 +6 位作者 彭华 吾甫尔 王世海 米拉吉古丽 王瑞华 梁睢 毛亮 《中国瓜菜》 CAS 2007年第1期31-33,共3页
关键词 吐鲁番盆地 复合种植 种植栽培技术 新疆 甜瓜 棉花 水资源利用率 农业生产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茶-鸡农林复合模式资金流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孟庆岩 王兆骞 +1 位作者 余盛兴 许文拔 《生态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49-51,共3页
本文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 -茶 -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单作胶园及胶茶间作园为对照 ,对其资金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胶 -茶 -鸡农林复合模式的资金流动快 ,投资回收期短 ,增值明显。在该系统中 ,胶、茶、鸡对总产出的贡献率... 本文以海南省文昌市典型的胶 -茶 -鸡农林复合模式为研究对象 ,以单作胶园及胶茶间作园为对照 ,对其资金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胶 -茶 -鸡农林复合模式的资金流动快 ,投资回收期短 ,增值明显。在该系统中 ,胶、茶、鸡对总产出的贡献率分别为 0 0 3、0 0 3、0 94 ,可见 ,鸡在该系统资金流中起重要作用。单作、间作及养鸡胶园的经济收益呈递增趋势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昌市 --鸡农村复合系统 资金流 海南 生态系统 生态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服务系统视角下南疆农区复合模式效益评估
15
作者 王娇 《新疆农垦科技》 2015年第12期52-55,共4页
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一视角,将新疆南疆和田地区农田、经济林和生态防护林组成的种植-林果-生态林复合模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评估了研究区2008年和2013年该模式生态价值的动态变化,基于分析结果得出... 本文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这一视角,将新疆南疆和田地区农田、经济林和生态防护林组成的种植-林果-生态林复合模式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机会成本法、影子工程法等方法,评估了研究区2008年和2013年该模式生态价值的动态变化,基于分析结果得出结论:今后对环境资源货币化以及充分的保护和发挥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将是南疆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林果-生态林复合模式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价值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已有4项水果栽培系统成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被引量:1
16
作者 钱开胜 《中国果业信息》 2023年第11期51-51,共1页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农业农村部信息,11月10日,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据农业农村部信息,11月10日,河北宽城传统板栗栽培系统、安徽铜陵白姜种植系统和浙江仙居古杨梅群复合种养系统三项遗产系统,正式被联合国粮农组织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截至目前,我国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增至22项,数量继续保持世界首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联合国粮农组织 铜陵白姜 板栗栽培 浙江仙居 种植系统 河北宽城 复合种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科蔓(AquaMats)生态基+复合微生物原位修复养殖水体中磷的动态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艳红 黎颖治 +3 位作者 黄凤莲 张寒冰 夏北成 陈桂珠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68-1172,共5页
应用阿科蔓(AquaMats)生态基+复合微生物群落的处理方法来原位修复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系统水体中的磷。动态监测种植-养殖系统水体总磷(TP)、可溶性磷酸盐(DP)、水温、溶解氧(DO)、透明度等水质因子的变化,分析讨论了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 应用阿科蔓(AquaMats)生态基+复合微生物群落的处理方法来原位修复滩涂海水种植-养殖系统水体中的磷。动态监测种植-养殖系统水体总磷(TP)、可溶性磷酸盐(DP)、水温、溶解氧(DO)、透明度等水质因子的变化,分析讨论了各参数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水体中的水温与TP显著正相关,水温升高有利于底泥磷的释放;水体表层(<0.20m)的DO与TP没有显著相关关系,而底层(>1.0m)水中的DO与TP呈显著负相关;水体透明度与TP也呈显著负相关。结果表明,AquaMats生态基材料+高效降解微生物技术不仅能有效地降低种植-养殖系统水中的TP和DP浓度,又能维持较稳定的处理效果;而且对底泥中的磷也有一定的修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科蔓生态基 复合微生物 种植-养殖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循环农业的诞生与发展现状 被引量:4
18
作者 崔新卫 张杨珠 +1 位作者 吴金水 彭福元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5年第5期74-80,共7页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发展高值循环农业,不仅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而且直接决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发展。本文系统阐述了循环农业的起源及其内涵,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现实压力及发展循环农业必要性,分析了近年... 合理开发利用农业生态系统,发展高值循环农业,不仅是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关键和核心,而且直接决定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和发展。本文系统阐述了循环农业的起源及其内涵,我国传统农业生产的现实压力及发展循环农业必要性,分析了近年来循环农业的主要发展模式,并就我国"种—养"复合系统发展的主要模式进行了比较和总结,进一步探讨了国内外"种—养"复合系统养分循环研究的发展概况。旨在明确循环农业在现代农业发展中核心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农业 循环农业 “种-养”复合系统 养分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有发展前途的7类农业
19
作者 王国芳 《农村新技术》 2005年第10期62-62,共1页
1.高效型农业。利用时间差、空间差立体种养,形成高效复合生态系统,生产高产高效优质农产品。如稻-菇-鱼立体种养,玉米(甘蔗)-食用菌栽培,葡萄-高秆作物-中药材立体种植,多种作物间作套种等形式,可一地多收,高产优质高效。
关键词 农业 复合生态系统 高产优质高效 立体种养 高秆作物 食用菌栽培 利用时间 高效优质 立体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八种类型农业发展势头旺
20
作者 吴铭 《农学学报》 2003年第6X期34-34,共1页
关键词 农业发展 高油玉米 食用菌栽培 中国超级稻 立体种植 高赖氨酸 立体种养 饲料添加剂 毒原 复合生态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