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黑河流域水资源压力定量评价 被引量:14
1
作者 唐霞 张志强 +2 位作者 尉永平 熊永兰 王勤花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219-224,共6页
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经济发展与用水以及流域水环境压力3个角度出发选取6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对2000—2010年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压力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近11a来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较高,但总体上呈... 从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条件、经济发展与用水以及流域水环境压力3个角度出发选取6个指标构建了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对2000—2010年黑河流域的水资源压力状况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黑河流域近11a来水资源综合压力指数较高,但总体上呈下降态势,从2000年的0.58逐步降到2010年的0.28。多年来黑河流域的综合治理包括节水型社会建设等措施卓有成效,但地下水位不断下降,生态环境缺水严重,农业用水比重过高等问题仍未缓解。建议今后仍要继续加强节水型社会建设,促进水资源高效利用,压缩农业用水量,以不断减轻流域水资源压力,促进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压力指数 评价方法 黑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水视角的中国水资源压力时空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2
作者 郑德凤 王佳媛 +2 位作者 李钰 姜俊超 吕乐婷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57-166,共10页
基于水资源节约视角,采用区域水资源规划消耗量占该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来测算水资源压力指数,运用趋势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2005—2017年中国31个省市水资源压力指数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与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选取8个... 基于水资源节约视角,采用区域水资源规划消耗量占该地区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重来测算水资源压力指数,运用趋势分析、探索性数据分析(ESDA)方法对2005—2017年中国31个省市水资源压力指数空间格局演化特征与空间相关性进行分析,并选取8个相关变量,采用地理探测器探究影响水资源压力指数空间分异的因素,结论如下:①研究期内,部分省份水资源压力指数呈上升趋势,环渤海、长江下游和黄河下游等水资源压力较高地区具有较大的节水潜力;水资源压力空间分布不均,东西方的区域差异大于南北方。②水资源压力指数具有明显的空间集聚性,且集聚现象不断加强,水资源压力高高集聚和低低集聚地区空间分布较为稳定。③2005—2017年,影响全国水资源压力空间分异最主要的因素是万元GDP用水量与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东部地区水资源压力主要由人口数量、生活用水量、牲畜数量和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决定;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主要受万元GDP用水量与COD排放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压力指数 水足迹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地理探测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水资源压力时空特征分析及未来状态预测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莫崇勋 祝灿 +3 位作者 阮俞理 雷兴碧 莫细喜 杨云川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99-104,110,共7页
为探究广西水资源压力历史时空演变规律及未来状态特征,以水资源压力指数为指标,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广西2002-2019年水资源压力的变化趋势,并运用马尔科夫链风险预警模型对研究区2020-2022年水资源压力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为探究广西水资源压力历史时空演变规律及未来状态特征,以水资源压力指数为指标,采用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广西2002-2019年水资源压力的变化趋势,并运用马尔科夫链风险预警模型对研究区2020-2022年水资源压力状态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广西2007年及2009-2011年全区的水资源压力整体偏大,水资源压力分布状况与历史旱灾特征吻合;桂林市和防城港市水资源压力呈显著下降趋势,下降速率分别为-0.0045/a和-0.0013/a;验证期(2017-2019年)马尔科夫链风险预警模型的预测精度分别为66.67%、80%、60%,南宁市、北海市、贵港市、玉林市、来宾市的水资源压力状态将在2022年达到中高压力状态,需要保持警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nn-Kendall检验法 马尔科夫链风险预警模型 水资源压力指数 水资源压力 广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区域发展的水资源压力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吴佩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43-149,共7页
针对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各地区水资源压力差异较大的现状,引入了水资源压力指数的概念,并从人口、生态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水资源压力的地区差异;对各省区水资源人口压力指数、生态压力指数、经济发展压力指数... 针对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少、分布不均、各地区水资源压力差异较大的现状,引入了水资源压力指数的概念,并从人口、生态和经济发展的角度,探讨了我国水资源压力的地区差异;对各省区水资源人口压力指数、生态压力指数、经济发展压力指数和紧缺指数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探讨了各地区水资源的紧缺程度,并对我国各省区水资源紧缺类型进行了划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 区域发展 水资源压力指数 水资源短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利用压力分析评价 被引量:13
5
作者 刘玉龙 杨丽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4,共4页
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可用来衡量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相对稀缺性,并判断水资源是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在经济、环境、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从人口数量压力、水资源数量压力、水... 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可用来衡量一个区域的水资源相对稀缺性,并判断水资源是否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概念模型在经济、环境、生态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从人口数量压力、水资源数量压力、水环境压力、水资源技术压力、水资源用水管理压力的角度,建立了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标体系。通过对全国223个地市水资源利用压力的计算分析,该指标体系定量反映了水资源与人口、经济、环境之间的协调关系,验证了所构建的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标的合理性,为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利用压力指数 压力指标体系 水环境压力指数 用水管理压力指数 评价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河北省水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31
6
作者 韩玉 杨晓琳 +2 位作者 陈源泉 隋鹏 顾时贵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031-1038,共8页
水足迹是基于消费基础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指示器,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为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以河北省为例,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计算了2010年河北省的虚拟水消费和水足迹。... 水足迹是基于消费基础的水资源利用情况的指示器,能深刻揭示社会经济系统对水资源的真实消费,为水资源可持续规划与管理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研究方向。本文以河北省为例,运用产品虚拟水研究方法计算了2010年河北省的虚拟水消费和水足迹。结果表明,2010年河北省水足迹为896.40×108m3,人均水足迹为1 246.04 m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匮乏度为747.81%,水资源压力指数高达1 054.08%,说明河北省水资源利用呈不可持续状态。亟需加快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作物布局、调整种植结构,改善人类消费结构及消费模式和虚拟水进口,强化节水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资源 虚拟水 水资源匮乏度 水资源压力指数 河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原城市群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及驱动研究 被引量:22
7
作者 焦士兴 陈林芳 +4 位作者 王安周 张崇崇 尹义星 张馨歆 赵荣钦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2-66,共5页
基于水资源压力指数,结合扩展的Kaya恒等式、LMDI分解模型,划分了中原城市群的类型,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①依据水资源压力指数平均值,濮阳等3个城市属于不可持续发展区,聊城等6个城市属于可持续发展较差区,菏泽等... 基于水资源压力指数,结合扩展的Kaya恒等式、LMDI分解模型,划分了中原城市群的类型,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效应。结果表明:①依据水资源压力指数平均值,濮阳等3个城市属于不可持续发展区,聊城等6个城市属于可持续发展较差区,菏泽等3个城市属于可持续发展一般区,商丘等11个城市属于可持续发展良好区,亳州等6个城市属于可持续发展优异区;②在中原城市群的水资源生态足迹驱动效应中,经济活度效应、资本深化效应呈正向驱动,是水资源问题的诱发因素,而资本效率效应、足迹强度效应呈负向驱动,能够有效缓解水资源问题;③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经济规模较大的城市,较多的劳动力、资本投入的剧增都能造成水资源问题,资本利用效率较高、用水效率较高的城市,有效缓解水资源问题的能力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压力指数 扩展的Kaya恒等式 LMDI分解模型 驱动效应 中原城市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宁夏水资源安全评价 被引量:15
8
作者 宋永永 米文宝 杨丽娜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8-62,共5页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以宁夏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区2012年的水资源足迹,并对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2012年宁夏总的水资源足迹为100.894亿m3,人均水资源足迹为1 558.953m3/人;2农业...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以宁夏2012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区2012年的水资源足迹,并对水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研究表明:12012年宁夏总的水资源足迹为100.894亿m3,人均水资源足迹为1 558.953m3/人;2农业是宁夏水资源消耗量最大的产业,水资源足迹达到84.715亿m3,占本地生产服务用水量的63.086%;3宁夏水资源匮乏度为93.377%,水资源压力指数为124.280%,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因此,可通过调整产业结构,转变消费理念和消费结构,从外流域调水和发展虚拟水贸易等方式缓解地区水资源压力,实现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虚拟水 水足迹 水资源匮乏度 水资源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昆明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杨子江 韩伟超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96-200,211,共6页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以昆明市2014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市2014年的水资源足迹,并评价了其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表明:(1)2014年昆明市总的水足迹高达119.915×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809.76 m... 基于水足迹理论和计算模型及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以昆明市2014年统计数据为依据,计算了该市2014年的水资源足迹,并评价了其水资源利用现状。研究表明:(1)2014年昆明市总的水足迹高达119.915×108 m^3,人均水足迹为1 809.76 m^3/人;(2)农业是昆明市耗水量最大的产业,其水足迹达到43.319×108 m^3,占到本市生产服务用水的77.42%;(3)昆明市水资源匮乏度为241.6%,水资源压力指数为112.7%,水资源利用处于不可持续状态;(4)从产业水足迹上看,第一产业水资源足迹最高,万元产值水足迹最大,水足迹经济效益最低,其次是第二产业,最后是第三产业,其中旅游业水足迹经济效益最高,侧面证明了旅游业是绿色低能耗产业;因此,需要通过调整产业结构,在保证本地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减少作物种植和畜禽养殖,大力发展绿色农业和旅游业,以及从外地调水和加强虚拟水贸易等方式降低该市水资源压力,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水 水足迹:水资源匮乏度 水资源压力指数 可持续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区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方国华 罗乾 +3 位作者 黄显峰 闫轲 闻昕 周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2-14,共3页
将生态足迹的基本理论应用于区域水资源承载力系统研究,分别构建了区域水资源生态足迹与承载力模型及评价模型,引入了衡量水资源生态压力强度的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以连云港市为例分析了2005~2009年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 区域水资源 生态足迹模型 生态承载力评价模型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河池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 被引量:16
11
作者 张义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26-30,共5页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了河池市2004年-201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盈亏、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及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明确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显示:(1)河池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值... 利用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和分析了河池市2004年-2010年水资源生态足迹、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水资源生态盈亏、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及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以明确其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结果显示:(1)河池市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平均值为0.742 0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平均值为7.428 6hm2/人,人均水资源生态盈余平均值为6.686 7hm2/人,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平均值为0.107 7,表明该地区近年来水资源利用处于可持续状态,水资源安全程度高;(2)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年均降幅为7.80%,表明河池市近年来水资源利用效率有了显著提高。最后指出应从水资源均衡因子取值、核算水污染足迹等方面完善水资源生态足迹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生态足迹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盈亏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 可持续利用 河池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WAT的沁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及承载程度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秦西 张羽 +1 位作者 马军霞 左其亭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9,共9页
水资源生态足迹能够反映人类发展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压力,明确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沁河流域为例,借助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水资源生态足迹能够反映人类发展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压力,明确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沁河流域为例,借助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利用SWAT模型输出结果计算各子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并评估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2016年沁河流域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6.17×10^(8)m^(3),主要受到降水量影响;各子流域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说明沁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不可承载状态,供需矛盾突出;2010—2016年水资源承载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沁河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其他流域尺度上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沁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足迹的民勤县农作物耗水当量与气候响应评估 被引量:2
13
作者 韩杰 陈兴鹏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16-226,共11页
在阐述水足迹、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基础上,计算了1991—2013年民勤县8种主要农作物(玉米、小麦、棉花、葵花、苹果、瓜类、蔬菜)蓝水需水量、总耗水当量和单位作物耗水当量,研究了这些作物在23年内总耗水当量和单位耗水当量的时间序列变... 在阐述水足迹、水资源压力指数的基础上,计算了1991—2013年民勤县8种主要农作物(玉米、小麦、棉花、葵花、苹果、瓜类、蔬菜)蓝水需水量、总耗水当量和单位作物耗水当量,研究了这些作物在23年内总耗水当量和单位耗水当量的时间序列变化规律,并对比三种经济技术耗水分离模型,分离出4种典型作物(小麦、玉米、棉花、瓜类)单位气候耗水当量,最后选择逐步回归分析法探讨了作物气候耗水当量与相关气候因子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民勤总耗水当量逐年增加,粮食作物总耗水当量变化最大,蔬菜、油料作物(葵花)次之,单位作物耗水当量在震荡中逐年递减;(2)HP滤波法为最优气候耗水当量分离模型,单位作物气候耗水当量趋势性不明显,序列期内震荡显著,且不同作物差异较大;(3)显著影响单位作物气候耗水当量的主要气候因子为5、6月份总降水量和7月份相对湿度,与生长期内气温要素相关性不强。可见,不同作物耗水变化的气候响应模式差异较大,整体受降水和温度的影响显著,但对全球气候变暖大趋势的响应机制尚不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足迹 水资源压力指数 气候耗水当量 民勤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极限学习机的成都市水生态足迹分析与预测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志豪 唐次来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98-102,共5页
鉴于水资源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0~2019年成都市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压力指数;并运用IELM模型预测了2020年成都市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压力指数;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表明,2000... 鉴于水资源对城市发展至关重要,采用水生态足迹模型计算了2000~2019年成都市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压力指数;并运用IELM模型预测了2020年成都市水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及生态压力指数;分析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和对策。研究表明,2000~2019年成都市水生态足迹总体介于685.50×10^(4)~1064.98×10^(4)hm^(2)之间,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多年平均工业、农业、生活及生态水足迹分别占总水生态足迹的21.96%、52.49%、21.17%、5.64%。不同年份间的水生态承载能力差异显著,其中2018年的水生态承载力在20年内最高,为1656.48×10^(4)hm^(2);2015年最低,仅678.64×10^(4)hm^(2)。生态承载力受年降水量和自然灾害的影响较大。水生态压力指数介于0.56~1.28之间,部分年份大于1.1,说明水资源承载力在这20年内相对稳定。根据IELM模型,预计2020年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达897.10×10^(4)hm^(2),较2019年上升1.29%;承载力较2019年下降19.83%,降至1035.84×10^(4)hm^(2),压力指数较2019年上升26.56%,达0.867。该研究能对成都市水生态足迹作出合理预测,为政府部门制定水资源相关决策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资源足迹 水资源承载力 水资源压力指数 IELM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水量”和“水质”生态足迹及可持续能力量化方法与实证研究
15
作者 马晓蕾 王婕 刘若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3677-3688,共12页
科学测度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能力,对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水量”和“水质”两个角度,对我国31个省域地区的“水量”及“水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我国水资源生态压... 科学测度水资源和水环境可持续能力,对区域水资源管理具有重要意义。从“水量”和“水质”两个角度,对我国31个省域地区的“水量”及“水质“生态足迹、生态承载力和生态压力指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2000—2020年,我国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小于1,最高值为2011年的0.86,总体水量供给充足,可持续能力强;万元GDP水量生态足迹呈波动下降趋势,用水效率大幅度提升。(2)2000—2020年,我国水质可持续能力均较强,处于安全和较安全状态,水质生态盈余量约2亿hm2;人均水质承载力约为人均水质生态足迹的2倍,且万元GDP产生的污水量呈下降趋势。(3)人均水量生态足迹和万元GDP水量生态足迹的空间重心均位于甘肃省。水量及水质生态足迹高值区,均主要位于“胡焕庸线”西北部,而承载力高值区,主要位于青藏高原和我国南方地区。(4)我国水量可持续能力处于安全、临界状态和不安全的地区数,分别占55%、6%和39%;水质可持续能力处于安全、临界状态和不安全的地区数,分别占61%、3%和35%;水量及水质可持续能力较强和较弱的地区数之比,约为6∶4。研究揭示了我国水量及水质风险等级的区域差异,有助于为我国水资源管理及水污染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量生态足迹 水质生态足迹 生态承载力 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 水环境生态压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