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线粒体tRNA^(Trp)种属特异性元件研究
1
作者 金晓玲 巩菊芳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08-713,共6页
为了研究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元件,在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3种向人tRNATrp的突变,体外转录并用枯草杆菌和人这两种不同种属来源的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测定了这些tRNATrp分子的氨酰化活力(Kcat/K... 为了研究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元件,在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基础上,设计并完成了3种向人tRNATrp的突变,体外转录并用枯草杆菌和人这两种不同种属来源的色氨酰-tRNA合成酶(TrpRS)测定了这些tRNATrp分子的氨酰化活力(Kcat/KM).结果表明,与野生型水稻线粒体tRNATrp相比,3个突变体被人TrpRS氨酰化的活力分别提高了354、407和803倍,其中以PMPH3(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氨基酸接受茎的C2-G71和G3-C70都突变为人tRNATrp的氨基酸接受茎的相应部位)的氨酰化活力改变最大.而3个突变体对B.subtilisTrpRS氨酰化活力有进一步负影响,氨酰化活力微弱.说明水稻线粒体tRNATrp氨基酸接受茎上的第2个碱基对C2-G71和第3个碱基对G3-C70在人色氨酰-tRNA合成酶识别过程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水稻线粒体tRNATrp的种属特异性元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属特异性元件 水稻线粒体trnatrp 突变体 色氨酰tRNA合成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 被引量:25
2
作者 李小明 郑用琏 +1 位作者 张方东 朱英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01-204,共4页
应用RFLP技术 ,研究了红莲型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及野败型、马协型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表明 ,红莲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之间在多个基因区域存在明显差异 ,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 ;红莲型不... 应用RFLP技术 ,研究了红莲型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及野败型、马协型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结果表明 ,红莲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之间在多个基因区域存在明显差异 ,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研究提供了线索 ;红莲型不育系与野败型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马协型不育系与野败型不育系的线粒体基因组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在分子水平揭示了不育胞质的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LP 细胞质雄性不育 水稻 线粒体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研究 被引量:27
3
作者 易平 汪莉 +1 位作者 孙清萍 朱英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29-733,共5页
以红莲 (HL)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及杂种一代F1为材料 ,首次比较研究了红莲型水稻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及各位点的编辑频率 .结果表明atp6基因的转录本有 18个编辑位点 ,其中有 15个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一和第二位点... 以红莲 (HL)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及杂种一代F1为材料 ,首次比较研究了红莲型水稻线粒体atp6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及各位点的编辑频率 .结果表明atp6基因的转录本有 18个编辑位点 ,其中有 15个发生在密码子的第一和第二位点上 ,这些位点的编辑最终会导致氨基酸种类的变化 .18个编辑位点在A、B和F1中没有差异 ,但各位点的编辑频率在引入了核恢复基因的条件下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完全编辑的比例增加 .这些结果首次证明HL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atp6转录本的编辑有一定相关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水稻 线粒体 atp6基因转录本 编辑位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受核背景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易平 余涛 +1 位作者 刘义 朱英国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86-188,共3页
高等植物细胞核与线粒体之间的互作机理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而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材料。以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两种杂交一代(F1和SF1)为材料,利用一种... 高等植物细胞核与线粒体之间的互作机理一直是发育生物学的研究热点,而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细胞质雄性不育现象的发现,为该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极好的材料。以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A、保持系B和两种杂交一代(F1和SF1)为材料,利用一种适用于线粒体基因表达分析的差异展示方法,研究了不同核背景下线粒体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核背景的改变对线粒体基因的表达具有广泛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 基因 表达 细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筛选 被引量:7
5
作者 裴得胜 蔡平钟 +6 位作者 李名扬 向跃武 阎文昭 张志雄 侯磊 张志勇 裴炎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99-902,共4页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 通过单因素的改变对核质互作型水稻线粒体DNA的RAPD反应条件进行优化 ,并在最佳条件下用OPERON公司OPA~OPM系列共 2 6 0个随机引物筛选水稻Ⅱ 32不育系、保持系、杂种一代线粒体DNA的差异片段 ,结果共获得 2 2个差异带。其中OPH19 180 0、OPJ0 9 4 0 0、OPJ18 14 0 0、OPJ18 10 0 0、OPJ2 0 30 0这几个特异片段可能与水稻雄性不育相关。我们正在用分子检测确定这些标记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质 互作型水稻 线粒体 不育基因 RAPD标记 基因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红莲型不育系雄性配子发育过程中线粒体功能基因转录本的编辑位点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孔进 谭艳平 +2 位作者 陈祖玉 李绍清 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95-99,共5页
RNA编辑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线粒体中,是线粒体产生功能蛋白所必不可少的过程。以红莲(HL)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粤泰A、保持系粤泰B及杂种红莲优6四分体时期的花药、单核花粉和二核花粉为材料,研究了线粒体功能基因———atp6、coxⅡ... RNA编辑普遍存在于高等植物线粒体中,是线粒体产生功能蛋白所必不可少的过程。以红莲(HL)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粤泰A、保持系粤泰B及杂种红莲优6四分体时期的花药、单核花粉和二核花粉为材料,研究了线粒体功能基因———atp6、coxⅡ及嵌合基因orfH79转录本的编辑位点。结果表明,atp6转录本的编辑能力明显受到恢复基因的影响。atp6转录本在不育系中不被编辑或部分编辑,而在引入了恢复基因的杂种一代中,其编辑能力均大幅提高。coxⅡ转录本在3个材料中编辑状态没有差别,而嵌合基因orfH79在各个材料中均不被编辑。由此推测,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与atp6转录本编辑能力的基本丧失紧密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雄配子发育 线粒体 RNA编辑 细胞质雄性不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和野败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线粒体DNA(mtDNA)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梅启明 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1990年第1期25-33,共9页
以水稻红莲型和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用不连续蔗糖梯度离心法提纯线粒体,以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法抽提mtDNA。用琼脂糖电泳和电镜观察比较不育系mtDNA差异,发现不育系中有小分子mtDNA(即m_2和m_3),不同细胞质间的小分子mtDNA存... 以水稻红莲型和野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为材料,用不连续蔗糖梯度离心法提纯线粒体,以饱和酚-氯仿-异戊醇法抽提mtDNA。用琼脂糖电泳和电镜观察比较不育系mtDNA差异,发现不育系中有小分子mtDNA(即m_2和m_3),不同细胞质间的小分子mtDNA存在差异。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名为m_1的大分子mtDNA无差异;本文还研究了mtDNAm_1的理化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 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水稻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BAC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5
8
作者 易平 汪莉 +1 位作者 万翠香 朱英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56-759,共4页
以红莲型 (HL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 ,构建了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 BAC文库。每个文库保存约2 30 0个菌落 ,外源插入片段介于 9~ 2 5 kb之间。以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文库进行菌落原位杂交验证 ,均筛选到了阳性克隆。构建的两... 以红莲型 (HL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为材料 ,构建了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 BAC文库。每个文库保存约2 30 0个菌落 ,外源插入片段介于 9~ 2 5 kb之间。以线粒体基因为探针对文库进行菌落原位杂交验证 ,均筛选到了阳性克隆。构建的两个文库为进一步研究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的结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保持系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基因组 BAC文库 红莲型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BT型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酶切电泳带型 被引量:9
9
作者 杨金水 葛扣麟 Virginia Walbot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1-8,共8页
采用加长组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有效地分辨水稻BT型不育系(寒丰A)和保持系(寒丰B)线粒体DNA HindⅢ,BamH Ⅰ和Sal Ⅰ酶切片段的数目和分子量。寒丰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DNA最小长度约300kb,无显著差异。用9个玉米和水稻线粒体... 采用加长组合琼脂糖凝胶电泳,可以有效地分辨水稻BT型不育系(寒丰A)和保持系(寒丰B)线粒体DNA HindⅢ,BamH Ⅰ和Sal Ⅰ酶切片段的数目和分子量。寒丰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DNA最小长度约300kb,无显著差异。用9个玉米和水稻线粒体基因探针与酶切条带杂交发现,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的相同大小酶切片段含有相似的顺序。两种mtDNA均存在rrn18S的重复顺序。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 HindⅢ,BamH Ⅰ和Sal Ⅰ酶切产生的相同片段分别为70%,64%和7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基因组 酶切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DNA的AP-PCR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汪莉 易平 +1 位作者 万翠香 朱英国 《武汉植物学研究》 CSCD 2002年第6期405-408,共4页
为了研究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关系 ,以水稻红莲型粤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A和保持系 B及杂种一代 F1 为材料 ,应用 AP- PCR分析 ,用 10个单引物对其线粒体 DNA进行扩增。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引物在 3种材料间均有不同... 为了研究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与线粒体基因组的关系 ,以水稻红莲型粤泰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A和保持系 B及杂种一代 F1 为材料 ,应用 AP- PCR分析 ,用 10个单引物对其线粒体 DNA进行扩增。实验结果表明 ,不同的引物在 3种材料间均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为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子机理的研究提供了线索 ;此外 ,在引物 6 F1的扩增图谱中找到一条在 YTA和 F1 中特异的带 TAF6 F 2 ,Sounthern分析 TAF6 F2 不育胞质的特异性 ,可能与红莲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性状的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莲型细胞质雄性不育 水稻 线粒体DNA AP-PCR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胚乳发育中线粒体向淀粉质体转变及琥珀酸脱氢酶的定位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睿 蓝盛银 徐珍秀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以水稻胜泰一号为材料 ,对其开花后发育前期颖果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 ,查明在某一特定时期线粒体大量转变为淀粉质体。进而对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电镜细胞化学定位分析 ,在胚乳细胞中线粒体的内膜和嵴上均有显著的酶活... 以水稻胜泰一号为材料 ,对其开花后发育前期颖果进行了超微结构观察 ,查明在某一特定时期线粒体大量转变为淀粉质体。进而对线粒体标志酶———琥珀酸脱氢酶进行了电镜细胞化学定位分析 ,在胚乳细胞中线粒体的内膜和嵴上均有显著的酶活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发育 琥珀酸脱氢酶 细胞化学定位 线粒体 淀粉质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个水稻线粒体丙酮酸激酶基因(mtOsPKs)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吴金山 张艳 +1 位作者 朱传凤 罗丽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0年第5期782-788,共7页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为催化糖酵解途径中最后一步反应关键酶,是植物能量释放利用的关键步骤。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扫描,获得10个具有PK极保守区域(PK-PK-C)的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家族... 丙酮酸激酶(Pyruvate kinase,PK)为催化糖酵解途径中最后一步反应关键酶,是植物能量释放利用的关键步骤。本研究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基因组进行扫描,获得10个具有PK极保守区域(PK-PK-C)的基因。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结果表明该家族所有基因的氨基酸一致性为38.4%,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也暗示该家族存在4对旁系同源基因;MEME程序分析结果表明该家族都具有完全保守的基序,这些基序排列次序基本相同。对预测定位在线粒体的4个PK基因进行半定量RT-PCR分析,结果表明,Os04g0677500基因在各器官的表达量都很高,呈组成性表达;而Os10g0571200在各器官基本不表达;Os01g0276700和Os03g0672300表达在各器官中存在差异性。4个mtOsPKs表达情况的多样性可能是水稻在进化中适应不同生存环境而产生,使线粒体作为能量加工厂的正常运转提供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丙酮酸激酶 线粒体 表达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协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的线粒体DNA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刘军 朱英国 杨金水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15-319,共5页
采用RFLP分析与分子杂交实验,研究马协型及野败型不育系线粒体基因组的组成,初步证实它们属于不同来源的细胞质;马协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线粒体基因组之间也存在明显的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
关键词 RFLP 线粒体基因组 水稻 马协型 不育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线粒体基因组翻译产物与细胞质雄性不育性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桂权 卢永根 +1 位作者 刘祚昌 赵世民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3期85-86,共2页
引言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线粒体基因组存在某种关系。分析玉米、高粱、甜菜、小麦和烟草等作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翻译产物,发现不育细胞质与正常细胞质在蛋白质水平上存在差异。在水稻,有人对BT型雄性不育材料作... 引言 近年来,许多研究表明,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性与线粒体基因组存在某种关系。分析玉米、高粱、甜菜、小麦和烟草等作物的线粒体基因组翻译产物,发现不育细胞质与正常细胞质在蛋白质水平上存在差异。在水稻,有人对BT型雄性不育材料作了类似的研究,但我国应用最广泛的野败型雄性不育材料至今仍未见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 基因 雄性不育 细胞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胞质雄性不育水稻线粒体能量释放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
15
作者 周培疆 凌杏元 +3 位作者 周涵韬 张端阳 屈松生 朱英国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18-824,共7页
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CMS)现象 ,已在 2 71种植物中发现。根据少数几种较为深入的植物 CMS研究 ,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可能由许多不同原因导致的复杂现象。目前已有许多证据证明 CMS与植物线粒体密切相关 ,... 高等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 (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CMS)现象 ,已在 2 71种植物中发现。根据少数几种较为深入的植物 CMS研究 ,人们认为这是一种可能由许多不同原因导致的复杂现象。目前已有许多证据证明 CMS与植物线粒体密切相关 ,人们确信细胞质的不育因子主要位于线粒体上 ,不育系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均存在明显差异。本文用精密微热量计 ( L KB2 2 77)和差示扫描量热仪( Dupont910 )分别测定了水稻野败型 (珍汕 97)和红莲型 (广丛 4 1)可育与不育系水稻线粒体体外能量释放热谱和 DSC曲线。探讨了它们在恒温和变温条件下能量释放的规律和特性 ,建立了它们在不同条件下能量释放的动力学模型 ,并分别计算它们在能量释放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育系水稻线粒体在其能量释放过程中放热量较大且具有较高能垒和复杂机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 能量释放 热力学 动力学 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线粒体DNA的热变性及热力学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培疆 谢昌礼 +2 位作者 屈松生 周涵韬 朱英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476-479,共4页
The heat denaturation of the rice mitochondrial DNA in two different media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25-85 ℃ The heat denaturation curve of the rice mito... The heat denaturation of the rice mitochondrial DNA in two different media has been studied by using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over the temperature range 25-85 ℃ The heat denaturation curve of the rice mitochondrial DNA in 0.15 mol.L-1 NaCl solution has been obtained and the thermodyndric functions of the rice mitochondrial DNA in the heat denaturation process have been calculated. Furthermor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se thermodyndric functions and the structure of the rice mitochondrial DNA has been discussed preliminari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DNA 热变性 紫外光谱 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在种子萌发及叶片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兰金苹 丁国涛 +4 位作者 刘钊 郭亚璐 郭美岑 史佳楠 刘国振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8,共8页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能量供应细胞器,虽然多种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已知,但对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研究关注甚少。本研究采取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策略,制备了17个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特异性抗体,包括NADH脱氢酶、细胞...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中主要的能量供应细胞器,虽然多种植物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已知,但对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研究关注甚少。本研究采取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策略,制备了17个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特异性抗体,包括NADH脱氢酶、细胞色素C氧化酶、细胞色素C合成酶、ATP合酶和核糖体蛋白质等5类,利用免疫印迹技术(Western blot)调查了这些蛋白质在水稻种子萌发及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叶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发现,在种子萌发阶段,ATP合酶中的亚基9和核糖体蛋白质S13亚基表达上调,细胞色素C合成酶CCMB和CCMC表达下调,其余13个表达没有发生变化。在叶片发育阶段,15个蛋白质发生表达上调,且表达模式基本相似,均呈现前期较低,随发育逐渐提高,到成株期达到峰值,其中部分蛋白质在成熟期仍维持在较高的峰值强度(如NAD4、CCMFc、ATP9、RPS1、RPS4和RPS7),提示这些蛋白质在成熟后的灌浆期仍发挥一定作用,而其余蛋白质在成熟期表达量明显下降,提示其功能主要是在营养生长阶段发挥。有意思的是,在叶片发育阶段,RPS19蛋白质表达下调,ATP1蛋白质的表达稳定,它们的特征和功能值得进一步关注。本试验结果直观且相对定量地揭示了线粒体基因编码蛋白质的表达与种子萌发和叶片生长之间的关联,为深入了解其功能提供了有价值的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线粒体 蛋白质表达 基于抗体的蛋白质组学 免疫印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钕(Ⅲ)对水稻线粒体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周锡昌 吴明和 +4 位作者 杨旻 赵则春 郝广勤 梅启明 Xi-chang Ming-he Ze-chun Guang-qin Qi-ming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10期17-19,共3页
采用不同浓度(0~60mg/L)的氯化钕(neodymium chloride)对水稻品种进行液体培养,获得线粒体。分析了水稻线粒体抗氧化保护酶及呼吸代谢酶和能量转换酶(COX、SOD、GSH-Px、Ca2+-ATPase、Mg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当浓度(10~4... 采用不同浓度(0~60mg/L)的氯化钕(neodymium chloride)对水稻品种进行液体培养,获得线粒体。分析了水稻线粒体抗氧化保护酶及呼吸代谢酶和能量转换酶(COX、SOD、GSH-Px、Ca2+-ATPase、Mg2+-ATPase)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适当浓度(10~40mg/L)的氯化钕对酶的活力具有明显的诱导和促进作用;但当稀土氯化钕的浓度升高到40~60mg/L时则对酶活力开始产生钝化和抑制作用。分析认为,线粒体抗氧化保护酶及呼吸代谢酶和能量转换酶活性的升高和增强,表明稀土钕可能通过提高线粒体酶的活力,而具有清除含氧自由基和提高作物产品质量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钕 水稻线粒体 线粒体酶活力 RARE Earth Rice 抗氧化保护酶 氯化钕 能量转换 作物产品质量 转换酶 浓度升高 代谢酶 抑制作用 液体培养 氧自由基 水稻品种 酶活性 呼吸 分析 促进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滇一型不育系和保持系线粒体DNA差异的AFLP检测 被引量:5
19
作者 侯思名 谭学林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4期367-369,共3页
使用蔗糖衬垫法提取了线粒体DNA(mtDNA),利用AFLP技术比较了滇一型水稻的4套不育系与保持系的mtDNA的差异。从92G03/92S09引物对选择扩增产物中得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条带。在约287bp处,保持系均有一条带,对应的不育系均缺少该条带... 使用蔗糖衬垫法提取了线粒体DNA(mtDNA),利用AFLP技术比较了滇一型水稻的4套不育系与保持系的mtDNA的差异。从92G03/92S09引物对选择扩增产物中得到了不育系与保持系差异条带。在约287bp处,保持系均有一条带,对应的不育系均缺少该条带。以上滇一型水稻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差异的存在,表明可能与育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滇-型不育系 保持系 线粒体DNA AFLP检测 蔗糖衬垫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野败不育系与保持系线粒体DNA限制酶酶切图谱分析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杨金水 VirginiaWalbot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181-186,共6页
采用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比较了水稻野败不育系及其籼型保持系线粒体DNA酶切图谱。野败不育系与籼型保持系线粒体DNA在组成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根据具有相同迁移位置与大小的片段比例判断,这2种不同细胞质线粒... 采用限制酶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方法比较了水稻野败不育系及其籼型保持系线粒体DNA酶切图谱。野败不育系与籼型保持系线粒体DNA在组成上存在十分明显的差异。根据具有相同迁移位置与大小的片段比例判断,这2种不同细胞质线粒体DNA顺序同源性约为30%。分子杂交结果显示,编码功能蛋白的基因及其邻近顺序存在相当程度的保守性。本文并对线粒体DNA的组成变异与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关系进行了分析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线粒体DNA 限制酶酶切图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