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活性及最佳混配比,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设置多个氟茚唑菌胺和苯醚甲环唑混配比,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目的】探究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活性及最佳混配比,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设置多个氟茚唑菌胺和苯醚甲环唑混配比,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利用Wadley法计算增效系数SR,选取增效作用最显著的混配比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调查田间发病情况。【结果】氟茚唑菌胺: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1:9至9:1的配比范围混配时SR值介于0.7180~3.2735,其中复配比例为1:9时SR值达3.2735,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0 g a.i./hm2的桶混处理即可与各供试化学药剂在推荐剂量下的防治效果持平,且显著优于4%井冈霉素A水剂的防效。【结论】田间用量为90 g a.i./hm2的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比为1:9)桶混处理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使用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展开更多
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为明确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文章以嘉67和秀水121为供试水稻品种,以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为明确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文章以嘉67和秀水121为供试水稻品种,以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后,在2种水稻品种上均对水稻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在2种水稻品种中防治效果一致。不同浓度药剂试验均未见药害。从防治效果上看,50 mL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50 mL 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探究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对水稻纹枯病室内活性及最佳混配比,进行田间药效试验验证其实际应用效果,为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提供新的策略。【方法】设置多个氟茚唑菌胺和苯醚甲环唑混配比,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进行室内毒力测定,利用Wadley法计算增效系数SR,选取增效作用最显著的混配比进行田间药效试验,调查田间发病情况。【结果】氟茚唑菌胺:苯醚甲环唑以质量比1:9至9:1的配比范围混配时SR值介于0.7180~3.2735,其中复配比例为1:9时SR值达3.2735,增效作用最强。田间试验结果表明,90 g a.i./hm2的桶混处理即可与各供试化学药剂在推荐剂量下的防治效果持平,且显著优于4%井冈霉素A水剂的防效。【结论】田间用量为90 g a.i./hm2的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有效成分比为1:9)桶混处理能有效防治水稻纹枯病,氟茚唑菌胺与苯醚甲环唑复配使用在水稻纹枯病的防治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文摘纹枯病是水稻主要病害,为明确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文章以嘉67和秀水121为供试水稻品种,以10%井冈霉素A可溶性粉剂为对照药剂,进行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后,在2种水稻品种上均对水稻纹枯病有很好的防治效果,且在2种水稻品种中防治效果一致。不同浓度药剂试验均未见药害。从防治效果上看,50 mL新药剂40%丙硫菌唑·戊唑醇悬浮剂混配50 mL 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防治水稻纹枯病可以在当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