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0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保护措施
1
作者 王志豪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10期45-47,共3页
保护水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是维护自然生态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极具挑战性,需要社会各界长期共同努力,以取得显著的水质改善效果。该文旨在全面分析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切实可行的水生态环... 保护水生态环境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是维护自然生态健康的必要条件。然而,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极具挑战性,需要社会各界长期共同努力,以取得显著的水质改善效果。该文旨在全面分析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探讨切实可行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供参考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影响因素 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影响因素及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研究
2
作者 杨光 《绿色中国》 2025年第1期130-132,共3页
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工业污染、农业径流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不同区域的水质监测数据,评估了水环境质量现... 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对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本文研究了影响水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包括人类活动、工业污染、农业径流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收集了不同区域的水质监测数据,评估了水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变化趋势。研究结果显示,工业排放和农业施肥是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和污染物超标。同时,提出了相应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如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实施水资源管理政策和公众参与等。本文的研究为水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系统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工业污染 农业径流 体富营养化 生态保护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罗艳 李佳娜 +7 位作者 王析镭 李沛然 龚颖婷 曾东 贺德春 柳王荣 陈新春 陈华杰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817-2827,共11页
为评估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对三江一级支流水质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23年宁波市三江(甬江、姚江、奉化江)一级支流汇水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对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三江一级支流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 为评估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对三江一级支流水质的影响,本研究基于2023年宁波市三江(甬江、姚江、奉化江)一级支流汇水范围内的农业生产数据和水质监测数据,对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和三江一级支流水质的时空演变特征及两者之间的响应关系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农村生活污水是农业源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排放的主要来源,其贡献率分别为57.3%和61.0%;种植业对总磷的污染贡献率达76.7%。宁波市农业面源污染负荷存在显著的空间差异,高桥镇COD、氨氮单位面积污染负荷最高,分别达到4163.1、1136.7 kg·km^(-2),而姜山镇总磷单位面积污染负荷则高达397.2 kg·km^(-2)。三江一级支流水质呈现季节变化趋势,且部分汇水单元单位国土面积农业面源污染负荷与水质存在对应关系,但在整体镇街层面上,污染负荷与水质无显著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在农业生产活动强度较高的15个控制单元,单位国土面积COD、氨氮、总磷污染负荷与水环境污染物浓度均呈显著相关关系,其判定系数分别为0.27、0.30及0.35,水质对污染负荷响应程度较高。本研究明确了根据单位国土面积农业面源污染负荷预测水环境质量的适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污染 负荷评估 水环境质量 响应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河水库流域水环境质量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董徐艳 张火林 +1 位作者 王春香 罗柏青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1期53-54,共2页
评价水库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河水库2015—2022年逐月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与调查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水环境评价模型对西河水库流域水环境质量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 评价水库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对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西河水库2015—2022年逐月水环境质量状况监测与调查资料,采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和水环境评价模型对西河水库流域水环境质量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西河水库已接近轻度富营养、轻度污染,主要是高锰酸盐指数、五日生化需氧量、氨氮、总氮、总磷、氟化物6项指标超标。西河水库水环境容量与流量、降雨量、主要污染物浓度有关,雨季水环境容量较大、旱季水环境容量较小。利用ArcGIS空间分析模块分析了主要污染物的来源。建议:政府部门加大监管力度,定期巡查,建立水源地信息化管理平台;加大面源整治力度,加快建设流域内村庄的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理设施,规范农村畜禽养殖,加强相关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农户污染防范意识;强化监测预警及风险防范能力,储备应急物资,建设应急防护工程,提升应急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环境容量 西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玉林市生猪粪污资源化利用提升水环境质量的浅见 被引量:2
5
作者 何莉莉 唐希 +1 位作者 黄鑫茹 苏江伟 《广西畜牧兽医》 2024年第3期134-135,共2页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而生猪养殖污染一直是影响玉林市南流江和九洲江流域(以下简称“两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2017年以来,国家全面推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将粪污处理工艺从深度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资源化利用。玉林市结合本... 俗话说“猪粮安天下”,而生猪养殖污染一直是影响玉林市南流江和九洲江流域(以下简称“两江流域”)水环境质量的重要因素。2017年以来,国家全面推行粪污资源化利用,将粪污处理工艺从深度处理、达标排放转变为资源化利用。玉林市结合本市生猪产业发展情况,落实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总结推广先进技术,两江流域水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结合日常工作调研,深入研究分析,形成一些浅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生猪产业发展 粪污处理 资源化利用 南流江 猪粮安天下 工作调研 玉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熵权-云模型理论的河网水环境质量评价
6
作者 徐存东 沈家兴 +2 位作者 李嘉明 田俊姣 胡小萌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64-67,110,共5页
针对目前河网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以浙江省嘉善县姚庄河网为例,选取DO、NH_(3)-N、TN、TP、COD五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将姚庄河网划分为4个圩区,对18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现场采样和检测试验,将云模型理论融入熵权法中得到评价方法,... 针对目前河网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的不足,以浙江省嘉善县姚庄河网为例,选取DO、NH_(3)-N、TN、TP、COD五个指标作为评价指标,将姚庄河网划分为4个圩区,对18个水质监测断面进行现场采样和检测试验,将云模型理论融入熵权法中得到评价方法,对各水质监测断面进行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DO、NH_(3)-N所占权重分别为0.344、0.201,DO、NH_(3)-N是影响姚庄河网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的主要因素;姚庄圩区内部半数测点为Ⅳ类水,水环境质量急需改善。研究成果可为南方平原河网水环境质量的评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熵权 云模型 平原河网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研究进展及业务发展思路 被引量:28
7
作者 李茜 张鹏 +3 位作者 彭福利 许荣 朱莉莉 李健军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6,共9页
开展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抓手。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国内外水质预报预警系统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水质预报预警方面... 开展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工作是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部分,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重要抓手。文章介绍了国内外水质模型的研究进展,并概述了国内外水质预报预警系统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我国水质预报预警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国家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业务发展的初步思路。我国水质预报预警体系建设要以技术体系和业务体系为保障,以水质模型和面源污染模型为支撑,依托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决策支持平台,开展环境监管业务化应用、治理决策精细化支撑、污染事故科学化处置和数据产品社会化服务4种业务应用,逐步建成架构统一、业务协同、资源共享、上下游联动的全国-流域-省级-城市四级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网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预报 水环境质量预警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大数据平台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金锋 郑华 +5 位作者 彭福利 邓力 张晓岭 黄程 李若男 饶凯锋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30-240,共11页
构建基于水环境模型的水质预报预警大数据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面临模型的规模计算及其引发的模拟结果规模存储、规模分析的挑战。相关挑战极大地限制了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业务的深入开展,但目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极少。... 构建基于水环境模型的水质预报预警大数据平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主要面临模型的规模计算及其引发的模拟结果规模存储、规模分析的挑战。相关挑战极大地限制了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业务的深入开展,但目前国内外关于此方面的研究极少。为此,提出了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大数据平台框架。该框架以水环境模型体系为基础,以大数据集群计算体系为核心,通过水环境模型融合大数据技术,以实现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应用服务为目标,旨在解决预报预警业务自动化和自定义化问题。框架明确了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大数据平台的组成及建设流程,并以实际项目为案例,介绍了实现框架的技术方案并证明了其可行性。研究成果可为重新审视复杂水环境模型与大数据技术的关系提供新的见解,也可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水环境质量预报预警平台的构建提供思路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模型 水环境质量预报 水环境质量预警 大数据 Hado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质量的灰色关联分析
9
作者 余柯嘉 李亚琴 +1 位作者 杜小凡 谷娇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8期79-81,共3页
山西长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水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而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严重阻碍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通过收集和整理2013—2022年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数据和水环境质量数据,探讨了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耦合作用,并通... 山西长期的资源型经济发展模式对水环境带来了许多不利影响,而水资源的过度浪费严重阻碍了山西省的经济发展。通过收集和整理2013—2022年山西省的经济增长数据和水环境质量数据,探讨了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质量之间的耦合作用,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方法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山西省工业用水、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COD排放量、工业氨氮排放量,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活用水、生活污水排放量、生活COD排放量、生活氨氮排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水环境质量指标与人均GDP和第二、第三产业占GDP比重均存在灰色关联度,3种指标耦合作用较强,山西省经济增长与水环境质量指标存在关联度,两者相互影响作用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水环境质量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综合指数法的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排名探讨 被引量:19
10
作者 安国安 林兰钰 邹世英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50-57,共8页
依据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定期排名,是目前环境管理者为促进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一种政策措施,采用正确的排名方法是保障排名结果是否合理的关键。研究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类别法两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城市河流黑臭... 依据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状况进行定期排名,是目前环境管理者为促进地表水环境质量改善的一种政策措施,采用正确的排名方法是保障排名结果是否合理的关键。研究选用综合污染指数法、水质类别法两种常用的评价方法,同时结合城市河流黑臭、浑浊等特点,筛选出pH、溶解氧、色度、化学需氧量、悬浮物、氨氮、总磷7项因子参与评价并对河南省辖内的城市河流进行排名。结果表明,选用的排名方法基本满足城市河流水环境质量排名的需求,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河流 水环境质量排名 水环境质量综合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水环境质量灰色关联度评价 被引量:62
11
作者 秦昌波 郑丙辉 +2 位作者 秦延文 雷坤 于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94-99,共6页
以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为例,对海岸带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系统分析各种绝对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变权重的加权绝对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海岸带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 以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为例,对海岸带水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进行研究,在系统分析各种绝对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变权重的加权绝对灰色关联度计算方法,提出了基于灰色关联度的海岸带水环境质量评价方法.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海岸带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指标,其中,化学指标可以选择CODMn,BOD5,无机氮,磷酸盐和DO等,生物指标包括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和叶绿素a浓度、浮游动物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对渤海湾天津段海岸带的水环境评价结果表明:北部主要排污口——大沽口附近水环境质量面临威胁,水质呈Ⅲ-Ⅳ级;而中南部水质为Ⅱ级,远岸水环境质量良好,属于Ⅰ级.说明陆源活动影响是使水环境质量受损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灰色关联评价 海岸带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基准、标准与流域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策略 被引量:142
12
作者 孟伟 张远 郑丙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共6页
辨析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概念差异,指出了它们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作用.全面总结了美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水质标准体系在组成、保护功能、制定方法上的不同,以及水质标准在水污染物总量控... 辨析了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概念差异,指出了它们对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作用.全面总结了美国水环境质量基准与标准的制定过程与方法,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水质标准体系在组成、保护功能、制定方法上的不同,以及水质标准在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应用情况.分析表明:水质标准是在水质基准基础上依据水体功能来确定的,水质基准是制定标准的基本依据.当前水质基准主要包括毒理学基准和生态学基准2类,基准值主要采用生态毒理学、调查统计分析方法确定,水生态分区是制定生态学基准的区域单元.从水质标准与总量控制的关系上看,基于水质标准的总量控制是当前水污染控制的发展趋势,并且水质标准体系的内容和组成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保障水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安全将是水质标准要保护的核心功能.最后,提出了我国水环境质量基准和标准的发展对策及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基准 标准 总量控制 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色聚类法的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被引量:60
13
作者 周林飞 许士国 孙万光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40-245,共6页
湿地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 湿地水环境系统是一个灰色系统.将灰色聚类法应用到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中,建立了一套比较完善、适合于湿地的水环境质量评价体系.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为依据,污染程度共分为5个等级.利用白化权函数描述水质分级界限,利用倒数法确定聚类权,构建了综合评判灰色数学模型,并运用此模型对扎龙湿地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与分析.评价结果证实,无论是空间上还是时间系列上,扎龙湿地水环境污染都比较严重.这种污染主要是由缺水型污染、超标型污染和内源型污染三者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缺水是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龙湿地 水环境质量 灰色聚类法 综合评价 成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千岛湖水环境质量调查与保护对策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韩伟明 胡水景 +3 位作者 金卫 李瑾 李峻雷 王进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0-26,共7页
通过1992~1993年对千岛湖水质、底质、生物和污染源的调查,对其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输入作了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湖泊已属中营养状态。非点源输入量占入湖污染总量的95... 通过1992~1993年对千岛湖水质、底质、生物和污染源的调查,对其水环境质量和污染物输入作了综合的评价。结果表明:千岛湖水质状况良好,但局部水域水质污染逐年加重,湖泊已属中营养状态。非点源输入量占入湖污染总量的95%,而50%非点源输入量来自上游安徽来水。建立了对流扩散模型并进行水质预测,提出了千岛湖水环境保护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质量 评价 千岛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内梅罗指数的阳宗海湖滨湿地水环境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15
作者 王书锦 刘云根 +4 位作者 侯磊 梁启斌 王妍 詹乃才 张慧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9,14,共5页
在采集阳宗海湖滨湿地水样并测定水样中富营养化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的基础上,用内梅罗指数法对不同湖滨湿地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P总平均质量浓度为0.095mg/L,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0.05mg... 在采集阳宗海湖滨湿地水样并测定水样中富营养化指标和重金属指标的基础上,用内梅罗指数法对不同湖滨湿地区域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TP总平均质量浓度为0.095mg/L,是《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0.05mg/L)的1.9倍;COD总平均质量浓度为19.59mg/L,未超过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20mg/L);阳宗海湖滨湿地As污染最为严重,总平均质量浓度为0.112mg/L,超过了GB 3838—2002Ⅴ类水标准(0.10mg/L),Zn、Cu、Cr未超过GB 3838—2002Ⅲ类水标准,Cd、Mn、Ni、Pb、Co未检出;4个湖滨湿地区域富营养化指标的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均为良好,空间上表现为北部>东部>南部>西部;重金属指标的内梅罗指数评价结果为东部和北部中度污染水平,南部和西部重度污染水平,空间上表现为南部>西部>东部>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 阳宗海 湖滨湿地 水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城市化过程与水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被引量:56
16
作者 周海丽 史培军 徐小黎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273-279,共7页
选择深圳这个人类活动强度极大的城市作为案例地区 ,基于深圳多年的统计数据、环境数据以及影像的解译数据 ,进行回归和主成分分析 ,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水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 ,城市用地比例是深圳河流综合污染指... 选择深圳这个人类活动强度极大的城市作为案例地区 ,基于深圳多年的统计数据、环境数据以及影像的解译数据 ,进行回归和主成分分析 ,建立了城市化水平与城市水环境质量变化之间的回归模型 .结果表明 ,城市用地比例是深圳河流综合污染指数变化的主要原因 ,这从另一方面表明 ,区域环境容量是评价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基础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市 城市化 水环境质量 区域环境质量 质评价 质污染指数 城市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学需氧量减排与水环境质量变化关联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李名升 张建辉 +3 位作者 罗海江 梁念 于洋 孙媛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63-467,共5页
化学需氧量是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分析化学需氧量排放变化及减排形势对今后化学需氧量及其他污染物减排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学需氧量减排趋势和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定量和定性地考... 化学需氧量是中国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之一。分析化学需氧量排放变化及减排形势对今后化学需氧量及其他污染物减排具有借鉴意义。在分析"十一五"期间中国化学需氧量减排趋势和水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定量和定性地考察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呈下降趋势,但生活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比重有所上升,中西部地区排放量下降趋势比东部地区要小;化学需氧量减排目标顺利实现,其中,工业源是减排主体,东部地区对减排贡献最大;中国地表水环境质量逐步改善,高锰酸盐指数质量浓度累计下降31.9%,Ⅰ~Ⅲ类水质断面比例累计提高14.4个百分点。无论是全国尺度还是流域尺度,随着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减少,地表水水质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改善,两者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正相关关系,但是部分流域存在污染物排放总量与环境质量变化不完全协同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 水环境质量 关联分析 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环境质量评价中的层次分析法 被引量:66
18
作者 苏德林 武斌 沈晋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05-107,134,共4页
应用层次分析法对松花江哈尔滨江段水体的水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法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实用性和系统性,比模糊数学法进行评价更接近实际水环境质量。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水环境质量 环境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们江地区水环境质量研究 被引量:11
19
作者 朱颜明 王稔华 +2 位作者 卢学强 黎劲松 陈定贵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15-223,共9页
图们江地区5条河流18个断面水环境质量研究表明,本区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大部分河流断面水质在Ⅳ、Ⅴ级水平,只有珲春河水质优于Ⅲ级。除布尔哈通河水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外,其它河流污染水平基本得到了控制。河流污染物比较固定,... 图们江地区5条河流18个断面水环境质量研究表明,本区地表水污染比较严重,大部分河流断面水质在Ⅳ、Ⅴ级水平,只有珲春河水质优于Ⅲ级。除布尔哈通河水质继续呈下降趋势外,其它河流污染水平基本得到了控制。河流污染物比较固定,主要是SS、COD、BOD、AR-OH、N-NHa。主要污染行业是化纤业、造纸业和矿业。在区域开发的激励模式下,工业总产值增长率>25%时,其污染物负荷将超出水环境的承受能力,在制定本区开发战略时必须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对策。使经济、社会、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染源 水环境质量 环境预测 图们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星湖水动力条件及水质模型的研究 Ⅰ.水动力条件与水环境质量调查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耀初 李适宇 +3 位作者 周劲风 贾艳双 杨广杏 谢镜明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81-87,共7页
对广东省肇庆市星湖水位、水量平衡、入湖污染源和水质现状进行了近2年的实测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星湖水动力特征、水质现状特征和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星湖水源补给主要是北岭山汇集的雨水和湖面降雨;湖水位主要受人工... 对广东省肇庆市星湖水位、水量平衡、入湖污染源和水质现状进行了近2年的实测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分析了星湖水动力特征、水质现状特征和水质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星湖水源补给主要是北岭山汇集的雨水和湖面降雨;湖水位主要受人工调节及降雨的影响,常年变幅不大;湖泊交换系数为1.17;生活污水是主要的污染源,主要的水环境问题是有机污染和富营养化;最近几年来,总体水质状况变化不大。针对以上特点,提出了几条治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平衡 污染源 水环境质量 肇庆星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