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水化水溶性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与粘土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健 张黎明 +3 位作者 李卓美 谢续明 李健 罗平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5-320,共6页
运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疏水化水溶性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及N,N-二甲基辛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的共聚物,CGAO)在粘土上的吸附,考察了聚合物浓度、无机盐浓度、温度、pH、表面活性剂和粘土浓度等因素对C... 运用紫外光谱法研究了疏水化水溶性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酰胺及N,N-二甲基辛基(2-甲基丙烯酰氧乙基)溴化铵的共聚物,CGAO)在粘土上的吸附,考察了聚合物浓度、无机盐浓度、温度、pH、表面活性剂和粘土浓度等因素对CGAO在粘土上吸附量的影响,以及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了CGAO在粘土上的吸附位置.结果表明,CGAO在粘土上的吸附规律与一般聚合物有很大差别,而且CGAO未深入到粘土晶层间,只在其表面吸附.粘土与CGAO作用前后的粒度分析表明CGAO对粘土粒子有很好的桥接聚集作用.扫描电镜分析显示粘土与CGAO作用后,其颗粒形态发生了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水改性 两性离子 纤维素 共聚物 粘土 吸附 疏水缔合作用 紫外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的粘性行为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健 谢续明 +1 位作者 张黎明 李卓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09-112,共4页
考察了复合溶液的复合比、复合物浓度、Na Cl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及 p H等因素对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粘性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复合溶液的单组分相比 ,复合溶液具有很好的协同增粘性能 ,良... 考察了复合溶液的复合比、复合物浓度、Na Cl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及 p H等因素对疏水化两性离子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疏水化聚丙烯酰胺复合溶液粘性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与复合溶液的单组分相比 ,复合溶液具有很好的协同增粘性能 ,良好的耐盐、耐温和抗剪切增粘性能 ,以及在 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溶液 粘性行为 两性离子 疏水缔合作用 羟甲基纤维素 共聚物 聚丙烯酰胺 增粘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对粘土水化膨胀的抑制行为
3
作者 张黎明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6年第S1期62+59-61,共4页
以粘土膨胀试验,X光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新型纤维素接枝共聚物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GTA)对钻井页岩粘土水化膨胀的抑制行为。结果表明,CGTA的相对分子质量... 以粘土膨胀试验,X光衍射分析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了不同分子结构的新型纤维素接枝共聚物一羧甲基纤维素钠与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和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CGTA)对钻井页岩粘土水化膨胀的抑制行为。结果表明,CGTA的相对分子质量及阳离子度影响抑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溶性两性纤维素接枝共聚物 膨胀性粘土 水化膨胀抑制剂 聚合物钻井液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制备及其在调湿涂料中的应用 被引量:5
4
作者 王晓雯 何玉凤 +2 位作者 王荣民 王俊峰 刘发锐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12-1417,共6页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混合单体,在羧甲基纤维素(CMC)上进行乳液接枝共聚,制备了CMC接枝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CMC-g-AE)。采用IR和TG方法对CMC-g-AE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CMC与混合单体发生了... 以丙烯酸(AA)、丙烯酸丁酯(BA)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为混合单体,在羧甲基纤维素(CMC)上进行乳液接枝共聚,制备了CMC接枝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CMC-g-AE)。采用IR和TG方法对CMC-g-AE的结构进行了分析。表征结果显示,CMC与混合单体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探讨了原料配比对接枝聚合参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宜的原料配比为m(MMA+AA+BA):m(CMC)=7:1。将CMC-g-AE与颜填料进行混合制备调湿涂料(CMC-g-AE-C),当颜调料与CMC-g-AE的质量比为10:(5~6)时,所制备的CMC-g-AE-C符合合成乳液内墙涂料国家标准。多孔结构使CMC-g-AE-C具有良好的调湿性能,吸水率可达173%。CMC-g-AE-C是一种安全、无毒和绿色环保的调湿涂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湿涂料 共聚 丙烯酸酯共聚物 羧甲基纤维素 多孔填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锅法”均相合成热塑性纤维素丙酸酯接枝聚乳酸共聚物 被引量:3
5
作者 栾贻浩 武进 +3 位作者 詹茂盛 张金明 张军 何嘉松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35-2137,共3页
纤维素重复单元的羟基上引入足够数量的柔性分子链,有可能在破坏纤维素分子链间氢键的同时起到内增塑作用,从而赋予纤维素熔融流动性,由纤维素酯化反应得到的一些短链取代的纤维素酯[如纤维素醋酸酯(CA)、纤维素丙酸酯(CP)等]具... 纤维素重复单元的羟基上引入足够数量的柔性分子链,有可能在破坏纤维素分子链间氢键的同时起到内增塑作用,从而赋予纤维素熔融流动性,由纤维素酯化反应得到的一些短链取代的纤维素酯[如纤维素醋酸酯(CA)、纤维素丙酸酯(CP)等]具有热塑性,但需要在外加大量增塑剂条件下才能熔融加工,接枝共聚合是改变纤维素物理化学性质的另一种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丙酸酯 聚乳酸 共聚物 热塑性 一锅法均相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基纤维素与聚L-乳酸接枝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彦斌 苏志锋 赵耀明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57-60,共4页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乙基纤维素(EC)为接枝骨架,L-丙交酯(L-LA)为接枝单体,在无溶剂条件下本体聚合制备了乙基纤维素-聚L-乳酸接枝共聚物。利用GPC,FTIR,1H NM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丙交酯在乙基纤维素残存的羟基上发生开... 以辛酸亚锡为催化剂,乙基纤维素(EC)为接枝骨架,L-丙交酯(L-LA)为接枝单体,在无溶剂条件下本体聚合制备了乙基纤维素-聚L-乳酸接枝共聚物。利用GPC,FTIR,1H NMR对接枝共聚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L-丙交酯在乙基纤维素残存的羟基上发生开环聚合,将聚乳酸短链引入到乙基纤维素骨架上,所得产物为乙基纤维素与聚L-乳酸接枝共聚物。XRD和偏光显微镜(POM)分析表明,当接枝率大于等于252%时,接枝共聚物开始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基纤维素 聚乳酸 共聚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对铜离子的吸附性能 被引量:13
7
作者 马凤国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6-49,共4页
通过接枝共聚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CMC-g-PAM)树脂,进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阴离子接枝共聚物(CMC-g-APAM)型吸水树脂。采用静态法测定该阴离子性接枝共聚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条件和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铜离... 通过接枝共聚制备羧甲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酰胺(CMC-g-PAM)树脂,进而在碱性条件下水解制备阴离子接枝共聚物(CMC-g-APAM)型吸水树脂。采用静态法测定该阴离子性接枝共聚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去除条件和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树脂对铜离子有很好的吸附脱除性能,脱除率可达95%,吸附容量可达2.2 mmol/g。采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扫描电镜(SEM)及X-射线衍射(XRD)表征了吸附铜离子后的共聚物,表明重金属铜离子在树脂上聚集存在,为非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共聚物 吸水树脂 吸附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醋酸酯和聚乳酸接枝共聚物的结构与热性能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邓文键 庄旭品 《产业用纺织品》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11,共5页
纤维素熔融纺丝技术是纤维素纤维加工的新思路。以二醋酸纤维素(CDA)为接枝骨架,L-丙交酯(L-LA)为接枝单体,在辛酸亚锡(Sn(Oct)2)的催化下,通过L-LA的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纤维素醋酸酯和聚乳酸的接枝共聚物(CDA-g-PLAs),并利用FT-IR、1H... 纤维素熔融纺丝技术是纤维素纤维加工的新思路。以二醋酸纤维素(CDA)为接枝骨架,L-丙交酯(L-LA)为接枝单体,在辛酸亚锡(Sn(Oct)2)的催化下,通过L-LA的开环聚合反应,合成了纤维素醋酸酯和聚乳酸的接枝共聚物(CDA-g-PLAs),并利用FT-IR、1H-NMR、DSC、和TG-DTG对其结构和热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物为纤维素醋酸酯与PLA的接枝共聚物,相对于CDA,不同接枝结构的接枝共聚物的熔点在135~145℃范围内,热分解温度高于200℃,具有较好的热加工性能,可为纤维素的熔融加工提供基础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醋酸酯 聚乳酸 共聚物 热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薯淀粉、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合成及生物降解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陈永平 廖建和 王志贤 《热带农业科学》 1999年第3期19-24,共6页
为合成替代塑料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分别以硝酸铈铵和Ce(IV) - S2O2 -8 复合引发体系引发木薯淀粉和纤维素与PVA 进行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合成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表征这种共聚物结构,并测试其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 为合成替代塑料的可生物降解材料,分别以硝酸铈铵和Ce(IV) - S2O2 -8 复合引发体系引发木薯淀粉和纤维素与PVA 进行接枝共聚反应,从而合成接枝共聚物。用红外光谱表征这种共聚物结构,并测试其生物降解性能。结果表明,木薯淀粉和纤维素与PVA 合成的接枝共聚物能被环境中的微生物利用,具有较好的生物降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纤维素 共聚物 生物降解 塑料
全文增补中
木薯淀粉、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可生物降解材料的物理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永平 廖建和 王久模 《热带农业科学》 1999年第4期6-12,共7页
研究了木薯淀粉、纤维素和PVA( 聚乙烯醇) 接枝共聚物可生物降解材料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材料拉伸断面的观察,研究了纤维素和PVA 的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交联和表面改性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 研究了木薯淀粉、纤维素和PVA( 聚乙烯醇) 接枝共聚物可生物降解材料的耐水性能和力学性能。并通过扫描电镜对材料拉伸断面的观察,研究了纤维素和PVA 的含量对材料的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交联和表面改性的材料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耐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薯淀粉 纤维素 可降解材料 共聚物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羧甲基纤维素-聚丙烯酰胺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成新 平凌霄 《石化技术与应用》 CAS 2020年第6期367-370,共4页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质,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体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采用接枝法制备了CMC-PAM接枝共聚物。结果表明:在AM/CMC(质量比)为5∶1~6∶1,MBA质量分...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基质,丙烯酰胺(AM)为单体,过硫酸铵-亚硫酸氢钠为氧化还原体系,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在氢氧化钠碱性条件下,采用接枝法制备了CMC-PAM接枝共聚物。结果表明:在AM/CMC(质量比)为5∶1~6∶1,MBA质量分数(占单体总质量)为0.10%~0.15%,过硫酸铵质量分数(占单体总质量)为1.0%,反应温度为40~45℃,反应时间为3.0~3.5 h的条件下,CMC-PAM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接枝效率和吸水率最高可依次达到911.84%,97.24%,141.97%,共聚物具有良好的吸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羧甲基纤维素 丙烯酰胺 共聚物 过硫酸铵 效率 吸水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亲性生物降解羟丙基纤维素-聚己内酯接枝共聚物在蛋白药物微胶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郭成功 王亮 +2 位作者 王彩旗 谭惠民 董宇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10-113,共4页
以溶菌酶为蛋白模型,用复乳化和溶剂蒸发技术制备了微米级可生物降解的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HPC-g-PCL)/蛋白药物微胶囊。运用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所制备微囊中HPC-g-PCL和溶菌酶的存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H... 以溶菌酶为蛋白模型,用复乳化和溶剂蒸发技术制备了微米级可生物降解的羟丙基纤维素-接枝-聚己内酯共聚物(HPC-g-PCL)/蛋白药物微胶囊。运用红外光谱(FT-IR)确定了所制备微囊中HPC-g-PCL和溶菌酶的存在;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结果表明,HPC-g-PCL包裹溶菌酶蛋白后,结晶能力降低,结晶更加不完善,致使熔点下降;扫描电镜(SEM)观察结果表明,HPC-g-PCL微囊呈球形结构,但是与PCL均聚物微囊相比,表面呈现凹凸结构和明显的粒状突起。初步判断为HPC-g-PCL共聚物的两亲性本质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丙基纤维素 己内酯 共聚物 溶菌酶 微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葱葱 西鹏 +2 位作者 王超华 富慧中 王妍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149-154,共6页
以纤维素(Cell)为原料,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纤维素主链上接枝了4种乙烯基单体,然后通过酯化反应接枝螺吡喃衍生物(SP-OH),得到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纤维素接枝共聚物。采用核磁谱图、红外光谱、溶解性测试、紫外吸收光谱对所... 以纤维素(Cell)为原料,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在纤维素主链上接枝了4种乙烯基单体,然后通过酯化反应接枝螺吡喃衍生物(SP-OH),得到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纤维素接枝共聚物。采用核磁谱图、红外光谱、溶解性测试、紫外吸收光谱对所得样品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具有光致变色功能的纤维素接枝共聚物可以在多种有机溶剂中溶解,并且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及循环使用的稳定性,在紫外光照射8 min后由白色变为深紫色,并且可以保持12 h不褪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螺吡喃 共聚物 光致变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表征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紫芸 黎秉环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27-30,共4页
本研究主要讨论纤维素接枝共聚物的组成、结构等的表征方法及某些研究结果。
关键词 纤维素 共聚物 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纤维素-丙烯腈共聚物:4 .均相条件下的接枝反应(英文)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世荣 Marsano Enrico Bianchi Estella 《武汉化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30-33,共4页
在 N,N二甲基乙酰胺氯化锂的均相溶液中研究了纤维素 -丙烯腈共聚物的合成 .先将纤维素的部分羟基同甲基丙烯酰氯反应 ,然后将丙烯腈同上述改性纤维素进行接枝反应 .
关键词 纤维素 丙烯腈 共聚物 共聚 均相条件 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壳聚糖-两性聚氨酯接枝共聚物的制备 被引量:3
16
作者 董岸杰 张晓丽 +1 位作者 王晓强 孙多先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21-324,共4页
利用壳聚糖大分子链上的— OH和— NH2 基团与两性聚氨酯预聚体的端— NCO基团反应 ,把两性聚氨酯链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 ,为聚电解质及纳米胶体粒子间的组装、复合性质的研究提供模型化合物 .红外光谱、热分析方法初步研究表明 ,采用... 利用壳聚糖大分子链上的— OH和— NH2 基团与两性聚氨酯预聚体的端— NCO基团反应 ,把两性聚氨酯链接枝到壳聚糖分子链上 ,为聚电解质及纳米胶体粒子间的组装、复合性质的研究提供模型化合物 .红外光谱、热分析方法初步研究表明 ,采用上述方法能够制备出 APU-壳聚糖接枝共聚物 ,但产物是壳聚糖与接枝共聚物的混合物 .研究发现 ,这种接枝共聚物在盐酸水溶液中呈胶束形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聚氨酯 壳聚糖 共聚物 流变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两性瓜尔胶接枝共聚物助留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艳霞 李友明 +2 位作者 万小芳 赵涛 宋林林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3-16,共4页
对两性瓜尔胶接枝共聚物(LGG-g-PAM)在混合脱墨废纸浆中的助留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聚合氯化铝加入方式、LGG-g-PAM用量、相对分子质量及阳离子电荷密度对细小纤维首程留着率的影响,并与阳离子瓜尔胶的助留性能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 两性瓜尔胶 共聚物 助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瓜尔胶接枝共聚物在蔗渣浆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艳霞 李友明 +1 位作者 王义勇 万小芳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34-38,共5页
对两性瓜尔胶接枝共聚物(LGG-g-PAM)在蔗渣漂白硫酸盐浆中的助留助滤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LGG-g-PAM7对浆料具有很好的助留和增强双重效果。LGG-g-PAM10显示出对沉淀碳酸钙(PCC)优越的助留效果。体系适宜pH范围是7~9,且该体系受... 对两性瓜尔胶接枝共聚物(LGG-g-PAM)在蔗渣漂白硫酸盐浆中的助留助滤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LGG-g-PAM7对浆料具有很好的助留和增强双重效果。LGG-g-PAM10显示出对沉淀碳酸钙(PCC)优越的助留效果。体系适宜pH范围是7~9,且该体系受高电导率的影响很小。细小纤维的首程留着率(FPR)随DDJ转速的增大而减小,但在转速小于1000r/min下助剂仍具有很好的助留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性瓜尔胶 共聚物 助留助滤 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性瓜尔胶接枝共聚物对桉木浆的助留性能研究
19
作者 王义勇 李友明 +1 位作者 万小芳 王艳霞 《造纸科学与技术》 2008年第3期22-24,共3页
对两性瓜尔胶接枝共聚物(LGG-g-PAM)在桉木浆中的助留性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聚合氯化铝的加入量、LGG-g-PAM的用量、浆料电导率及体系pH值对细小纤维首程留着率的影响。
关键词 两性瓜尔胶 共聚物 助留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20
作者 吕社辉 郭元强 +1 位作者 陈鸣才 何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62-65,共4页
应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分子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运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通过化学键偶联在纤维素分子的侧链上,形... 应用化学偶联的方法,将聚乙二醇(PEG)分子接枝到纤维素分子链上。运用傅立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广角X射线衍射仪(WAXD)对聚乙二醇-纤维素接枝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EG通过化学键偶联在纤维素分子的侧链上,形成接枝共聚物,PEG-CELL接枝物为固-固相变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二醇 纤维素 合成 表征 化学偶联 化学键 共聚物 固-固相变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