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6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南高山峡谷区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协调发展定量研究--以云南省永胜县为例 被引量:4
1
作者 黄柔 吴秀芹 +3 位作者 石婕妤 李旭 倪朦朦 刘亚楠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9924-9934,共11页
探究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典型贫困山区永胜县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发展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 探究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之间的耦合协调关系对水土流失严重的西南高山峡谷地区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经济协同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以典型贫困山区永胜县为例,通过构建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发展指数模型、耦合协调度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县域2009—2022年间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的耦合协调发展过程及其障碍因子进行研究,为当地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2009—2022年水土保持技术发展水平呈动态上升趋势,生态产业发展水平则是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态势,二者经过“低水平同步发展型-水土保持技术领先发展型-高水平同步发展型”,当前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已经迈入同步向好的发展状态;(2)2009—2022年,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一直处于高度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从中级耦合阶段进入高级耦合阶段且快速增长,二者当前属于高级协调-同步型发展阶段;(3)2009—2022年,影响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耦合协调发展的障碍因子为森林覆盖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主要的障碍要素为技术效益、技术相宜度、产业效率和产业效益。永胜县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已进入耦合协调发展阶段,当前应以提升技术相宜度和产业融合为主要目标,开展技术研发和示范,提升技术成熟度,提高政策法规的适宜度,促进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进一步有机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与生态产业 评价指标体系 协调发展 定量研究 西南高山峡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中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的运用研究
2
作者 柏育材 褚国红 +1 位作者 毛海亮 唐又林 《江西农业》 2025年第12期61-63,共3页
随着全球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以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为例,对其水土保持中运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农业生态修复重要性的阐述,对具体技术应用要点进行概括总结,之后结合具体案例,对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运用效果进行详... 随着全球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为应对这一挑战,本研究以农业生态修复技术为例,对其水土保持中运用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农业生态修复重要性的阐述,对具体技术应用要点进行概括总结,之后结合具体案例,对农业生态修复技术运用效果进行详细说明.结果表明,通过对该技术的有效应用,可进一步提高植被覆盖率,减少土壤侵蚀,提升当地生物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农业生态修复 技术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数据助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信息化监管
3
作者 林英春 朱鹏帅 《农业工程技术》 2025年第11期104-105,共2页
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特点,成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领域... 水土保持是维护生态平衡、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然而,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峻,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在此背景下,大数据技术以其高效、精准、智能的特点,成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领域的新宠。该文基于大数据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应用基础,分析了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信息化监管应用的实践意义,并提出了信息化助力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实践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数据技术 信息化监管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与防洪排涝技术的集成
4
作者 于静 《农村科学实验》 2025年第7期85-87,共3页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与防洪排涝技术的集成对于提升工程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对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水土保持技术、防洪排涝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二者的集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 在农田水利工程中,水土保持与防洪排涝技术的集成对于提升工程综合效益具有重要意义。该文首先对农田水利工程技术进行了概述,然后对水土保持技术、防洪排涝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介绍,最后对二者的集成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采用技术协同设计、优化运行管理、加强效益评估的集成模式,可有效提高水土保持效果与防洪排涝能力。工程实践证实,该集成技术在保护水土资源、防御洪涝灾害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水利工程 水土保持 防洪排涝 技术集成 生态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边坡植物群落构建与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5
作者 江晓瑜 《花卉》 2025年第11期190-192,共3页
生态边坡修复施工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构建技术,可增强水土保持效果。因此,对植物群落构建技术展开深入探究。植物种类选择应遵循适地适生、生态习性匹配及根系特点考虑等原则;植物配置可采用乔灌草结合、混播与单播选择及季节性... 生态边坡修复施工中,应用科学合理的植物群落构建技术,可增强水土保持效果。因此,对植物群落构建技术展开深入探究。植物种类选择应遵循适地适生、生态习性匹配及根系特点考虑等原则;植物配置可采用乔灌草结合、混播与单播选择及季节性植物搭配等模式。这些技术要点有效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增强了根系固土作用,从而显著减少土壤侵蚀,提升水分涵养能力。旨在为生态边坡修复实际工程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与理论支持,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水土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边坡修复 植物群落构建 水土保持 施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3S技术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波 吴嘉琪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24年第3期48-51,共4页
为解决现有生态监测方法获取的数据差异显著,监测断面数据一致性低问题,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方法。首先根据小流域水土环境特征布设测点,进行小流域流量观察与统计。运用几何校正法对遥感图像在地图中的投影误差... 为解决现有生态监测方法获取的数据差异显著,监测断面数据一致性低问题,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小流域水土保持生态监测方法。首先根据小流域水土环境特征布设测点,进行小流域流量观察与统计。运用几何校正法对遥感图像在地图中的投影误差进行校正,获得TM图像;利用地物的光谱特征划分图像的类别,提取图像中的水域点进行分类和滤波处理;结合遥感图像,对图像进行赋值,建立拓扑管理;运用GPS方法定点调查,获取的各点坐标形成准确的路线图,按照不同测试点的照片进行遥感判读从而完成监测。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前后的数据无显著差异,一致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小流域 水土保持 生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土保持中的运用探讨 被引量:1
7
作者 师卓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9期286-288,共3页
水土流失问题在山区、丘陵地带及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尤为严重,不仅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肥力降低,还会影响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阐述了水土流失规律,介绍了生态修复技术,并以某地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了该地区人... 水土流失问题在山区、丘陵地带及气候干燥、植被覆盖率低的地区尤为严重,不仅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肥力降低,还会影响植被生长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阐述了水土流失规律,介绍了生态修复技术,并以某地区生态修复工程为例,分析了该地区人类活动及其他因素对周边环境的破坏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探讨分析了农业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生态修复技术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砒砂岩区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关键技术与模式 被引量:6
8
作者 姚文艺 王文彪 +2 位作者 申震洲 姚京威 杨才千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0,共10页
探索生态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与途径,是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以生态治理难度极大的黄河流域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经济学、生态产业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 探索生态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与途径,是促进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此,以生态治理难度极大的黄河流域砒砂岩区为研究对象,基于生态经济学、生态产业技术的理论与方法,提出了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基本原理和应遵循的原则,探索了生态治理与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关键技术与模式,并开展了示范应用。1)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原理是行为互驱动、效应互补偿,应遵循的原则是“双律适应、适地适生、三方意愿”;2)鉴于砒砂岩覆土区、覆沙区、裸露区生态环境有明显差异,分别构建了小流域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的综合治理措施体系和模式,以坡顶、坡面和沟道为水土保持措施配置的3个地貌单元,选择兼具水土保持功能和饲用、药用、食用等经济开发价值的作物进行生物措施配置,配合注浆固结、抗蚀促生、砒砂岩改性等新的工程技术措施进行生态治理;3)研发了物理-化学-生物综合改良砒砂岩土壤、砒砂岩复配风沙土+生物改良提质、灌草优化平茬及饲料加工、煤矸石改性资源化利用、高陡边坡抗蚀+控渗+植生固稳、生态果园建植等关键技术;4)基于砒砂岩覆沙区“土壤改良固沙+”(如土壤改良固沙+经济林种植、土壤改良固沙+梭梭草套种甘草等)生态治理模式的实践与示范,探索实施了“政府支持,科技支撑,企业产业化+公益性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的多元投资、多方参与、共同受益运行机制与模式。通过灌草平茬饲料加工、土壤改良、经济作物种植等产业化中试,以及矿区回填区生态恢复、小流域生态治理-生态衍生产业协同发展示范性实践,表明脆弱生态区治理中发展生态衍生产业具有广阔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治理 衍生产业 生态经济 协同发展 砒砂岩区 黄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公路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效应研究 被引量:60
9
作者 卓慕宁 李定强 郑煜基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64-167,共4页
对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开展试验观测,研究探讨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高陡边坡上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建植草本植被,在短期内可完全覆盖坡面,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可抑制边坡侵蚀的发育,有效控制坡面沟蚀的发生,在... 对高速公路生态护坡工程开展试验观测,研究探讨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效应。结果表明,在高速公路高陡边坡上采用生态护坡技术建植草本植被,在短期内可完全覆盖坡面,水土保持效果显著,可抑制边坡侵蚀的发育,有效控制坡面沟蚀的发生,在中雨到暴雨的情况下,边坡径流系数在15.97%以下,土壤流失量极小。生态护坡技术的水土保持机理主要与草本植被对降雨的截留、雨滴能量的削减、坡面径流的抑制、根系的锚固与加筋作用,以及生态护坡技术本身的工艺特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生态护坡技术 草本植被 水土保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分类与技术方法 被引量:67
10
作者 杨爱民 刘孝盈 李跃辉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13,共3页
生态修复是在特定的区域内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 ,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修... 生态修复是在特定的区域内 ,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的单独作用 ,或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和自调控能力与人工调控能力的复合作用 ,使部分或完全受损的生态系统恢复到相对健康的状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态修复的一种类型。在总结分析已有生态修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提出了广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和狭义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 生态恢复 退化生态系统 概念 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江省几种生态型商品林水土保持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被引量:5
11
作者 苏增建 余树全 周国模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0-445,共6页
浙江省气候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尤其近年来生态型商品林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因素使许多林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商品林的健康发展。以柑橘林、板栗林和竹林为重点,系统阐述了浙江省内外水土保持技术的... 浙江省气候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尤其近年来生态型商品林发展迅速,但是由于人为原因和自然因素使许多林地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已经影响商品林的健康发展。以柑橘林、板栗林和竹林为重点,系统阐述了浙江省内外水土保持技术的应用情况,以期找到适宜浙江省商品林的综合水土保持技术,真正做到寓生态效益于经济效益之中,使浙江省生态型商品林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 生态 商品林 应用现状 工程技术 水土保持 生物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加快江西省旅游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思考 被引量:3
12
作者 胡根华 王昭艳 张茨林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04年第3期108-110,共3页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形势 ,使旅游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能持续、稳定发展 ,有必要加快旅游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分析加快旅游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提出生态修复分区 ,论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 为适应旅游业发展形势 ,使旅游区的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能持续、稳定发展 ,有必要加快旅游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的研究。以江西省为例 ,分析加快旅游区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重要意义 ,提出生态修复分区 ,论述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的路线、内容和技术保障措施 ,以及可产生的水土保持 3大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 旅游区 水土保持 生态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典型草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 被引量:18
13
作者 何京丽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4年第3期299-301,共3页
北方典型草原由于气候特点及超载过牧等不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 ,使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草场沙化退化面积不断扩展。草地生态环境恶化 ,不仅使当地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而且使京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 ,在分析该区域基本情... 北方典型草原由于气候特点及超载过牧等不合理的草地利用方式 ,使该区域水土流失严重 ,草场沙化退化面积不断扩展。草地生态环境恶化 ,不仅使当地畜牧业发展受到限制 ,而且使京津地区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的影响。因此 ,在分析该区域基本情况和生态现状的基础上 ,提出草地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思路 :建立水—草—畜平衡发展体系 ;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 ;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坚持“小开发、大保护”;加大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力度。并提出了北方典型草原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主要技术及综合配套措施 ,为今后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工作提供一定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型草原 生态修复 技术 水土保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综合研究以生态修复为指导思想的水土保持技术路线探讨 被引量:15
14
作者 姜德文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86-89,共4页
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修复自然条件和潜力。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思想要从注重工程建设向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开展流域治理的思路上转变,流域治理的总体布局、措施配置等要更加尊重... 生态修复的理论和实践证明,我国大多数地区都具有一定的生态修复自然条件和潜力。水土流失防治的指导思想要从注重工程建设向充分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积极开展流域治理的思路上转变,流域治理的总体布局、措施配置等要更加尊重自然规律,减少对自然生态系统的负面干扰,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认识自然、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在防治标准、评价指标体系、不同类型区的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还需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 生态修复 关键技术措施 流域治理 水土流失 防治标准 人与自然和谐 地区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球信息技术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许峰 曾大林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32-33,共2页
以“3S”技术为核心的地球信息技术是水土保持监测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利用RS、GPS技术可以为GIS系统提供动态的空间信息 ,建立和更新水土保持管理数据库 ,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奠定基础。GIS系统具备的空间查询和分析、演示、制图功能... 以“3S”技术为核心的地球信息技术是水土保持监测发展的主要技术基础。利用RS、GPS技术可以为GIS系统提供动态的空间信息 ,建立和更新水土保持管理数据库 ,为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奠定基础。GIS系统具备的空间查询和分析、演示、制图功能为水土流失状况分析、变化态势分析、水土保持项目效益评估等提供有力的支持。地球信息技术于水土保持监测中主要应用在水土流失普查、变更调查、水土流失动态分析和预测预报等工作 ,水土保持监测将朝着科学化、网络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信息技术 水土保持 生态环境监测 科学化 网络化 智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技术在梯田生态果园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小强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8-8,17,共2页
结合江西省北部的德安县燕沟小流域果园具体的生产实践,就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梯田果园建设、经营过程中水土保持技术的综合应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采用了建设梯田、梯壁植草、建排水系统及果园套种等措施,建成了梯田生态果园,并强调在生... 结合江西省北部的德安县燕沟小流域果园具体的生产实践,就我国南方丘陵地区的梯田果园建设、经营过程中水土保持技术的综合应用提出了建议和对策,采用了建设梯田、梯壁植草、建排水系统及果园套种等措施,建成了梯田生态果园,并强调在生产实践中应该注重自然生态效果,达到生态果园建设的水土保持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技术 生态果园 梯田 应用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树莓丰产栽培技术及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 被引量:4
17
作者 张广英 单广波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31,共3页
树莓是一种生态经济型灌木果树 ,在医药、化妆、保健、天然香料、食品色素、食品加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引进树莓良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 ,可填补我国小果水果和树莓产品空白 ,且可出口创汇 ,经济效益巨大。系统介绍了... 树莓是一种生态经济型灌木果树 ,在医药、化妆、保健、天然香料、食品色素、食品加工等方面有着广泛用途。引进树莓良种进行试验示范和水土保持产业化开发 ,可填补我国小果水果和树莓产品空白 ,且可出口创汇 ,经济效益巨大。系统介绍了树莓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栽培种植技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莓 栽培技术 开发利用 水土保持产业 生物学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抓住天然纤维复苏契机 推动我国麻类产业发展——在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苎麻水土保持与麻菜套种现场观摩交流会上的讲话 被引量:10
18
作者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0年第1期1-4,共4页
今天我们来到秀丽的巴山蜀水——达州与涪陵,召开苎麻水土保持与麻菜套种现场观摩会,也是体系成立以来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目的是:一要使大家认清当前的形势,低迷30多年的麻类生产盼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二要使大家明确各自的责任... 今天我们来到秀丽的巴山蜀水——达州与涪陵,召开苎麻水土保持与麻菜套种现场观摩会,也是体系成立以来第一次全体会议,主要目的是:一要使大家认清当前的形势,低迷30多年的麻类生产盼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二要使大家明确各自的责任,紧密团结,精诚合作,抓住天然纤维复苏契机,共商“十二五”发展大计,联手再造麻业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场观摩会 水土保持 天然纤维 产业技术 麻类 套种 苎麻 交流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及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锋 姜艳艳 《中国水土保持》 2021年第10期37-38,共2页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 小兴安岭是我国东北重要的生态屏障,近年来水土流失问题逐渐凸显。在系统分析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的水土流失现状、水土保持现状和水土流失危害基础上,提出了该区的水土流失防治途径和水土保持技术体系,希望为该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兴安岭山地丘陵生态维护保土区 水土保持 防治途径 技术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析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方钰宁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1期81-83,共3页
该文介绍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对农田水利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采取植被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等多种措施,以便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田产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 该文介绍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及其对农田水利的影响。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可采取植被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措施等多种措施,以便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和提高农田产量。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应用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可以显著保护农田的生态安全、提高农田水利的可持续性、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并减少水土流失造成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 农田水利建设 水土流失 生态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