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以贵州大学为例 被引量:10
1
作者 彭旭东 戴全厚 +1 位作者 丁贵杰 史东梅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86-290,共5页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 [目的]深入探讨基于生态文明和“双一流”建设需求的水土保持学科的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旨在为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学科教学质量,培养服务地方生态环境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复合型高层次人才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发展面临的任务,探讨了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要求及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问题。[结果]提出了“立足贵州,面向西南,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力争世界一流”的人才培养目标。同时,从能力、素质、知识3个方面分析了本—硕—博不同层次人才培养的具体要求。[结论]新时期水土保持学科需要从优化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丰富实践环节,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教学改革措施入手,完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知识体系,提升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人才培养的教学质量、能力水平及国际竞争力,培养新时期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服务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复合型一流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人才培养 教学改革 生态文明 西南岩溶区 “双一流”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培养模式
2
作者 史东梅 江东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2012年第5期104-108,共5页
通过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培养环境和培养阶段,认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创新型培养模式应坚持创新型、多元化培养理念和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培养途径,坚持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分类培养的理念,分别从研究型课... 通过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培养环境和培养阶段,认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硕士生创新型培养模式应坚持创新型、多元化培养理念和产学研三位一体的培养途径,坚持科学研究型、工程技术型分类培养的理念,分别从研究型课程设置、教学过程、科研活动、职业发展素质培养等方面,进行高素质的创新型科学研究人才、工程技术人才、行业管理人才培养,最终实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模式 研究生教育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产学研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端组会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3
作者 毕华兴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10期81-83,共3页
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进入国家一级学科目录的大好形势下,从分析疫情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出发,综述了云端组会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采取云端组会开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既可应对... 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进入国家一级学科目录的大好形势下,从分析疫情对研究生培养的影响出发,综述了云端组会的重要性,系统分析了采取云端组会开展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工作的主要内容及应用效果,研究结果既可应对特殊时期,也可为同类学科改革研究生培养方式、激发研究生创新思维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端组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 研究生培养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近20年来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基于我国硕士学位论文的可视化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刘俏 刘仁 +1 位作者 张扬 陈伏生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20年第3期8-14,19,共8页
为进一步探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适应新时期学科建设发展,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学位论文选题等提供依据,以CNKI数据库2003~2018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CMFD)为数据源... 为进一步探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热点,适应新时期学科建设发展,为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修订及学位论文选题等提供依据,以CNKI数据库2003~2018年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CMFD)为数据源,应用可视化软件CiteSpace V绘制学科知识图谱,首次对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领域的时间发展特征、研究前沿发展与研究热点演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①发文数量总体呈上升趋势;②目前国内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领域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基础理论研究体系,“黄土高原”是该学科研究的主要对象;另外“有机碳”和“土壤团聚体”是该领域近2年主要研究热点;③在研究前沿演进以“土壤侵蚀”为起点,正围绕着“现象-修复-应用”的研究路径演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呈现出从宏观、被动的研究转向区域、多维问题的研究。在后续的研究中要加强实践应用性,把理论基础和实际案例结合起来,不断地提高防治技术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研究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如何以科学发展观引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鹏 《南方农机》 2018年第5期75-75,共1页
本文针对科学发展观的相应发展内涵,对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建设提出了一系列可供参考的措施,旨在促进我国的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工作的大力进行,从而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家级重点学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带头人——孙保平教授
6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F0002-F0002,共1页
孙保平,男,1956年1月14日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市,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云南林学院(北京林学院)林业系水土保持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7-1988年在原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 孙保平,男,1956年1月14日出生于山西省原平市,汉族,中共党员,1978年毕业于云南林学院(北京林学院)林业系水土保持专业,后留校任教至今.1987-1988年在原联邦德国慕尼黑大学作高级访问学者.1993年破格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博士生导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学科带头人 荒漠化防治 重点学科 国家级 北京林业大学 北京林学院 慕尼黑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学科简介
7
《防护林科技》 2006年第3期F0004-F0004,共1页
关键词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荒漠化防治 水土保持 学科 简介 博士学位 国家重点 硕士学位 工程硕士 土地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思考——以贵州大学为例
8
作者 韩珍 赵龙山 +2 位作者 戴全厚 唐丽霞 杨静 《中国水土保持》 2025年第4期29-31,34,共4页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和途径,对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大学为例,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 探索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和途径,对培养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求的复合应用型高级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以贵州大学为例,着眼于新时代背景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发展肩负的时代重任,分析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提升目标,主要包括: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与高度的社会责任感,系统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基本理论、方法、技能,具备从事水土保持监测与评价、水土保持方案编制、石漠化治理与生态修复等方面工作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另外,提出提升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综合能力的途径,主要包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科学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用科研反哺教学、以竞赛为导向进行人才双创能力培养、加强实践育人体系建设、注重国际化人才培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 本科生 人才培养 能力提升 新时代 贵州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武威市林地水土保持及荒漠化防治路径探讨
9
作者 郭小华 《南方农业》 2025年第14期176-178,共3页
近年来,林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甘肃省武威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对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区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武威市林地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现状,探讨武威市林地... 近年来,林地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在甘肃省武威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建设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对促进区域生态环境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区域生态修复与可持续发展,基于武威市林地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现状,探讨武威市林地水土保持路径,包括合理选择树种、实施水土保持工程、改良土壤等,以及武威市林地荒漠化防治路径,包括智慧农业助力林地综合治理、组织林地保护活动、开展林地荒漠化防治研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生态修复 甘肃省武威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池县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现状及优化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耀龙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0期52-54,共3页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重大生态挑战,会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水土保持主要是对水土流失进行控制,通过提高土壤质量、恢复植被覆盖等措施,维持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荒漠化防治是指对土地沙漠化进程进...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是全球范围内面临的重大生态挑战,会对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产生直接影响。水土保持主要是对水土流失进行控制,通过提高土壤质量、恢复植被覆盖等措施,维持土地的生产力和生态功能。荒漠化防治是指对土地沙漠化进程进行阻止与逆转,通过植被恢复、土壤改良和合理利用水资源等手段,实现对生态系统的重建与维护。该文以盐池县为例,对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现状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其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的表现,并提出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优化路径,旨在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池县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优化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形势下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的机遇与挑战 被引量:6
11
作者 唐清亮 石铁玉 付秋萍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14期276-278,共3页
随着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笔者介绍了该专业的现状,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内涵的延伸和水土保持理念3个方面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挑战,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公众对生态环... 随着水土流失等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笔者介绍了该专业的现状,从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专业内涵的延伸和水土保持理念3个方面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挑战,从国家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公众对生态环境的关注两个方面分析了专业面临的机遇,最后提出了专业的发展对策,即实行课程体系改革,组建优秀教学团队,开展基础研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生态环境 课程体系 水土流失 小流域综合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制定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发启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7-241,共5页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完成本科教育过程的纲。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优点与不足,从科学确定人才培养定位,正确处理供求关系,把握专业与学科的关系和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完善,并初步确定...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是完成本科教育过程的纲。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优点与不足,从科学确定人才培养定位,正确处理供求关系,把握专业与学科的关系和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等4个方面对其进行了分析与完善,并初步确定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新的培养目标,即培养掌握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生物学、地理学、水利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农学、农业资源利用、畜牧学、林学、管理学和法学的相关知识,能继续深造和在水行政及相关部门从事水土保持研究、教学、规划、设计、施工、预防、监测和管理的较高素质的专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本科教育 培养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国家重点学科简介
13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J002-J002,共1页
关键词 北京林业大学 研究方向 科技成果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国家重点学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践性教学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教学中应用的探索 被引量:2
14
作者 苏芳莉 郭成久 +2 位作者 贾玉华 武敏 李海福 《中国水土保持》 2013年第5期73-74,共2页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中的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为例,利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计与认知实习,可以在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 实践性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课程中的荒漠化防治工程学课程为例,利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积累的经验,结合专业课程特点,合理安排课程设计与认知实习,可以在培养学生对本学科的学习兴趣和专业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方面收到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实践性教学 专业课程 认知实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鲁向晖 吴丁丁 +2 位作者 杨文利 刘佳丽 程洪 《中国水土保持》 2014年第2期64-66,共3页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实施完成教育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分析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 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制定是实施完成教育过程的前提和基础。依据教育部制定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分析了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要求。以南昌工程学院为例,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专业的现状与特点,在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指导下,探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依据和制定过程,并明确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本科教育卓越工程师培养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卓越工程师 通用标准 培养目标 本科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6
作者 张青峰 邢丽芳 《山西水土保持科技》 2004年第4期12-15,共4页
3S技术是目前空间信息获取、存储管理的主要手段。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状况信息的获取 ;全球定位系统用于对遥感成果进行准确定位 ,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数据源对小区域的变化及时更新 ;地理信息系... 3S技术是目前空间信息获取、存储管理的主要手段。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 ,遥感技术应用于水土流失及综合治理状况信息的获取 ;全球定位系统用于对遥感成果进行准确定位 ,并作为一种独立的数据源对小区域的变化及时更新 ;地理信息系统为遥感、全球定位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管理和分析 ;3S集成便于数据的实时处理 ,提高遥感分类精度 ,减少野外工作量 ,使工作更加方便高效。利用3S技术可建立不同空间尺度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监测的技术规程与方法 ,开发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评价模型 ,促进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的信息化、现代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4D技术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水土流失监测 流域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被引量:2
17
作者 林燕青 《福建林业》 2016年第5期46-48,共3页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任务。这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是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教学现状,从更新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是我国十分重要的任务。这一领域的专门人才,是我国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重要的人力资源基础。本文分析了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实验教学现状,从更新观念,制定切实可行的教改方案,开展创新性实践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强实验教学的质量管理,考虑学科交叉和多学科结合的实验设计,适应专业发展的需求,提升实验教学水平,将专业理论基础与实验教学结合,培养卓越的人才等角度提出改进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探索
18
作者 彭旭东 戴全厚 《中国水土保持》 2022年第6期58-60,共3页
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对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服务地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 在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优化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对进一步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培养服务地方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及乡村振兴的复合型人才显得尤为重要。以贵州大学为例,分析了新时期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专业本科生人才培养模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人才培养目标及现行本科生就业领域,从学历升造型、公司就业型、政府管理机构就业型和自我发展主导型等培养模式入手,分别提出了科研创新培养、生产应用培养、社会服务培养和个性化培养等优化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 人才培养模式 本科生 生态文明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杨喆 《南方农业》 2016年第12期243-244,共2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相关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问题是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一种环境问题。就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水平、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我国的环境问题也越来越受到相关社会各界的关注。在我国面临的环境问题中,水土流失导致的荒漠化问题是我国面临较为严峻的一种环境问题。就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希望能对我国相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从业人员带来一定程度上的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S技术在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20
作者 薛月园 周俊 《现代园艺》 2015年第8期161-162,共2页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恶化是我国面临的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类型复杂、分布范围广,尽管我国已经运用一些方法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进行预报及防治,但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3S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使其成...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恶化是我国面临的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由于水土流失与荒漠化类型复杂、分布范围广,尽管我国已经运用一些方法对水土流失与荒漠化动态进行预报及防治,但该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3S技术的不断进步可以使其成为检测与调查环境的重要手段,可以将3S技术充分运用于水土保持和荒漠化防治中。下面论述了水土流失和荒漠化概念、3S技术的定义及3S技术在荒漠化防治与水土保持方面的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S技术 水土保持 荒漠化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