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田间试验的土壤水分运动模型选择
被引量:
3
1
作者
毛威
朱焱
+3 位作者
史良胜
刘昭
戴恒
杨金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9,共9页
基于不同形式Richards方程可建立不同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的数值模型,针对具体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模型的问题,以武汉大学农田水利试验场田间入渗试验为例,选用6种模型(Picard-h模型、Picard-θ模型、Picard-mix模型、Ross模型、动力波模...
基于不同形式Richards方程可建立不同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的数值模型,针对具体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模型的问题,以武汉大学农田水利试验场田间入渗试验为例,选用6种模型(Picard-h模型、Picard-θ模型、Picard-mix模型、Ross模型、动力波模型和水均衡模型),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进行了模型选择的计算;针对BMA方法无法考虑模型计算效率的缺点,进一步提出了可同时考虑模型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的改进BMA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本田间尺度问题中,Ross模型排序最高,说明其兼具高精度与高效率,改进BMA方法可增加高计算效率模型被选中的概率,使模型选择更加全面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水分运动模型
贝叶斯
模型
平均方法
改进BMA方法
Ross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2 位作者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
运动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
水分
运动
代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石混合介质入渗模型及其参数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艳芬
王全九
+2 位作者
曾辰
刘建军
李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26,共6页
选取4种碎石含量、5种碎石粒径,将纯土作为对照,共进行20组一维积水入渗试验和20组实测饱和导水率试验,分析了碎石含量对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以及水分运动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Green-Ampt入渗公式、Philip入渗公式、垂...
选取4种碎石含量、5种碎石粒径,将纯土作为对照,共进行20组一维积水入渗试验和20组实测饱和导水率试验,分析了碎石含量对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以及水分运动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Green-Ampt入渗公式、Philip入渗公式、垂直一维代数模型中个别参数随碎石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模型的适用性因碎石粒径而异,粒径在0.5-3 cm时,垂直一维代数模型可以相对准确地描述土石混合介质的饱和导水率,粒径为3-5 cm时,Green-Ampt公式所描述的饱和导水率精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含量
水分
运动
参数
水分运动模型
模型
适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土壤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水分差异的数值探讨
被引量:
6
4
作者
熊丁晖
刘苏峡
莫兴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3-603,共11页
在现有众多的陆面过程模型中,对土壤水分的定量描述一般是假设垂向分布均匀,取表层土壤质地来表示整个垂向土壤质地。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的土壤水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多大目前少有研究。设置3组不同饱和导水率组合的层状土壤代...
在现有众多的陆面过程模型中,对土壤水分的定量描述一般是假设垂向分布均匀,取表层土壤质地来表示整个垂向土壤质地。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的土壤水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多大目前少有研究。设置3组不同饱和导水率组合的层状土壤代表不同区域的非均匀土壤,取3组层状土壤的上层土壤代表整个均匀土壤,通过建立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分析这种差异,同时分析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残余含水率、孔隙大小分布参数和形状参数对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渗透量和储水量差异的敏感性,探讨垂向层状和均匀处理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型模拟的土壤水分剖面与Yeh解析解和室内五水转化试验的土壤水分剖面一致,表明模型无论是考虑还是不考虑根系吸水都具有可靠性。2)采用垂向均匀方式处理,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越大的层状土壤,各水文变量的差异越大。当层状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1.5倍时,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水分分布差别小于0.05 cm^3×cm^(-3);而当层状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达3.3倍时,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水分分布差别达0.15 cm^3×cm^(-3),渗漏量相差20 cm以上,储水量相差5 cm左右。3)相对于层状土壤下层,均匀土壤下层的持水能力更差,水流速度更快,导致下层水分分布减小,渗漏量增加,储水量减小。4)形状参数n对渗透量的敏感性最强,土壤孔隙大小分布参数对储水量的敏感性最强,形状参数n其次。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一个区域的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较大,那么垂向均匀处理可能会导致很大的误差,和实际土壤的水分分布相差很大,这会严重影响土壤水分的准确估计,在实际处理中需要认真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非均匀性
垂向均匀土壤
土壤
水分运动模型
渗漏量
储水量
敏感性分析
Yeh解析解
室内水转化动力过程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三江平原井灌水稻发展潜力探析
被引量:
8
5
作者
付强
梁川
杨广林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介绍了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的发展现状 ,通过建立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及逐日模拟仿真计算 ,推求出井灌水稻设计典型年的灌溉定额 ,结合地下水资源情况 ,对三江地区适宜发展井灌水稻规模进行了测算。并指出今后的发展对策。图 3,表 1,参
关键词
三江平原
井灌水稻
发展潜力
水分
运动
数学
模型
水量平衡
模型
仿真
灌溉定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田间试验的土壤水分运动模型选择
被引量:
3
1
作者
毛威
朱焱
史良胜
刘昭
戴恒
杨金忠
机构
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Pacific Northwest National Laboratory
出处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1-239,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272270)
文摘
基于不同形式Richards方程可建立不同适用范围和计算精度的数值模型,针对具体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模型的问题,以武汉大学农田水利试验场田间入渗试验为例,选用6种模型(Picard-h模型、Picard-θ模型、Picard-mix模型、Ross模型、动力波模型和水均衡模型),运用贝叶斯模型平均(BMA)方法进行了模型选择的计算;针对BMA方法无法考虑模型计算效率的缺点,进一步提出了可同时考虑模型计算精度与计算效率的改进BMA方法。计算结果表明,在本田间尺度问题中,Ross模型排序最高,说明其兼具高精度与高效率,改进BMA方法可增加高计算效率模型被选中的概率,使模型选择更加全面合理。
关键词
土壤
水分运动模型
贝叶斯
模型
平均方法
改进BMA方法
Ross
模型
Keywords
unsaturated water flow model
BMA method
modified BMA method
Ross model
分类号
P334 [天文地球—水文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刘建军
王全九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机构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新疆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出处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1-14,17,共5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38B00)
国家"863"项目"水盐调控精量灌溉技术"(2006AA100207)
文摘
利用一维垂直入渗试验研究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适用性。采用碎石粒径2~5mm和4组不同碎石含量下的土石混合介质,根据实测的土壤水分入渗特征量,推求出模型参数,再依据模型参数模拟水分入渗过程。对模拟入渗过程与实际入渗过程进行对比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对误差在6%以内,精度较高。说明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具有一定的适用性。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
水分
运动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
水分
运动
代数
模型
Keywords
stone mixture
gravel
water movement
vertical one-dimensional unsaturated soil water movement algebraic model
分类号
S151.9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石混合介质入渗模型及其参数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
3
3
作者
杨艳芬
王全九
曾辰
刘建军
李涛
机构
西安理工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10,26,共6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7BAD38B03)
新疆自治区重大专项(200731136-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879067)
文摘
选取4种碎石含量、5种碎石粒径,将纯土作为对照,共进行20组一维积水入渗试验和20组实测饱和导水率试验,分析了碎石含量对土石混合介质水分运动参数的影响以及水分运动模型的适用性。结果表明:Green-Ampt入渗公式、Philip入渗公式、垂直一维代数模型中个别参数随碎石含量的增加呈先减小、再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模型的适用性因碎石粒径而异,粒径在0.5-3 cm时,垂直一维代数模型可以相对准确地描述土石混合介质的饱和导水率,粒径为3-5 cm时,Green-Ampt公式所描述的饱和导水率精度较高。
关键词
土石混合介质
碎石含量
水分
运动
参数
水分运动模型
模型
适用性
Keywords
stony-soil media
rock fragment content
water movement parameters
water movement model
applieability of the model
分类号
S152.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土壤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水分差异的数值探讨
被引量:
6
4
作者
熊丁晖
刘苏峡
莫兴国
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学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3-603,共11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2012CB95780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40140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026)资助~~
文摘
在现有众多的陆面过程模型中,对土壤水分的定量描述一般是假设垂向分布均匀,取表层土壤质地来表示整个垂向土壤质地。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的土壤水分是存在差异的,这种差异有多大目前少有研究。设置3组不同饱和导水率组合的层状土壤代表不同区域的非均匀土壤,取3组层状土壤的上层土壤代表整个均匀土壤,通过建立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型分析这种差异,同时分析饱和导水率、饱和含水量、残余含水率、孔隙大小分布参数和形状参数对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渗透量和储水量差异的敏感性,探讨垂向层状和均匀处理下土壤水分运动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建立的一维土壤水分运动模型模拟的土壤水分剖面与Yeh解析解和室内五水转化试验的土壤水分剖面一致,表明模型无论是考虑还是不考虑根系吸水都具有可靠性。2)采用垂向均匀方式处理,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越大的层状土壤,各水文变量的差异越大。当层状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1.5倍时,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水分分布差别小于0.05 cm^3×cm^(-3);而当层状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达3.3倍时,层状土壤和均匀土壤的水分分布差别达0.15 cm^3×cm^(-3),渗漏量相差20 cm以上,储水量相差5 cm左右。3)相对于层状土壤下层,均匀土壤下层的持水能力更差,水流速度更快,导致下层水分分布减小,渗漏量增加,储水量减小。4)形状参数n对渗透量的敏感性最强,土壤孔隙大小分布参数对储水量的敏感性最强,形状参数n其次。在实际应用中,如果一个区域的土壤上下层饱和导水率相差较大,那么垂向均匀处理可能会导致很大的误差,和实际土壤的水分分布相差很大,这会严重影响土壤水分的准确估计,在实际处理中需要认真考虑。
关键词
土壤非均匀性
垂向均匀土壤
土壤
水分运动模型
渗漏量
储水量
敏感性分析
Yeh解析解
室内水转化动力过程试验
Keywords
Soil heterogeneity
Vertical homogeneityous soil
Soil water movement model
Leakage
Soil water storage
Sensitivity analysis
Yeh analytical solution
Water Transformation Dynamical Processes Experimental Device
分类号
S152.7 [农业科学—土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三江平原井灌水稻发展潜力探析
被引量:
8
5
作者
付强
梁川
杨广林
机构
四川大学水电学院
东北农业大学工程学院
出处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3-26,共4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四川大学青年基金 (4 3 2 0 2 8)
文摘
介绍了三江平原井灌水稻的发展现状 ,通过建立水分运动数学模型及逐日模拟仿真计算 ,推求出井灌水稻设计典型年的灌溉定额 ,结合地下水资源情况 ,对三江地区适宜发展井灌水稻规模进行了测算。并指出今后的发展对策。图 3,表 1,参
关键词
三江平原
井灌水稻
发展潜力
水分
运动
数学
模型
水量平衡
模型
仿真
灌溉定额
Keywords
Sanjiang Plain
well irrigation for rice
development potential
分类号
S511.07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田间试验的土壤水分运动模型选择
毛威
朱焱
史良胜
刘昭
戴恒
杨金忠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垂直一维非饱和土壤水分运动代数模型在土石混合介质中的适用性研究
刘建军
王全九
王春霞
王卫华
赵春艳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土石混合介质入渗模型及其参数影响因素研究
杨艳芬
王全九
曾辰
刘建军
李涛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0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土壤垂向分层和均匀处理下水分差异的数值探讨
熊丁晖
刘苏峡
莫兴国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三江平原井灌水稻发展潜力探析
付强
梁川
杨广林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