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体中镉对紫萍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宋关玲 侯文华 汪群慧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56-60,共5页
为了研究紫萍是否可以应用于有重金属镉污染的富营养化地表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中,以不同浓度的镉处理4d的紫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短期的培养条件下镉对紫萍生长的影响。主要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几种酶,包... 为了研究紫萍是否可以应用于有重金属镉污染的富营养化地表水体的治理和生态修复中,以不同浓度的镉处理4d的紫萍为实验材料,研究了在短期的培养条件下镉对紫萍生长的影响。主要测定了叶绿素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及抗氧化系统的几种酶,包括POD、CAT、SOD的活性以及MDA含量的变化,并观察了叶绿体超微结构的变化。研究表明,在短期镉胁迫下紫萍的合成能力、保护酶活性及叶绿体超微结构均发生变化。紫萍对镉污染较敏感,在有镉污染的富营养化水体污染治理的过程中要慎重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紫萍 水体影响 叶绿体超微结构 可溶性蛋白含量 水体污染治理 叶绿素含量 抗氧化系统 MDA含量 保护酶活性 污染 生态修复 地表水体 实验材料 培养条件 合成能力 发生变化 重金属 镉处理 POD CAT SOD 镉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质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影响因素探究
2
作者 李晗 《农业灾害研究》 2025年第3期274-276,共3页
主要研究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多种条件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包括使用葡萄糖作为质控样品、实验用水选择、加热方式与时间、酸度调节以及草酸钠溶液配制等。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饮用纯净水作为实验用水效果更佳;使用COD电炉直接加热消解... 主要研究了高锰酸盐指数测定中多种条件变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包括使用葡萄糖作为质控样品、实验用水选择、加热方式与时间、酸度调节以及草酸钠溶液配制等。通过对比实验,发现饮用纯净水作为实验用水效果更佳;使用COD电炉直接加热消解可缩短实验时间,且控制好加热时间即可获得满意的实验结果;增加酸的用量可提高高锰酸钾的氧化效率,但会导致含酸废液对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升。精确控制这些实验条件,提高高锰酸盐指数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准确衡量水体中有机污染物及无机可氧化物质的污染程度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 水体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培养和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的复合净水功能菌群构建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新 汤江武 +4 位作者 吴逸飞 姚晓红 孙宏 沈琦 李园成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96-1902,共7页
以11株具有不同净水功能的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液体共培养的方法,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混合培养物中的菌群变化,确定这些菌株的共存能力和生长特性。以混合培养中的优势菌株为核心形成不同菌群组合,确定复配菌株组合,并... 以11株具有不同净水功能的菌株为出发菌株,采用液体共培养的方法,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混合培养物中的菌群变化,确定这些菌株的共存能力和生长特性。以混合培养中的优势菌株为核心形成不同菌群组合,确定复配菌株组合,并通过净水实验确定其净水功能。结果显示,菌株AOZ1或BSK9、W14或BSK3在混合培养条件下可以有效生长,是混合培养的优势功能菌。以菌株AOZ1或BSK9为核心菌株,与其他功能菌组合可构建形成复合净水功能菌。其中,由AOZ1、BSK9、W14和BSK3组成的复合菌对河道污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分别达到48.0%和76.8%。结果表明,采用PCR-DGGE监测下的液体共培养方法,可有效构建净水复合菌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菌群 微生物强化修复 水体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铀对两种湿生植物生理生化及其积累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李宇林 罗学刚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9期77-84,共8页
【目的】为了研究铀对泽泻和鱼腥草两种湿生植物的生理生化及其积累特性的影响,探究其用于修复铀污染水体的可行性。【方法】设置浓度5、30、55 mg/L铀处理进行水培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21 d后测定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光... 【目的】为了研究铀对泽泻和鱼腥草两种湿生植物的生理生化及其积累特性的影响,探究其用于修复铀污染水体的可行性。【方法】设置浓度5、30、55 mg/L铀处理进行水培试验,每个处理3次重复,并设空白对照;21 d后测定植物抗氧化酶活性、光合参数、荧光参数、丙二醛及可溶性蛋白含量。【结果】(1)在不同铀浓度处理下,泽泻和鱼腥草的抗氧化酶活性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在铀浓度30 mg/L时,两种植物的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均达到最大值,分别比对照上升11.79%、114.69%、69.64%和6.03%、19.91%、10.71%;在铀浓度55 mg/L时,两种植物的MDA含量达到最高,分别比对照上升70.42%和55.42%。(2)不同的铀浓度处理下,两种湿生植物的光合速率(A)、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蒸腾速率(Tr)等光合参数及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ABS)等叶绿素荧光参数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在铀浓度55 mg/L时,两种植物的叶片Ci分别比空白对照下降13.14%和27.49%;Tr均呈先升后降趋势,泽泻叶片Gs呈先增后减、鱼腥草叶片Gs呈逐渐上升趋势;两种植物的光合速率在铀浓度55 mg/L时下降最为明显,分别比对照下降55.19%和85.92%,Fv/Fm分别比对照下降25.27%和1.45%;两种植物的PIABS均先升后降,泽泻PIABS在铀浓度5 mg/L时达到最大值、比对照上升146.43%,鱼腥草泽泻PIABS在铀浓度30 mg/L时达到最大值、比对照上升86.57%。(3)两种植物茎叶和根部对铀的富集浓度在55 mg/L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778.74、10393.94 mg/kg和3184.91、6515.00 mg/kg。【结论】本研究表明泽泻和鱼腥草对铀均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和耐受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泽泻 鱼腥草 植物修复 水体污染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