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禾豆间作氮素高效利用机理及农艺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5
1
作者
柴强
胡发龙
陈桂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极为普遍,但过量使用,往往引起地下水污染、温室效应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多种环境和生态问题。禾豆间作系统由于不同作物生物学特性和氮素利用存在差异,进行合理调控可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优点,从而...
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极为普遍,但过量使用,往往引起地下水污染、温室效应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多种环境和生态问题。禾豆间作系统由于不同作物生物学特性和氮素利用存在差异,进行合理调控可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优点,从而减少化肥投入,提高生产效益,是一种稳产、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种植体系。该系统中"氮转移"、"氮阻遏"消减和氮素时空分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促进豆科作物固氮、减少化肥投入的有效途径,可实现禾、豆两种作物对氮素的高效利用。特别是该系统中作物品种、施氮制度、空间布局以及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是对种间关系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合理优化可有效促进禾/豆间作竞争与互补协同作用,增强氮素协调利用,从而挖掘两种作物对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物学潜力。为此,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重点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禾豆间作氮素高效利用主要机理及相关农艺调控途径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构建简易、高产、高效、氮肥节约型禾豆间作模式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豆间作
氮转移
氮阻遏
种间关系
氮素高效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氮素高效利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泽胜
罗志祥
+1 位作者
施伏芝
阮新民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概述了氮素高效利用水稻选育工作研究进展,阐述了水稻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氮速率关系,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在各生育时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有关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在氮素高效利用水稻新...
概述了氮素高效利用水稻选育工作研究进展,阐述了水稻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氮速率关系,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在各生育时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有关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在氮素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育种中可以把较高的稻谷产量、多穗、高结实率和高收获指数作为其选育的主要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高效利用
应用基础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27
3
作者
刘颖
张佳蕾
+2 位作者
李新国
张正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6-482,共7页
工业氮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高产的需求,但过量施用带来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如何利用生物固氮提供的绿色高效氮素部分代替工业合成氮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虽然共生固氮体系效率较高,但肥料氮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可能对结瘤固氮...
工业氮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高产的需求,但过量施用带来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如何利用生物固氮提供的绿色高效氮素部分代替工业合成氮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虽然共生固氮体系效率较高,但肥料氮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可能对结瘤固氮体系的利用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本文从制约共生固氮体系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即土壤有效氮含量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入手,梳理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外源氮的响应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与根瘤菌共生效率的关系,总结分析了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分子机制,通过优化调控技术提高氮素利用率,为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科作物
氮素高效利用
共生固氮
氮阻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水稻氮高效栽培技术、品种改良和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4
作者
杨德生
黄冠军
+2 位作者
李勇
黄见良
王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5,共14页
氮肥施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协同提高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是21世纪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同时也是当前水稻栽培、生理与育种研究的热...
氮肥施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协同提高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是21世纪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同时也是当前水稻栽培、生理与育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典型氮肥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与施肥技术;总结了氮高效水稻品种尤其是绿色超级稻的氮高效相关农艺性状;综述了水稻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尤其是氮素对叶片结构及光合生理的影响和近期发现的重要氮高效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素高效利用
氮肥管理模式
品种改良
光合作用
氮
高效
品种
绿色超级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禾豆间作氮素高效利用机理及农艺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
65
1
作者
柴强
胡发龙
陈桂平
机构
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出处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9-26,共8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12BAD14B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360323)
公益性行业(农业)专项课题(201503125)资助~~
文摘
为保障粮食安全,农业生产中化肥使用极为普遍,但过量使用,往往引起地下水污染、温室效应加剧、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多种环境和生态问题。禾豆间作系统由于不同作物生物学特性和氮素利用存在差异,进行合理调控可充分发挥生物固氮优点,从而减少化肥投入,提高生产效益,是一种稳产、高产、高效可持续的种植体系。该系统中"氮转移"、"氮阻遏"消减和氮素时空分异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也是促进豆科作物固氮、减少化肥投入的有效途径,可实现禾、豆两种作物对氮素的高效利用。特别是该系统中作物品种、施氮制度、空间布局以及种植密度等农艺措施是对种间关系进行调控的必要手段,合理优化可有效促进禾/豆间作竞争与互补协同作用,增强氮素协调利用,从而挖掘两种作物对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物学潜力。为此,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观点,重点综述了国内外有关禾豆间作氮素高效利用主要机理及相关农艺调控途径的研究现状,旨在为构建简易、高产、高效、氮肥节约型禾豆间作模式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关键词
禾豆间作
氮转移
氮阻遏
种间关系
氮素高效利用
Keywords
Cereal-legume intercropping
N transfer
Inhibitory effect of N application on N2 fixation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High-efficient use of N
分类号
S344.2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氮素高效利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被引量:
3
2
作者
苏泽胜
罗志祥
施伏芝
阮新民
机构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安徽省水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
出处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年第4期6-10,共5页
文摘
概述了氮素高效利用水稻选育工作研究进展,阐述了水稻根系活力与根系吸氮速率关系,水稻品种在不同生育时期氮素吸收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施氮水平在各生育时期和不同生育时期硝酸还原酶活性等有关应用基础研究,提出了在氮素高效利用水稻新品种育种中可以把较高的稻谷产量、多穗、高结实率和高收获指数作为其选育的主要参考指标。
关键词
水稻
氮素高效利用
应用基础研究
Keywords
Rice
High-efficiency of nitrogen-using
Application of basic research
分类号
S511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27
3
作者
刘颖
张佳蕾
李新国
张正
万书波
机构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所/山东省作物遗传改良与生态生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东地区作物栽培科学观测实验站
出处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76-482,共7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20YFD1000905)
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2019JZZY01070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
文摘
工业氮肥的使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农作物高产的需求,但过量施用带来严重的环境生态问题,如何利用生物固氮提供的绿色高效氮素部分代替工业合成氮肥是当前研究的热点。虽然共生固氮体系效率较高,但肥料氮和根际微生物群落可能对结瘤固氮体系的利用产生消极影响。为此,本文从制约共生固氮体系高效利用的关键因素,即土壤有效氮含量及根际微生物群落入手,梳理了豆科植物-根瘤菌共生体系的建立及其对外源氮的响应以及根际微生物群落与根瘤菌共生效率的关系,总结分析了氮素高效利用的生理分子机制,通过优化调控技术提高氮素利用率,为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提供理论支持。
关键词
豆科作物
氮素高效利用
共生固氮
氮阻遏
Keywords
leguminous crops
high-efficient use of nitrogen
symbiotic nitrogen fixation
inhibitory effect of nitrogen application on N2 fixation
分类号
S565.2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水稻氮高效栽培技术、品种改良和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
22
4
作者
杨德生
黄冠军
李勇
黄见良
王飞
机构
作物遗传改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
出处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2-75,共1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071948)。
文摘
氮肥施用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但是过量施用氮肥不仅降低了氮素利用效率,还带来了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协同提高产量与氮素利用效率是21世纪以来我国水稻生产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同时也是当前水稻栽培、生理与育种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典型氮肥管理策略的基本原理与施肥技术;总结了氮高效水稻品种尤其是绿色超级稻的氮高效相关农艺性状;综述了水稻高效吸收利用氮素的生理和分子机制,尤其是氮素对叶片结构及光合生理的影响和近期发现的重要氮高效基因。
关键词
水稻
氮素高效利用
氮肥管理模式
品种改良
光合作用
氮
高效
品种
绿色超级稻
Keywords
rice
nitrogen efficient utilization
nitrogen management practices
variety improvement
photosynthesis
variety with high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Green Super Rice
分类号
S511.06 [农业科学—作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禾豆间作氮素高效利用机理及农艺调控途径研究进展
柴强
胡发龙
陈桂平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6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氮素高效利用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选育及其应用基础研究
苏泽胜
罗志祥
施伏芝
阮新民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11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豆科作物氮素高效利用机制研究进展
刘颖
张佳蕾
李新国
张正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水稻氮高效栽培技术、品种改良和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杨德生
黄冠军
李勇
黄见良
王飞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
2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