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速率与预测 被引量:3
1
作者 肖强 隗公臣 +6 位作者 吕东 孙鹏 衣文平 倪小会 徐秋明 李丽霞 曹兵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8-113,共6页
应用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适用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氮素释放速率,并基于一级化学反应、采用田间试验数据构建了氮素释放预测方程。结果显示: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土壤含... 应用恒温培养试验研究了适用于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在不同土壤含水量条件下的氮素释放速率,并基于一级化学反应、采用田间试验数据构建了氮素释放预测方程。结果显示: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累积释放量与土壤含水量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在75 d左右的时候,在22%土壤含水量下其氮素释放达到了85%-90%,14%土壤含水量下达到了60%-82%,6%土壤含水量下达到了35%-42%。同时,田间试验结果也说明了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瞬时释放速率受降雨及土壤含水量的影响显著;在降雨后或土壤含水量高的情况下,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的释放速率加快。在此基础上,通过最小二乘法求参等方式构建了以土壤含水量为主要因子的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氮素释放预测方程,预测值与实测值拟合程度较好,决定系数达到了0.9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水溶性胶结包膜肥料 半干旱气候 氮素释放速率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缓释氮肥的制造工艺及氮素释放速率研究
2
作者 马军伟 符建荣 +2 位作者 姜丽娜 叶静 汪建妹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5年第5期273-275,共3页
利用可降解的高分子多聚物(热固性树脂)及无机钙盐作为主、副包膜材料,采用粘涂成膜工艺研制出了控释性较好的包膜氮肥系列品种CU1,CU2,CU3。其25℃恒温条件下在水中氮素释放总量达80%时需要的时间分别约为10,20,30 d;在模拟旱地土壤25... 利用可降解的高分子多聚物(热固性树脂)及无机钙盐作为主、副包膜材料,采用粘涂成膜工艺研制出了控释性较好的包膜氮肥系列品种CU1,CU2,CU3。其25℃恒温条件下在水中氮素释放总量达80%时需要的时间分别约为10,20,30 d;在模拟旱地土壤25℃恒温培养条件下,释放氮素总量的80%所需的时间分别约为15,30,45 d。各种包膜尿素的氮素累计溶出率(CNR)与溶出时间(D)之间可用一元二次曲线拟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氮肥 制造工艺 氮素释放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特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王艳 郑西来 +1 位作者 段玉环 辛佳 《土壤与作物》 2017年第1期73-79,共7页
新型包膜肥料中氮素释放直接关系到肥料的利用效率和植物的生长。本文以硫包膜尿素(SCU)和树脂包膜尿素(RCF)为研究对象,采用水中溶出法,系统研究了肥水比、温度和溶液pH对不同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包膜肥料的氮... 新型包膜肥料中氮素释放直接关系到肥料的利用效率和植物的生长。本文以硫包膜尿素(SCU)和树脂包膜尿素(RCF)为研究对象,采用水中溶出法,系统研究了肥水比、温度和溶液pH对不同包膜肥料氮素释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两种包膜肥料的氮素释放特征曲线都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进行拟合且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氮素释放速率为RCF>SCU,氮素累积释放率分别于培养28 d和84 d后超过80%。肥水比越小,包膜肥料的氮素释放越快。温度升高可以促进包膜肥料的氮素释放,在低温范围内,包膜肥料氮素释放速率没有显著变化;当温度升高到35℃时,包膜肥料的氮素释放速率明显加快。培养结束后,RCF和SCU在35℃时的氮素累积释放率比5℃和15℃时增加约52%和25%。水溶液的pH值对RCF和SCU的氮素释放则没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膜肥料 氮素释放速率 肥水比 温度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缓释尿素肥效与功能材料添加量的关系 被引量:2
4
作者 吴振宇 杨阳 +6 位作者 周子军 倪晓宇 余立祥 陆荷微 刘斌美 吴跃进 王钰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40-748,共9页
本研究利用煤汽化尿素生产工艺制备6种改性缓释尿素(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分别为1%、2%、3%、4%、5%和6%),通过砂柱淋溶、氨挥发气室试验和田间玉米试验,以普通尿素为对照,分析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与尿素缓释特征和田间肥效的关系,探... 本研究利用煤汽化尿素生产工艺制备6种改性缓释尿素(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分别为1%、2%、3%、4%、5%和6%),通过砂柱淋溶、氨挥发气室试验和田间玉米试验,以普通尿素为对照,分析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与尿素缓释特征和田间肥效的关系,探讨适于玉米生产的改性缓释尿素功能性吸附材料最优添加量,为基质缓释肥的研发与农业应用提供借鉴。结果表明:缓释尿素中氮素释放特征可用一级动力学方程N_t=N_0(1-e^(-bx))拟合,其氮素释放速率常数(b)比普通尿素下降67.4%~82.6%,累积氨挥发损失比普通尿素下降15.8%~39.3%。玉米栽培试验中,耕层土壤速效氮含量随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的提高呈增加趋势,同时玉米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呈增加趋势。借助一元三次模型拟合玉米产量性状与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的关系发现,功能性吸附材料添加量为5.28%、4.80%、5.24%和4.76%的缓释尿素可分别获得理论最高玉米生物学产量(15 829 kg·hm^(-2))、地上部生物量(164.0 g·plant^(-1))、根系生物量(26.9 g·plant^(–1))和籽粒产量(6 769 kg·hm^(–2))。综上,基质型缓释尿素的功能性吸附材料具有较好的减少氮素淋溶和氨挥发、改善玉米氮素营养、提高玉米产量的作用,5%的添加量更有利于玉米生物量和产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释尿素 功能性吸附材料 最佳添加量 氮素释放速率 累积氨挥发 籽粒产量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