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籼稻品种的氮素累积量与根系性状的关系 |
张岳芳
王余龙
张传胜
董桂春
杨连新
黄建晔
龙银成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2
|
|
2
|
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的籼稻品种物质生产与分配特点 |
张岳芳
王余龙
陈培峰
董桂春
杨连新
黄建晔
张传胜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7 |
7
|
|
3
|
不同施肥条件下苜蓿产量、氮素累积量及肥料氮素利用率研究 |
韩思训
王森
高志岭
王殿武
|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4
|
不同氮素累积量类型籼稻品种有关源库指标的基本特点 |
张岳芳
王余龙
陈留根
|
《江西农业学报》
CAS
|
2008 |
7
|
|
5
|
优化喷灌水量下不同施氮量对土壤氮素累积和作物产量的影响 |
李艳
张睿昊
刘海军
黄冠华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6
|
施氮水平对不同切花菊品种生长及氮素累积和分配的影响 |
葛礼姣
许建平
杨颜榕
管志勇
陈素梅
房伟民
陈发棣
赵爽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3
|
|
7
|
减氮配施生物炭对水稻产量及不同生育期氮素累积的影响 |
徐彬
王小利
蒙婼熙
杨宏伟
龙大勇
梅婷婷
段建军
|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7
|
|
8
|
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陈鸿飞
杨东
梁义元
张志兴
梁康迳
林文雄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2
|
|
9
|
籼稻品种间氮素吸收利用的差异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
张岳芳
王余龙
张传胜
董桂春
杨连新
黄建晔
陈培峰
龚克成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6 |
34
|
|
10
|
不同播种方式对小麦产量形成及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 |
刘红江
郭智
孙国峰
顾克军
张岳芳
郑建初
陈留根
|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9 |
15
|
|
11
|
不同类型氮肥对夏玉米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氮素表观盈亏的影响 |
石岳峰
张民
张志华
宋瑞磊
朱强
|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09 |
25
|
|
12
|
不同桑树品种各器官氮磷含量及其累积量研究 |
杨贵明
张夫道
薛秋生
武玉壁
|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
2001 |
3
|
|
13
|
嫁接和施氮量对冬瓜干物质、氮素积累及其氮代谢酶的影响 |
廖道龙
云天海
刘子凡
伍壮生
黄项心兰
陈贻诵
谢大森
|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22 |
2
|
|
14
|
大气高CO_2浓度对油菜氮素同化累积与植株生长的影响 |
杨春
谭太龙
张力
余佳玲
廖琼
张振华
刘强
荣湘民
宋海星
官春云
|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15
|
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比例对单季稻产量、土壤养分及氮素吸收的影响 |
叶鑫
隋世江
陈玥
张鑫
|
《辽宁农业科学》
|
2022 |
5
|
|
16
|
缓控释氮肥一次性施用对舟山地区小麦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费维
方红玲
张浩
顾卡咪
杨梢娜
|
《浙江农业科学》
|
2024 |
0 |
|
17
|
不同氮吸收效率品种油菜氮素营养特性的差异 |
曹兰芹
伍晓明
杨睿
田阳阳
陈鲜妮
陈碧云
李亚军
高亚军
|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21
|
|
18
|
有机-无机肥不同配施比例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
刘红江
蒋华伟
孙国峰
沈明星
陈留根
郑建初
|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7 |
54
|
|
19
|
不同肥力土壤下施氮与玉米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单鹤翔
卢昌艾
张金涛
王金洲
徐明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30
|
|
20
|
不同施氮量对桂香3号产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 |
陶伟
阎勇
梁天锋
陈雷
莫海玲
唐茂艳
王强
张晓丽
|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