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稻茬小麦公顷产量9000kg群体氮素积累、分配与利用特性 |
丁锦峰
杨佳凤
王云翠
陈芳芳
封超年
朱新开
李春燕
彭永欣
郭文善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3
|
|
2
|
以^(15)N示踪技术分析叶面施氮对花生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率的影响 |
王春晓
郑永美
矫岩林
陈静
李文金
赵玉成
华伟
解晓梅
孙学武
于天一
沈浦
吴正锋
王才斌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3
|
不同施氮水平下不同氮利用效率小黑麦植株氮素积累分配特性 |
张锡洲
吴沂珀
李廷轩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6
|
|
4
|
不同灌水处理条件下不同小麦品种氮素积累、分配与转移的差异 |
王德梅
于振文
张永丽
许振柱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3
|
|
5
|
施氮与灌水对夏玉米土壤硝态氮积累、氮素平衡及其利用率的影响 |
栗丽
洪坚平
王宏庭
谢英荷
张璐
邓树元
单杰
李云刚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73
|
|
6
|
超高产冬小麦对氮素的吸收、积累和分配 |
党红凯
李瑞奇
李雁鸣
孙亚辉
张馨文
刘梦星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3 |
20
|
|
7
|
头季稻氮肥运筹对再生稻干物质积累、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陈鸿飞
杨东
梁义元
张志兴
梁康迳
林文雄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32
|
|
8
|
弱光对杂交稻氮素积累、分配与子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
任万军
杨文钰
张国珍
朱霞
樊高琼
徐精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9
|
|
9
|
甜玉米氮素积累和分配的基因型差异 |
陆大雷
刘小兵
赵久然
王德成
郭景伦
陆卫平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0
|
|
10
|
氮高效利用基因型水稻干物质生产和氮素积累特性 |
戢林
杨欢
李廷轩
张锡洲
余海英
|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1
|
施氮水平对五种苹果砧木生长以及氮素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的影响 |
王海宁
葛顺峰
姜远茂
魏绍冲
周恩达
王富林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3
|
|
12
|
氮肥施用方式对耐盐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祁通
刘易
冯耀祖
孙九胜
王新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3
|
|
13
|
不同施氮水平对烟富3/M26/平邑甜茶幼树当年及翌年氮素吸收、利用、分配的影响 |
李晶
姜远茂
魏绍冲
王富林
周乐
李洪娜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11
|
|
14
|
施氮水平对烤烟根冠平衡及氮素积累与分配的影响 |
王树声
李春俭
梁晓芳
陈爱国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16
|
|
15
|
施氮量对旱地胡麻养分积累、转运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
谢亚萍
吴兵
牛俊义
孙芳霞
宋满刚
|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4 |
24
|
|
16
|
粳稻硅素积累与分配对氮素的反应及其基因型差异 |
魏海燕
张洪程
杭杰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张胜飞
马群
张庆
吴文革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8 |
7
|
|
17
|
种植密度对冬小麦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 |
王树丽
贺明荣
代兴龙
周晓虎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2 |
18
|
|
18
|
土层厚度对旱地小麦氮素分配利用及产量的影响 |
石岩
位东斌
于振文
余松烈
|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01 |
9
|
|
19
|
^15N示踪法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
孟维伟
王东
于振文
石玉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
20
|
不同水分处理对胡麻干物质积累与分配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崔红艳
胡发龙
方子森
牛俊义
王华丽
许维成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
2015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