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离子注入氮工艺对渗碳淬火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张伟 贾华坡 +3 位作者 关荣鑫 王晓鹏 马骋天 徐要伟 《机械强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1-100,共10页
为了优化齿轮表面改性工艺,研究了离子注入氮工艺对渗碳淬火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以低碳合金钢18CrNiMo7-6渗碳淬火齿轮为基体,通过射频等离子体辅助离子注入系统进行氮离子注入处理,系统对比了离子注入齿轮与未注入齿轮的齿根金相... 为了优化齿轮表面改性工艺,研究了离子注入氮工艺对渗碳淬火齿轮弯曲疲劳强度的影响。以低碳合金钢18CrNiMo7-6渗碳淬火齿轮为基体,通过射频等离子体辅助离子注入系统进行氮离子注入处理,系统对比了离子注入齿轮与未注入齿轮的齿根金相组织、硬度梯度、残余应力分布及弯曲疲劳性能。结果表明,离子注入氮工艺使得齿根硬度由695 HV0.1提升至780 HV0.1,增幅12.2%;硬化层深度由1.50 mm减少到1.41 mm,降低了6.0%;表面残余应力由-400 MPa减小到-286 MPa,降低了28.5%。基于弯曲疲劳试验拟合的R-S-N方程,在99%可靠度下,离子注入齿轮的疲劳寿命仅为对照齿轮的12.3%~19.3%,且失效模式以脆性断裂为主,裂纹扩展速率加快。研究表明,离子注入氮虽可通过表面强化延缓裂纹萌生,但过浅的硬化层与残余应力降低导致裂纹扩展抗力不足,最终削弱齿轮弯曲疲劳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齿轮弯曲疲劳 疲劳寿命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注入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的变异 被引量:16
2
作者 张怀渝 宋云 +2 位作者 畅志坚 张晓军 任正隆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5-250,共6页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 应用SDSPAGE和APAGE电泳技术,对不同剂量低能(25keV)N+离子注入小麦稳定品系CH3286的M3代种子储藏蛋白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结果表明低能N+离子束注入能有效地诱导小麦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高剂量(10.8×1016N+cm2)N+注入的诱变频率高于中剂量(7.2×1016N+cm2),其亚基总变异频率分别是13.7%和4.2%。不同位点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不同,其中以Glu1D最敏感,变异频率由大至小分别是Glu1D>Glu1B>Glu1A。低能N+离子束注入诱导的醇溶蛋白变异与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变异有相似的规律。醇溶蛋白遗传区对N+离子的敏感程度也不同,其中ω醇溶蛋白最敏感,能产生较多的变异,其次是γ和β醇溶蛋白,最不敏感的是α醇溶蛋白。在M3代植株群体中筛选到一些农艺性状较稳定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和醇溶蛋白变异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N^+离子注入 醇溶蛋白 谷蛋白 低能N^+离子注入 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变异频率 小麦种子 诱导 SDS-PAG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9Cr18轴承钢的金属离子加氮离子复合注入处理新工艺 被引量:14
3
作者 汤宝寅 王松雁 +4 位作者 王晓峰 甘孔银 曾照明 田修波 Paul K.Chu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4-28,共5页
简单地叙述了金属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MePIIID)表面处理新工艺的发展,以及MePIIID工艺对于脉冲阴极弧金属等离子体源的要求。详细报导了9Cr18轴承钢样品的氮离子注入表面处理工艺以及金属离子加氮离子复合注入处理新工艺。... 简单地叙述了金属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与沉积(MePIIID)表面处理新工艺的发展,以及MePIIID工艺对于脉冲阴极弧金属等离子体源的要求。详细报导了9Cr18轴承钢样品的氮离子注入表面处理工艺以及金属离子加氮离子复合注入处理新工艺。对被处理和未被处理试样进行了显微硬度、磨痕、摩擦因数及腐蚀特性测试后表明:用金属离子加氮离子复合注入处理的9Cr18钢试样的表面特性改善明显优于只用氮离子处理的试样,证明脉冲阴极弧金属等离子体源和气体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相结合是现代材料表面强化的一个很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离子 离子 离子注入 表面改性 轴承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子、蕃茄、辣椒种子经N^+离子注入后的生物效应 被引量:5
4
作者 王军 武宝山 +6 位作者 张伶 李茜 凌海秋 曾宪贤 李小国 张宏伟 王贵忠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9-10,13,共3页
用 35Kev的 N+离子束注入茄子、蕃茄、辣椒等种子 ,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田间种植对照分析 ,茄子比对照增产 2 5.0 %~ 57.9% ,发病率仅在 1 .89%~ 4.62 % ,变异果大 ,果脐呈带状、拉长 ,变异明显。离子束注入的加工蕃茄比对照早熟 2 0... 用 35Kev的 N+离子束注入茄子、蕃茄、辣椒等种子 ,进行诱变处理。通过田间种植对照分析 ,茄子比对照增产 2 5.0 %~ 57.9% ,发病率仅在 1 .89%~ 4.62 % ,变异果大 ,果脐呈带状、拉长 ,变异明显。离子束注入的加工蕃茄比对照早熟 2 0天 ,产量可提高 2 2 .4% ,蕃茄红素等品质因素经检测都有提高 ,当代效应十分明显。辣椒经离子束注入后 ,平均出苗率比对照提高 8.0 % ,显著提高了疫霉病的抗病性 ,死病率仅 38.6% ,比对照死病率 89.7%下降了 51 .1 %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茄子 蕃茄 辣椒 种子 N^+离子 生物效应 离子注入 诱变 疫霉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对仿栗种子当代生理生化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16
5
作者 陆佳 李志辉 +2 位作者 张斌 李昌珠 欧日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17-620,共4页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仿栗种子对种子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的含量、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剂量在9×1016~12×1016N+/cm2下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研究了不同剂量的氮离子注入仿栗种子对种子内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以及丙二醛的含量、电解质外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离子注入剂量在9×1016~12×1016N+/cm2下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的酶活性达到峰值,丙二醛含量和电解质外渗率最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种子脂质过氧化作用。结果说明一定剂量的氮离子注入能激活合成自由基清除酶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免受自由基侵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仿栗 离子注入 脂质过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法选育高产葡萄糖耐量因子(GTF)酵母菌株 被引量:8
6
作者 高艳红 吕加平 +1 位作者 刘鹭 李淑荣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35-238,共4页
本研究通过铬耐量筛选的方式,从12株供试啤酒酵母中获得1株高耐铬性啤酒酵母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N+注入诱变,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1×2.6×1013、2×2.6×1013、3×2.6×1013、4×2.6×1013、5... 本研究通过铬耐量筛选的方式,从12株供试啤酒酵母中获得1株高耐铬性啤酒酵母菌株,并对该菌株进行N+注入诱变,注入能量为50keV,注入剂量1×2.6×1013、2×2.6×1013、3×2.6×1013、4×2.6×1013、5×2.6×1013和6×2.6×1013ion/cm2。结果表明,最适诱变的注入剂量为4×2.6×1013ion/cm2,得到1株高产GTF的啤酒酵母菌株M11-1A11,其富铬能力较诱变前提高了22.4%。经5次传代发酵培养,突变株的富铬性能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GTF 富铬酵母菌 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的生物摩擦学性能 被引量:30
7
作者 熊党生 张彦华 徐嘉东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80-383,F004,共5页
用高能离子注入机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进行N+ 注入改性 ,注入能量为 45 0KeV ,剂量分别为 5× 10 14 /cm2 ,2 .5× 10 15/cm2 和 1.2 5× 10 16/cm2 。以ZrO2 球为上销样 ,UHMWPE为下盘样组成摩擦副 ,在销盘摩擦试... 用高能离子注入机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 (UHMWPE)进行N+ 注入改性 ,注入能量为 45 0KeV ,剂量分别为 5× 10 14 /cm2 ,2 .5× 10 15/cm2 和 1.2 5× 10 16/cm2 。以ZrO2 球为上销样 ,UHMWPE为下盘样组成摩擦副 ,在销盘摩擦试验机上评价它们在干摩擦、蒸馏水和血浆润滑条件的摩擦磨损行为。结果表明 ,几种剂量N+ 注入均提高了UHMWPE的摩擦系数 ,增强了其在血浆润滑条件下的耐磨性。未注入UHMWPE的磨损表现为粘着、疲劳、塑性变形和犁沟 ,注入UHMWPE的磨损主要为磨粒磨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超离分子量聚乙烯 ZRO2陶瓷 生物摩擦学 离子 人工关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的拟南芥M1代RAPD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王卫东 刘磊安 +2 位作者 王燕 秦广雍 霍裕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5-48,共4页
 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能量为30keV的不同剂量N+离子束诱变,以当代拟南芥幼苗叶片为材料建立基因池,并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基因池可扩增出约200条有效条带,不同剂量组变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对经...  对拟南芥种子进行能量为30keV的不同剂量N+离子束诱变,以当代拟南芥幼苗叶片为材料建立基因池,并进行随机引物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分析。结果表明,每个基因池可扩增出约200条有效条带,不同剂量组变异率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大。对经离子注入后的拟南芥发芽率统计显示,发芽率并不随剂量的增加而单调下降。最后初步探讨了不同剂量条件下发芽率和变异率变化趋势不一致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拟南芥 M1代 RAPD 剂量 发芽率 变异率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技术选育猴头菌优良菌株 被引量:9
9
作者 严涛 李冠 曾宪贤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09-110,113,共3页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得到了常温和高温下生长速度较快的突变株。对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也得到了不...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得到了常温和高温下生长速度较快的突变株。对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的检测结果显示,突变株菌丝的多糖含量和氨基酸含量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离子注入技术可用于猴头菌的诱变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猴头菌 诱变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甜菊的细胞学效应 被引量:7
10
作者 慎玫 王彩莲 +2 位作者 陈秋方 陆挺 舒世珍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41-144,共4页
用不同能量氮离子注入甜菊干种子,在M1根尖细胞内可观察到各种可见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有丝分裂行为异常。随着注入离子的剂量和能量的提高,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趋势。统计分析显示,离子注入的剂量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染色体畸变细... 用不同能量氮离子注入甜菊干种子,在M1根尖细胞内可观察到各种可见染色体结构变异及有丝分裂行为异常。随着注入离子的剂量和能量的提高,染色体畸变细胞率呈增加趋势。统计分析显示,离子注入的剂量效应大于能量效应。染色体畸变细胞率与氮离子注入剂量的直线回归关系不显著,但与γ辐照剂量的直线回归关系达极显著,γ射线对甜菊M1的辐射损伤大于氮离子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甜菊 染色体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氮离子注入固态苯甲酸钠的质量沉积效应 被引量:7
11
作者 王相勤 邵春林 余增亮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786-789,共4页
用25keV氮离子束辐照本甲酸钠(PhCOONa)引起其分子结构的变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分析,得到了其残余紫外活性的剂量效应曲线,另外通过高分辨富里叶红外光谱仪及高灵敏度的茚三酮反应的测定,发现了辐照后的样品中有腈基及α-氨... 用25keV氮离子束辐照本甲酸钠(PhCOONa)引起其分子结构的变化,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的分析,得到了其残余紫外活性的剂量效应曲线,另外通过高分辨富里叶红外光谱仪及高灵敏度的茚三酮反应的测定,发现了辐照后的样品中有腈基及α-氨基酸等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 低能 离子注入 苯甲酸钠 质量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对高粱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曹阳 李学慧 +3 位作者 董哓宇 齐锐 胡铁军 史维东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58-360,共3页
将N+ 离子注入高粱种子 ,结果发现 :在相同注射条件下 ,不同高粱品系及不同注射胚面作用不同 ;种子注入当代植株在株高、穗长、千粒重方面差异普遍增大 ,正面与侧面注入
关键词 高粱 离子 离子注入 品系 注射胚面 株高 穗长 千粒重 损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时间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生长速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严涛 李冠 曾宪贤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28-131,共4页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研究脉冲时间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时间从小到大的变化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生长速度的整体影响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 利用低能离子束生物技术对猴头菌进行诱变选育,通过分析N+离子注入后猴头菌丝体的生长速度,研究脉冲时间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体的影响。结果表明:脉冲时间从小到大的变化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生长速度的整体影响呈先下降,后上升,再下降的“马鞍型”曲线。证明在注入剂量相同的前提下脉冲时间对N+离子注入猴头菌丝的生长速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猴头菌 生长速度 脉冲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陆地棉花粉对胚珠DNA及M1代cD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4
作者 岳洁瑜 杨郁文 +3 位作者 于艳杰 倪万潮 吴李君 唐灿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54-59,共6页
通过对胚珠DNA的SSR标记分析,在DNA水平上检测氮离子束诱变后胚珠的多态性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陆地棉花粉后再授粉雌蕊,会对胚珠的DNA多态性产生影响,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花粉中精细胞的DNA序列;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分离N+离... 通过对胚珠DNA的SSR标记分析,在DNA水平上检测氮离子束诱变后胚珠的多态性变化,结果表明,离子注入陆地棉花粉后再授粉雌蕊,会对胚珠的DNA多态性产生影响,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花粉中精细胞的DNA序列;利用抑制性消减杂交(SSH)分离N+离子诱变花粉和正常花粉(对照)分别给雌蕊授粉后产生的M1代植株叶片间表达有差异的cDNA片段,建立差异表达cDNA文库。已测序的有50个缩减cDNA克隆,根据BLAST网络服务检索查询EMBL、Gen Bank、DDBJ和PDB的核苷酸序列数据库以及蛋白质氨基酸序列数据库,进行序列联配,结果发现52%序列在数据库中都有同源的棉属来源的EST。38个EST与其他物种已知基因部分区域的同源性为56%~100%,占总EST的76%;5条EST序列能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同源性序列,但其功能(占10%)尚不清楚;9个EST能在数据库中发现为推测蛋白,占18%;4个EST在GenBank中没有查到对应的同源序列,占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制性消减杂交(SSH) SSR分子标记 N^+离子注入 陆地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氮离子注入技术转化抗寒基因(afp)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冯殿齐 刘静 +3 位作者 孙仲序 王玉山 赵进红 张玲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86-92,共7页
利用氮离子注入技术将抗寒基因(afp)导入杏树,对杏树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杏树导入抗寒基因后,嫁接成活率最高为33.3%,最佳处理方法是美特杏+2500个氮离子+DNA浸沾60min;变异率最大为100%,最佳组合是金太阳杏+2000个氮离子+DN... 利用氮离子注入技术将抗寒基因(afp)导入杏树,对杏树变异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杏树导入抗寒基因后,嫁接成活率最高为33.3%,最佳处理方法是美特杏+2500个氮离子+DNA浸沾60min;变异率最大为100%,最佳组合是金太阳杏+2000个氮离子+DNA浸沾40min;枝条生长量最长为32.14cm,最佳组合是凯特杏+2000个氮离子+DNA浸沾20min;叶片较对照最大增厚为50%,最佳组合是凯特杏+1500个氮离子~2000个氮离子+DNA浸沾20min;随着氮离子浓度的提高叶色由浅变暗;经高浓度氮离子处理的叶片形状变异比较大,叶片多呈中裂、双脉,叶脉两侧严重不对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寒基因 离子注入 技术转化 离子注入技术 最佳组合 嫁接成活率 处理方法 金太阳杏 离子浓度 叶片形状 凯特杏 杏树 变异率 生长量 不对称 导入 枝条 叶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飞轮轴承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氮层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兆光 张人佶 +1 位作者 杨宇 王浪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26-329,共4页
研究了氮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技术处理后空间飞轮轴承内圈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改性前后试样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试样表面成分及结构,通过显微硬度计测量改性前后及不同注入时间下试样表面硬度,考察改... 研究了氮等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PIII)技术处理后空间飞轮轴承内圈的摩擦学性能。通过原子力显微镜分析改性前后试样表面形貌,利用X射线电子能谱分析试样表面成分及结构,通过显微硬度计测量改性前后及不同注入时间下试样表面硬度,考察改性前后试样摩擦系数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空间飞轮轴承内圈进行表面注氮后,表面形成Cr-N化合物,形成第二相及固溶强化使得试样表面硬度显著增加,摩擦系数明显减小,耐磨性增加,轴承组件工作电流明显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飞轮 离子体浸没离子注入 注入时间 摩擦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氮离子注入固态尿嘧啶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王相勤 姚建铭 余增亮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88-91,共4页
对 25 ke V 氮离子束辐照尿嘧啶引起其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光谱的分析,得到了离子注入后尿嘧啶的残余紫外吸收曲线。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析,说明尿嘧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茚三酮反应的测定证明了辐射后的样... 对 25 ke V 氮离子束辐照尿嘧啶引起其分子结构的变化进行了研究。通过紫外光谱的分析,得到了离子注入后尿嘧啶的残余紫外吸收曲线。傅里叶红外光谱仪的分析,说明尿嘧啶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伤。茚三酮反应的测定证明了辐射后的样品中出现了新的化学基团——氨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尿嘧啶 离子注入 损伤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离子注入选育色素产生菌Monascus的研究 被引量:10
18
作者 于洋 姚建铭 +2 位作者 虞龙 余增亮 李凯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43-446,共4页
应用 1 0keV的N+离子注入,对产红色素红曲菌进行了诱变选育。在确定最佳注入剂量后,经过两轮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选育出 1株高产突变株,红色素色价提高 3 8.1 %,且色调适宜。经传代培养,其高产性状能稳定遗传。对该菌株的发酵特性也进行... 应用 1 0keV的N+离子注入,对产红色素红曲菌进行了诱变选育。在确定最佳注入剂量后,经过两轮离子注入诱变筛选,选育出 1株高产突变株,红色素色价提高 3 8.1 %,且色调适宜。经传代培养,其高产性状能稳定遗传。对该菌株的发酵特性也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离子注入 MONASCUS 红曲色素 诱变育种 菌种选育 发酵特性 天然色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离子注入对拟南芥的生理影响初步研究 被引量:13
19
作者 王燕 王卫东 +1 位作者 秦广雍 霍裕平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2-85,共4页
以拟南芥菜为研究对象,对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拟南芥干种子的萌发力、苗体生长形态性状的影响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和酶谱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发芽率-剂量曲线呈"马鞍型"特性;离子注入对拟南芥菜生长有抑制作... 以拟南芥菜为研究对象,对低能氮离子注入对拟南芥干种子的萌发力、苗体生长形态性状的影响及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和酶谱变异情况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发芽率-剂量曲线呈"马鞍型"特性;离子注入对拟南芥菜生长有抑制作用,营养器官的损伤率-剂量关系为先降后升的趋势,并且剂量间各性状差异极显著;离子注入后过氧化物同工酶酶活性在一定剂量范围内增强,酶谱的变异体现在谱带强弱的变化而不是谱带增减上,初步探讨了各性状表现与POD酶活变化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注入 拟南芥 生理影响 过氧化物同工酶 酶活性 酶谱变异 苗体生长 形态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能N^+离子注入谷氨酸产生菌诱变选育及其发酵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甄卫军 李茜 +3 位作者 张石峰 曾宪贤 高林 李江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428-432,共5页
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以D1 1 0 和D1 1 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和发酵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两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3,其多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分别达到 8.4%、7.5 %,比出发菌分别提高 3 5.48%和 2 5 %.... 采用低能N+离子注入技术,以D1 1 0 和D1 1 0B为出发菌进行了诱变选育高产谷氨酸菌株和发酵的试验研究。通过研究已经初筛到两株高产菌株D52 2 1 和B32 63,其多批次摇瓶平均产酸分别达到 8.4%、7.5 %,比出发菌分别提高 3 5.48%和 2 5 %.其一级种子生长曲线比原出发菌有明显变化,高产菌株发酵对数期平均提前 2~ 3h.从发酵曲线显示出高产菌株的代谢活力增强,倍增时间缩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能N^+离子注入 谷氨酸 诱变选育 发酵生产 味精 发酵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