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玉米生长阶段与氮、磷、钾肥需求量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1
1
作者 杨琴 《种子科技》 2024年第20期11-13,共3页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科学合理地施用氮、磷、钾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以赫章县为试验区,通过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的生长及产量情况,探讨了氮、磷、钾肥利用率,明确了氮...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科学合理地施用氮、磷、钾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以赫章县为试验区,通过设置5个处理、3次重复,研究了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的生长及产量情况,探讨了氮、磷、钾肥利用率,明确了氮、磷、钾肥对玉米生长发育各阶段的影响。结果表明,缺N、K、P元素均会抑制玉米生长,其中缺K元素对玉米的影响最大,平衡施用氮、磷、钾肥可使玉米产量最高,氮、磷、钾肥利用率分别为41.72%、40.85%和37.9%,钾肥利用率偏低。玉米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不同。大喇叭口期至抽雄期是吸收氮、磷、钾肥的高峰期,抽雄后氮素吸收基本结束,磷、钾肥缓慢吸收持续至成熟期。建议改进施肥方式,增施有机肥,选用高效复合肥,促进养分平衡供应,提高肥料利用率,以期试验结论为指导当地玉米生产合理施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磷、钾肥 肥料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40
2
作者 王伟妮 鲁剑巍 +2 位作者 何予卿 李小坤 李慧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45-653,共9页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 采用"3414"不完全正交回归设计,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并探讨了3种肥料间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氮、磷、钾肥的施用均可以显著提高水稻产量,且3种肥料配施的增产效果显著优于任两种肥料配施。氮、磷、钾肥的施用可以改善部分米质性状,如提高整精米率,降低垩白度、稻谷长宽比和精米直链淀粉含量;氮、磷肥的施用还可提高糙米蛋白质含量,降低青米率。施用氮、磷、钾肥后,水稻养分总吸收量和每100kg籽粒养分需求量显著增加,而养分干物质生产效率和养分稻谷生产效率显著下降,且3种肥料的吸收利用率、农学利用率及生理利用率均随施肥量的增加而下降。氮、磷、钾肥两两互作对水稻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影响,当肥料用量处于低中水平时,互作效应均表现为协同促进作用,肥料用量超过一定水平后则表现为拮抗作用。对水稻氮、磷、钾养分吸收影响最大的交互作用分别是氮钾、氮磷和磷钾互作。总体来看,肥料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肥料用量及配比应在综合考虑水稻产量、品质及肥料利用率的基础上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氮、磷、钾肥 互作效应 产量 品质 养分吸收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芝麻氮、磷、钾肥的效应研究 被引量:37
3
作者 卫双玲 李春明 +2 位作者 高桐梅 李丰 张海洋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44-649,共6页
为探明芝麻生产中氮、磷、钾肥最优化施肥参数,本试验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对白芝麻品种郑芝98N09和黑芝麻品种冀9014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施能显著改善芝麻的经济... 为探明芝麻生产中氮、磷、钾肥最优化施肥参数,本试验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对白芝麻品种郑芝98N09和黑芝麻品种冀9014的氮、磷、钾肥料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适量氮、磷、钾用量及其配施能显著改善芝麻的经济性状,提高芝麻产量。施氮量与芝麻株高、单株蒴数、单蒴粒数、千粒重等经济性状呈显著正相关,氮、磷、钾肥对郑芝98N09的经济性状的影响为氮>磷>钾,冀9014为氮>钾>磷。通过建立肥料与产量效应函数方程并结合经济效益分析得出,郑芝98N09的最佳施肥量为N 123.09 kg/hm2、P2O560.13 kg/hm2、K2O 73.31 kg/hm2,冀9014的最佳施肥量为N 133.92 kg/hm2、P2O570.85 kg/hm2、K2O 110.80 kg/hm2。因此,郑芝98N09施肥时应重施氮肥,适配磷、钾肥;冀9014应重施氮、钾肥,兼施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芝麻 氮、磷、钾肥 “3414” 肥料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甜菊生长、产量及糖苷相关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9
4
作者 杨永恒 张永侠 +4 位作者 徐晓洋 孙玉明 包亚英 黄苏珍 佟海英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7-26,共10页
为了探明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对甜菊品种‘中山4号’(‘Zhongshan No.4’)的当年生扦插苗进行了盆栽实验,比较了不同氮(N)、磷(P_2O_5)、钾(K_2O)配施条件下甜菊产量相关指标... 为了探明甜菊(Stevia rebaudiana Bertoni)的适宜施肥量,采用"3414"肥料试验设计对甜菊品种‘中山4号’(‘Zhongshan No.4’)的当年生扦插苗进行了盆栽实验,比较了不同氮(N)、磷(P_2O_5)、钾(K_2O)配施条件下甜菊产量相关指标(包括株高、茎粗、叶长、叶宽、叶中光合色素含量和单株叶干质量)及叶中糖苷[包括甜菊苷(St)、莱鲍迪苷A(R-A)和总苷]含量和单株积累量的差异,并对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T2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300、200和600 mg·kg^(-1))的株高和叶中光合色素含量以及T6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300和600 mg·kg^(-1))的茎粗均最高;T9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200和900 mg·kg^(-1))的叶长以及T13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100和300 mg·kg^(-1))的叶宽均最大;T4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100和600 mg·kg^(-1))的单株叶干质量最高。T1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0、200和600mg·kg^(-1))的St含量略低于CK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均为0 mg·kg^(-1)),但高于其余施肥处理组,并且多数施肥处理组的St含量显著低于CK组;T5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600、200和600 mg·kg^(-1))的R-A和总苷含量,T9组的St单株积累量以及T4组的R-A和总苷单株积累量均最高,且T5组的R-A和总苷单株积累量略低于T4组。极差分析结果表明:3种肥料中,氮肥对甜菊株高、茎粗、叶宽、叶中光合色素含量、单株叶干质量、St和R-A含量及R-A和总苷单株积累量的影响最大,而钾肥对其叶长、总苷含量和St单株积累量的影响最大。根据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单株叶干质量为最高值(4.588 g)时,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701.11、160.20和793.91mg·kg^(-1);总苷含量为最高值(24.71%)时,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365.26、176.96和528.35 mg·kg^(-1)。综合考虑单株叶干质量和总苷含量,并结合拟合的肥料效应方程,适宜甜菊的N、P_2O_5和K_2O施用量分别为365.26~701.11、160.20~176.96和528.35~793.91 mg·k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菊 氮、磷、钾肥配施 生长指标 叶干质量 糖苷积累量 肥料效应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黄芩产量、养分吸收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5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5 位作者 刘灵娣 王丽英 田伟 陈丽莉 李若楠 张彦才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326-331,共6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芩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用量分别在0~225,0~270,0~270 kg/hm2时,黄芩根产量及黄芩苷含量随着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氮肥对黄...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施用氮、磷、钾肥对黄芩产量、氮磷钾养分吸收及黄芩苷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P2O5、K2O用量分别在0~225,0~270,0~270 kg/hm2时,黄芩根产量及黄芩苷含量随着氮、磷、钾肥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其中,氮肥对黄芩产量的增加效应最大,磷、钾肥次之;施用氮肥黄芩产量提高幅度可达73.61%~105.10%。在本试验条件下,当N、P2O5、K2O用量分别为225,270,270 kg/hm2时,N∶P2O5∶K2O的比例为1∶1.2∶1.2时,黄芩根产量达到7 158.00~7 403.55 kg/hm2;黄芩苷为9.92%~11.24%,高于《中国药典》规定标准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芩 氮、磷、钾肥 产量 钾吸收 黄芩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翟彩霞 温春秀 +4 位作者 王凯辉 张彦才 王丽英 李巧云 陈丽莉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B06期220-223,共4页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够促进丹参根系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其含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25,180,225 kg/hm2时,根的...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方法,研究了氮、磷、钾肥对丹参根系生长及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磷、钾肥能够促进丹参根系对氮、磷、钾的吸收,提高其含量,并且随着施用量的增加而提高,在N,P2O5,K2O的施用量分别为225,180,225 kg/hm2时,根的氮、磷、钾含量达到最高值;当施入N,P2O5和K2O分别为225,120,150 kg/hm2时,丹参根干质量、根长及根条数达到最高值,根的直径最适宜,此后随着磷钾肥施入量增加,根干质量及根长、根条数反而下降,根直径增加。所以氮、磷、钾合理配合施用能够提高丹参根的养分含量、根干质量、根长、根数及根直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氮、磷、钾肥 根系生长 养分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西北围栏草地氮、磷、钾肥效应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秦鱼生 涂仕华 +2 位作者 孙锡发 冯文强 廖鸣兰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3期68-73,共6页
川西北草地由于超载放牧极其严重,草地质量退化迅速。为了维持草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围栏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不完全试验设计与裂区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防止草地退化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速效氮、磷肥的施用能显... 川西北草地由于超载放牧极其严重,草地质量退化迅速。为了维持草地的可持续发展,以围栏草地为研究对象,采用氮、磷、钾三因素不完全试验设计与裂区试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探索防止草地退化的施肥技术。结果表明,速效氮、磷肥的施用能显著增加牧草产量。连续2年施用N90和P30比不施肥增产265.3%;第2年连续施肥比第2年不施肥相对增产40%-135%;第1年施肥处理的肥料后效比不施肥处理平均增产112.3%;干草产量随施氮量和施磷量的增加而增加,呈正直线相关;钾肥在该草地上没有表现出增产效果。氮肥能显著提高围栏草地品质,高氮处理(N135)比无氮处理(N0)粗蛋白含量增加20%以上。综合产量和品质两方面因素,川西北草地最佳施氮量为135~150 kg/hm^2,最佳施磷量为15-30 kg/hm^2,而钾肥可以不施;在最佳氮、磷肥配施下,可以采用隔年施肥来降低成本,增加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栏草地 氮、磷、钾肥 干草产量 品质 养分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马铃薯肥料利用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8
作者 贾豪 郭恒 王舰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2-36,共5页
为确定青海省马铃薯生产的合理施肥技术,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产量、养分积累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其中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和... 为确定青海省马铃薯生产的合理施肥技术,利用大田试验研究了氮、磷、钾肥对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产量、养分积累量及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有利于促进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其中对马铃薯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氮肥,其次是磷肥和钾肥。与不施肥对照相比,施用氮、磷、钾肥可显著提高马铃薯N、P_2O_5、K_2O的积累量,氮、磷、钾肥的农学效率分别为142.5、167.5、92.6 kg/kg,氮、磷、钾肥的表观利用率分别为38.8%、22.4%、31.1%,氮、磷、钾肥的生理利用率分别为367.7、746.1、297.6 kg/kg。在青海互助县种植青薯9号,N、P_2O_5、K_2O用量分别为202、135、180 kg/hm2时,产量可达83 333 kg/hm2,在此条件下每生产1 000 kg块茎需要吸收的N、P_2O_5、K_2O量分别为2.9、1.2、3.7 kg,三者比例为1∶0.41∶1.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氮、磷、钾肥 产量 肥料利用效率 青海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密度及氮、磷、钾肥用量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梅艳 阮培均 +1 位作者 赵明勇 王孝华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78-1081,共4页
运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磷肥施用量(x3)、钾肥施用量(x4)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各因子间的回归方程。通过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 运用四因素五水平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种植密度(x1)、氮肥施用量(x2)、磷肥施用量(x3)、钾肥施用量(x4)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建立了普那菊苣鲜草产量与各因子间的回归方程。通过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下,普那菊苣鲜草产量≥135000.00kg/hm2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161850~174000株/hm2,纯N28.48~31.77kg/hm2,P2O5113.93~126.08kg/hm2,K2O78.60~91.54kg/hm2;鲜草产量≥142500.00kg/hm2的农艺措施为种植密度160590~173940株/hm2,纯N28.26~32.40kg/hm2,P2O5111.08~128.93kg/hm2,K2O82.09~97.46kg/hm2。各因子对普那菊苣鲜草产量的影响程度依次为种植密度>钾肥施用量>氮肥施用量>磷肥施用量;模型的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只有合理密植结合钾肥的适量施用,种植普那菊苣才能获得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那菊苣 种植密度 氮、磷、钾肥施用量 鲜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南板蓝产量及靛玉红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魏世勇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3-46,72,共5页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南板蓝产量及靛玉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施显著影响南板蓝的产量。N、P、K肥对南板蓝的增产效应为N〉P〉K,氮是主要的限制因子。不同的氮、磷、钾肥配... 采用三因素五水平最优回归设计,研究了氮、磷、钾肥配施对南板蓝产量及靛玉红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施显著影响南板蓝的产量。N、P、K肥对南板蓝的增产效应为N〉P〉K,氮是主要的限制因子。不同的氮、磷、钾肥配施也显著影响南板蓝的靛玉红含量。施入氮肥明显地增加了南板蓝的靛玉红含量,磷、钾肥的施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靛玉红含量。结合南板蓝的产量及靛玉红含量,确定氮、磷、钾肥适宜的用量组合区间,N为931.96~1035.55kg/hm^2,P2O5为140.80~172.80kg/hm^2,K2O为388.80~432.00kg/h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磷、钾肥 南板蓝 产量 靛玉红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食葵杂交种农艺性状的影响
11
作者 宋殿秀 崔良基 +2 位作者 王德兴 孙恩玉 刘金刚 《宁夏农林科技》 2015年第7期57-59,共3页
采用"3414"最优饱和设计方案,于2014年在辽宁省农科院以氮(纯N)、磷(P2O5)、钾(K2O)肥为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氮、磷、钾肥3因素对食葵杂交种丰葵杂1号株高、盘径、茎粗和叶片数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施入不同配比的氮... 采用"3414"最优饱和设计方案,于2014年在辽宁省农科院以氮(纯N)、磷(P2O5)、钾(K2O)肥为探讨因子进行田间试验。探讨氮、磷、钾肥3因素对食葵杂交种丰葵杂1号株高、盘径、茎粗和叶片数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施入不同配比的氮、磷、钾肥对食葵的株高、盘径、茎粗和叶片数等农艺性状有很大的影响:氮肥能有效地促进食葵的株高增加,而磷、钾肥在株高达到一定高度后,超量施入则降低株高;配施不同水平的氮、磷、钾肥均能增大食葵丰葵杂1号成熟期的盘径,而超量施用则降低盘径。氮、磷、钾肥增施能有效地增加成熟期茎秆的直径,而超量施肥则降低茎秆的直径。增施氮肥能持续有效地增加食葵的叶片数,而磷、钾肥的过量施入则会降低其叶片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向日葵 氮、磷、钾肥 配施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桂花品种‘金玉台阁’开花性状及叶片中叶绿素和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齐豫川 潘远智 +3 位作者 杨亚男 鲜小林 陈睿 刘柿良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5-45,共11页
以桂花品种‘金玉台阁’(Osmanthus fragrans‘Jinyu Taige’)盆栽苗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单株施用量CO(NH_2)_2(0.0、1.0、2.0和3.0 g)、NH_4H_2PO_4(0.0、1.5、3.0和4.5 g)和KCl(0.0、0.5... 以桂花品种‘金玉台阁’(Osmanthus fragrans‘Jinyu Taige’)盆栽苗为供试材料,采用"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了不同单株施用量CO(NH_2)_2(0.0、1.0、2.0和3.0 g)、NH_4H_2PO_4(0.0、1.5、3.0和4.5 g)和KCl(0.0、0.5、1.0、1.5 g)对秋冬生长期(2014年10月至2015年2月)‘金玉台阁’开花性状及叶片中叶绿素和营养元素的影响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筛选出适宜的氮、磷、钾肥施用量。结果表明:与CK[CO(NH_2)_2、NH_4H_2PO_4和KCl的单株施用量均为0.0 g]组相比,各氮、磷、钾肥配施处理组‘金玉台阁’的单株产花量、花瓣相对含水量、花径以及叶片中叶绿素、全氮、全磷和全钾的含量总体上显著升高。CO(NH_2)_2单株施用量对‘金玉台阁’单株产花量、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和全氮含量的影响最大,NH_4H_2PO_4单株施用量对这3个指标的影响次之;NH_4H_2PO_4单株施用量对‘金玉台阁’叶片中全磷含量的影响最大;KCl单株施用量对‘金玉台阁’花瓣相对含水量、花径及叶片中全钾含量的影响最大。在秋冬生长期内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均在12月份降至最低值。通过建立‘金玉台阁’单株产花量(y)与CO(NH_2)2、NH_4H_2PO_4和KCl的单株施用量(分别为x_N、x_P和x_K)间的肥料效应模型,得到的三元二次肥料效应模型为y=1.202 7+0.756 1×x_N+0.263 2×x_P+0.459 0×x_K-0.276 1×x_N^2-0.120 1×x_P^2-0.500 7×x_K^2+0.190 1×x_N×xP-0.096 0×x_N×x_K+0.118 5×x_P×x_K。以单株产花量为目标,‘金玉台阁’的CO(NH_2)2、NH_4H_2PO_4和KCl的最佳单株施用量分别为2.58、3.56和0.86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桂花品种'金玉台阁’ 氮、磷、钾肥配施 “3414”肥料效应试验设计方案 单株产花量 营养元素 肥料效应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红叶’南天竹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及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7
13
作者 孙泽晨 任文 +2 位作者 潘远智 于伟 刘加文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9-68,共10页
以2年生‘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Hongye’)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根据L16(45)正交实验设计进行3因素(包括氮、磷和钾肥)4水平(N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8.4、36.8和55.2 mg,P_2O_5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4.4、28.8和43.2 mg,K_2O... 以2年生‘红叶’南天竹(Nandina domestica‘Hongye’)盆栽苗为实验材料,根据L16(45)正交实验设计进行3因素(包括氮、磷和钾肥)4水平(N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8.4、36.8和55.2 mg,P_2O_5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4.4、28.8和43.2 mg,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0.8、1.6和2.4 mg)施肥实验,对2015年11月5日至2016年1月20日期间各组叶片的光合色素(包括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对叶片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各肥料单株施用量进行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总体来看,各组的光合色素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高于对照(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均为0.0 mg)组,而花色素苷含量则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T14(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14.4和1.6 mg)、T15(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28.8和0.8 mg)和T16(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55.2、43.2和0.0 mg)组的光合色素含量均较高,T2(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14.4和0.8 mg)、T3(N、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28.8和1.6 mg)和T4(N、P2O5和K_2O单株施用量分别为0.0、43.2和2.4 mg)组的花色素苷含量均较高,T3和T4组的可溶性糖含量均较低。极差分析结果表明:N单株施用量对光合色素含量的影响最大,K_2O单株施用量的影响最小;N单株施用量对花色素苷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最大,P_2O_5单株施用量的影响最小。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N单株施用量与各光合色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而P_2O_5和K_2O单株施用量与上述指标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各光合色素含量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并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花色素苷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此外,花色素苷含量与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高氮能够延长‘红叶’南天竹的绿叶期,低氮能够促进其叶片呈现红色,因此,在园林栽培过程中应根据实际需要施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叶’南天竹 氮、磷、钾肥配施 光合色素 花色素苷 可溶性糖 相关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对甘薯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4
作者 刘洋洋 宋佳乐 +5 位作者 吉志新 张锴 乔亚科 靳恒星 刘云峰 司增志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1-34,共14页
以甘薯品系冀科紫18(JK274)、冀科紫19(JK142)、冀科薯20(JK7)和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济薯25、腾飞、徐紫薯8号、普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肥施用方式[一次性底施(1)、1/2底施+1/2追施(1/2+1/2)、1/3底施+2/3追施(1/3+2/3)]和施... 以甘薯品系冀科紫18(JK274)、冀科紫19(JK142)、冀科薯20(JK7)和冀东地区主栽甘薯品种济薯25、腾飞、徐紫薯8号、普薯32为试验材料,研究氮、磷、钾肥施用方式[一次性底施(1)、1/2底施+1/2追施(1/2+1/2)、1/3底施+2/3追施(1/3+2/3)]和施用量(N:0、75.27、150.55、225.82 kg/hm^(2);P_(2)O_(5):0、39.27、78.55、117.82 kg/hm^(2);K_(2)O:0、85.09、170.18、255.27、340.36 kg/hm^(2))对7个甘薯品种(系)单株分枝数、单株最长蔓长、地上部鲜质量、地下部鲜质量、单株结薯数和产量的影响,筛选出甘薯较适宜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施用量,为甘薯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合适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适宜的施用量能促进甘薯生长,提高产量,但不同甘薯品种(系)合适的氮、磷、钾肥施用方式和适宜的施用量有所不同。综合考虑,施氮方式表现为N_(1)>N_(1/2+1/2)>N_(1/3+2/3),施磷方式表现为P_(1/3+2/3)>P_(1/2+1/2)>P_(1),施钾方式表现为K_(1/2+1/2)>K_(1)>K_(1/3+2/3);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75.27~157.37 kg/hm^(2),磷肥施用量为39.27~117.82 kg/hm^(2),钾肥施用量为170.18~294.12 kg/hm^(2),可见甘薯对氮、磷、钾肥的需求量表现为钾肥>氮肥>磷肥。在最佳的氮、磷、钾肥施用量条件下,7个甘薯品种(系)产量表现为普薯32>腾飞>济薯25>冀科紫19>冀科紫18>冀科薯20>徐紫薯8号。在上述适宜的氮、磷、钾施用量范围内,需根据甘薯品种(系)精准施用氮、磷、钾肥,最终达到高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氮、磷、钾肥 施用方式 施用量 农艺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千一号玉米施用氮、磷、钾肥的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赵仁全 罗光琼 韩秋珍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54-56,59,共4页
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盲目和过度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三千一号玉米施用氮、磷、钾和有机肥在大泥土和砾石黄泥土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正安县大泥土最佳施N、P2O5、K2O量和最佳产量分别为11.2 kg/667m2、5.9 kg/667m2、8.5 kg/66... 为解决生产上存在的盲目和过度施肥现象,提高肥料利用率,研究了三千一号玉米施用氮、磷、钾和有机肥在大泥土和砾石黄泥土中的效应。结果表明,正安县大泥土最佳施N、P2O5、K2O量和最佳产量分别为11.2 kg/667m2、5.9 kg/667m2、8.5 kg/667m2和570.9 kg/667m2;砾石黄泥土最佳施N、K2O量和最佳产量分别为9.6 kg/667m21、2.2 kg/667m2和695.8 kg/667m2,可不施用磷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三千一号 施肥效应 氮、磷、钾肥 最佳施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磷、钾肥配施对威宁地八角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赵相勇 陈培燕 韩永芬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72-75,共4页
为了促进威宁地八角的推广应用和提高其种子产量,2010—2011年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N、P2O5、K2O肥料因子对威宁地八角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P2O5、K2O单因子肥料对种子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肥>磷肥>氮... 为了促进威宁地八角的推广应用和提高其种子产量,2010—2011年采用二次正交旋转回归设计方法研究了N、P2O5、K2O肥料因子对威宁地八角种子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N、P2O5、K2O单因子肥料对种子产量影响的大小顺序为钾肥>磷肥>氮肥,两因子互作以氮肥与磷肥、氮肥与钾肥的效果显著。2)在施用氮肥13.04kg/667m2、磷肥88.24kg/667m2、钾肥32.00kg/667m2时,威宁地八角种子的产量最高,为31.90kg/667m2,其经济效益也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宁地八角 种子产量 氮、磷、钾肥配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 被引量:12
17
作者 黄春燕 苏文斌 +3 位作者 樊福义 展耀东 邓君超 宫前恒 《中国糖料》 2011年第2期16-18,共3页
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研究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甜菜的产量、产糖量及投入产出比,甜菜的最大产量达到80458.33 kg/hm2,比无肥区增产44.94%,最大产... 运用"3414"肥料效应田间试验方案,研究甜菜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效应及推荐用量。结果表明,合理配施氮、磷、钾肥,有利于提高甜菜的产量、产糖量及投入产出比,甜菜的最大产量达到80458.33 kg/hm2,比无肥区增产44.94%,最大产糖量达到12978.47 kg/hm2,比无肥区增产38.97%;根据一元二次效应方程式,获得最佳产量、最佳产糖量的N∶P2O5∶K2O分别是1∶1.4∶1和1∶1.7∶1,这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 氮、磷、钾肥 产量 含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半夏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8
作者 沈泉 徐绍忠 李权林 《云南农业科技》 2020年第4期11-12,共2页
研究不同氮、磷、钾肥配比对半夏植株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为云南高原气候、土壤条件下半夏高产栽培、合理施肥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氮、磷、钾肥配比为20∶10∶20最适合半夏产量形成,适当提高钾肥和氮肥的比例对半夏产量的提高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 半夏 氮、磷、钾肥 植物学性状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花生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20
19
作者 金建猛 任丽 +2 位作者 刘向阳 范君龙 李阳 《陕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3期56-57,共2页
研究了在田间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均较不施肥处理稳定增产,在氮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磷钾肥用量的增加对单株荚果数、饱果数、500g果数、饱果率、单株生产力有共同提... 研究了在田间条件下不同氮、磷、钾肥用量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均较不施肥处理稳定增产,在氮肥用量一定的条件下,磷钾肥用量的增加对单株荚果数、饱果数、500g果数、饱果率、单株生产力有共同提高作用,磷肥较钾肥对主茎高、侧枝长有促进生长的作用。适量的氮、磷、钾肥可增加花生籽仁油酸、亚油酸含量,提高油酸/亚油酸比值,并且磷肥可增加花生籽仁蛋白质,钾肥可增加花生籽仁脂肪含量。在花生栽培中以磷肥90 kg/hm2、钾肥135 kg/hm2产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氮、磷、钾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黔两优58施用氮、磷、钾肥及栽培密度的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仁全 罗光琼 韩秋珍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11年第1期76-81,共6页
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水稻品种黔两优58水稻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用氮、磷、钾的效应。主处理为密度,设8000株/667 m2、10000株/667 m2、12000株/667 m23个水平;副处理采取3414+2试验方案,以氮、磷、钾肥3个因素为基础,4个水平,16个处理。... 利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水稻品种黔两优58水稻不同种植密度和施用氮、磷、钾的效应。主处理为密度,设8000株/667 m2、10000株/667 m2、12000株/667 m23个水平;副处理采取3414+2试验方案,以氮、磷、钾肥3个因素为基础,4个水平,16个处理。结果表明:黔两优58水稻在正安县灰黄泥沙田当年的栽培条件下,氮、磷、钾肥的最大施用量为4.66 kg N/667 m2、5.73 kg P2O5/667 m2和7.78 kg K2O/667 m2。若不注意防治穗颈稻瘟病,则施肥的增产作用有可能被病虫害的加重抵消;穗颈稻瘟病损失率(%)=-17.0+3.69 N+2.82 P2O5;栽培密度以8 000株/667 m2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黔两优58 氮、磷、钾肥 穗颈稻瘟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