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含量氨氮污水厌氧氨氧化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付丽霞 吴立波 +1 位作者 张怡然 龙斌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0-55,共6页
采用厌氧复合床,经自养型反硝化过程转化,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共耗时165d。反应器启动成功后,TN容积负荷达到0.17kg·m-·3d-1,NO2--N与NH4+-N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3%。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温度及不同有机质对厌氧氨... 采用厌氧复合床,经自养型反硝化过程转化,成功启动了厌氧氨氧化反应器,共耗时165d。反应器启动成功后,TN容积负荷达到0.17kg·m-·3d-1,NO2--N与NH4+-N去除率分别为100%和93%。在此基础上,研究了pH、温度及不同有机质对厌氧氨氧化反应过程的影响,并通过正交及对比试验确定各因素的最佳控制条件。结果表明,在氨氮的质量浓度较低(~18mg·L-1)条件下,厌氧氨氧化反应pH=8.0、温度30℃、有机质(TOC)的质量浓度为40mg·L-1时,反应达到最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氧化 氨氮污水 总有机碳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氨氮污水回用于循环冷却水的技术 被引量:8
2
作者 姜琳 郦和生 +1 位作者 王岽 任志峰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8-30,共3页
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作者分析了含氨氮污水回用于循环水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为氨氮是导致腐蚀率增加的主要因素。通过静态和动态模拟试验,筛选出两种新型复合缓蚀阻垢剂YSW105和YSW106。试验结果表明... 污水经深度处理后回用是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作者分析了含氨氮污水回用于循环水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认为氨氮是导致腐蚀率增加的主要因素。通过静态和动态模拟试验,筛选出两种新型复合缓蚀阻垢剂YSW105和YSW106。试验结果表明,投加YSW105和YSW106后试管的腐蚀率和黏附速率均达到和优于中石化“好级”标准,能够满足含氨氮污水回用时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污水 缓蚀阻垢 循环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步半硝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工艺在低氨氮污水脱氮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刘国华 范强 +2 位作者 徐相龙 马艺鸣 王洪臣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479-1484,共6页
为了检验同步半硝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工艺(simultaneous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with granularsludge,SPNAGS)对低氨氮污水的生物脱氮效果,开展了长期的小试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污水氨氮浓度从200mg/L降到20~50 mg/L时,系... 为了检验同步半硝化-厌氧氨氧化颗粒污泥工艺(simultaneous partial nitritation/Anammox with granularsludge,SPNAGS)对低氨氮污水的生物脱氮效果,开展了长期的小试试验研究.结果显示,在污水氨氮浓度从200mg/L降到20~50 mg/L时,系统中的颗粒污泥发生解体,难以保持颗粒状,且污泥颜色由原来的红棕色变为灰黄色,系统仍然保持很高的氨氮去除率(〉95%),但总氮的去除率却逐渐降低,最后仅有20%左右,约80%的氨氮转化为硝酸盐.因此,本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该工艺在应用于低氨氮浓度污水生物脱氮时,系统内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itrite-oxidizing bacteria,NOB)的控制既是关键,也是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式厌氧氧化 颗粒污泥 氨氮污水 出水硝酸盐 亚硝酸盐氧化细菌(NO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氮高效降解蜡样芽孢杆菌的筛选与污水中氨氮降解效果试验评估
4
作者 刘荣徽 张琳 +3 位作者 郭圣辉 赵瑞利 王承民 徐莉莉 《天津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79-85,共7页
为了获得高效氨氮降解微生物菌株,通过生物法修复氨氮污水。采用标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选取12株通过16S鉴定确认为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株作为试验对象,检测上清液氨氮含量,计算氨氮降解率。对高效氨氮降解菌株,进行了污水降解试验应用研... 为了获得高效氨氮降解微生物菌株,通过生物法修复氨氮污水。采用标准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选取12株通过16S鉴定确认为蜡样芽孢杆菌的菌株作为试验对象,检测上清液氨氮含量,计算氨氮降解率。对高效氨氮降解菌株,进行了污水降解试验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成功筛选出一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N435-1,在初始氨氮浓度为100 mg·L^(-1)的培养基条件下,96 h降解率可达90%以上,144 h可实现99.91%降解效率。菌株N435-1在4种污水中均具有良好的降解效果,在初始氨氮浓度与实验室相似浓度的富源牛场污水中,其氨氮浓度最终降至2.62 mg·L^(-1)。综上,实验室培养条件和氨氮污水降解具有相似效果,菌株N435-1具有高效降解氨氮能力,且降解效果重复性高、氨氮浓度下降快,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 降解 蜡样芽孢杆菌 筛选 氨氮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人工快渗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谢宇轩 陈鸿汉 康爱彬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9165-9167,共3页
将传统人工快渗系统与改良的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对高氨氮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COD、氨氮和TN的去除率均比传统人工快渗系统分别提高了3.14%、4.47%和20.7%,并可以有效地缓解系统堵塞现象发生。
关键词 生活污水 人工快渗系统 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 去污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处理高氨态氮生活污水
6
作者 康爱彬 宗慧敏 +1 位作者 霍鹏 陈鸿汉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23-325,共3页
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态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一级子系统表层和二级子系统表层分别以1 m/d和0.3 m/d水力负荷进水时,COD负荷提高到0.23 kg/(m2·d)... 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态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采用分段进水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进行研究。试验结果显示:一级子系统表层和二级子系统表层分别以1 m/d和0.3 m/d水力负荷进水时,COD负荷提高到0.23 kg/(m2·d),去除率为84.6%;氨态氮负荷提高到123.2 g/(m2·d),NH+4-N去除率为96.7%;出水中COD、NH+4-N的浓度都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总氮的去除率为63.8%,C/N比值由原来的0.83提高到1.10,C/N比值的提高主要是因为总氮去除率明显提高了。与单段进水相比,分段进水可以发挥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的优势,提高水力负荷,相应地减少占地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串联人工快速渗滤系统 生活污水 分段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运行参数的优化
7
作者 康爱彬 董玉龙 陈鸿汉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665-13667,13690,共4页
[目的]进一步优化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的运行参数。[方法]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从水力负荷、湿干比以及水力负荷周期等方面,通过模拟柱试验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结果]最佳运行参数为水力负荷1... [目的]进一步优化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处理高氨氮生活污水的运行参数。[方法]以校园学生生活区高氨氮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从水力负荷、湿干比以及水力负荷周期等方面,通过模拟柱试验确定其最佳运行参数。[结果]最佳运行参数为水力负荷1.0m/d,湿干比为1∶5,水力负荷周期为4 h,出水COD、NH4-N的浓度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碳源不足是影响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脱氮效率较低的主要限制因子。缩短水力负荷周期,可以有效增加系统的复氧效率,提高系统对COD、NH4-N的好氧生物降解效率。[结论]该研究为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的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级串联人工快渗系统 生活污水 水力负荷 湿干比 水力负荷周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Fe^(3+)掺杂TiO_2光催化降解水中氨氮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宗伟 李酽 初飞雪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7-121,共5页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_2和稀土离子Eu^(3+)、Y^(3+)、La^(3+)、Tb^(3+)、Dy^(3+)及Fe^(3+)掺杂的TiO_2,并以之为催化剂进行在超声波氙灯照射下降解氨氮污水。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或Fe^(3+)掺入TiO_2后使TiO_2光响应范围向可见光拓展... 以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_2和稀土离子Eu^(3+)、Y^(3+)、La^(3+)、Tb^(3+)、Dy^(3+)及Fe^(3+)掺杂的TiO_2,并以之为催化剂进行在超声波氙灯照射下降解氨氮污水。实验结果表明稀土或Fe^(3+)掺入TiO_2后使TiO_2光响应范围向可见光拓展,提高了氨氮污水的降解率;Fe^(3+)和稀土离子共掺杂后,La-Fe-TiO_2、Eu-Fe-TiO_2和TbFe-TiO_2氨氮污水降解率均比单掺杂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稀土掺杂 FE3+ 氨氮污水 降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积比对分段进水改良A^2/O工艺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振国 何争光 +1 位作者 彭赵旭 焦耀亮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0-104,10,共5页
为了探究体积比对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段进水改良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在污泥回流比为70%,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 h条件下,考察了体积比(V预缺氧∶V厌氧∶V缺氧∶V好氧)对系统去除有机物、硝... 为了探究体积比对脱氮除磷性能的影响,采用分段进水改良厌氧-缺氧-好氧(A2/O)工艺处理高氨氮低碳氮比的生活污水。在污泥回流比为70%,水力停留时间(HRT)为10 h条件下,考察了体积比(V预缺氧∶V厌氧∶V缺氧∶V好氧)对系统去除有机物、硝化效果、反硝化效果、总氮(TN)和总磷(TP)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体积比对系统有机物的去除和硝化效率影响不显著,出水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浓度分别在50 mg/L、5 mg/L以下;系统TN和TP去除受体积比影响较大,体积比为18∶18∶36∶72时,缺氧体积所占比例较大,反硝化细菌获得充足反应时间,反硝化效果最好,TN去除率平均达83.24%;体积比为12∶24∶24∶84时,厌氧体积的增加,为聚磷菌厌氧释磷提供有利条件,TP去除效果最佳,平均去除率达93.6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比 改良A2/O 氨氮污水 分段进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回用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垦 石岩 +1 位作者 韩伟锋 杨崇豪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0年第4期131-133,共3页
为了探讨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回用中的适用性,总结了城市污水的回用现状和技术措施,研究了膜技术在洗浴废水和高氨氮生活污水回用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膜出水水质均符合市政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膜技术用于城市污水回用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 为了探讨膜技术在城市污水回用中的适用性,总结了城市污水的回用现状和技术措施,研究了膜技术在洗浴废水和高氨氮生活污水回用中的应用.结果表明,膜出水水质均符合市政和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膜技术用于城市污水回用具有明显的环境效益,可有效缓解水资源不足和水环境污染的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技术 污水回用 污水资源化 洗浴废水 生活污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体化AOA滤池处理农村污水的回流比研究
11
作者 熊旭东 陆少鸣 +2 位作者 邓秋炫 申华楠 王铭源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03-106,共4页
对1种适用于农村污水的新型一体化处理设备——漂浮滤料一体化AOA生物滤池,实验探讨了处理高NH4+-N含量农村污水的优化回流比。结果表明,在气水体积比为2:1、水力负荷为4.2 m3/(m2·h)的工况下,回流比体积为150%时,出水仅COD可稳定... 对1种适用于农村污水的新型一体化处理设备——漂浮滤料一体化AOA生物滤池,实验探讨了处理高NH4+-N含量农村污水的优化回流比。结果表明,在气水体积比为2:1、水力负荷为4.2 m3/(m2·h)的工况下,回流比体积为150%时,出水仅COD可稳定满足GB 18918-2002的一级B排放标准;回流比体积为200%时,对COD、NH4+-N和TN均具有较高的去除率,出水可稳定达到相关要求;回流体积比为250%时,出水NH4+-N含量不稳定,有超标现象。因此,应选择200%为漂浮滤料一体化AOA生物滤池处理高氨氮农村污水的优化回流体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AOA生物滤池 农村污水 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回流比对分段进水循环A/O工艺系统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闫冬 何争光 +1 位作者 韩艳萍 赵军令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7-30,共4页
为了研究混合液内回流对分段进水循环A/O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内回流比下的COD、NH4+-N和TN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内回流比可显著提高TN去除率,但超出这个范围则效果不明显,甚至会降低TN去除率,说明内回流比... 为了研究混合液内回流对分段进水循环A/O工艺脱氮性能的影响,对比分析了不同内回流比下的COD、NH4+-N和TN去除情况,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提高内回流比可显著提高TN去除率,但超出这个范围则效果不明显,甚至会降低TN去除率,说明内回流比并不是越大越好,而是有一个适当的范围;分段进水循环A/O工艺在处理低碳氮比污水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与分段进水A/O工艺相比,TN去除率可从60%多提高到80%以上,出水各项指标均能稳定达标;该系统在内回流比为100%时可实现低费用、高去除率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段进水 循环A/O工艺 生活污水 内回流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UDY ON APPLICATION OF AERATION BIOLOGICAL FLUID TANK TECHNOLGY IN NH_4^+-N WASTE WATER TREATMENT 被引量:1
13
作者 CHEN Yi, LU Jian guo (Safety & Environment Protection Department, Lanzhou Prtrochemical Corporation, Lanzhou 730060, China)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8,共5页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pplication of "Aeration biological fluid tank" technology (ABFT)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containing NH + 4 N and high concentrated organic chemicals. Highlights were focuse... This paper introduces an application of "Aeration biological fluid tank" technology (ABFT) for the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containing NH + 4 N and high concentrated organic chemicals. Highlights were focused on the effects of dissolved oxygen, pH, temperature and retention time on waste water biological treatment in order to find out a new approach in treatment of waste water containing high concentrated NH + 4 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曝气生物流化池 ABFT 氨氮污水治理 应用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有机废水处理工艺达世界先进水平
14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3年第5期7-7,共1页
从北京科博会上传来消息,捷晖公司能将每升600mg氨氮污水,处理后降为每升15mg,达到国家1级排放标准。这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全国有环境监测的432条河流,8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2800多个湖泊大多出现富营养... 从北京科博会上传来消息,捷晖公司能将每升600mg氨氮污水,处理后降为每升15mg,达到国家1级排放标准。这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从20世纪60年代至今,全国有环境监测的432条河流,80%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2800多个湖泊大多出现富营养化现象。随着水体氮磷的积累,'赤潮'、'水华'现象更加频繁,虽经治理,效果并不理想。上述治理形势之所以严峻,关键是缺乏有效、经济的治理技术和方法。而处理高浓度有机废水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本身就是一道世界性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有机废水处理工艺 世界水平 捷晖公司 氨氮污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