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氨氮混合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吕太 赵学葵 王潜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20,26,共9页
以某电厂660 MW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氨逃逸严重、空气预热器(空预器)运行短时间堵塞的问题,结合物理模型速度场冷态试验及现场NO_x浓度分布测试试验,建立了该脱硝系统的三维模型,并运用Fluent软件模拟... 以某电厂660 MW燃煤机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为研究对象,针对氨逃逸严重、空气预热器(空预器)运行短时间堵塞的问题,结合物理模型速度场冷态试验及现场NO_x浓度分布测试试验,建立了该脱硝系统的三维模型,并运用Fluent软件模拟了不同圆盘导流板安装角度及不同喷氨方案下该SCR脱硝系统烟气流场和组分分布。结果表明,适当调大圆盘导流板倾角及各喷口喷氨速度,可有效改善催化剂层入口处NH_3浓度和氨氮摩尔比分布的均匀性,使催化剂层入口处氨氮摩尔比相对标准偏差控制在4%以下,满足设计和运行要求,为大型燃煤机组SCR脱硝系统的优化调整和运行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机组 SCR 脱硝系统 烟气流场 氨氮摩尔比 导流板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区混合动态喷氨技术工程应用 被引量:19
2
作者 罗志 牛国平 +4 位作者 王晓冰 常磊 潘栋 徐晓涛 董陈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25-131,共7页
为保证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降低氨逃逸量,常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要求其入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机组灵活性改造后,负荷将频繁调整,SCR脱硝系统入口NO_x的分布则随着燃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常规SCR脱... 为保证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降低氨逃逸量,常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系统要求其入口NO_x质量浓度分布均匀且稳定。机组灵活性改造后,负荷将频繁调整,SCR脱硝系统入口NO_x的分布则随着燃烧条件的变化而变化,导致常规SCR脱硝系统难以长期保持氨逃逸量达标,这将对空气预热器、除尘器、低温省煤器等后续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严重威胁。为此,本文提出基于分区混合的动态喷氨技术,具体方案为:在SCR脱硝系统入口烟道加装大范围烟气混合器,降低NO_x分布不均匀度;然后将SCR脱硝系统后续入口烟道分成2~4个区,通过分区混合器将烟气成分基本混合均匀;每个分区设置1个自动调节阀调整分区喷氨量;每个分区出口设置在线NO_x测点,并以此对各分区喷氨量进行实时调整,最大程度降低氨逃逸水平。在某660 MW机组上进行该项技术改造,改造后催化剂入口截面速度及氨氮摩尔比分布均匀性显著提高,降低了氨耗量,有效保证了后续设备的安全可靠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硝系统 SCR 分区 动态喷 氨氮摩尔比 逃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60MW机组SCR装置精细化喷氨改造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绍伟 赵虎军 +2 位作者 丁先 孙哲 康志忠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5-82,共8页
SCR系统内烟气速度场和氨氮摩尔比的均匀性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很大。国内某660 MW燃煤机组为改善SCR系统内堵灰和氨逃逸现象,对系统内流场和喷氨格栅(AIG)进行了优化改造,为证明改造方案的效果,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机组在BMCR负荷下进... SCR系统内烟气速度场和氨氮摩尔比的均匀性对机组运行经济性影响很大。国内某660 MW燃煤机组为改善SCR系统内堵灰和氨逃逸现象,对系统内流场和喷氨格栅(AIG)进行了优化改造,为证明改造方案的效果,利用FLUENT软件对该机组在BMCR负荷下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系统内和首层催化剂入口截面速度、流向以及氨氮摩尔比分布。结果表明:通过导流板优化流场,系统内速度分布均匀,首层催化剂入口烟气速度相对标准偏差为7. 2%(<15%),流向最大偏角为7. 2°(<10°);通过AIG和扰流板替代原涡流式静态混合器,首层催化剂入口氨氮摩尔比偏差为2. 56%(<5%),均满足设计要求。相关工程改造经验可为同类型SCR系统改造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脱硝系统 流场 流向偏角 氨氮摩尔比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拟分析及试验校核的喷氨系统结构优化 被引量:5
4
作者 范辰浩 尚天坤 +2 位作者 全文涛 夏杰 杜昌飞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增大氨氮摩尔比是提高脱硝效率的主要方法.根据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校核得出结论:受限于反应物不均匀分布和运行表计不具代表性,氨氮摩尔比的增大造成局部区域氨氮摩尔比过高(甚至大于1.2),导致出口NOx相对标准... 为达到超低排放要求,增大氨氮摩尔比是提高脱硝效率的主要方法.根据数值模拟分析和现场试验校核得出结论:受限于反应物不均匀分布和运行表计不具代表性,氨氮摩尔比的增大造成局部区域氨氮摩尔比过高(甚至大于1.2),导致出口NOx相对标准偏差大.进一步研究发现喷氨系统存在结构缺陷,导致分区域的氨/空气流量无法与对应区域烟气流量合理匹配.通过增加适当尺寸的节流垫圈,针对性地增加管路流通阻力,可明显改善反应物混合的均匀性,提高运行表计代表性,降低SCR出口NOx相对标准偏差和氨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不均匀分布 氨氮摩尔比 相对标准偏差 系统 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系统运行全过程数据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梁俊杰 张战锋 +4 位作者 周健 鲍强 卢承政 李斌 朱德力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93-99,共7页
通过对多台机组脱硝系统运行数据的汇总分析,指出不同燃烧方式以及运行控制方式下,脱硝系统出口氨逃逸存在差异,导致空气预热器等下游设备硫酸氢铵(ABS)堵塞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从锅炉燃烧、脱硝设备、烟气流动与混合等方面进行全过... 通过对多台机组脱硝系统运行数据的汇总分析,指出不同燃烧方式以及运行控制方式下,脱硝系统出口氨逃逸存在差异,导致空气预热器等下游设备硫酸氢铵(ABS)堵塞情况存在明显差异,说明从锅炉燃烧、脱硝设备、烟气流动与混合等方面进行全过程优化管理的必要性及重要性。针对脱硝系统超低排放改造后集中出现的空气预热器ABS堵塞等次生问题,建议采用全过程管理理念,从源头控制氨逃逸,提高脱硝系统运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硫酸氢铵 逃逸 NOx平衡质量浓度 氨氮摩尔比 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NCR脱硝及添加CO对其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王林伟 段钰锋 +5 位作者 姚婷 周强 赵士林 陈明明 杨志忠 李元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1-47,共7页
在管式炉上模拟烟气气氛下实验研究了650~950℃范围内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的脱硝特性及添加CO对其脱硝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相关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不添加CO时,SNCR最佳脱硝温度为900℃;反应器尾部N_2O和NO_2排放质量浓度均随... 在管式炉上模拟烟气气氛下实验研究了650~950℃范围内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技术的脱硝特性及添加CO对其脱硝特性的影响,分析了相关反应机理。结果表明:不添加CO时,SNCR最佳脱硝温度为900℃;反应器尾部N_2O和NO_2排放质量浓度均随反应温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在850℃时N_2O和NO_2排放质量浓度达到峰值,高温可降低氨逃逸量;反应温度低于700℃,增大氨氮摩尔比对脱硝效率、N_2O与NO_2排放质量浓度没有影响,而氨逃逸显著增大;反应温度高于800℃,增大氨氮摩尔比,脱硝效率与N_2O排放质量浓度均增大,而NO_2排放质量浓度减小。添加微量CO时,最佳脱硝效率略有增大,最佳脱硝温度、脱硝温度窗口及氨逃逸曲线向低温移动,脱硝温度窗口的下限降低至750℃;N_2O排放温度范围变宽且峰值增大,NO_2排放质量浓度接近于零。增加CO添加量易引起低温下反应器尾部CO逃逸量的增大,应尽量减少CO的添加量。实际应用中,可通过加入微量的CO降低SNCR脱硝温度,减少NO2排放质量浓度及低温时的氨逃逸量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CR 脱硝效率 氨氮摩尔比 CO 添加剂 逃逸 N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床温及SNCR脱硝对CFB锅炉NOx和N2O排放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金森旺 吴芳 +6 位作者 孙献斌 高洪培 赵鹏勃 刘海峰 时正海 李力 林伟荣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4-110,共7页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无烟煤时床温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对于NO和N2O排放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装置上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温由880℃提高到970℃,NO排放质量浓度由119.5 mg/m^3上升到226.0 mg/m^3,N2O排放... 为了研究循环流化床(CFB)锅炉燃用无烟煤时床温及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对于NO和N2O排放的影响,在1 MW CFB试验装置上开展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床温由880℃提高到970℃,NO排放质量浓度由119.5 mg/m^3上升到226.0 mg/m^3,N2O排放质量浓度由216.0 mg/m^3降低到102.2 mg/m^3;在氨氮摩尔比(NSR)为0~3.7之间,随着NSR的提高,脱硝效率从0上升到50.72%;进一步提高NSR到5.2,脱硝效率升至53.61%,增加较为缓慢;随着NSR从0提高到1.7,N2O排放质量浓度由84.3 mg/m^3上升至118.3 mg/m^3,增长较为缓慢;进一步提高NSR至2.0,N2O排放质量浓度上升至187.7 mg/m^3,增长速度提高;继续提高NSR至5.2,N2O排放质量浓度上升至381.4 mg/m^3;CFB锅炉采用以尿素为还原剂的SNCR脱硝工艺时,单纯通过加大NSR来提高脱硝效率不仅效果有限,过量喷入的还原剂会造成N2O排放量的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MW CFB锅炉试验装置 床温 SNCR脱硝 氨氮摩尔比 NO N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催化剂活性评估对NO_x超低排放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李帅英 武宝会 +6 位作者 姚皓 牛国平 王晓冰 黄钢英 张立德 路晓峰 刘毅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63-167,共5页
SCR脱硝为NO_x实现超低排放的关键技术,其关键性材料为催化剂。受实际运行工况及煤质等因素影响,催化剂活性的衰减规律会偏离理论曲线。通过数学模型对催化剂化学寿命进行了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对催化剂层间效率及方案选择进行了分析,结... SCR脱硝为NO_x实现超低排放的关键技术,其关键性材料为催化剂。受实际运行工况及煤质等因素影响,催化剂活性的衰减规律会偏离理论曲线。通过数学模型对催化剂化学寿命进行了研究,结合具体案例,对催化剂层间效率及方案选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低排放改造中,催化剂活性评估对催化剂方案选择至关重要,影响设备稳定运行及投资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超低排放 催化剂 活性评估 氨氮摩尔比 化学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先进再燃脱硝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牛胜利 韩奎华 路春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745-751,共7页
在沉降炉上研究草本类棉秆、玉米秸、麦秆和木本类梧桐木四种生物质的先进再燃脱硝特性。结果表明,20%再燃比、0.7s停留时间能保证较优的反应工况。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7~0.9、氨氮摩尔比为1.5左右时,棉杆、玉米秸、麦秆以及梧桐木先进... 在沉降炉上研究草本类棉秆、玉米秸、麦秆和木本类梧桐木四种生物质的先进再燃脱硝特性。结果表明,20%再燃比、0.7s停留时间能保证较优的反应工况。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7~0.9、氨氮摩尔比为1.5左右时,棉杆、玉米秸、麦秆以及梧桐木先进再燃在1273K附近取得最高脱硝效率,其值分别为89.11%、88.34%、90.33%和88.28%,比基本再燃提高25%~30%,并且生物质的再燃反应是脱硝的主体,喷氨是对再燃的完善和优化。在1173K~1473K四种生物质的先进再燃可以保持80%以上的脱硝效率。实验过程中加入100×10-6的碱金属、碱土金属添加剂可进一步改良先进再燃脱硝进程。碳酸钠、碳酸钾使脱硝效率提高3%~6%;醋酸钙在1273K~1473K将脱硝率提高4.0%~5.0%,在1073K~1273K作用规律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先进再燃 过量空气系数 氨氮摩尔比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化学动力学模拟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杜云贵 吴其荣 +1 位作者 邓佳佳 李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52-55,共4页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之一。根据SCR脱硝机理,建立了催化剂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软件Fluent,模拟了脱硝效率与氨氮摩尔比及停留时间的关系、氨逃逸率与氨氮摩尔比之间...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烟气脱硝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烟气脱硝技术之一。根据SCR脱硝机理,建立了催化剂的化学反应速率方程,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模拟软件Fluent,模拟了脱硝效率与氨氮摩尔比及停留时间的关系、氨逃逸率与氨氮摩尔比之间的关系。将模拟结果与一些已有的试验结果进行比较,证明CFD模拟能有效反映催化剂孔内的化学反应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烟气脱硝 催化剂 化学动力学 CFD模拟 脱硝效率 氨氮摩尔比 逃逸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系统速度场及组分分布对脱硝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11
作者 赵大周 王传奇 +1 位作者 司风琪 徐治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9-33,共5页
为了获得较高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内脱硝效率,通过Fluent软件耦合SCR详细反应机理的方法建立了脱硝反应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脱硝反应入口烟气速度及氨氮摩尔比分布不均对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层催化剂入口烟... 为了获得较高的选择性催化还原(SCR)反应器内脱硝效率,通过Fluent软件耦合SCR详细反应机理的方法建立了脱硝反应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脱硝反应入口烟气速度及氨氮摩尔比分布不均对脱硝效率和氨逃逸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首层催化剂入口烟气速度分布不均对脱硝反应影响不大;氨氮摩尔比分布不均对脱硝反应影响较大,当氨氮摩尔比为0.85∶1时,其相对偏差系数从0增大到30%,2层催化剂的脱硝效率从84.6%降低到77.8%,出口氨逃逸量从2.02×10-6增大到36.00×10-6。所以在设计SCR脱硝反应器时,应尽可能地提高喷氨格栅及混合器对NH3和NO的混合效果,使进入前层催化剂的氨氮摩尔比相对偏差控制在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CR 烟气脱硝 入口烟气速度 氨氮摩尔比 脱硝效率 数值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催化还原单孔催化剂数值模拟 被引量:9
12
作者 赵大周 何胜 +1 位作者 司风琪 徐治皋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00-105,共6页
考虑内外扩散以及副反应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单孔催化剂三维模型,并以E-R反应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运行参数和催化剂壁厚对脱硝效率和SO_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CR脱硝反应工作温度区间较宽,... 考虑内外扩散以及副反应的影响,采用Fluent软件,建立了选择性催化还原(SCR)脱硝反应单孔催化剂三维模型,并以E-R反应动力学为基础,研究了运行参数和催化剂壁厚对脱硝效率和SO_2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SCR脱硝反应工作温度区间较宽,为553~653K;当温度超过653K,由于副反应的加剧,脱硝效率显著下降;在催化剂中沿烟气流向温度略有升高,但放热现象不明显;随着氨氮摩尔比的升高,脱硝效率逐渐升高,SO_2的转化率降低,氨逃逸增加;随着空速的增加,脱硝效率和SO_2的转化率均降低;SO_2转化率随催化剂壁厚的增加而线性增加,但由于内扩散的限制,脱硝效率随催化剂壁厚的增大而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性催化还原 烟气脱硝 单孔催化剂 催化剂壁厚 SO2转化率 氨氮摩尔比 脱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床料与燃料粒径对脱硝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曜 于娟 +2 位作者 林晨 冯帆 张忠孝 《洁净煤技术》 CAS 2020年第6期196-202,共7页
随着能源动力产业的大力发展,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控制NOx排放的相关环保标准也日益严格。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能有效降低NOx排放,为了进一步降低循环流化床的NOx排放,需要从源头降低NOx生成量,有必要研究床料及燃料粒径对脱... 随着能源动力产业的大力发展,大气污染形势日趋严峻,控制NOx排放的相关环保标准也日益严格。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技术(SNCR)能有效降低NOx排放,为了进一步降低循环流化床的NOx排放,需要从源头降低NOx生成量,有必要研究床料及燃料粒径对脱硝反应的影响规律。利用循环流化床热态试验系统探讨了反应温度、氨氮摩尔比、床料粒径配比、煤粉平均粒径对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氨还原剂有效还原NOx的温度为860~950℃;不同反应温度下,氨的脱硝效率随氨氮摩尔比的增大均先增大后减小;增大细颗粒床料占比能有效减少NOx生成量、提高脱硝效率、降低SNCR活性反应温度;其中,细颗粒占比最大的床料脱硝效率随NSR的增加不断升高,当NSR=2.0时,脱硝效率达到了最高42%,NOx排放量降至215 mg/m^3。适当减小煤粉平均粒径,可降低NOx生成量并促使SNCR反应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各温度下,平均粒径330μm煤粉产生的NOx较425μm煤粉下降10~30 mg/m^3。高温下,氨还原剂的脱硝效率随燃料粒径的增大明显上升;较低温度时,氨的脱硝效率随燃料粒径的增大可能下降。910℃时,燃烧平均粒径600μm煤粉在不同NSR下,脱硝效率比燃烧425μm煤粉显著高出20%~30%;860℃时,平均粒径425μm煤粉脱硝效率明显低于330μm煤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氨的还原反应与NOx初始浓度和反应温度有关。在不同初始浓度和温度下氨具有不同的反应选择性。确定燃料粒径后,需要匹配合适的工艺操作参数以满足NOx排放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 脱硝 反应温度 氨氮摩尔比 床料粒径 煤粉粒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烟气脱硝反应影响因素实验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原奇鑫 孙保民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2-56,62,共6页
为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某电厂筹建超临界66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时在旋风分离器处安装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设备。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氨氮摩尔比、含氧量和循环灰组分对SNCR脱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 为达到超低排放标准,某电厂筹建超临界660 MW循环流化床(CFB)锅炉机组时在旋风分离器处安装了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设备。本文通过实验研究了反应温度、氨氮摩尔比、含氧量和循环灰组分对SNCR脱硝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反应温度从800℃升至950℃,脱硝效率不断提高,在950℃达到峰值,继续升温后由于NH3的氧化作用脱硝效率下降;当反应温度低于850℃时,温度是脱硝反应的控制因素,此时提升氨氮摩尔比对脱硝效率影响不大,当反应温度超过850℃时,提升氨氮摩尔比会明显提高脱硝效率,但氨氮摩尔比大于1.50后,脱硝效率增速放缓;含氧量为0时,OH等活性根很少,会导致SNCR反应进行缓慢,而含氧量增加会加强NH_3氧化,减小脱硝效率;循环灰含有Fe_2O_3、CaO金属氧化物可以促进NH3的氧化反应,从而降低脱硝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B锅炉 烟气脱硝 SNCR 循环灰 NH3 反应温度 氨氮摩尔比 含氧量 脱硝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改造试验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绍民 王凤阳 《热力发电》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64-69,共6页
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改造已经成为当前进一步推动工业源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对象。本文针对某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展开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诊断、升级改造,并对脱硝系统实现超低排放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锅炉测试过程中... 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改造已经成为当前进一步推动工业源超低排放改造的重要对象。本文针对某台7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展开脱硝系统运行情况诊断、升级改造,并对脱硝系统实现超低排放的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锅炉测试过程中NOx原始生成质量浓度约210~270 mg/m^3,脱硝系统升级改造后,无炉内脱硫工况下,尿素喷射量增大至89 L/h(质量分数40%,下同)时,NOx排放质量浓度下降至28.7 mg/m^3,炉内脱硫工况下,尿素喷射量增大至95.2 L/h时,NOx排放质量浓度下降至48.10 mg/m^3;原选择性非催化还原(SNCR)脱硝系统效率较低,仅为22.29%~64.46%,改造后的SNCR脱硝系统在无炉内脱硫工况下脱硝效率达到了约90%,炉内脱硫工况下脱硝效率最高近77.5%;SNCR脱硝系统提效改造技术路线对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改造效果较好,但应尽量减少炉内脱硫工艺的影响。本研究对全国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NOx超低排放改造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 NOx 炉内脱硫 SNCR脱硝 氨氮摩尔比 超低排放 技术路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尘SCR系统单孔催化剂模拟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迪 王勇强 周月桂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共6页
在Eley-Rideal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基础上,建立了SCR催化剂孔道表面一维模型,重点分析了低尘布置方式下不同参数(催化剂尺寸、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沿程长度增加,反应物浓度降低,化学反... 在Eley-Rideal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基础上,建立了SCR催化剂孔道表面一维模型,重点分析了低尘布置方式下不同参数(催化剂尺寸、反应温度、反应物浓度等)对催化剂脱硝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催化剂沿程长度增加,反应物浓度降低,化学反应速率下降。在孔内流速为4.5m/s、反应湿度为610K时,脱硝效率最大约为75%,温度过高或过低均会降低催化剂脱硝性能。在入口NO浓度为500mg/m^3时,要满足脱硝效率达78%以上,需要氨氮摩尔比大于1.1。适当地降低烟气流速有利于提高脱硝效率,但会增加SO_2氧化,因此在追求较高脱硝效率同时应考虑对SO_2氧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低排放 选择性催化还原烟气脱硝 低尘布置 氨氮摩尔比 一维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SPEN Plus的燃煤机组环保岛系统仿真与敏感性分析
17
作者 刘祚人 许传龙 汤光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6564-6573,共10页
以某600MW燃煤机组环保岛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烟气污染物脱除过程进行建模,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氨氮摩尔比、循环浆液pH、脱硫塔液气比、烟气温度、烟气流量等运行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获得了烟气污染物脱除系统对各参数... 以某600MW燃煤机组环保岛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ASPEN Plus软件对烟气污染物脱除过程进行建模,并通过仿真实验对氨氮摩尔比、循环浆液pH、脱硫塔液气比、烟气温度、烟气流量等运行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获得了烟气污染物脱除系统对各参数的静态响应特性。结果表明,对于在钒钛基催化剂上发生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反应,氨氮摩尔比应略高于0.92,以保证脱硝效率,减小运行成本和氨逃逸量;当氨逃逸量在允许范围内时,提高浆液pH有利于增强脱硫作用和增加石膏产量,同时,应尽量降低脱硫塔液气比以减小运行成本,但液气比不可小于8,否则系统脱硫效率将大幅下降;省煤器出口烟温应小于350℃,控制在310~350℃时,系统综合脱硫脱硝效果较好;对于烟气流量变化,环保岛系统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这些结果为环保岛系统的优化运行和智能控制提供了定量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保岛 烟道气 过程系统 模拟 敏感性分析 氨氮摩尔比 浆液pH 液气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