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藻酸钠作为氨氧化细菌的包埋固定载体,以固定化氨氧化细菌对氨氮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氨氧化细菌的最佳包埋条件,并比较了未固定细胞与固定化细胞两种处理对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为4%、CaC l2浓度为3...以海藻酸钠作为氨氧化细菌的包埋固定载体,以固定化氨氧化细菌对氨氮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氨氧化细菌的最佳包埋条件,并比较了未固定细胞与固定化细胞两种处理对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为4%、CaC l2浓度为3%、包菌量为3.0 g L-1时,氨气去除率均超过80%,达到最佳包埋条件。与未固定细胞的处理相比,固定化细胞对温度、pH的变化以及有机物、有毒物质污染等环境变化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展开更多
【目的】研究不同盐度灌溉水对棉田土壤氨氧化细菌及酶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三个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0.35(淡水)、4.61(微咸水)和8.04 d S/m(咸水),分别以FW、BW和SW表示。【结果】咸水、微咸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盐度,土壤中铵态...【目的】研究不同盐度灌溉水对棉田土壤氨氧化细菌及酶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三个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0.35(淡水)、4.61(微咸水)和8.04 d S/m(咸水),分别以FW、BW和SW表示。【结果】咸水、微咸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盐度,土壤中铵态氮显著增加,硝态氮显著降低;微咸水和淡水灌溉处理土壤潜在硝化势无显著差异,但是咸水灌溉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潜在硝化势;微咸水处理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与淡水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是咸水灌溉处理氨氧化细菌数量较淡水处理降低了59.38%;不同灌溉水盐度对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影响相似,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盐分对羟胺还原酶活性影响不大。【结论】适宜盐度的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潜在硝化势无显著影响,但高盐度的咸水灌溉会导致氨氧化细菌数量减少,潜在硝化势和关键酶活性降低,直接影响硝化/反硝化作用。展开更多
文摘以海藻酸钠作为氨氧化细菌的包埋固定载体,以固定化氨氧化细菌对氨氮的去除率为主要指标,研究氨氧化细菌的最佳包埋条件,并比较了未固定细胞与固定化细胞两种处理对水中氨氮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海藻酸钠浓度为4%、CaC l2浓度为3%、包菌量为3.0 g L-1时,氨气去除率均超过80%,达到最佳包埋条件。与未固定细胞的处理相比,固定化细胞对温度、pH的变化以及有机物、有毒物质污染等环境变化表现出更强的适应能力。
文摘分析红壤荒草地富集液中氨氧化细菌的种群组成,选取氨氧化细菌16S rDNA特异性引物序列,利用PCR技术对从富集液中抽提的细菌总DNA进行扩增,并建立了氨氧化细菌特异性的16S rDNA文库。用酶HhaⅠ和RsaⅠ对该文库特异性片段进行了限制性酶切片断长度多态性分析(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polymorphism,RFLP),随机挑选的35个特异性克隆片段被分成3个不同的RFLP类型,其中优势型占了所有分析克隆子的94%,另两个型各占3%。从每个RFLP类型中挑取一定的转化子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GenBank检索,发现在该富集液体系文库中存在大量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细菌序列,由此推测红壤荒草地中存在氨氧化细菌,Nitrosomonas属细菌能在富集条件下成为优势菌。
文摘【目的】研究不同盐度灌溉水对棉田土壤氨氧化细菌及酶的影响。【方法】试验设置三个灌溉水盐度(电导率EC):0.35(淡水)、4.61(微咸水)和8.04 d S/m(咸水),分别以FW、BW和SW表示。【结果】咸水、微咸水灌溉显著增加土壤盐度,土壤中铵态氮显著增加,硝态氮显著降低;微咸水和淡水灌溉处理土壤潜在硝化势无显著差异,但是咸水灌溉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潜在硝化势;微咸水处理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与淡水处理差异不显著,但是咸水灌溉处理氨氧化细菌数量较淡水处理降低了59.38%;不同灌溉水盐度对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影响相似,随着灌溉水盐度的增加,土壤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活性显著降低。盐分对羟胺还原酶活性影响不大。【结论】适宜盐度的微咸水滴灌对土壤氨氧化细菌和潜在硝化势无显著影响,但高盐度的咸水灌溉会导致氨氧化细菌数量减少,潜在硝化势和关键酶活性降低,直接影响硝化/反硝化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