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氯化钙-氨吸附制冷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砺 廖东亮 谭盈科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2-15,共4页
建立了化学吸附式制冷实验单元 ,对氯化钙 氨工质对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得出不同热源温度下的制冷量、吸附速率、解吸速率等数据 ,并与活性炭 甲醇工质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热源温度为 10 0℃时 ,研究中所用工质对的制冷量... 建立了化学吸附式制冷实验单元 ,对氯化钙 氨工质对的制冷性能进行实验研究 ,得出不同热源温度下的制冷量、吸附速率、解吸速率等数据 ,并与活性炭 甲醇工质对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在热源温度为 10 0℃时 ,研究中所用工质对的制冷量是活性炭 甲醇的 3.6—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钙-氨工质 吸附 制冷性能 实验研究 化学吸附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kW等级闭式海洋温差KSC-11发电系统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高铁瑜 龚建英 钱继扬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43-348,共6页
对15kW等级混合工质海洋温差卡林纳-11循环(简称KSC-11)系统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透平进口压力,KSC-11系统存在相对应的最佳氨质量分数。对于给定氨质量分数的KSC-11系统,也存在相对应的最佳透平进口压力。在可利用海水... 对15kW等级混合工质海洋温差卡林纳-11循环(简称KSC-11)系统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给定的透平进口压力,KSC-11系统存在相对应的最佳氨质量分数。对于给定氨质量分数的KSC-11系统,也存在相对应的最佳透平进口压力。在可利用海水温差19℃条件下,15kW等级KSC-11系统中,氨质量分数对最大净功影响不大,对应最佳透平进口压力为0.60~0.75MPa;氨质量分数为0.95的KSC-11系统综合性能最好,单位净功产量的换热器总面积γ为6~7m2/kW,对应的最佳透平进口压力为0.75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温差发电 闭式循环 卡林纳-11循环 氨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ina地热发电热力循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2
3
作者 卢志勇 朱家玲 +1 位作者 张伟 付文成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26-331,共6页
结合Kalina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EES软件平台编制计算软件,并完成了系统循环过程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参数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Kalina地热发电循环进行分析,从冷凝水温度、汽轮机入口压力以及氨的质量浓度等方面研究对... 结合Kalina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采用EES软件平台编制计算软件,并完成了系统循环过程的模拟计算,计算结果与实际运行参数吻合较好。在此基础上,对Kalina地热发电循环进行分析,从冷凝水温度、汽轮机入口压力以及氨的质量浓度等方面研究对循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系统循环效率随着汽轮机入口压力存在峰值,随基本溶液中氨的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升高,但氨的质量浓度过高就要求发生器换热面积过大,造成系统整体经济性下降。此外,还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发电 KALINA循环 循环效率 -水混合工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ina循环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张颖 何茂刚 +1 位作者 贾真 刘逊 《动力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8-222,共5页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角度出发,选取P-R方程作为氨-水混合物性质的基本计算公式,对一级蒸馏Kalina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编制了氨-水混合工质热力性质及Kalina循环热力性能计算程序,对Kalina循环热功转换的主要热力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 从热力学第一定律的角度出发,选取P-R方程作为氨-水混合物性质的基本计算公式,对一级蒸馏Kalina循环进行了热力学分析。编制了氨-水混合工质热力性质及Kalina循环热力性能计算程序,对Kalina循环热功转换的主要热力性能进行了理论计算,分析了透平进口压力、透平进口温度、透平背压、工作溶液浓度、基本溶液浓度、循环倍增率等关键参数对循环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热物理 KALINA循环 -水混合工质 P-R方程 热力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Kalina地热发电循环模型建立及热力性能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付文成 朱家玲 +1 位作者 张伟 卢志勇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44-1150,共7页
以Kalina地热发电循环(KCSll)为研究对象,针对冷热源温度、工质浓度比及循环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对KCS11循环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EES)工程软件平台,编写KCSl1运行参数的计算模型。模拟结果与文献... 以Kalina地热发电循环(KCSll)为研究对象,针对冷热源温度、工质浓度比及循环压力等参数的变化对KCS11循环效率的影响进行研究。基于Engineering Equation Solver(EES)工程软件平台,编写KCSl1运行参数的计算模型。模拟结果与文献中的数据进行对比,拟合程度较好。进一步研究表明,系统运行中氨水浓度应略高于最高效率点所对应的浓度值,且系统压力应等于或略大于最高效率所对应的压力值。通过对冷热源温度、浓度、压力等参数分析,热源温度升高或冷源温度降低10℃,系统循环效率可提高2.0%~3.5%。在特定冷热源温度下,当氨水浓度增加0.10,循环最大效率所对应的压力增大0.8MPa,系统泵耗随之增加,故系统效率存在极值点。因此在系统运行中应考虑氨水浓度与系统压力的匹配,保证系统能够高效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ALINA循环 地热发电 -水混合工质 模拟研究 热力性能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