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末端B型钠尿肽原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对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5
1
作者 唐慎华 贾秀红 +2 位作者 李建厂 李晓梅 张燕燕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694-697,共4页
目的评价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诊断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检测13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38例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和61例健康儿童的血清NT-pro BNP和CK-MB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目的评价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诊断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价值。方法检测132例肺炎合并心力衰竭、138例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和61例健康儿童的血清NT-pro BNP和CK-MB水平。以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NT-pro BNP和CK-MB对诊断肺炎患儿心力衰竭的价值。结果三组间血清NT-pro BNP和CK-MB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最高,其次为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血清NT-pro BNP和CK-MB在肺炎患儿中诊断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5和0.72,两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7。结论在肺炎患儿中,血清NT-pro BNP和CK-MB可以作为辅助诊断心力衰竭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 心力衰竭 N末端b钠尿肽 肌酸激酶同工酶Mb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吕国焰 熊尚全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94-97,共4页
关键词 N末端b钠尿肽 心力衰竭 高血压 冠状动脉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外肺水联合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检测在急性呼吸困难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5
3
作者 张绍武 宁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EVLW)及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变化在急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1月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的患者130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70例,非... 目的探讨血管外肺水(EVLW)及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BNP)变化在急性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患者中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8年11月以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的患者130例,分为心源性呼吸困难组70例,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60例,同时按照纽约心功能分级标准(NY-HA)对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分级。采用PiCCO监测EVLW及中心静脉压(CVP),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两组EVLW及NT-proBNP的差异。结果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患者的EVLW水平分别为(715±53)ml和(527±9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源性呼吸困难组EVLW与CVP水平呈正相关(r=0.750,P<0.01)。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清NT-proBNP水平分别为(1215±386)ng/L和(196±40)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NYHA心功能亚组间血清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源性呼吸困难组血清NT-proBNP水平与左室射血分数之间呈负相关(r=-0.601,P<0.01)。结论EV-LW及NT-proBNP对心源性呼吸困难和非心源性呼吸困难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外肺水 N末端b钠尿肽 呼吸困难 心力衰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童随阳 夏豪 +3 位作者 王欣 李磊 王慧 黄丹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2至2014-05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非糖尿病AMI的患者327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应激组)... 目的:探讨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 BNP)与非糖尿病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相关性。方法:选取2012-02至2014-05在我院心内科住院诊断为非糖尿病AMI的患者327例,按空腹血糖水平分为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应激组)182例和非糖尿病AMI未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组(非应激组)145例。统计患者基本临床资料及入院24 h内实验室检查、超声心动图及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结果,并记录住院2周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原性休克、心原性猝死等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分析NT-proBNP与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的相关性。结果:年龄、性别、高血压史、吸烟史、饮酒史、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应激组和非应激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肌酸激酶MB同工酶(CK-MB)、肌红蛋白(MYO)、超敏肌钙蛋白I(ultra-TnI)、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糖(Glu)在应激组和非应激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 BNP与ultra-TnI呈正相关(r2=0.811,P<0.01)。应激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应激组(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明显低于非应激组(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明显高于非应激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T-proBNP水平可以判断非糖尿病AMI合并应激性高血糖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并对近期预后做出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末端b利钠肽 急性心肌梗死 应激性高血糖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型利钠肽在心衰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余怡嫔 谭朵廷 +5 位作者 杨柳 钟俐芹 盛丹 黄汝佳 胡志希 梁昊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6-496,共11页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s)的发现已有30年历史,其中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临床应用对心血管疾病诊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 利钠肽(natriuretic peptides,NPs)的发现已有30年历史,其中B型利钠肽(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的临床应用对心血管疾病诊治具有里程碑意义,特别是对心衰的综合价值最高。BNP具备强大的心血管保护效应,但心衰后BNP水平大幅升高,却没展现出相应的活性,被称为“利钠肽悖论”。近几年,随着质谱、核磁共振技术的运用,逐渐从代谢途径和检测技术上解开了“利钠肽悖论”这一谜题:外周循环中存在多种不同生物活性的BNP亚型且心衰后的BNP代谢与生理状态下不同。所以,纵然检测到心衰后BNP大幅升高,但本质上是由于传统检测技术的瓶颈,使各类BNP亚型与检测试剂交叉反应,活性成分被高估而造成假阳性。因此,要加强对BNP在病理生理等不同情况下的认识,还要借助生物化学手段建立具有敏感性和特异性的检测方法来识别BNP_(1-32)、BNP_(1-30)、BNP_(3-32)及B型利钠肽原(pro-B-type natriuretic peptide,proBNP)等特殊形式。从而有助于探索心衰更深层次的病理生理机制,还可协助临床对心衰的诊断及预后做出更准确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利钠肽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b利钠肽 心力衰竭 利钠肽悖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81
6
作者 张秀敏 武海燕 孙晓娟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528-530,共3页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ICU收治的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 目的:观察无创呼吸机在ICU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ICU收治的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入院均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对照组患者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对比两组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PaO_2)、pH值、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合度(SaO_2)及氧合指数(PaO_2/FiO_2)变化,并对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24、48h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原(NT-pro BNP)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前PaO_2(kPa)、pH值、PaCO_2(kPa)、SaO_2(%)及PaO_2/FiO_2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PaO_2、pH值、SaO_2及PaO_2/FiO_2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aCO_2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_2、pH值、SaO_2及PaO_2/FiO_2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PaCO_2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12、24h时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较治疗明显上升(P<0.05);观察组治疗后12、24h时NT-pro BNP、cTnI水平比较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气指标,降低NT-pro BNP及cTnI水平,提高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创呼吸机 急性心衰 呼吸衰竭 血气指标 氨基末端b钠尿肽(nt-pro bNP) 心肌肌钙蛋白I(cTnI)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 被引量:13
7
作者 赵青 柳志红 +5 位作者 孙兴国 赵智慧 罗勤 马秀平 张洪亮 王勇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370-373,共4页
目的:应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国人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方法:入选2010-08至2010-12期间入住本中心的慢性左心衰竭患者20例(心衰组),并选择27例心肺功能正常的匹配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PET,同时收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和... 目的:应用心肺运动试验(CPET)评估国人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方法:入选2010-08至2010-12期间入住本中心的慢性左心衰竭患者20例(心衰组),并选择27例心肺功能正常的匹配人群作为对照组,均进行CPET,同时收集两组人群的临床资料和常规检查结果。结果:运动过程中,心衰组较对照组峰值心率、峰值收缩压、无氧域、峰值氧摄取量、峰值氧摄取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峰值VO2/Pred.)、峰值氧脉搏等指标均显著降低(P<0.001或<0.05),而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斜率显著升高(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后,偏相关分析结果提示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原(NT-proBNP)仍与VE/VCO2斜率相关性最高(r=0.685,P<0.001);左心室射血分数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r=0.679,P<0.001);峰值心率与峰值VO2/Pred.相关性最高(r=0.791,P<0.001);峰值收缩压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r=0.677,P<0.001);而且,用力肺活量、一秒量均与峰值氧摄取量相关性最高(分别为r=0.559,P<0.001和r=0.589,P<0.001)。结论:CPET可以客观、定量地评价慢性左心衰竭患者的运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左心衰竭 心肺运动试验 氨基末端b脑钠肽 左心室射血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