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PSO-SVM逆的赖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 被引量:19
1
作者 王博 孙玉坤 +2 位作者 嵇小辅 黄永红 黄丽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3000-3007,共8页
针对赖氨酸发酵过程非线性、大滞后、多变量动态耦合,关键生化参数难以实时在线测量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支持向量机(PSO-SVM)逆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分析逆系统的存在性,并结合赖氨酸发酵过程,引入发酵特征信息和舍弃... 针对赖氨酸发酵过程非线性、大滞后、多变量动态耦合,关键生化参数难以实时在线测量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粒子群-支持向量机(PSO-SVM)逆发酵过程软测量建模方法。首先分析逆系统的存在性,并结合赖氨酸发酵过程,引入发酵特征信息和舍弃次要信息构造逆扩展模型;然后利用支持向量机离线辨识初始逆扩展模型,并根据系统输入与模型输出的偏差信号,采用粒子群算法对初始逆扩展模型进行在线校正;最后将校正后的逆扩展模型串联在原发酵过程之后构成复合伪线性系统,实现不直接可测关键生化参数的在线预测。以L-赖氨酸流加发酵过程为例,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对发酵过程关键生物量参数进行较准确的在线预测,较普通的SVM逆建模方法具有更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算法 支持向量机 逆扩展模型 L-赖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聚类动态LS-SVM的L-赖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方法 被引量:14
2
作者 孙玉坤 王博 +1 位作者 黄永红 嵇小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04-409,共6页
针对生化反应过程中软测量模型存在的模型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动态LS-SVM的混合建模方法。首先,采用FCM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然后对每一类分别采用LS-SVM进行训练并建立子模型。对于带有新... 针对生化反应过程中软测量模型存在的模型失效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FCM)和动态LS-SVM的混合建模方法。首先,采用FCM算法将训练集分成具有不同聚类中心的子集,然后对每一类分别采用LS-SVM进行训练并建立子模型。对于带有新信息的样本数据首先计算其对每一类的模糊隶属度函数,然后用隶属度最大的一类所对应的子模型进行动态学习,并更新子模型。将所提出的软测量建模方法用于对L-赖氨酸发酵过程关键生物量参数的预测,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建模方法可以有效地增强软测量模型适应工况变化的能力,提高其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测量 模糊C均值聚类 动态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L-赖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生长肥育猪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赵叶 陈代文 +2 位作者 余冰 曾秋凤 吴秀群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3-370,共8页
本研究分为2个试验,试验1旨在评定赖氨酸发酵蛋白粉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试验2研究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蛋白质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1:选用(25.0±1.1)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头进行消... 本研究分为2个试验,试验1旨在评定赖氨酸发酵蛋白粉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试验2研究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蛋白质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1:选用(25.0±1.1)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和以赖氨酸发酵蛋白粉作为唯一蛋白质源的试验日粮,预试期4 d,正试期4 d。试验2:选用(41.7±3.9)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00头进行饲养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和Ⅳ组分别为饲喂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蛋白质替代10%、25%、50%豆粕的日粮,体重达100 kg左右结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赖氨酸发酵蛋白粉消化能为12.85 MJ/kg,代谢能为11.80 MJ/kg。总氨基酸含量为47.38°%,总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分别为66.95%和70.52%,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分别为72.00%、75.14%和59.37%、64.52%。饲养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生长期和全期,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在肥育期,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生长期和肥育期,Ⅳ组氮消化率、氮生物学效价显著降低(P<0.05)。Ⅳ组背膘厚显著增加(P<0.05),眼肌面积和肌肉保水能力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与豆粕相比,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但非蛋白氮比例较大,氨基酸消化率较低。等蛋白质替代10%和25%豆粕对40~100kg的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无影响,可作为饲粮中的新型蛋白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蛋白粉 营养价值 生长肥育猪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处理赖氨酸发酵废水 被引量:2
4
作者 于玲红 李岩 +3 位作者 敬双怡 朱浩君 李卫平 张瑞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770-773,共4页
选用SDC-04特殊填料作为载体,构建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进行实际赖氨酸发酵废水处理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SDC-04单个填生物膜量可达0.461 3g。经过45d挂膜成功后,对进水COD质量浓度在1 208~2 887mg/L的实际赖氨酸发酵废水... 选用SDC-04特殊填料作为载体,构建特异性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MBBR)进行实际赖氨酸发酵废水处理的中试研究。结果表明:SDC-04单个填生物膜量可达0.461 3g。经过45d挂膜成功后,对进水COD质量浓度在1 208~2 887mg/L的实际赖氨酸发酵废水进行处理,出水COD质量浓度可下降到60mg/L左右,满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 5084—2005)的要求;出水氨氮平均去除率为99%,TN平均去除率为76%;通过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发现,生物膜中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之和达到70.5%,是优势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BBR 发酵废水 微生物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FLSVM的赖氨酸发酵过程软测量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博 孙玉坤 +1 位作者 黄永红 嵇小辅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69-474,共6页
针对生化反应过程中软测量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模型老化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自适应模糊支持向量机软测量建模方法。它首先将输入空间中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然后根据样本偏离超平面的程度赋予不同的模糊隶属度,建... 针对生化反应过程中软测量模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的模型老化现象,提出一种基于增量学习的自适应模糊支持向量机软测量建模方法。它首先将输入空间中的样本映射到高维特征空间,然后根据样本偏离超平面的程度赋予不同的模糊隶属度,建立模糊支持向量机软测量模型,并在模型投入现场运行后,通过一种改进的增量学习算法在线更新模型参数以自适应获得更加准确的软测量模型。以L-赖氨酸流加发酵过程为例,验证了所提算法能够从过程的第2批次开始对关键生物量参数(菌丝浓度和基质浓度)进行较准确的在线预测,与普通的模糊支持向量机建模方法相比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和自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适应学习 模糊支持向量机 软测量 L-赖发酵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稀土元素镧对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发酵赖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4
6
作者 张颖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0期5741-5742,5810,共3页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镧对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的生长及产物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分析了在北京棒杆菌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稀土元素镧对其赖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的稀土元素镧可以促进... [目的]研究稀土元素镧对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的生长及产物合成的影响。[方法]通过全因子试验设计,分析了在北京棒杆菌的发酵培养基中添加不同配比稀土元素镧对其赖氨酸产量的影响。[结果]低剂量的稀土元素镧可以促进北京棒杆菌生长并积累代谢产物赖氨酸,利用Matlab软件优化培养基中显著影响成分,得到稀土镧离子的最佳浓度为78 mg/L,葡萄糖为36 g/L,牛肉膏为4.5 g/L,蛋白胨为20 g/L。[结论]该研究初步确定了在北京棒杆菌培养中,La+的适宜添加量及该菌产生赖氨酸的最适培养基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酸棒杆菌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对苏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
7
作者 井庆川 武彬 +4 位作者 石天虹 刘雪兰 魏祥法 阎佩佩 刘瑞亭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第4期96-99,共4页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基因转化至苏氨酸发酵基因工程株E.coli中,研究了导入VHb基因对苏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后苏氨酸发酵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以不同碳源发酵时,摇床培养提高苏氨酸产量28.7%~55.4%,以不同氮...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VHb)基因转化至苏氨酸发酵基因工程株E.coli中,研究了导入VHb基因对苏氨酸发酵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造后苏氨酸发酵菌对营养物质的利用效率增加。以不同碳源发酵时,摇床培养提高苏氨酸产量28.7%~55.4%,以不同氮源发酵时提高产酸7.4%~36.1%。导入VHb基因对菌体生长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但对苏氨酸产酸动力学曲线作用较显著。基因改造提高了菌株的生长与苏氨酸合成能力,并能缓解摇床转速较低时供氧对发酵的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颤菌 血红蛋白 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发酵蛋白粉饲喂肉鸭的营养价值探讨
8
作者 黄嫚秋 宋代军 《饲料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3-5,共3页
探讨赖氨酸发酵蛋白粉作为一种饲料原料的可能性,用含不同比例的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饲粮饲喂12日龄的奥白星肉鸭。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5个处理,分别饲喂含0、3、5、7和9的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饲粮。结果表明,赖氨酸发酵蛋白... 探讨赖氨酸发酵蛋白粉作为一种饲料原料的可能性,用含不同比例的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饲粮饲喂12日龄的奥白星肉鸭。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分组设计,共设5个处理,分别饲喂含0、3、5、7和9的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饲粮。结果表明,赖氨酸发酵蛋白粉3组在日增质量、采食量和料肉比方面都与对照组接近,二者没有差异,但在饲料成本和增质量饲料成本方面,3组有所下降。5、7和9组显著降低了肉鸭的生产性能,增加了饲料增质量成本,但5组改变的幅度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蛋白粉 肉鸭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其在生长肥育猪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9
作者 赵叶 陈代文 +2 位作者 余冰 曾秋凤 吴秀群 《饲料博览》 2009年第7期43-43,共1页
本研究分为2个试验,试验1评定赖氨酸发酵蛋白粉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试验2研究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蛋白质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1:选用(25.0±1.1)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头进行消化代... 本研究分为2个试验,试验1评定赖氨酸发酵蛋白粉在生长猪上的营养价值;试验2研究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蛋白质替代豆粕对生长肥育猪生长、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1:选用(25.0±1.1)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2头进行消化代谢试验,随机分为2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分别饲喂无氮日粮和以赖氨酸发酵蛋白粉作为唯一蛋白质源的试验日粮,预试期4d,正试期4d。试验2:选用(41.7±3.9)kg杜×长×大三元杂交猪100头进行饲养试验,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Ⅰ组为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Ⅱ、Ⅲ和Ⅳ组分别为饲喂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蛋白质替代10%、25%、50%豆粕的试验日粮,体重达100kg左右结束。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赖氨酸发酵蛋白粉消化能为12.85MJ·kg-1,代谢能为11.80MJ·kg-1。总氨基酸含量为47.38%,总氨基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分别为66.95%和70.52%,赖氨酸和蛋氨酸的回肠表观消化率、真消化率分别为72.00%、75.14%和59.37%、64.52%。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在生长期和全期,Ⅳ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在肥育期,Ⅳ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P<0.05),料重比显著升高(P<0.05),生长期和肥育期,Ⅳ组氮消化率、氮生物学效价显著降低(P<0.05)。Ⅳ组背膘厚显著增加(P<0.05),眼肌面积和肌肉保水能力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与豆粕相比,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粗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较高,非蛋白氮比例大,氨基酸消化率低。蛋白质替代10%和25%豆粕对40~100kg的生长肥育猪生产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均无影响,可作为饲粮中的新型蛋白质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蛋白粉 营养价值 生长肥育猪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营养价值评定及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沈沾红 曾秋凤 +1 位作者 张克英 丁雪梅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79-387,共9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量替代豆粕蛋白质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选用正大科宝肉鸡1 4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1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处理2(G2)和3(G3)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 本试验旨在研究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等量替代豆粕蛋白质对肉鸡生产性能和氨基酸利用率的影响,选用正大科宝肉鸡1 400只,随机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7个重复,每个重复40只鸡。处理1为基础饲粮组(对照组),处理2(G2)和3(G3)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赖氨酸发酵蛋白粉替代20%和40%的豆粕蛋白质,处理4(G4)和5(G5)分别在G2和G3基础上添加外源氨基酸与对照组各氨基酸含量相当。试验期分为1~21、22~42日龄2个阶段。44日龄从各处理每个重复中选取1只接近平均体重的鸡,用全收粪法测定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利用率。44日龄从对照组选14只体重相近的鸡,用TME法评定赖氨酸发酵蛋白粉的氨基酸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结果表明:(1)肉鸡平均体重和平均日采食量以G2和G4最高,G2和G4平均体重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而日采食量与对照组、G3和G5差异显著(P<0.05),其中以G3最小,且与其他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各阶段料肉比以对照组最小,G3和G5较高,且与其余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2)除回肠指数外,消化器官指数G3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5),G4胰腺指数最小,与对照组、G3和G5差异显著(P<0.05);(3)G3肠道pH极显著高于其余各处理(P<0.01),G2、G4和G5的pH亦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4)对照组蛋白质利用率及各氨基酸利用率都较其他处理高,与G3和G5差异极显著(P<0.01);(5)赖氨酸发酵蛋白粉总氨基酸表观利用率和真利用率均低于60%,可利用氨基酸不超过30%。以上结果表明,赖氨酸发酵蛋白粉替代20%豆粕蛋白质是可行的,但替代40%时抑制肉鸡的生长,降低饲粮养分的消化利用率,添加外源氨基酸后得到明显改善;赖氨酸发酵蛋白粉各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利用率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酵蛋白粉 肉鸡 生产性能 基酸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赖氨酸发酵液生产1,5-戊二胺 被引量:4
11
作者 齐雁斌 马伟超 陈可泉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843-1847,共5页
1,5-戊二胺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胺。赖氨酸脱羧酶可以催化L-赖氨酸生产1,5-戊二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本文利用大肠杆菌AST1以赖氨酸发酵液作为底物进行全细胞催化生产1,5-戊二胺。研究转化p H、菌体浓度、转化温度、磷酸吡哆醛(P... 1,5-戊二胺是一种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胺。赖氨酸脱羧酶可以催化L-赖氨酸生产1,5-戊二胺。为了减少生产成本,本文利用大肠杆菌AST1以赖氨酸发酵液作为底物进行全细胞催化生产1,5-戊二胺。研究转化p H、菌体浓度、转化温度、磷酸吡哆醛(PLP)添加量以及不同酸种类对转化的影响,并对菌体的重复利用性进行了研究。在最优条件下:p H6.8、转化温度37℃、PLP添加量0.1mmol/L、菌体浓度(DCW)2.5g/L,用乙酸来调节转化过程p H,可以转化含有赖氨酸123.8g/L的发酵液,得到含有86.18g/L戊二胺的转化液,转化率可达到99.61%。并且菌体在赖氨酸发酵液中重复利用5次的情况下转化率可以达到50%以上,重复利用性明显比在赖氨酸溶液中转化时强,这极大程度地节约了生产成本,为1,5-戊二胺连续工业化生产打下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5-戊二胺 发酵 全细胞转化 工业化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luent的大型苏氨酸发酵罐内搅拌流场仿真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进 石秀东 +1 位作者 汪晨 封蔚健 《食品与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20-123,176,共5页
以大型苏氨酸发酵罐内流场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采用了多重坐标参考系法(MRF)以及欧拉(Eulerain)模型,结合苏氨酸发酵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发酵罐内四档搅拌桨组合的搅拌过程进行单相流、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发酵罐内流场... 以大型苏氨酸发酵罐内流场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软件,采用了多重坐标参考系法(MRF)以及欧拉(Eulerain)模型,结合苏氨酸发酵过程中工艺参数,对发酵罐内四档搅拌桨组合的搅拌过程进行单相流、气液两相流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发酵罐内流场情况、搅拌桨功率大小以及含气率等参数。结果表明,液面升高对已浸没的搅拌桨功率影响不大;发酵过程中密度增大会导致搅拌桨功率增加,二者呈近似正比例关系;通气后搅拌桨总功率下降了20.9%,溶液平均含气率稳定在21.4%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场 四档搅拌桨组合 大型苏发酵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醋酸钙和甜菜碱对以葡萄糖为原料发酵生产赖氨酸的影响
13
作者 尚海涛 《农业灾害研究》 2017年第2期14-15,共2页
考察了不同浓度醋酸钙和甜菜碱对以葡萄糖为原料发酵生产赖氨酸的影响。结果发现,在菌种发酵培养基中同时添加200 mg/L醋酸钙和200 mg/L甜菜碱进行赖氨酸发酵,终点赖氨酸浓度可达20.62%(M/V),糖酸转化率可达70.71%,发酵周期最低至39 h。
关键词 发酵 醋酸钙 甜菜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批补料发酵过程多目标优化的分布式强化学习策略
14
作者 李大字 宋天恒 +1 位作者 靳其兵 谭天伟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2243-2247,共5页
发酵过程优化问题通常包含有互相冲突的多重优化目标,另外反应本身具有诸多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Pareto的分布式Q学习多目标策略,用以求解赖氨酸分批补料发酵过程流加速率轨迹的Pareto最优解。该策略中,Q学习算法和Pareto排序法将结合... 发酵过程优化问题通常包含有互相冲突的多重优化目标,另外反应本身具有诸多复杂性。提出一种基于Pareto的分布式Q学习多目标策略,用以求解赖氨酸分批补料发酵过程流加速率轨迹的Pareto最优解。该策略中,Q学习算法和Pareto排序法将结合来产生非支配解集,并使之逼近真实的Pareto前沿,利用奖赏机制来描述多重目标之间的关系,并同时使用多组含有随机初始值的agent共同作用改善搜索能力。将所提出的方法应用于赖氨酸分批补料发酵过程的优化中,并与粒子群优化进行了对比,验证策略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学习算法 多目标优化 酸分批补料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玉米浸泡水生产酵母及其在赖氨酸下游工艺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白芳静 梁景乐 曹晓燕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3-105,共3页
利用玉米浸泡水生产酵母,将培养基pH调至4.0后在未灭菌的情况下接入酵母培养,摇瓶培养酵母菌,湿菌体量可达约10g/100mL,发酵罐培养可达20~30g/100mL。将培养好的酵母添加到已调至pH4.0的赖氨酸发酵液中,非无菌条件下再发酵约6h,降低了... 利用玉米浸泡水生产酵母,将培养基pH调至4.0后在未灭菌的情况下接入酵母培养,摇瓶培养酵母菌,湿菌体量可达约10g/100mL,发酵罐培养可达20~30g/100mL。将培养好的酵母添加到已调至pH4.0的赖氨酸发酵液中,非无菌条件下再发酵约6h,降低了赖氨酸发酵液残糖,降低了发酵液黏度。该工艺不仅解决了玉米浸泡水的污染问题,同时也极大地改善了赖氨酸下游工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浸泡水 酵母 发酵 二次发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SO-SVM的关键生物参数软测量方法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玉坤 王其 +1 位作者 嵇小辅 郭晶晶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94-96,共3页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一些关键生物参数难以实时在线测量,严重影响发酵的优化控制。为解决关键生物参数的测量难题,采用了一种基于PSO-SVM的软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选择支持向量机(SVM)的最佳参数,并建立了基于PSO-... 微生物发酵过程中一些关键生物参数难以实时在线测量,严重影响发酵的优化控制。为解决关键生物参数的测量难题,采用了一种基于PSO-SVM的软测量方法。该方法利用粒子群优化(PSO)算法优化选择支持向量机(SVM)的最佳参数,并建立了基于PSO-SVM的软测量模型。利用赖氨酸发酵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很好的学习精度和泛化能力。另外在建模耗时上,PSO-SVM算法所用时间远少于标准SVM算法所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群优化 支持向量机 发酵 软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