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9篇文章
< 1 2 4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氮化硅中的低氧高氮 被引量:1
1
作者 王琳 王楠 +1 位作者 任士远 张彬彬 《中国陶瓷》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0-25,共6页
氮化硅是性能优异的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氮化硅中的杂质元素氧与主元素氮对其制备工艺及高纯化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称样量、脱气功率、分析功率、氧的开始基线时间、助熔剂种类及比例、坩埚选择等因... 氮化硅是性能优异的陶瓷材料,在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氮化硅中的杂质元素氧与主元素氮对其制备工艺及高纯化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称样量、脱气功率、分析功率、氧的开始基线时间、助熔剂种类及比例、坩埚选择等因素的探究,建立了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同时测定氮化硅中的低氧高氮,并通过标准物质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精密度与回收率。结果表明,当称样量为0.0700 g、脱气功率为5000 W、分析功率为5500 W、氧的开始基线时间为1 s、助熔剂为0.60 g镍囊、坩埚为石墨套坩埚时,可以得到稳定、准确的测试结果。以此实验条件使用标准物质建立了标准曲线,并进行了加标回收实验和精密度实验,氧、氮标准曲线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922、0.999990,加标回收率为96.9%~102.7%,88.2%~97.7%,氧的RSD(n=7)分别为1.99%、0.45%、氮的RSD(n=7)分别为0.63%、0.79%。方法的检出限分别为0.000306%、0.00864%,定量限为0.000102%、0.00881%。该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同时检测氮化硅中的低氧高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硅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海洋钛合金用铌铝合金中氧量
2
作者 刘攀 袁晓冬 +4 位作者 陈倩倩 张庸 孟秋达 张砚博 张欣耀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704-712,共9页
铌铝中间合金是重要的钛合金用合金添加剂,具有与金属钛接近的熔点和密度,有利于降低成分偏析,提高钛合金的成分均匀性。氧含量对钛合金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是铌铝中间合金等钛合金原料的基本质量特性指标。通过探讨粉碎制样时间、分析功... 铌铝中间合金是重要的钛合金用合金添加剂,具有与金属钛接近的熔点和密度,有利于降低成分偏析,提高钛合金的成分均匀性。氧含量对钛合金的性能有重要影响,是铌铝中间合金等钛合金原料的基本质量特性指标。通过探讨粉碎制样时间、分析功率、助熔剂、样品量、仪器校准等分析条件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建立了脉冲加热-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铌铝合金中氧量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铌铝合金原始样品颗粒较大(大于250μm),氧量存在非常大的不均匀性,相对偏差可达80%。短时间的粉碎制样可有效提升检验结果的一致性。使用镍篮作为助熔剂时,过量镍可导致铌铝合金熔体黏稠度升高,阻碍含氧气体的生成和释放,最终采用锡囊、镍箔或镍囊作为样品分析时的助熔剂与承载容器,使用盘式振动研磨仪粉碎制样10~15 s,ONH-2000和ONH-836气体分析仪的分析功率分别设定为5.5 kW和5.0 kW,称取100~200 mg样品,采用钢铁标准样品校准仪器,结果表明,方法的定量限为0.006%~0.011%,重复性精密度(以相对标准偏差表征,n=6)为2.6%~10.4%,钢铁和钛合金标准样品中氧的测定值与证书认定值相符,钢铁有证标准样品中氧的回收率为90.5%~106%。方法适用于铌铝中间合金中氧量的准确、快速检验,并有望在以铌为合金元素的钛合金用新型多元铝基中间合金中得到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气熔融 红外吸收光谱 铌铝 铝基中间合金 海洋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测定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的含量
3
作者 杨峥 王子豪 +2 位作者 梁钪 郑松波 王桂军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97,共5页
提出了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测定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含量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磨碎高纯金属铼样品,用丙酮进行超声波清洗,晾干,取0.10~0.30 g样品置于镍篮-镍囊中并封口,装入试样孔中进行测定,通过单点校准法建立校准曲线。结... 提出了惰气熔融-红外吸收/热导法测定高纯金属铼中氧、氮元素含量的方法。使用机械装置磨碎高纯金属铼样品,用丙酮进行超声波清洗,晾干,取0.10~0.30 g样品置于镍篮-镍囊中并封口,装入试样孔中进行测定,通过单点校准法建立校准曲线。结果表明,氧、氮元素的质量分数在一定范围内与积分强度呈线性关系,检出限(3s)分别为0.0005%,0.00005%。实际样品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8)均小于7.0%,按照标准加入法进行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3.3%~128%。本方法的测定值和惰气熔融-气相色谱法的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气熔融 红外吸收/热导法 高纯金属铼 元素 氮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测定镧铈稀土钢中氧含量 被引量:2
4
作者 张琳 陈玉凤 +1 位作者 李辉 张重远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0-356,共7页
高品质稀土钢要求进行精确低氧含量控制,而依据现有GB/T 11261—2006标准进行氧含量测定,检测结果具有较大的不准确性。以具有不同镧、铈稀土元素含量的稀土钢为对象,以其氧含量精确测定为目标,基于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开展了分析... 高品质稀土钢要求进行精确低氧含量控制,而依据现有GB/T 11261—2006标准进行氧含量测定,检测结果具有较大的不准确性。以具有不同镧、铈稀土元素含量的稀土钢为对象,以其氧含量精确测定为目标,基于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开展了分析功率、助熔剂和称样量对镧铈稀土钢中氧含量分析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镧、铈元素含量的稀土钢,需要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当稀土钢中的镧、铈含量较低时,通过降低分析功率即可较为精确地测定稀土钢中的氧含量;对于镧、铈含量较高的稀土钢,在调控分析功率(4000~4500 W)的基础上,需同时采用锡作为助熔剂,并将助熔剂与样品比例设定为1∶1(称样量为0.3~0.6 g),即可实现氧含量的精确测定。精密度验证实验结果显示:采用所建立的方法测定氧含量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8.0%;采用钢标准样品进行加标回收实验,回收率在97.0%~108%,而加标回收率略有升高的原因在于助熔剂Sn降低了合金熔点,使少量难熔氧化物中的氧得到更充分释放。方法可用来准确测定不同镧、铈元素含量稀土钢中的氧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钢 惰气熔融 红外吸收光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体肉鸡小肠对纳米氧化铜吸收速率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盖文婷 朱连勤 +2 位作者 朱风华 孙金全 曲韵笙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32-34,共3页
采用翻转肠囊法研究离体肉鸡小肠对硫酸铜、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的吸收速率。结果显示,在培养时间为0.5h时,纳米氧化铜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硫酸铜与氧化铜(P<0.05);在1h和1.5h时,吸收速率纳米氧化铜高于硫酸铜与氧化铜,但三者之间差异... 采用翻转肠囊法研究离体肉鸡小肠对硫酸铜、氧化铜、纳米氧化铜的吸收速率。结果显示,在培养时间为0.5h时,纳米氧化铜的吸收速率显著高于硫酸铜与氧化铜(P<0.05);在1h和1.5h时,吸收速率纳米氧化铜高于硫酸铜与氧化铜,但三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肠道吸收速率前段均高于后段(P>0.05)。试验表明,肉鸡小肠对纳米氧化铜的吸收速率高于硫酸铜和氧化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翻转肠囊 硫酸铜 化铜 纳米化铜 吸收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或热导法测定无机材料中氧氮氢的标准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李斌 刘攀 +5 位作者 张毅 耿晓伟 陈倩倩 张利娟 李绍文 张欣耀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405-1415,共11页
氧、氮、氢元素在无机材料中备受关注。基于70余项我国现行标准方法及40余篇近10年的期刊论文,综述了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或热导法测定钢铁及合金、稀有难熔金属合金、轻重贵有色金属、稀土合金与铁合金、有色中间合金、无机非金属... 氧、氮、氢元素在无机材料中备受关注。基于70余项我国现行标准方法及40余篇近10年的期刊论文,综述了惰气熔融-红外吸收光谱法或热导法测定钢铁及合金、稀有难熔金属合金、轻重贵有色金属、稀土合金与铁合金、有色中间合金、无机非金属功能材料等无机材料中氧、氮、氢的标准方法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给出了现行标准的适用对象、测定范围、试料量、助熔剂与期刊公布方法的测定对象、元素、仪器、坩埚类型、样品量、助熔剂、分析功率、标准样品等主要参数,并展望了无机材料中氧、氮、氢元素分析的应用前景和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惰性气体熔融 红外吸收光谱 热导 无机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速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刘颜 方彦雯 +1 位作者 张欣 谢灿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210-2221,共12页
目的血红蛋白是高等动物体内运输氧气的载体蛋白,本工作拟探究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的影响,并比较人和牦牛血红蛋白在磁场下氧合的差异。方法构建人和牦牛血红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系统;分别将人和牦牛脱氧血红蛋白置于地磁场或外加磁场下,... 目的血红蛋白是高等动物体内运输氧气的载体蛋白,本工作拟探究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的影响,并比较人和牦牛血红蛋白在磁场下氧合的差异。方法构建人和牦牛血红蛋白的重组表达纯化系统;分别将人和牦牛脱氧血红蛋白置于地磁场或外加磁场下,通过收集紫外可见光谱数据,计算氧合血红蛋白、脱氧血红蛋白和高铁血红蛋白3种组分的浓度和比例,分析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速率的影响;使用超导量子干涉磁测量系统SQUID对人氧合血红蛋白和人脱氧血红蛋白进行磁性测量,探讨磁场影响血红蛋白氧合速率的可能机制。结果利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成功表达并纯化得到了人和牦牛的血红蛋白样品。发现牦牛血红蛋白比人血红蛋白的氧合速率更快,外加0.3 T静磁场显著提高了血红蛋白的氧合速率,且牦牛血红蛋白比人血红蛋白对磁场更为敏感。结论本研究成功表达和纯化了人和牦牛血红蛋白,发现磁场促进了血红蛋白的氧合过程。磁场对血红蛋白氧合速率的影响可能与血红蛋白本身的磁学性质有关。这些发现为未来使用外加磁场作为辅助手段改善低氧症状提供了理论支撑,有望在临床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磁场 人血红蛋白 牦牛血红蛋白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胺溶液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 第一部份 单一气体的吸收速率 被引量:6
8
作者 张成芳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1984年第5期11-23,共13页
本文汇集了新近醇胺溶液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并从工程计算角度,推荐了符合化学吸收理论的单一气体吸收速率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物性常数、反应速率常数和 H_2S 吸收的平衡常数的合适选用途径。本文分吸收硫化氢和吸收二氧化... 本文汇集了新近醇胺溶液吸收硫化氢和二氧化碳的研究进展,并从工程计算角度,推荐了符合化学吸收理论的单一气体吸收速率计算方法,并提出了物性常数、反应速率常数和 H_2S 吸收的平衡常数的合适选用途径。本文分吸收硫化氢和吸收二氧化碳二部份,分别阐明了吸收所属类型和吸收速率计算公式,对于醇胺溶液吸收二氧化碳,还描述了较为可信的吸收机理。为了便于工程技术人员易于掌握,还备有吸收速率计算举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醇胺溶液 吸收 硫化氢 化碳 吸收速率 气体净化
全文增补中
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轴压下的自燃特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徐永亮 吴晋东 +2 位作者 李敏杰 张健 王文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17,共8页
目的为了探究采空区破碎煤在应力状态下的氧化自燃特性,方法采用荷载加压煤自燃特性参数测定装置,研究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不同轴压状态下的自燃特性,分析破碎煤在氧化过程的耗氧速率、特征温度点、气体生成和表观活化能等特征参数... 目的为了探究采空区破碎煤在应力状态下的氧化自燃特性,方法采用荷载加压煤自燃特性参数测定装置,研究不同预氧化温度破碎煤在不同轴压状态下的自燃特性,分析破碎煤在氧化过程的耗氧速率、特征温度点、气体生成和表观活化能等特征参数变化规律。结果结果表明:轴压会增强煤的自燃特性,具体表现为耗氧速率增加,CO和C_(2)H_(4)气体体积分数增大,氧化特征温度点前移,表观活化能减小;轴压为0,4 MPa时,预氧化温度70℃煤样的氧化特性最强,轴压为8 MPa时,预氧化温度升高导致煤样的氧化特性降低;结合耗氧速率、指标气体和表观活化能的变化,表明预氧化温度70℃的煤自燃倾向性更高,更易复燃。结论(1)不同预氧化温度煤样的自燃特性在轴压的影响下表现一致:轴压会增强煤的氧化特性,更容易到达快速氧化阶段。(2)不同轴压下预氧化温度对煤样的自燃特性影响存在差异:预氧化温度升高反而会降低煤样的氧化特性,表明在高轴压影响下煤体预氧化温度越高,其氧化特性越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压 速率 特征温度点 指标气体 表观活化能 自燃倾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BR处理低C/N市政污水的除碳脱氮及传氧效能
10
作者 江兴 魏春海 +4 位作者 袁喆 翟心瑜 潘志辉 刘涛 张立秋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4286-4293,共8页
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华南典型低浓度低碳氮比市政污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258.1,30.5,36.8mg/L).结果表明,通过同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增大曝气压力,探明在HRT和优选曝气压力分别为24h和5kPa,12h和7kPa,8h和8k... 采用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MABR)工艺处理华南典型低浓度低碳氮比市政污水(COD、氨氮、总氮分别为258.1,30.5,36.8mg/L).结果表明,通过同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HRT)和增大曝气压力,探明在HRT和优选曝气压力分别为24h和5kPa,12h和7kPa,8h和8kPa,6h和10kPa,4h和12kPa条件下,出水COD满足一级B标准,出水氨氮和总氮均满足一级A排放标准,COD、氨氮、总氮最高去除表面和容积负荷分别达到19.2,2.26,2.53g/(m^(2)·d)和1.6,0.19,0.21g/(L·d),显著高于传统生物膜和活性污泥工艺.氧传质特性试验揭示,生物膜显著提高了中空纤维曝气膜的氧转移速率(19.5~40.6gO_(2)/(m^(2)·d))、氧转移效率(30.9%~59.8%)和曝气效率(34.2~48.3kgO_(2)/kWh),体现出生物膜的自主呼吸特性(即根据进水氨氮和有机物的耗氧负荷自动通过曝气膜提取所需氧气).MABR结合间歇曝气、同步混凝、定期剥离外层增殖过厚生物膜和根据污染物负荷优化调整膜组件曝气量及进出口气压,处理市政污水具有显著的减污降碳节能降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 低碳氮比市政污水 同步硝化反硝化 转移速率 转移效率 曝气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株耐高氨氮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的筛选及降解动力学分析
11
作者 汪诺 刀禹 +2 位作者 覃星雨 孙德智 刘新颖 《中国环境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0-507,共8页
从处理含高碳、氮浓度废水的反应器中筛选出一株耐高氨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WN1,通过菌落形态以及16S rDNA分析鉴定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对该菌在初始氨氮浓度分别为500,1000,1500,2000,2500,3000mg/L的生长... 从处理含高碳、氮浓度废水的反应器中筛选出一株耐高氨氮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菌WN1,通过菌落形态以及16S rDNA分析鉴定为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对该菌在初始氨氮浓度分别为500,1000,1500,2000,2500,3000mg/L的生长及代谢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菌株WN1在氨氮浓度高达3000mg/L,对应游离氨浓度为590.2mg/L时仍能较好生长(48h,OD_(600)=3.264).随着初始氨氮浓度由500提升至3000mg/L,菌株WN1的最大氨氮转化速率R_(m)由15.93增加至43.29mg/(L·h).同时,反应过程中氨氮和COD的平均转化速率分别为7.06~9.36mg/(L·h)和95.63~199.13mg/(L·h).进一步,采用Haldane模型拟合不同初始氨氮浓度下菌株的生长及基质降解特性(R^(2)=0.99),菌株WN1的最大比生长速率、最大氨氮比降解速率和最大COD比降解速率分别为0.36h^(-1)、6.45gN/(gDCW·d),122.85gCOD/(gDCW·d).菌株WN1的氨氮抑制常数Ki为3749.49mg/L,比其它自养或异养的氨氧化菌对高浓度氨氮具有更强的抗抑制能力,结果表明,菌株WN1在处理高浓度含氮有机废水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养硝化-好反硝化 动力学 高氨氮 游离氨 比降解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屑-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及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12
作者 冯沛洋 方强 +3 位作者 张华刚 喻涛 杨娇娇 宁攀 《硅酸盐通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4-446,共13页
木屑-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SMOCC)是以氯氧镁水泥为胶凝材料,木屑为填充材料,并掺加适当比例改性剂,施加5 MPa压力压制成型的新型建筑材料。为了探究SMOC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本文开展了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和不同加载速率下... 木屑-氯氧镁水泥复合材料(SMOCC)是以氯氧镁水泥为胶凝材料,木屑为填充材料,并掺加适当比例改性剂,施加5 MPa压力压制成型的新型建筑材料。为了探究SMOCC的基本力学性能和损伤演化规律,本文开展了立方体抗压、劈裂抗拉和不同加载速率下棱柱体受压试验。同时,基于试验结果,采用Lognormal和GaussAmp统计分布函数,结合等效应变原理,建立了不同加载速率下SMOCC的损伤构模型。结果表明:立方体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及弹性模量均随着SMOCC表观密度的增大而增大;SMOCC峰值应变和峰值应力均随着加载速率的升高而减小;较低加载速率下,SMOCC内部缺陷及微裂纹发展更充分,应力-应变曲线初始压实阶段上凹更明显,脆性特征有所改善;与Lognormal统计分布函数相比,GaussAmp统计分布函数建立的本构模型能够更好地描述SMOCC单轴受压力学行为和损伤演化过程。研究成果可为SMOCC的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屑-氯镁水泥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加载速率 损伤变量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象结构对于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二级加氧反应影响的理论研究
13
作者 沈宇豪 田泽民 +2 位作者 李伟 纪亦轩 颜应文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97-110,共14页
采用DLPNO-CCSD(T)/CBS//B3LYP/6-311++G(d,p)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自由基低温二级加氧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过渡态的分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单点能,构建了详细的反应势能面.基于过渡态理论,获得了主要基元反应的高... 采用DLPNO-CCSD(T)/CBS//B3LYP/6-311++G(d,p)量子化学方法计算了顺式-1,3-双甲基环己烷自由基低温二级加氧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和过渡态的分子结构、振动频率和单点能,构建了详细的反应势能面.基于过渡态理论,获得了主要基元反应的高压极限速率常数.结果表明,支链结构有利于过氧化氢过氧自由基(OOQOOH)的氢转移反应,其中,1,5-氢转移反应最占优势,与其直接裂解生成酮基化合物(KHP)+OH路径形成竞争关系.双过氧化氢自由基P(OOH)_(2)由OOQOOH经氢转移反应生成,主要裂解路径为环醚反应,其能垒因支链有增加趋势.基于RRKM/主方程方法获得的依压力变化的速率常数结果表明,压力对上述反应的速率常数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式-1 3-双甲基环己烷 构象分析 二级加 氢转移反应 环醚反应 速率常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银制氧搅拌槽结构优化
14
作者 单显祥 刘剑雄 +1 位作者 李天骕 李堪鹏 《化工设备与管道》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7-86,共10页
冶金、化工、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用氧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液态银的制氧速率,通过理论推导出制氧腔氧气压力为零时液态银制氧速率最大,1243 K时,制氧速率最大为4.0747×10^(-8)mol·cm^(-2)·s^(-1)。为使液态银中的... 冶金、化工、医疗和航空航天等领域的用氧需求越来越大,为了提高液态银的制氧速率,通过理论推导出制氧腔氧气压力为零时液态银制氧速率最大,1243 K时,制氧速率最大为4.0747×10^(-8)mol·cm^(-2)·s^(-1)。为使液态银中的氧加速扩散,用搅拌装置对银液进行搅拌,以桨叶转速,搅拌槽直径和桨叶间距为考察因素,基于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采用组分运输模型、多重参考系模型、标准k-ε湍流模型,对制氧搅拌槽进行优化模拟研究,用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法进行多因素方差分析。以增大制氧速率为主,兼顾搅拌功率最小为优化目标,优化结果为:桨叶转速为708 r/min,搅拌槽直径为390.3 mm,桨叶间距为484.3 mm,即桨径槽径比为0.77。通过搅拌加快了氧向制氧腔液面的扩散速度,增大了制氧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率 搅拌槽 数值模拟 响应面优化 速度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力耦合效应下深部氧化煤自燃行为特征研究
15
作者 郭志国 杨雨润 +2 位作者 郑彪华 魏康伟 叶文浩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724-1731,共8页
为揭示热力耦合驱动下深部氧化煤自燃行为特征及其微观动力学,通过试验测试分析深部不同氧化程度煤自燃特性参数及活性基团与自由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部开采原煤的耗氧速率与指标气体(CO、CO_(2)和C_(2)H_(4))产生率大于深部开采... 为揭示热力耦合驱动下深部氧化煤自燃行为特征及其微观动力学,通过试验测试分析深部不同氧化程度煤自燃特性参数及活性基团与自由基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深部开采原煤的耗氧速率与指标气体(CO、CO_(2)和C_(2)H_(4))产生率大于深部开采氧化煤,氧化程度在临界温度之前的氧化煤自燃特性参数更接近于深部开采原煤;说明深部氧化煤的自燃能力弱于原煤,但氧化程度越低的深部氧化煤自燃能力更强。其微观诱导原因在于深部原煤自燃过程还原性官能团数量和自由基浓度增长率大于深部氧化煤,氧化煤较原煤与氧的结合能力削弱,自燃性相比原煤下降,而氧化程度低于临界温度的氧化煤还原性官能团数量和自由基浓度增长率更趋近于深部开采原煤。因此,深部氧化煤较强的自燃倾向性亦值得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深部开采 化煤自燃 速率 还原性官能团 自由基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兰州市20种园林植物固碳释氧能力研究
16
作者 岳嘉瑞 刘文兰 卿平勇 《热带农业工程》 2025年第1期9-16,共8页
旨在探究中国西北地区典型植物的固碳和释氧能力,以甘肃省兰州市金城公园常见的20种园林绿化植物(5种常绿乔木、5种落叶乔木、5种落叶小乔木、5种落叶灌木)为研究对象,利用Top-1300冠层仪和3051D便携式光合仪,通过测定乔灌木的叶面积指... 旨在探究中国西北地区典型植物的固碳和释氧能力,以甘肃省兰州市金城公园常见的20种园林绿化植物(5种常绿乔木、5种落叶乔木、5种落叶小乔木、5种落叶灌木)为研究对象,利用Top-1300冠层仪和3051D便携式光合仪,通过测定乔灌木的叶面积指数和光合生理指标,在不同尺度下,计算了20种园林植物的固碳释氧量,并对其固碳固氧功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种乔灌木叶面积指数为1.42~4.96。日净光合速率、单位叶面积日固碳释氧能力、单位冠幅投影面积日固碳释氧能力排在前三位的均为垂柳,银杏和毛泡桐。在单位叶面积尺度上根据固碳释氧能力的聚类分析结果将常绿乔木分为3个等级,落叶乔木分为3个等级、落叶小乔木分为3个等级、落叶灌木分为2个等级;单位冠幅投影面积尺度上将常绿乔木分为3个等级、落叶乔木分为3个等级、落叶小乔木分为3个等级、落叶灌木分为3个等级。所以,我国西北地区园林绿化中植物配置应优先选用固碳释氧能力强的物种,主要是落叶乔木垂柳与常绿乔木雪松,再配以落叶小乔木红叶碧桃,落叶灌木连翘作为辅助树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植物 光合速率 固碳释 兰州市金城公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大蒜叶片吸收赖氨酸螯合硒的影响
17
作者 朱青 王真 +2 位作者 王游凯 黄向杰 张联合 《贵州农业科学》 2025年第3期109-114,共6页
【目的】探明不同因素对大蒜叶片吸收赖氨酸螯合硒的影响,为生产富硒大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蒜品种华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片离体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供硒浓度、供硒时间、pH、光照和叶位对大蒜叶片吸收赖氨酸螯合硒... 【目的】探明不同因素对大蒜叶片吸收赖氨酸螯合硒的影响,为生产富硒大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大蒜品种华农3号为试验材料,采用叶片离体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供硒浓度、供硒时间、pH、光照和叶位对大蒜叶片吸收赖氨酸螯合硒速率的影响。【结果】大蒜离体叶片吸收赖氨酸螯合硒速率受供硒浓度、处理时间、pH、光照、温度和叶位等因素影响。硒吸收速率随供硒浓度增加而增加,当供硒浓度为1.6μmol/L时,吸收速率最大,为1.75μg/(g·h),供硒浓度为0.2μmol/L时,吸收速率最小,为0.67μg/(g·h);随处理时间延长而逐渐下降,处理1 h时,吸收速率最大,达2.59μg/(g·h),处理8 h时最小,为0.26μg/(g·h);随溶液pH增加而减小,当pH为3时,吸收速率最大,为0.91μg/(g·h),pH为8时,吸收速率最小,为0.46μg/(g·h);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依次为35℃>25℃>10℃。在光照条件下硒吸收速率为0.83μg/(g·h),较黑暗条件显著提高58.87%。全叶面处理的硒吸收速率均显著高于近轴面和远轴面处理,分别是近轴面和远轴面处理的1.82倍和2.07倍。【结论】选择光照条件较好、温度较高(25~35℃)的下午对大蒜全叶片喷施浓度为1.6μmol/L、pH为3的赖氨酸螯合硒溶液处理1 h,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赖氨酸螯合硒 吸收速率 离体叶片 大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CM⁃D技术的氰化浸金速率影响规律研究
18
作者 汤亦婧 朱阳戈 +4 位作者 赵志强 罗思岗 胡志凯 赵杰 张晓亮 《矿冶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浸金反应过程的微观质量变化,研究了氰化浸金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55.2 mg/L时,将体系内溶解氧质量浓度从1.5 mg/L提高至8.5 mg/L,浸金速率可从430.9 ng/(cm^(2)·min... 采用耗散型石英晶体微天平(QCM⁃D)实时监测浸金反应过程的微观质量变化,研究了氰化浸金速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55.2 mg/L时,将体系内溶解氧质量浓度从1.5 mg/L提高至8.5 mg/L,浸金速率可从430.9 ng/(cm^(2)·min)提升至514.8 ng/(cm^(2)·min),提高了19.5%;溶解氧质量浓度8.5 mg/L时,将氰根离子质量浓度从22.6 mg/L提高至55.2 mg/L,浸金速率可从60.1 ng/(cm^(2)·min)提升至514.8 ng/(cm^(2)·min),提高了7.6倍。浸金速率与氰根离子质量浓度和溶解氧质量浓度的比值(c_(CN)-/c_(O_(2)))相关,室温下c_(CN)-/c_(O_(2))≈6时,浸金速率较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氰化浸出 反应速率 溶解 石英晶体微天平 金矿 浸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对低分子量聚丁二酸丁二酯的扩链改性
19
作者 张震 陈怡杰 +1 位作者 姜莱 赵世成 《工程塑料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56-62,共7页
为探究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PB)对低分子量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扩链效果,提升其综合性能,通过密炼工艺成功制备了扩链PBS材料。系统研究了BIPB添加量对PBS材料熔体流动速率(MFR)、流变行为、结晶熔融行为、特性黏数、黏均分子量... 为探究双叔丁基过氧异丙基苯(BIPB)对低分子量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的扩链效果,提升其综合性能,通过密炼工艺成功制备了扩链PBS材料。系统研究了BIPB添加量对PBS材料熔体流动速率(MFR)、流变行为、结晶熔融行为、特性黏数、黏均分子量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扩链剂对聚合物分子链结构重构及材料性能优化的作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BIPB添加量的增加,扩链PBS的MFR逐渐降低,当BIPB质量分数为0.08%时,扩链PBS的MFR降低至4.4g/10min。流变分析显示,改性后PBS的储能模量和损耗模量均显著提升,表明熔体弹性和黏性特征得到协同增强。差示扫描量热分析表明,扩链PBS的结晶温度由62℃提高至91℃,增幅达29℃,同时结晶速率加快,证实分子链结构改变对结晶行为具有决定性影响。改性后PBS的特性黏数从1.24 dL/g提升至2.15 dL/g,黏均分子量从78910 g/mol增至158620 g/mol。力学性能测试显示,扩链PBS的缺口冲击强度达到了10.5 kJ/m^(2),拉伸强度达到了56.1 MPa,弯曲模量达到了1106.2 MPa,比未改性样品分别提升41.9%,10.7%和47.2%,表明扩链有效改善了PBS的综合力学性能。扩链改性后的PBS在保持良好加工性能的同时,力学强度和热性能得到显著提升,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扩链改性 双叔丁基过异丙基苯 熔体流动速率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N_(2)配比及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吴春雷 史波波 +1 位作者 薛勇 郭庆旭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5-132,共8页
为优化采空区混合惰气防灭火技术,研究CO_(2)/N_(2)配比和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甘肃东峡矿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系统,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开展不同CO_(2)/N_(2)配比(0∶10~10∶0)和O_(2)体积分数(6%、10%... 为优化采空区混合惰气防灭火技术,研究CO_(2)/N_(2)配比和O_(2)体积分数对煤低温氧化特性的影响;以甘肃东峡矿长焰煤为研究对象,采用程序升温试验系统,结合气相色谱分析,开展不同CO_(2)/N_(2)配比(0∶10~10∶0)和O_(2)体积分数(6%、10%、14%、18%)条件下的低温氧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O_(2)体积分数下,随着CO_(2)/N_(2)配比增加,长焰煤的耗氧速率和CO产生率的下降速率逐渐减缓,下降幅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长焰煤的表观活化能在缓慢氧化阶段随CO_(2)/N_(2)配比增加逐渐增大,在加速和快速氧化阶段先增后减,CO_(2)/N_(2)配比为4∶6时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N_(2)配比 O_(2)体积分数 低温 速率 CO产生率 表观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