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业废弃物堆腐过程中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5
1
作者 高华 秦清军 +3 位作者 谷洁 贺欢 李生秀 李鸣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2-228,共7页
【目的】从酶学角度揭示好氧发酵的生物机理。【方法】选择在目前我国数量多、分布广的有机固体废弃物鸡粪和小麦秸秆及花椒籽粕为主要材料,采用堆腐装置,以未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作为对照(CK),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加菌剂处理)对农业废... 【目的】从酶学角度揭示好氧发酵的生物机理。【方法】选择在目前我国数量多、分布广的有机固体废弃物鸡粪和小麦秸秆及花椒籽粕为主要材料,采用堆腐装置,以未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作为对照(CK),研究复合微生物菌剂(加菌剂处理)对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氧化还原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加菌剂处理和CK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在堆腐3和4 d达到峰值(1 705和1 697 mL/g);加菌剂处理和CK的脱氢酶活性分别在堆腐10和12 d达最大值(8.39和6.57μL/g);加菌剂处理和CK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分别在堆腐18和32 d达峰值(7.33和6.65 mg/g)。从堆腐的整个过程看,随着堆腐时间的延长,加菌剂处理的过氧化氢酶、脱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上升较快,而且这3种酶活性的最大值均比CK高。【结论】添加复合微生物菌剂可以提高堆腐过程中氧化还原酶活性,使酶活性峰值出现的时间提前,对堆腐过程中的物质分解具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微生物菌剂 农业废弃物 堆腐 氧化还原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冲积平原湿地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养分通径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侯龙鱼 崔晓东 +2 位作者 马风云 邢尚军 刘艳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79-483,共5页
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湿地土壤中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关于土壤化学性质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81.65%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和86.2%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剩余... 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黄河三角洲冲击平原湿地土壤中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土壤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关于土壤化学性质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81.65%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和86.2%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剩余通径系数为0.428 4和0.371 5。土壤有机质成为影响冲积平原湿地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最主要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活性 湿地 通径分析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河三角洲撂荒地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化学性质通径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白世红 刘艳 +3 位作者 侯龙鱼 宋玉民 马风云 陈怀梁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73-676,共4页
为正确评价典型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撂荒地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关于土壤化学性质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84.63... 为正确评价典型盐碱土壤化学性质对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的影响,运用通径分析法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撂荒地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与土壤化学性质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关于土壤化学性质的标准化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别可以解释84.63%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和88.03%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剩余通径系数分别为0.3920和0.3460。速效钾和有机质对过氧化氢酶活性有显著积极影响,速效钾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积极影响,全氮对过氧化物酶活性有显著消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酶活性 化学性质 通径分析 撂荒地 黄河三角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还原类酶活性在农业废弃物静态高温堆腐过程中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谷洁 李生秀 +2 位作者 秦清军 李鸣雷 高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38-141,共4页
以鸡粪和麦秸为原料,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堆腐过程堆体温度及氧化还原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堆体不同部位温度均高于CK(不加微生物菌剂)处理,且升温阶段持续时间较短。微生物菌剂处理堆料50℃以上的持续时... 以鸡粪和麦秸为原料,在静态通气条件下,研究了堆腐过程堆体温度及氧化还原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添加微生物菌剂后,堆体不同部位温度均高于CK(不加微生物菌剂)处理,且升温阶段持续时间较短。微生物菌剂处理堆料50℃以上的持续时间为14~20d,CK处理50℃以上的持续时间7.5~10d;添加微生物菌剂处理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在第1~26d均大于CK处理;堆料中添加菌剂处理在堆腐中期的脱氢酶活性大于CK处理;添加菌剂处理在堆肥的第5~28d,多酚氧化酶活性大于CK处理的活性;说明微生物菌剂可促进有机物的降解及其降解产物的转化。添加菌剂处理在堆腐30d后E4/E6(为胡敏酸在465nm与665nm波长下吸光值的比值)比值为1.57~1.68,CK处理为2.16~2.41,表明添加菌剂能促进腐殖质的缩合和芳构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废弃物 温度 氧化还原酶活性 E4/E6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金属锌对猪粪堆肥过程中氧化还原类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6
5
作者 张卫娟 谷洁 +3 位作者 高华 张洪宾 刘强 李海龙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383-388,共6页
以猪粪和秸秆为主要试验材料,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Zn,采取发酵罐处理方法,在好氧高温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Zn对猪粪堆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堆腐过程堆体温度、堆料pH值、胡敏酸E4/E6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低量重金... 以猪粪和秸秆为主要试验材料,添加不同浓度重金属Zn,采取发酵罐处理方法,在好氧高温条件下研究了重金属Zn对猪粪堆肥过程中多酚氧化酶、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以及堆腐过程堆体温度、堆料pH值、胡敏酸E4/E6值的变化。结果表明:(1)低量重金属Zn处理(L)较不添加重金属Zn(CK)和添加高量重金属Zn(H)堆料升温快、温度高、高温持续时间长。(2)重金属Zn的加入对堆料的pH值影响不大,不是影响堆肥进程的直接原因。(3)H处理在整个堆肥过程中E4/E6值均高于L和CK,表明高浓度Zn处理抑制腐殖质的缩合和芳构化。(4)L处理的多酚氧化酶活性大多数时间高于H处理的活性,说明低量重金属Zn更好地促进了木质素的降解及其产物的转化。(5)从整个堆肥过程来看,3个不同处理的脱氢酶活性表现出一定的不稳定性,可能是重金属对脱氢酶活性有抑制作用的同时发生"抗性酶活性"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 重金属锌 理化性质 氧化还原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秆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效应及对烟草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张建云 吴胜春 +3 位作者 王敏艳 单胜道 曹志洪 张进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74-683,共10页
为了评估烟秆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可行性,以烟秆炭作为土壤修复剂,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烟秆炭施加量(0,20,40,80 g·kg^(-1))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重金属生物有效... 为了评估烟秆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上种植烟草Nicotiana tabacum的可行性,以烟秆炭作为土壤修复剂,以重金属污染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盆栽实验研究了不同烟秆炭施加量(0,20,40,80 g·kg^(-1))对重金属污染土壤肥力、重金属生物有效性、土壤酶活性指数及烟草产量、烟叶重金属质量分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烟秆炭可以显著提高重金属污染土壤pH值、土壤肥力和土壤酶综合活性指数,显著降低污染土壤重金属生物有效性。与对照相比,添加80 g·kg^(-1)的烟秆炭对土壤肥力的改善、酶活性指数的提升和对土壤中镉的钝化效果最好,土壤有机质和有效磷质量分数分别显著(P<0.05)提高了2.0倍和3.4倍,土壤酶指数显著提升了24.8%;但施用施加40 g·kg^(-1)的烟秆炭已能使铜、铅的钝化效果达到最佳,与对照相比分别显著(P<0.05)下降了33.7%和29.5%。另一方面,施用烟秆炭能显著(P<0.05)增加烟草有效叶数和叶片的宽度,烟叶鲜质量在炭施加量为40 g·kg^(-1)时达到最高,比对照显著(P<0.05)提高了近50.0%,同时烟叶中铜、镉质量分数降至最低。综合分析当烟秆炭施加量为土壤总质量的4%时,其对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最好。因此,利用烟秆制成的生物质炭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种植烟草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学 生物质炭 烟秆炭 土壤修复 重金属生物有效性 氧化还原酶活性 烟草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