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柴油机排气氧化催化转化器故障诊断方案道路工况仿真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吕明 阎凯 宁智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4-79,共6页
柴油机排气氧化催化转化器(DOC)的在线故障诊断是柴油车OBD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DOC在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需要,对以DOC前后的排气温度和排气背压作为DOC催化剂老化、载体堵塞以及破损等失效故障诊断参数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案进... 柴油机排气氧化催化转化器(DOC)的在线故障诊断是柴油车OBD系统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根据DOC在线故障诊断技术研究的需要,对以DOC前后的排气温度和排气背压作为DOC催化剂老化、载体堵塞以及破损等失效故障诊断参数的在线故障诊断方案进行了道路工况下的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柴油车运行道路工况下,以DOC前后的排气温度和排气背压结合一定的诊断算法对DOC的失效故障进行诊断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氧化催化转化器(doc) 故障诊断 道路工况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二次空气结合催化转化器减轻摩托车发动机排放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吴锋 马成杰 张锋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4-67,共4页
本文针对152QMI摩托车发动机设计了二次空气结合氧化型催化转化器的排放后处理系统。通过试验研究了二次空气的进气形式、进气位置、进气量和发动机工况等对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气装置引入二次空气可提高催化器对CO和HC的... 本文针对152QMI摩托车发动机设计了二次空气结合氧化型催化转化器的排放后处理系统。通过试验研究了二次空气的进气形式、进气位置、进气量和发动机工况等对系统净化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气装置引入二次空气可提高催化器对CO和HC的转化率,且主动式比被动式二次空气喷射效果好;CO和HC的排放浓度随二次空气量的增加而降低,当二次空气补气量在100%~160%时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二次空气 摩托车发动机 氧化催化转化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混含氧燃料对柴油机氧化催化器+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氧化及再生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沈颖刚 蒋文涛 +3 位作者 卢申科 陈贵升 邹超 许杨松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66,共9页
为了研究掺烧含氧燃料对柴油机排放及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耦合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DPF)后处理系统低温氧化特性与再生特性的影响,基于一台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选取国五柴油、15%生物柴油柴油(D85B15)、15%正戊醇柴油(D85P15)、20... 为了研究掺烧含氧燃料对柴油机排放及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耦合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DPF)后处理系统低温氧化特性与再生特性的影响,基于一台4缸高压共轨柴油机,选取国五柴油、15%生物柴油柴油(D85B15)、15%正戊醇柴油(D85P15)、20%正戊醇柴油(D80P20)作为燃料,在1900m海拔环境下进行了试验。研究表明:在外特性工况下,与柴油相比,燃用D85B15和D85P15的柴油机动力性略有下降,燃用D85P15的柴油机有效热效率最高。燃用D85B15的NO x排放略低于柴油,最高降低3.33%;而D85P15的NO x排放有所增加,最高增加2.85%。在低负荷工况下燃用国五柴油时DOC+CDPF对CO的转化效率明显高于燃用D80P20时,2000r/min时燃用柴油时CO转化效率高达96.8%,而D80P20只有36.9%。低速高负荷工况下燃用国五柴油与D80P20时,DOC对排气温度的提升作用均比较明显,平均提升41.8℃和42.5℃。燃用D80P20时DOC+CDPF压差升高较慢,压差最高比燃用国五柴油低6kPa,DOC后端平均温度比燃用国五柴油高10℃。柴油机燃用D80P20在高负荷尤其是低转速高负荷时可有效降低颗粒物排放,降低DOC+CDPF压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氧燃料 柴油机氧化催化器(doc) 催化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DPF) 再生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更紧凑、更高效、性价比更高:面向重型商用车的紧耦合催化转化器
4
《汽车零部件》 2016年第9期92-93,共2页
第66届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IAA)于2016年9月22—29日在德国汉诺威举办。全球科技公司大陆集团展出面向重型商用车紧耦合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在靠近发动机的位置安装柴油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能使DOC的尺寸减小约30%... 第66届汉诺威国际商用车展(IAA)于2016年9月22—29日在德国汉诺威举办。全球科技公司大陆集团展出面向重型商用车紧耦合尾气后处理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在靠近发动机的位置安装柴油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能使DOC的尺寸减小约30%。另外,近期开发的催化剂载体采用了CS—Design结构,能进一步减轻DOC的质量20%。创新的CS蜂窝状结构具有热损耗水平低、转换效率高的特点,有助于满足未来氮氧化物排放限值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催化转化器 商用车 紧耦合 性价比 蜂窝状结构 紧凑 后处理系统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型柴油机双SCR系统转化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昆 刘屹 韦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43-747,共5页
为了研究国六重型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NO_( x)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章运用AVL BOOST仿真软件对催化器内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SCR催化器最佳反应温度范围在180~55... 为了研究国六重型柴油机选择性催化还原(s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系统NO_( x)转化效率的影响因素,文章运用AVL BOOST仿真软件对催化器内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SCR催化器最佳反应温度范围在180~550℃,催化器转化效率达到95%以上;通过前置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可以在排气中增加NO_(2)的质量分数,可以提高催化器转化效率且使NO_( x)转化效率保持在较高水平,也可以除去尾气中大部分的CO和HC,达到排放标准;安装混合器后各个工况下NO_( x)转化效率均有10%左右的提高,尤其在低温180℃时SCR催化器的转化效率有13%左右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选择性催化还原(SCR) 氧化催化转化器(doc) 混合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CR/DOC+DPF+SCR后处理系统对重型柴油机性能及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0
6
作者 程晓章 陈康 查小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3-26,51,共5页
文章基于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技术,对比了原机、搭载SCR、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重型柴油... 文章基于氧化型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耦合颗粒物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SCR)后处理技术,对比了原机、搭载SCR、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重型柴油发动机的性能、排气污染物排放状况以及SCR入口处NO在氮氧化物(NOx)中的体积比。试验结果表明,搭载DOC+DPF+SCR系统比搭载SCR系统的发动机扭矩降低了10N·m,油耗基本保持不变;对比搭载DOC+SCR、搭载SCR以及搭载DOC+DPF+SCR 3种状态下SCR入口处NO在NOx中的比例发现,SCR状态下基本全为NO,其余2种状态下NOx中NO的体积比随温度升高而逐渐降低,排温在450℃时该比例下降到0.86;搭载DOC+DPF+SCR的ESC试验中CO转化效率为93%,HC转化效率为70%,NOx转化效率为90%,PM转化效率为51%,相比于搭载SCR的ESC试验,NOx的转化效率降低了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催化器耦合颗粒物捕集器和选择性催化还原器(doc+DPF+SCR) 柴油机 性能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OC气态污染物转化率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程晓章 朱博文 +2 位作者 王浩 常啸天 邢晓通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333-1338,共6页
为了研究柴油机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气态污染物转化效率影响因素,文章基于GT-POWER仿真软件对DOC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建立的DOC仿真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DOC催化反应过程;在... 为了研究柴油机氧化型催化转换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气态污染物转化效率影响因素,文章基于GT-POWER仿真软件对DOC的化学反应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表明:建立的DOC仿真模型可以很好地模拟DOC催化反应过程;在低温时,CO转化率能达到99%以上,HC和NO转化率随进气量增大而下降,HC转化率稳定在82%左右,NO转化率最终降为0%;在280~550℃时,进气流量对于CO、HC和NO转化率没有显著的影响,CO能被完全氧化,HC转化率稳定在90%左右,NO转化率随温度的升高先上升再下降,320℃时转化率最高,约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氧化催化转换器(doc) 温度 转化效率 气态污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RT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改造在用车排放控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李民和 王瀚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16年第4期6-11,共6页
本文根据柴油机主要污染物生成机理,结合目前我国柴油机排气控制现状,介绍了贵州黄帝ART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的组成构造及其排气后处理的工作原理,对ART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改造在用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指导改... 本文根据柴油机主要污染物生成机理,结合目前我国柴油机排气控制现状,介绍了贵州黄帝ART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的组成构造及其排气后处理的工作原理,对ART型柴油车排气后处理装置改造在用柴油车污染物排放控制效果进行分析,最后指导改造安装步骤,并提出维护保养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 排放控制 碳烟 主动再生微粒过滤器(DPF) 氧化催化器(doc) ECU主控制单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型柴油车技术的分析与展望
9
作者 骆路胜 王建海 《世界汽车》 2003年第7期28-32,共5页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排放法规的逐步加严,柴油机的技术优势越来越明显.柴油机较之汽油机具有经济性好、排放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我国中、重型车除少部分使用汽油机以外,大多数是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近年来,小型高速... 随着世界范围内的能源短缺和排放法规的逐步加严,柴油机的技术优势越来越明显.柴油机较之汽油机具有经济性好、排放低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目前,我国中、重型车除少部分使用汽油机以外,大多数是采用柴油机作为动力装置.近年来,小型高速柴油机技术的发展使其用在轻型车上成为可能.轻型柴油车能够比汽油车节省燃油30%~60%(图1).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引进生产的装配柴油机的捷达和宝来轿车填补了我国柴油轿车市场上的空白,而柴油轿车技术在欧洲、美国及日本等汽车发达国家已经非常成熟,图2为德国大众高尔夫轿车在装配1.8 T-Si和1.9-TDI两种发动机后的各项性能对比,由图可以看出,除成本略高外,装配两种发动机后的最高车速和0-100km/h的加速时间几乎相等,而就80~120 km/h的5挡加速时间和燃油消耗两项指标而言,装配1.9-TDI的车辆比1.8T-Si好得多,并且1.9-TDI发动机的最大输出转矩为320 N·m,远大于1.8T-Si的210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技术 汽油机 尾气排放标准 最大输出扭矩 经济性 欧洲柴油轿车 美国柴油轿车 高压燃油喷射 氧化催化转化器 颗粒捕集器 稀薄燃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PC5602的CDPF喷油助燃再生系统电控单元设计 被引量:2
10
作者 程晓章 谢振凯 李配楠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721-726,共6页
文章分析了柴油发动机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喷油再生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喷... 文章分析了柴油发动机柴油机颗粒捕集器(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DPF)喷油再生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研究了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催化型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喷油辅助再生系统的再生控制策略,提出采用Freescale公司的32位高速MPC5602单片机为核心控制器,开发了CDPF再生系统电控单元;根据控制策略对电控单元进行软件设计,在再生过程中对系统各执行器进行实时控制;最后搭建试验台架,对所设计的电控系统进行标定匹配,并对控制策略和电控单元工作性能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稳定工作并顺利完成DPF的再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系统 氧化催化转化器(doc)+催化柴油机颗粒捕集器(CDPF) 喷油助燃 电控单元 控制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排气中可溶性有机物排放的特性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春杰 郝利君 +3 位作者 张传桢 颜欣迪 吕立群 王亚超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41-248,共8页
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在一款柴油机上加装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装置,研究了DOC前/后排气颗粒物中可溶性有机物(SOF)和固相多环芳烃(PAHs)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转速和负荷对SOF及PAHs排放的影响以及排气中SOF及PAHs排放在排气过程中的... 通过柴油机台架试验,在一款柴油机上加装氧化型催化转化器(DOC)装置,研究了DOC前/后排气颗粒物中可溶性有机物(SOF)和固相多环芳烃(PAHs)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转速和负荷对SOF及PAHs排放的影响以及排气中SOF及PAHs排放在排气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OC能明显降低排气中SOF及PAHs排放,SOF最高减排为50.69%,PAHs最高减排为83.28%,同时PAHs的毒性当量最高降低为49.31%.随着柴油机转速增加,燃烧过程后燃增加,排气中SOF及PAHs有增加的趋势,而随负荷的增加,缸内燃烧温度升高,各成分氧化速率加快使得SOF及PAHs排量逐渐降低.随排气输运距离增加,排气组分冷凝现象加重致使SOF及PAHs排量明显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可溶性有机物(SOF) 多环芳烃(PAHs) 氧化催化转化器(d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颗粒过滤器再生过程的碳氢喷射模拟( 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艾尼塞 王国仰 +1 位作者 张俊 帅石金 《汽车安全与节能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3期268-278,共11页
为满足严格的重型柴油机排放法规,柴油催化氧化器(DOC)和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CDPF)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碳氢喷射(HCI)是一种实现DPF主动再生的有效方法。该文通过改变柴油喷嘴位置来优化DOC入口的碳氢化合物(HC)分布。使用计算流体力... 为满足严格的重型柴油机排放法规,柴油催化氧化器(DOC)和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CDPF)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碳氢喷射(HCI)是一种实现DPF主动再生的有效方法。该文通过改变柴油喷嘴位置来优化DOC入口的碳氢化合物(HC)分布。使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AVL-FIRE,建立了DOC-CDPF模型,用软件内置HCI喷雾模型,对喷射器的安装位置和喷射方向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喷射器的位置对HC分布有很大的影响,喷射器位置距离DOC越远,DOC入口处的HC混合均匀性越高,这是因为喷雾在DOC前有更长的距离和时间形成均匀混合气;排气管喷射柴油可以使DPF入口温度达到550℃,满足了CDPF主动再生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废气排放 颗粒物 (PM) 碳氢喷射 (HCI) 催化柴油颗粒捕集器 (CDPF) 柴油催化氧化 (doc) 主动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缸内后喷对CDPF温度特性及再生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程晓章 徐瑞根 韦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297-1301,共5页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氧化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已经成为降低柴油机排放CO、THC和颗粒物的主流技术,而CDPF再生是目前技术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 随着排放法规的日益严格,氧化催化转化器(diesel oxidation catalyst,DOC)+催化型柴油颗粒捕集器(catalyzed diesel particulate filter,CDPF)已经成为降低柴油机排放CO、THC和颗粒物的主流技术,而CDPF再生是目前技术发展的主要阻碍之一,文章研究了再生过程中缸内后喷对DOC、CDPF的影响,得出缸内后喷可以使尾气达到DOC的起始工作温度,而次后喷可以使DOC出口温度达到CDPF的再生温度;试验过程中通过良好地控制CDPF入口再生温度,得到了再生效率的变化规律,在500℃、20min工况下再生效率达到98%,满足再生要求,并且总结了一种标定的试验方法,为后续研究的进行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后处理 氧化催化转化器(doc) 催化柴油颗粒捕集器(CDPF) 缸内后喷 再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梅赛德斯——奔驰全新的BLUETEC柴油机技术
14
作者 张玉花(供稿)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3-43,共1页
目前,奔驰的BLUETEC柴油机是美国市场上唯一能满足新柴油车排放标准的四驱轿车发动机。在北美车展上,奔驰公司充分展示了BLUETEC技术作为一种更高级别驱动技术的广阔前景。奔驰BLUETEC柴油机技术是一种模块化概念,利用了多种协同技... 目前,奔驰的BLUETEC柴油机是美国市场上唯一能满足新柴油车排放标准的四驱轿车发动机。在北美车展上,奔驰公司充分展示了BLUETEC技术作为一种更高级别驱动技术的广阔前景。奔驰BLUETEC柴油机技术是一种模块化概念,利用了多种协同技术措施(如氧化型催化转化器和微粒滤清器等),逐步并持续将所有相关排放物降至最低。BLUETEC柴油机应用尖端的共轨直喷技术,表现出对比同等排量汽油机的绝对优势。与装配汽油机轿车相比,BLUETEC柴油车的燃油消耗率低20%~40%,扭矩则提高30%~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技术 奔驰公司 梅赛德斯 氧化催化转化器 轿车发动机 燃油消耗率 排放标准 美国市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