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芥菜籽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导小鼠结直肠癌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袁海锋 郭文 +1 位作者 朱明古 陈楚第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8-181,共4页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文献报道芥菜籽具有抗肿瘤的活性,本研究旨在观察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诱发昆明种小鼠发生结直肠癌的过程中,通过芥菜籽(mustard seed,MS)... 背景与目的: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不断上升趋势。文献报道芥菜籽具有抗肿瘤的活性,本研究旨在观察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诱发昆明种小鼠发生结直肠癌的过程中,通过芥菜籽(mustard seed,MS)进行饮食干预能否预防肿瘤的发生。方法:选择6周龄昆明种雌性小鼠,随机分为AOM组、AOM+5%MS干预组、AOM+10%MS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小鼠皮下注射AOM(10mg/kg体质量),每周1次,连续3周。32周时颈椎脱臼处死小鼠,分离结直肠,用预冷的0.9%NaCl溶液冲洗肠内容物。观察记录各组小鼠有无肿瘤发生及发生数目、大小和位置,计算肿瘤发生率。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未发现肿瘤,AOM模型组小鼠结直肠肿瘤发生率为86.7%,5%MS干预组及10%MS干预组小鼠结直肠肿瘤发生率分别为60.0%和41.7%,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OM模型组小鼠荷瘤数为(2.2±1.2)个,而5%MS干预组和10%MS干预组小鼠荷瘤数分别为(1.1±1.1)个和(0.7±0.9)个,与AOM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芥菜籽饮食干预能够抑制AOM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可进一步用于结直肠癌防治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籽 氧化偶氮甲烷 结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短期抗生素暴露对氧化偶氮甲烷诱导小鼠结直肠癌前病变相关指征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林嘉玲 何夏梦 +4 位作者 蒲芳芳 蒙婷 商正云 胡雯 曾献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58-465,共8页
目的探讨短期抗生素暴露对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诱导小鼠结直肠癌前病变相关指征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3~4周龄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Control组)、AOM干预组(AOM组)、抗生素+AOM干预组(Antibiotics+Azo... 目的探讨短期抗生素暴露对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诱导小鼠结直肠癌前病变相关指征变化的影响。方法40只3~4周龄SPF级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4组(10只/组):对照组(Control组)、AOM干预组(AOM组)、抗生素+AOM干预组(Antibiotics+Azoxymethane,AbxAOM组)以及抗生素组(Antibiotics,Abx组)。AbxAOM组和Abx组灌胃抗生素溶液(氨苄西林100 mg/kg+新霉素100 mg/kg+甲硝唑100 mg/kg+万古霉素50 mg/kg+两性霉素B 1 mg/kg),Control组和AOM组灌胃等体积纯水,2次/天,连续14 d。灌胃结束后,AOM组和AbxAOM组腹腔注射AOM溶液(10 mg/kg·bw),Control组和Abx组腹腔注射相应体积的无菌0.9%NaCl溶液,1次/周,连续4周。HE染色观察小鼠结直肠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法检测结直肠组织中VCAM-1、ICAM-1、Ki-67、IL-1β、IL-6、TNF-α、VEGF-A、TLR4、MyD88、NF-κB p65及COX-2的mRN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法观察结直肠组织中Ki-67、NF-κB p65蛋白表达。结果与Control组相比,AOM组小鼠结肠病理组织学评分显著升高(P<0.01),IL-6、TLR4、NF-κB p65及COX-2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AOM组比较,AbxAOM组异常隐窝灶(Aberrant crypt foci,ACF)数量增多(P<0.05),ICAM-1、IL-1β、NF-κB p65的mRNA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AOM处理可导致结肠病理损伤及ACF形成,可能与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激活有关。抗生素暴露在短期内有加剧AOM所致结肠损伤和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进一步激活的趋势,但此变化趋势还需在长期实验基础上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抗生素 氧化偶氮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植物乳植杆菌KSFY01对氧化偶氮甲烷/硫酸葡聚糖钠诱导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的效果及机制研究
3
作者 余婷 赵欣 胡甜甜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25年第17期108-117,共10页
该研究通过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和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模型,探究分离自新疆传统发酵酸乳中的植物乳植杆菌KSFY01(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KSFY01,LP-KSFY01)对实验... 该研究通过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和硫酸葡聚糖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模型,探究分离自新疆传统发酵酸乳中的植物乳植杆菌KSFY01(Lactiplantibacillus plantarum KSFY01,LP-KSFY01)对实验小鼠的作用效果及机制。实验设置正常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以及LP-KSFY01低、高浓度(1×10^(8)、1×10^(9)CFU/kg)组,除正常组外,各组小鼠均用AOM/DDS处理,阿司匹林组每日灌胃67 mg/kg阿司匹林,菌组每日灌胃LP-KSFY01菌悬液。实验测定小鼠体重、脏器质量、结直肠长度,统计肠组织肿瘤数,对直肠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小鼠血清和结肠中炎症细胞因子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结肠中NF-κB和细胞凋亡通路相关因子mRNA表达。实验结果显示LP-KSFY01干预能显著缓解体重减轻和脏器指数异常,减少肠道肿瘤发生率,改善肠道组织病理学损伤,降低血清和结肠中IL-6、IL-1β、TNF-α、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等炎症细胞因子含量,下调结肠中IκBβ、p65、p50、p52、Bcl-2和Bcl-x L基因的表达水平,提高Bid和caspase-8基因的表达水平(P<0.05),且高浓度的LP-KSFY01效果优于低浓度。综上,LP-KSFY01可通过调节NF-κB和细胞凋亡途径,发挥缓解肠道炎症进程和干预肠道肿瘤发展的作用,表明LP-KSFY01对小鼠炎症相关性结直肠癌具有潜在的调节作用,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乳植杆菌 氧化偶氮甲烷/硫酸葡聚糖钠 结直肠癌 NF-κB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芥菜籽对化学诱导小鼠大肠肿瘤形成过程中体内抗氧化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袁海锋 郭文 +1 位作者 李新艳 朱明古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380-383,共4页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体内自由基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芥菜籽对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诱导的小鼠大肠肿瘤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品系小鼠随机分为AOM模型组、AOM+5%MS、AOM+10%MS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记录... 目的:通过观察小鼠体内自由基水平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探讨芥菜籽对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诱导的小鼠大肠肿瘤的预防作用机制。方法:60只昆明品系小鼠随机分为AOM模型组、AOM+5%MS、AOM+10%MS干预组和正常对照组。观察记录各组小鼠肿瘤发生率;检测小鼠血清中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力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无肿瘤发生。AOM模型组、5%MS和10%MS干预组三组间肿瘤发生率有差异(χ2=6.607,P=0.048);AOM模型组小鼠平均肿瘤数为(2.20±1.21)个,而5%MS和10%MS干预组小鼠平均肿瘤数分别为(1.07±1.10)个和(0.67±0.89)个,与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血清抗氧化酶SOD、CAT、GSH-PX的活力:AOM模型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MS干预组与AOM模型组相比均有所提高(P<0.05);其中10%MS干预组提高小鼠血清抗氧化酶活力的作用最明显,与5%MS干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小鼠血清脂质过氧化产物(MDA)含量:AOM模型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MS干预组与AOM模型组相比均有所下降(P<0.05);其中10%MS干预组降低小鼠血清MDA的效果最明显,与5%MS干预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芥菜籽能明显降低AOM诱导的小鼠大肠癌发生率并减少小鼠的平均肿瘤数,且随芥菜籽浓度的增加,其预防作用增强。芥菜籽能明显增强体内抗氧化的能力,提高体内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其预防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通过减少自由基对细胞的损伤,预防基因突变和肿瘤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芥菜籽 氧化偶氮甲烷 大肠癌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小鼠结直肠癌动物模型的特点比较与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冯建华 柳向军 +7 位作者 黄宇君 屠思雨 徐璐 徐珍妮 雷旭丹 黄灵潇 阴骏 刘登群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目的 建立炎症诱导和基因突变诱导结直肠癌小鼠模型并比较其特点。方法 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建立炎症诱导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使用KPC小鼠建立携带Kras基因突变和Apc条件... 目的 建立炎症诱导和基因突变诱导结直肠癌小鼠模型并比较其特点。方法 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 AOM)联合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 DSS)建立炎症诱导结直肠癌小鼠模型,使用KPC小鼠建立携带Kras基因突变和Apc条件敲除的转基因结直肠癌小鼠模型。观察小鼠体质量、粪便性状和便血等大体状况,根据建模时间点取材小鼠结直肠标本并观察其成瘤情况。HE染色及Ki67免疫组化评估病理变化。使用tdTomato标记CDX2阳性上皮细胞。培养并比较两种结直肠癌类器官与正常结肠类器官的差异。结果 AOM/DSS建模周期约50 d,其结直肠癌主要位于远段近肛门处和结肠中段;KPC模型形成结直肠癌约需8 d,肿瘤主要位于结肠近段。AOM/DSS模型中远段肿瘤部位组织结构紊乱,KPC模型中近段结肠黏膜层增厚且组织紊乱,存在大量未分化上皮细胞。AOM/DSS模型肿瘤组织内Ki67阳性细胞较癌旁组织中明显增多,KPC模型内近段结肠癌中存在大量Ki67阳性肿瘤细胞,远段结肠增殖水平正常。表达CDX2的tdTomato阳性上皮细胞主要位于结肠近段。两种模型均能培养得到增殖旺盛的肿瘤类器官。结论 AOM/DSS结肠癌模型具有慢性炎症所致结直肠癌特点,适用于慢性炎症相关结直肠癌的研究;KPC模型产生肿瘤的肠段及细胞增殖活性可能与CDX2高表达密切相关,适合Kras基因突变结直肠癌研究,两种结直肠癌模型可互为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动物模型 氧化偶氮甲烷 葡聚糖硫酸钠 KRAS A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AR_2与小鼠结肠肿瘤局部进展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杨旭 杨澜 +2 位作者 马怡茗 赵新华 汪红英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7年第4期17-21,共5页
目的拟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_2)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结肠肿瘤的进展。方法利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成功建立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模型,取小鼠不... 目的拟研究蛋白酶活化受体2(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2,PAR_2)信号通路是否参与结肠肿瘤的进展。方法利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成功建立小鼠结肠炎相关结肠癌模型,取小鼠不同阶段的结肠组织提取总RNA,逆转录为cDNA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PAR_2、miR-125b及Grb2协同结合蛋白2(Grb2associated binding protein 2,Gab2)的表达水平。结果 AOM联合3个周期的DSS后,小鼠结肠可见多发的腺瘤和不典型增生;而AOM联合4个周期的DSS后,小鼠结肠腺瘤突破基底层侵入黏膜下层形成腺癌。在肿瘤进展过程中,PAR_2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而miR-125b的表达水平则明显降低。Gab2 mRNA在腺癌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腺瘤中的表达水平(P=0.0267)。结论 PAR_2信号通路与结肠肿瘤的局部浸润密切相关。PAR_2可能通过miR-125b及其靶基因Gab2促进结肠腺瘤的局部侵袭和浸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相关结肠癌 氧化偶氮甲烷-葡聚糖硫酸钠 蛋白酶活化受体2 miR-125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胆汁酸稳态调控的维生素D对结直肠癌的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钟雅男 陈春霞 +4 位作者 赵峰 郝志翔 徐吟雪 印晓星 周雪妍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79-385,共7页
目的考察维生素D(vitamin D,VD)是否可以通过调控胆汁酸内稳态,进而抑制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发展,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CRC组、CRC+VD组,采用AOM+DSS诱导建立CRC小鼠模... 目的考察维生素D(vitamin D,VD)是否可以通过调控胆汁酸内稳态,进而抑制AOM+DSS诱导的小鼠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的发生发展,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CRC组、CRC+VD组,采用AOM+DSS诱导建立CRC小鼠模型。HE染色检测组织病理情况;LC-MS/MS检测血清和结肠中各类型的胆汁酸含量;qPCR检测FXR、CYP7A1 mRNA的表达。结果CRC组小鼠结肠组织呈浸润性生长、病理性核分裂像可见;与CRC组相比,CRC+VD组小鼠结直肠长度增加,HE染色显示结肠各层结构相对清晰。CRC组小鼠血清中11种胆汁酸含量降低,而结肠组织中疏水性胆汁酸含量明显升高;而CRC+VD组T-LCA,LCA,T-CA,T-DCA,T-HDCA水平升高,结肠部位疏水性胆汁酸水平趋于正常。CRC组FXR、CYP7A1mRNA表达明显升高,而CRC+VD组CYP7A1 mR-NA表达较CRC组降低。结论CRC小鼠体内胆汁酸内稳态失衡,维生素D可调控CRC状态下循环及结肠部位胆汁酸稳态水平,调节疏水性胆汁酸比例,进而影响CRC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D 结肠直肠癌 胆汁酸稳态 氧化偶氮甲烷 硫酸葡聚糖钠盐 液相层析串联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肠腺瘤类器官培养及其辐射敏感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李远闯 富国祥 +6 位作者 潘梦雪 郭强 饶欣欣 徐小雅 周轶 高建军 华国强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93-198,共6页
目的建立小鼠肠腺瘤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其对电离辐射的反应。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etrai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小鼠产生肠腺瘤。体外分离腺瘤类隐窝结构,接种于基质胶。通过培养基筛选,... 目的建立小鼠肠腺瘤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方法,观察其对电离辐射的反应。方法采用氧化偶氮甲烷(azoxymethane,AOM)和葡聚糖硫酸钠(detrai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小鼠产生肠腺瘤。体外分离腺瘤类隐窝结构,接种于基质胶。通过培养基筛选,确定肠腺瘤类器官的体外培养条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Ki67和β-catenin表达水平。进一步采用X线照射,观察肠腺瘤类器官损伤情况,比较其与大、小肠类器官的辐射敏感性。结果经AOM/DSS诱导,小鼠肠腺瘤成瘤率达95%,肿瘤均位于结肠靠近直肠处,肠腺瘤类器官在改良的小肠类器官中生长良好,Ki67阳性腺瘤细胞比例高且β-catenin入核特征明显。经X线照射,各类器官存活比例随辐射剂量增加而降低。9 Gy照射7天后,腺瘤类器官存活率为11.96%±1.42%,高于同剂量大肠类器官的5.46%±1.22%(t=6.0082,P<0.01),小肠类器官几乎未见存活。腺瘤类器官剂量存活曲线较大、小肠类器官右移,提示其辐射敏感性低于大肠和小肠。结论在AOM/DSS诱导产生的小鼠肠腺瘤中成功分离培养出腺瘤类器官,其辐射敏感性低于大、小肠类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器官 腺瘤 电离辐射 氧化偶氮甲烷(AOM) 葡聚糖硫酸钠(DSS)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