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9篇文章
< 1 2 2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滨带温室气体氧化亚氮(N_2O)排放研究 被引量:20
1
作者 王洪君 王为东 +2 位作者 卢金伟 杨龙元 尹澄清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70-275,共6页
利用不锈钢气体采集箱,在太湖梅梁湾湖区,沿水体至陆地方向对植被型和裸露型湖滨带进行温室气体N2O的原位排放观测。结果发现两种类型湖滨带N2O排放均显著高于临近的开阔水体,可以达到10-100倍,水位变幅区是湖滨带温室气体N2O排放的... 利用不锈钢气体采集箱,在太湖梅梁湾湖区,沿水体至陆地方向对植被型和裸露型湖滨带进行温室气体N2O的原位排放观测。结果发现两种类型湖滨带N2O排放均显著高于临近的开阔水体,可以达到10-100倍,水位变幅区是湖滨带温室气体N2O排放的峰值区,是陆向和水向辐射区的5-10倍。在观测期间,N2O排放通量的范匍为-159.2—1565.6μg·m^-2·h^-1,具有明显的时空梯度变化,时间上,9月份最高,随着气温的下降和芦苇的衰亡而逐渐减少,在1月份最低;空间上,自水向辐射区至陆向辐射区,先逐渐升高,在水位变幅区达到峰值,然后再降低。该结果初步说明了湖滨带是温室气体N2O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排放源.而目前IPCC对水体N2O排放的估算可能存在很大的疏漏;同时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湖滨带是湖泊脱氮的重要区域。其对缓解湖泊氮污染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n2o)通量 湖滨带 水向辐射区 水位变幅区 陆向辐射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氮水平对饲用燕麦产量和土壤N2O排放的影响
2
作者 于童洲 周立业 +2 位作者 徐振朋 温校一 安海波 《生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04-111,共8页
为探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科尔沁区饲用燕麦人工草地产量及土壤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施氮量分别为0、100、200、300 kg·hm^(-2)4种水平,通过静态箱气体采集法收集土壤排放的气体,分析土壤N_(2)O排放通量及... 为探究不同施氮水平对科尔沁区饲用燕麦人工草地产量及土壤N_(2)O排放特征的影响,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施氮量分别为0、100、200、300 kg·hm^(-2)4种水平,通过静态箱气体采集法收集土壤排放的气体,分析土壤N_(2)O排放通量及累积量,并测定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含量、燕麦产量和水热因子。结果表明:燕麦地是N_(2)O的主要排放源,N_(2)O的累积排放量随施氮量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但不同施氮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土壤N_(2)O排放通量与土壤铵态氮、硝态氮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表层土壤水分和土壤温度无明显相关性;施氮量为300 kg·hm^(-2)时燕麦产量最高,为4397.05 kg·hm^(-2),N_(2)O排放系数(0.20%)和单产N_(2)O排放量(121.75mg·kg^(-1))最低。因此综合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本试验种植饲用燕麦推荐300 kg·hm^(-2)施氮量较为适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燕麦 施氮量 n2o排放 产量 温室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DC模型模拟不同施肥水平下旱作麦田土壤N2O排放及其敏感性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成思潮 李广 +2 位作者 姚瑶 袁建钰 何锦煜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共11页
【目的】研究陇中黄土高原不同施肥水平下旱作麦田土壤N_(2)O的排放特征,验证DNDC模型对N_(2)O排放模拟的适应性。【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市旱作麦田为对象,设置不施氮肥(0 kg/hm^(2))、低量氮肥(55 kg/hm^(2))、中量氮肥(110 kg/hm^(2))... 【目的】研究陇中黄土高原不同施肥水平下旱作麦田土壤N_(2)O的排放特征,验证DNDC模型对N_(2)O排放模拟的适应性。【方法】以甘肃省定西市旱作麦田为对象,设置不施氮肥(0 kg/hm^(2))、低量氮肥(55 kg/hm^(2))、中量氮肥(110 kg/hm^(2))、高量氮肥(220 kg/hm^(2))4种施肥梯度,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土壤N_(2)O排放通量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结合试验点连续监测得到的N_(2)O排放通量等实测数据,运用DNDC模型探究多因子对模拟N_(2)O排放的敏感程度。【结果】不同施肥水平下,旱作麦田土壤N_(2)O排放趋势基本一致,且排放通量的大小与施氮量成正相关关系;DNDC模型对4种施肥水平下N_(2)O排放的模拟效果较好,具体表现为不施氮肥(R^(2)=0.88、EF=0.84、P=0.002),低量氮肥(R^(2)=0.92、EF=0.82、P=0.001),中量氮肥(R^(2)=0.86、EF=0.81、P=0.003),高量氮肥(R^(2)=0.84、EF=0.74、P=0.004),表明DNDC模型能够用于模拟不同施肥水平下旱作麦田土壤N_(2)O排放;敏感性分析则显示,相比其他因子,土壤pH值是影响模型模拟N_(2)O排放最为敏感的参数。【结论】为陇中黄土高原旱作麦田N_(2)O排放模型模拟的参数本地化提供基础依据,为今后农田管理措施的优化提供模型基础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施肥水平 DnDC模型 敏感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对海南鲜食玉米生长及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雪彬 孟磊 +7 位作者 曹明 郑继成 朱启林 胡天怡 刘丽君 汤水荣 伍延正 Ahmed Elrys 《南方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3265-3274,共10页
【目的】研究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鲜食玉米生长及N_(2)O排放的影响,为指导海南鲜食玉米生产中氮肥一次性基施及降低N_(2)O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糯6号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空白对照(CK,不施尿素... 【目的】研究氮肥配施硝化抑制剂双氰胺(DCD)对鲜食玉米生长及N_(2)O排放的影响,为指导海南鲜食玉米生产中氮肥一次性基施及降低N_(2)O排放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糯6号玉米品种为供试材料,通过田间小区试验,设空白对照(CK,不施尿素)、氮肥一次性基施(S1,尿素+DCD)、氮肥2次施入(S2,尿素40%基施,60%于大喇叭口期追施)和氮肥3次施入(S3,尿素20%基施,40%于小喇叭口期追施,40%于抽雄期追施)4个处理。于每次施肥后的第2、5和8 d采集N_(2)O气体,之后按每周1次的频率进行采集,用于测定土壤N_(2)O排放通量及累积排放量,施肥前和采气时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土壤p H等化学性质,玉米采收期测定植株生物量、产量、氮肥利用率等指标。【结果】各施氮处理土壤pH与CK无显著差异(P>0.05,下同),但S1处理土壤pH最低,且显著低于S2处理(P<0.05,下同);S1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全氮含量,分别较S2和S3处理显著降低6.15%和12.86%;S1处理有利于提高土壤有效磷含量,却不利于速效钾的积累,S2和S3处理对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无显著影响。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生物量和产量,且均以S1处理最高,S1处理玉米植株生物量分别较S2和S3处理显著提高30.42%和10.95%,产量分别显著提高13.37%和19.05%;S1处理氮肥利用率最高,分别较S2和S3处理显著提高37.00%和59.38%;施氮显著提高了玉米植株各器官氮含量,S1处理玉米植株累积氮含量分别较S2和S3处理显著提高22.95%和34.69%;S1和S3处理有利于氮分配到茎叶上,而S2处理未改变氮的分配方式。施氮促进了N_(2)O排放,各施氮处理N_(2)O累积排放量均显著高于CK,以S2处理最高,S1和S3处理分别较S2处理降低54.46%和54.33%,S1和S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各处理的土壤HN_(4)^(+)-N含量在大喇叭口期至采收期有1次明显的峰值,而土壤NO_(3)^(-)-N含量峰值出现时间存在差异。相关分析结果表明,N_(2)O排放通量与NO_(3)^(-)-N含量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而与5 cm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与分次施氮相比,氮肥配合硝化抑制剂一次性基施可显著促进海南鲜食玉米生长,提高玉米产量和氮肥利用率,同时降低N_(2)O排放,可作为海南鲜食玉米的推荐施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食玉米 氮肥 硝化抑制剂 玉米产量 氮肥利用率 n2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灌溉模式和施氮处理下稻田氨氧化细菌及无机氮对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刘靖雯 李伏生 +4 位作者 董艳芳 王楷 方泽涛 黄忠华 罗维钢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7-14,共8页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下早稻、晚稻不同时期稻田N_2O的排放通量、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的变化,揭示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两季试验均设3种灌溉模式,...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不同灌溉方式和施氮处理下早稻、晚稻不同时期稻田N_2O的排放通量、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的变化,揭示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氨氧化潜势和无机氮含量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两季试验均设3种灌溉模式,即常规灌溉(CIR)、"薄浅湿晒"(TIR)和干湿交替(DIR),和2种施氮处理,即100%尿素-N(FM1)和50%尿素-N+50%猪粪-N(FM2)。结果表明:晚稻、早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氨氧化细菌数量较低,而孕穗期和乳熟期数量较高;晚稻孕穗期、早稻孕穗期和乳熟期土壤氨氧化潜势较高,而晚稻、早稻分蘖期和成熟期土壤氨氧化潜势较低;相同施氮处理下,DIR模式土壤NH_4^+-N含量高于CIR与TIR模式,DIR与TIR模式土壤NO_3^--N含量均显著高于CIR模式;晚稻、早稻孕穗期和乳熟期DIR和TIR模式土壤N_2O排放通量比CIR模式显著提高,FM2处理高于FM1处理;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与NH_4^+-N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N_2O排放通量与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N_2O的排放受到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潜势的直接影响,稻田NH_4^+-N含量大小会影响氨氧化细菌数量和氨氧化潜势,从而间接影响N_2O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细菌 n2o排放 “薄浅湿晒”灌溉 干湿交替灌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水分状况对CH_4氧化,N_2O和CO_2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75
6
作者 蔡祖聪 ArivnR.Mosier 《土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289-294,298,共7页
实验室培育试验表明,土壤氧化CH4 ,排放N2O 和CO2 的最佳水分含量不同。水稻土氧化CH4 的最佳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半干旱草地土壤,均接近于土壤环境常年水分含量。水稻土N2O 排放量随着水分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半干旱草地土壤则随着水分含量... 实验室培育试验表明,土壤氧化CH4 ,排放N2O 和CO2 的最佳水分含量不同。水稻土氧化CH4 的最佳水分含量显著高于半干旱草地土壤,均接近于土壤环境常年水分含量。水稻土N2O 排放量随着水分含量的下降而增加,半干旱草地土壤则随着水分含量的下降而减少,表明背离土壤环境常年水分含量越远,N2O的排放量越大。因而,CH4 氧化和N2O 排放对土壤水分含量的反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性。CO2 排放的最佳水分含量接近或高于CH4 氧化的最佳水分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水分 CH4氧化 n2o排放 Co2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80-2010年中国和印度农田化肥氮源氧化亚氮排放的比较 被引量:4
7
作者 蒋光福 张稳 +1 位作者 李昕 孙文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07-1815,共9页
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了1980—2010年中国和印度小麦、玉米和水稻农田化肥氮源N2_O直接排放量,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国农田N2_O排放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1980—2010年小麦、玉米、水稻田的单位面积N2_O直接排放量平均值分别... 采用排放因子方法估算了1980—2010年中国和印度小麦、玉米和水稻农田化肥氮源N2_O直接排放量,并进一步分析了两国农田N2_O排放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1980—2010年小麦、玉米、水稻田的单位面积N2_O直接排放量平均值分别为1.75、1.60、0.42 kg N2_O-N·hm-2·a-1,分别为印度的1.3、2.4、2.0倍。中国小麦、玉米农田单位面积N2_O排放量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和南部,西部和北部排放较低,而印度小麦、玉米农田单位面积排放量高的区域则集中在东部及西南沿海。三十年间,中印两国三种作物N2_O直接排放量平均值分别为98.6、47.8 Gg N2_O-N。中国小麦和玉米田N2_O排放量占三种作物排放总量的近90%,而印度农田N2_O排放则主要来自小麦田,约占70%。两国三种作物N2_O直接排放量随时间呈显著增加趋势,增加速率均表现为小麦田>玉米田>水稻田。中国三种作物N2_O排放总量的年均增加速率为3.7%,低于印度的10.4%。虽然中国三种作物单位面积N2_O直接排放量和排放总量高于印度,但排放强度(单位产量的N2_O-N排放量)及其增加速率均低于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小麦 玉米 水稻 中国 印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氧化过程中稻壳生物炭抑制酸性农田土壤N2O排放 被引量:8
8
作者 杜莎莎 王朝旭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为探明在土壤环境有利于氨氧化作用发生的条件下,稻壳生物炭对酸性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将生物炭分别按质量比0%(对照)、2%、5%和10%与土壤充分混匀,开展为期17d的室内静态土壤培养实验,研究土壤N2O排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整个培养期间... 为探明在土壤环境有利于氨氧化作用发生的条件下,稻壳生物炭对酸性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将生物炭分别按质量比0%(对照)、2%、5%和10%与土壤充分混匀,开展为期17d的室内静态土壤培养实验,研究土壤N2O排放速率的日变化以及整个培养期间的N2O累积排放量.同时,测定了培养终态土壤样品的pH值、NH4^+-N、NO3^--N、NO2^--N和溶解性有机碳(DOC)含量,分析稻壳生物炭对土壤N2O排放影响的机理.结果表明,不同稻壳生物炭添加量均显著抑制了酸性农田土壤的N2O排放(P<0.001),且以5%和10%处理的抑制作用最明显;与对照处理相比,2%、5%和10%处理的N2O累积排放量分别减少了87.68%、94.59%和96.90%.培养前后土壤pH值、NH4^+-N和NO3^--N含量的变化表明,稻壳生物炭显著促进了土壤的硝化作用,尤其是5%和10%处理.线性回归分析表明,土壤N2O排放速率与NO2--N含量显著正相关(P<0.01),且NO2^--N含量对N2O排放速率的解释程度为45%.由于稻壳生物炭促进了土壤的硝化作用,使NO2^-更易转化为NO3^-,减少了NO2^-积累,进而减少了通过硝化菌反硝化作用途径产生的N2O.培养结束时,5%和10%处理的DO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处理,但培养过程中,稻壳生物炭并未显著促进土壤有机碳矿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稻壳生物炭 酸性农田土壤 n2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质气再燃减少流化床N_2O排放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董长青 胡笑颖 +4 位作者 杨勇平 张俊姣 张汉飞 董智慧 李永胜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36-241,共6页
以生物质气化气作为再燃燃料,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了N2O脱除的实验研究。研究了生物质气化气投入位置、料层高度、再燃燃料比、烟气含氧量和反应温度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距布风板200 mm的B喷口较离布风板较近的A喷口(距布风... 以生物质气化气作为再燃燃料,在小型流化床反应器内进行了N2O脱除的实验研究。研究了生物质气化气投入位置、料层高度、再燃燃料比、烟气含氧量和反应温度对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距布风板200 mm的B喷口较离布风板较近的A喷口(距布风板100 mm)对应的N2O转化率高;反应温度为850℃、按照N2O/N2配置模拟烟气的情况下,B口喷入生物质气量为1%,床料CaO高度为10 mm时N2O接近完全分解;反应温度为850℃,床层高度大于20 mm时,从B口喷入大于0.4%比例的生物质气对应N2O分解率高于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亚氮(n2o)排放 氧化氮(no) 生物质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东稻田CH_4和N_2O排放 被引量:108
10
作者 郑循华 王明星 +4 位作者 王跃思 沈壬兴 上官行健 金继生 李老土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231-237,共7页
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完全不同,两者的排放通量随土壤水分条件变化而互为消长,但它们的日变化形式则比较一致。晴天时的CH4和N2O排放日变化规律明显,主要表现为下午单峰模态,有时CH4排放夜间出现一个次峰... 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完全不同,两者的排放通量随土壤水分条件变化而互为消长,但它们的日变化形式则比较一致。晴天时的CH4和N2O排放日变化规律明显,主要表现为下午单峰模态,有时CH4排放夜间出现一个次峰。CH4和N2O排放总量因肥料类型而不同,堆肥加尿素处理比NH4HCO3处理少排放N2O30%,多排放CH4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东 稻田 CH4 n2o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施用对小麦生长期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8
11
作者 纪洋 刘刚 +3 位作者 马静 李小平 徐华 蔡祖聪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526-534,共9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控释肥和尿素(N 0、100、200、270 kg hm-2)对麦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整个小麦生长季N2O排放量均随尿素和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指数增加(32%~164%,p<0.05),但控释肥...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不同施氮水平下控释肥和尿素(N 0、100、200、270 kg hm-2)对麦季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整个小麦生长季N2O排放量均随尿素和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呈指数增加(32%~164%,p<0.05),但控释肥处理增加程度则较尿素处理缓和;施用控释肥可以有效抑制小麦生长季N2O排放(p<0.05),控释肥对N2O的减排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小麦产量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呈抛物线增加(24%~43%,p<0.05),随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亦呈抛物线增加(30%~45%,p<0.05);与施用相同水平尿素相比,施用控释肥的小麦产量略有增加,但无显著差异(p>0.05)。单位产量N2O排放量随尿素施用量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加(31%~114%,p<0.05),随控释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呈抛物线增加(2%~50%,p<0.05);施用控释肥可以有效抑制小麦生长季单位产量N2O排放(p<0.05),控释肥对单位产量N2O的减排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各处理N2O排放量与土壤水分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土壤NH4+-N、NO3--N浓度和土温不呈明显线性关系(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施氮量 n2o排放 产量 单位产量n2o排放 麦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田CH_4和N_2O综合排放对控制灌溉的响应 被引量:31
12
作者 彭世彰 侯会静 +2 位作者 徐俊增 杨士红 茆智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1-126,共6页
为了揭示水稻控制灌溉对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的影响,该文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原位观测,分析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对控制灌溉水分调控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通量多低于常规灌溉稻... 为了揭示水稻控制灌溉对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的影响,该文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控制灌溉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原位观测,分析稻田CH4和N2O综合排放对控制灌溉水分调控的动态响应。结果表明,控制灌溉稻田CH4排放通量多低于常规灌溉稻田,且主要集中在水稻分蘖前期,峰值出现在土壤脱水后第1~2d,排放总量较常规灌溉稻田减少81.2%~82.8%;N2O排放通量多高于常规灌溉稻田,峰值出现在肥后且土壤脱水后3~4d,排放总量较常规灌溉稻田增加了121.8%~144.3%。控制灌溉稻田CH4和N2O的综合全球增温潜势较常规灌溉稻田显著减少(p<0.05),减少幅度为15.0%~34.8%。控制灌溉显著降低了稻田CH4和N2O的综合温室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节水 温室效应 排放 CH4 n2o 稻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田土壤N_2O生成与排放影响因素及N_2O总量估算的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张玉铭 胡春胜 +2 位作者 董文旭 陈德立 张佳宝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19-123,共5页
综述了国内外农田土壤N2 O生成与排放及其影响因素、N2 O排放测定技术及总量估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均可产生N2 O ,而影响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土壤水分含量、温度、pH、有机碳含量和土壤质地等是影响农田土壤N2 O生... 综述了国内外农田土壤N2 O生成与排放及其影响因素、N2 O排放测定技术及总量估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指出硝化与反硝化过程均可产生N2 O ,而影响硝化、反硝化过程的土壤水分含量、温度、pH、有机碳含量和土壤质地等是影响农田土壤N2 O生成与排放的重要因素。根据我国各地农田土壤N2 O排放通量测定结果及相应模型分析 ,初步估算全国农田土壤N2 O年排放总量为N 398Gg ,约占全球农田土壤排放总量的 1 0 % ,其中旱田N2 O年排放总量为N 31 0Gg ,水田为N 88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田土壤 n2o生成 n2o排放 影响因素 n2o 估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氮肥施用方式对油菜生长季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1
14
作者 张岳芳 周炜 +4 位作者 王子臣 陈留根 朱普平 盛婧 郑建初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90-1696,共7页
氮肥深施(条施、穴施)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但其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氮肥撒施、条施和穴施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油菜生长季氧化亚氮排放、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施... 氮肥深施(条施、穴施)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和作物产量,但其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尚不明确。以不施氮肥为对照,研究了氮肥撒施、条施和穴施对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油菜生长季氧化亚氮排放、氮肥利用率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的施用改变了油菜生长期间N2O排放通量的季节变化规律,不施氮对照除在油菜移栽后第10dN2O排放通量较大外,其余时间排放均较为微弱。氮肥撒施、氮肥条施和氮肥穴施均在油菜移栽后第10d和第117d出现N2O排放小高峰,排放最大高峰出现在移栽后第100d。氮肥深施显著提高油菜生长季N2O总排放量、氮肥利用率和产量。与氮肥撒施相比,氮肥条施和氮肥穴施分别增加N2O总排放量37.2%和19.3%,提高氮肥利用率72.3%和59.3%,增产28.8%和25.8%,而单位产量N2O排放量与氮肥撒施无显著差异;氮肥条施的单位产量N2O排放量显著低于氮肥穴施。研究表明,在获得相同产量的前提下氮肥撒施并无减排N2O的优势,水稻-油菜轮作系统油菜生长过程中在氮肥深施时采用条施有利于N2O减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施氮方式 氮肥利用率 产量 单位产量n2o排放 油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施肥处理稻田甲烷和氧化亚氮排放特征 被引量:120
15
作者 秦晓波 李玉娥 +1 位作者 刘克樱 万运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43-148,共6页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NPK S、CK、NPK和NKM)的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稻田CH4和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二者排放通量季节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单施化肥和CK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促...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长期不同施肥处理(NPK S、CK、NPK和NKM)的稻田CH4和N2O排放进行了观测。结果表明,稻田CH4和N2O排放季节变化规律明显不同,二者排放通量季节变化呈显著负相关(p<0.01)。与单施化肥和CK相比,施用有机肥显著促进CH4排放,排放量最高的NPK S处理早晚稻田排放量分别是:526.68 kg/hm2和1072.92kg/hm2。对于N2O排放,早稻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NPK处理排放量最大,为1.48 kg/hm2;晚稻田各处理差异极显著(p<0.01),NPK S处理排放量最大,为1.40 kg/hm2。晚稻田CH4排放通量和10 cm土层温度及土壤pH值相关极显著(p<0.01),并与二者存在显著的指数关系。没发现N2O排放通量与温度及pH值间存在显著相关。稻田CH4和N2O排放受多种因素影响,但对全球变暖的贡献率CH4远大于N2O。NPK S处理的增温潜势最大,NPK处理的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稻田 CH4和n2o 排放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猪粪沼液施用对稻麦轮作系统土壤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3
16
作者 黄红英 曹金留 +1 位作者 靳红梅 常志州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353-2361,共9页
以典型的猪粪尿发酵沼液为对象,探讨了沼液施入量和管理方式对以中国东部稻麦轮作农田系统土壤N2O排放规律和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氮肥相比,沼液施用未影响稻麦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影响其排放量的大小。... 以典型的猪粪尿发酵沼液为对象,探讨了沼液施入量和管理方式对以中国东部稻麦轮作农田系统土壤N2O排放规律和排放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化学氮肥相比,沼液施用未影响稻麦轮作系统土壤N2O排放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影响其排放量的大小。稻季100%施用沼液的处理(N100%DPS)其累积排放量为0.71kg·hm-(22008年)和1.38kg·hm-(22009年),显著高于100%施用化肥的处理(N100%Ure)a,即0.68kg·hm-2和1.06kg·hm-2。麦季N100%DPS处理N2O的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56kg·hm-(22008年)和5.05kg·hm-2(2009年),与N100%Urea处理(2008年:5.89kg·hm-2;2009年:3.93kg·hm-2)无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稻季各处理。随着沼液替代化学肥料用量的降低,稻田N2O排放量呈降低趋势,而沼液一次性施入和分次施入对稻田N2O排放的季节动态和累积排放量均无显著影响;但沼液不同的管理方式对麦季累积N2O排放量更为复杂。稻、麦两季N100%DPS处理中N2O排放系数(f)均最大,分别达到0.3%和1.6%,但沼液分次施入和一次性施入的处理间f值均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粪沼液 稻麦轮作 氧化亚氮(n2o) n2o排放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冬季耕作制度对农田氧化亚氮排放的贡献 被引量:21
17
作者 熊正琴 邢光熹 +2 位作者 鹤田治雄 施书莲 沈光裕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52,共4页
研究了红壤丘陵地区大田条件下旱地种植冬季豆科作物、油料作物、休闲 ,以及水稻田冬季休闲、种植紫云英绿肥后 ,土壤氧化亚氮 (N2 O)的排放。结果表明 ,水稻田冬季种植紫云英 ,N2 O平均排放通量 (以N计 ,以下同 )为11 1μg·m-2 &#... 研究了红壤丘陵地区大田条件下旱地种植冬季豆科作物、油料作物、休闲 ,以及水稻田冬季休闲、种植紫云英绿肥后 ,土壤氧化亚氮 (N2 O)的排放。结果表明 ,水稻田冬季种植紫云英 ,N2 O平均排放通量 (以N计 ,以下同 )为11 1μg·m-2 ·h-1,比休闲田 (18 3μg·m-2 ·h-1)降低 39% ;旱地种植豌豆 ,N2 O平均排放通量只有 6 9μg·m-2 ·h-1,显著低于休闲田 (9 6 μg·m-2 ·h-1) ,也显著低于油菜田 (12 2 μg·m-2 ·h-1)。各作物施肥后土壤N2 O的排放量均增加 ,豌豆田N2 O平均排放通量为 10 0 μg·m-2 ·h-1,仍显著低于油菜田 (14 7μg·m-2 ·h-1)。因此 ,冬季种植豆科作物可显著降低稻田以及旱地农田N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耕作制度 农田 氧化亚氮排放 n2o排放 豆科作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0年中国机动车CH_4和N_2O排放清单 被引量:27
18
作者 何立强 胡京南 +3 位作者 解淑霞 宋敬浩 祖雷 谢琼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28-35,共8页
中国大部分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都集中于CO2排放,对于CH4和N2O等排放的研究鲜见.以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以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相关信息和数据(2011年)等为基础,结合文献... 中国大部分机动车温室气体排放研究都集中于CO2排放,对于CH4和N2O等排放的研究鲜见.以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1年)、中国汽车工业年鉴(2011年)、中国统计年鉴(2011年)以及交通运输部发布的相关信息和数据(2011年)等为基础,结合文献调研和2008─2010年对北京、广州等国内10余座典型城市的实地调查结果,获得2010年我国机动车活动水平及排放特征.基于上述基础信息,解析得到按不同车型、燃料和车龄分布的机动车保有量、年均行驶里程及排放因子,建立2010年中国机动车CH4和N2O排放清单.结果表明:2010年中国机动车CH4和N2O排放量分别为23.90×104和6.01×104t,折算成CO2分别为501.99×104和1 862.51×104t.不确定性分析则显示,中国CH4排放量在18.21×104~27.52×104t之间,N2O排放量在4.32×104~7.62×104t之间.在机动车中,汽车CH4和N2O排放量最大,分担率(某车型污染物排放量占机动车排放总量的比例)分别为77.99%和94.22%,而摩托车和农用车排放分担率较小.在各类汽车中,CH4排放主要来源于轻型汽油车和天然气出租车,二者的排放分担率分别为47.98%和23.42%;N2O排放则主要源于轻型汽油车,其分担率为73.09%.因此,轻型汽油车是削减机动车CH4和N2O排放的重点车型,同时天然气出租车也应作为控制CH4排放的主要车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动车 温室气体 排放清单 CH4 n2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流化床燃煤过程NO、N_2O和SO_2的排放行为研究 被引量:18
19
作者 谢建军 杨学民 +5 位作者 张磊 丁同利 姚建中 宋文立 林伟刚 郭汉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51-159,共9页
在30 kW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中国西部三种煤的燃烧实验,考查了燃烧温度、空气分级、空气过剩系数、固体颗粒循环料率和煤种等因素对NO、N2O、SO2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空气分级可显著降低高挥发分煤种NO的生成量,但对N2O... 在30 kW循环流化床装置上进行了中国西部三种煤的燃烧实验,考查了燃烧温度、空气分级、空气过剩系数、固体颗粒循环料率和煤种等因素对NO、N2O、SO2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空气分级可显著降低高挥发分煤种NO的生成量,但对N2O影响不大;增加空气过剩系数同时增加了NO与N2O的排放;增加固体循环料率显著降低NO生成量,但N2O排放略有增加;高阶煤燃烧生成较多N2O,低阶煤生成较多NO。燃烧温度1 120 K、过剩空气系数1.25下约85%燃料中N转化为N2。实验范围内改变操作参数不影响SO2与CO排放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 循环流化床 no n2o So2 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释肥对土壤氮素反硝化损失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34
20
作者 丁洪 王跃思 +3 位作者 秦胜金 张玉树 项虹艳 李卫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015-1019,共5页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具有明显控制氮素释放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3d,控释肥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低于尿素处理,而后则高于尿素处理。各肥料处理土壤NO3--N含量... 在实验室培养条件下,研究了3种控释肥对土壤氮素硝化反硝化损失和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控释肥具有明显控制氮素释放的作用。在培养的前23d,控释肥处理的土壤NH4+-N含量低于尿素处理,而后则高于尿素处理。各肥料处理土壤NO3--N含量均随培养时间逐渐增加,但不同肥料处理间差异不显著。28d培养期间,施入控释肥的土壤反硝化氮损失量为30.33~30.91mg N·kg-1土,比施加尿素处理土壤低13.83~14.41mgN·kg-1土,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控释肥降低氮肥的反硝化损失达3.45~3.60个百分点。控释肥处理土壤N2O累积释放量约为15.71~20.45mgN·kg-1土,比尿素处理高0.86~5.60mgN·kg-1土,但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控释肥 尿素 硝化反硝化 n2o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