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论文与专利技术之间存在密切且复杂的交互关系,深入解析论文与专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知识流动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技术转化路径。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IncoPat数据库中提取论文与专利数据单元,采用BERTopic主题模...科学论文与专利技术之间存在密切且复杂的交互关系,深入解析论文与专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知识流动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技术转化路径。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IncoPat数据库中提取论文与专利数据单元,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挖掘各时间切片的论文与专利主题,并基于语义相似度分析论文与专利之间的关联和互动趋势。结果表明:(1)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部分研究主题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创新趋势;(2)论文与专利的关联强度随着时间推移减弱,反映出技术从基础研究向应用开发的转变过程;(3)论文与专利之间存在吸收式演化、存续式演化和创设式演化3种演化机制。通过创新理论剖析演化机制,为未来技术变革和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指导。展开更多
氢燃料电池车在碳排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研究氢燃料电池车的碳减排贡献,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很大的意义.为了评价氢燃料电池车的碳排放情况,本文以氢燃料电池车中比较典型的氢燃料电池大客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生产...氢燃料电池车在碳排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研究氢燃料电池车的碳减排贡献,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很大的意义.为了评价氢燃料电池车的碳排放情况,本文以氢燃料电池车中比较典型的氢燃料电池大客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生产、使用以及回收阶段的排放的CO_(2)进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其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碳足迹.并且研究轻量化材料在使用阶段中对碳足迹的影响,着重研究组成膜电极的主要成分铂(Pt)在回收阶段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在生产阶段,高压储氢罐以及燃料电池堆的碳排放比较严重,生产整车的碳排放达到84550.90 kgCO_(2)eq;在使用阶段,使用轻量化材料能够使碳排放减少大约30%;在回收阶段,除了回收作为客车储能电池的磷酸铁锂(Lithium Iron Phosphate,LFP)电池之外,车身、底盘、平衡装置以及Pt的回收都对碳减排有贡献,回收阶段最终可实现12308 kgCO_(2)eq的碳减排.展开更多
文摘科学论文与专利技术之间存在密切且复杂的交互关系,深入解析论文与专利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有助于揭示知识流动的内在规律,并准确预测技术转化路径。从Web of Science数据库和IncoPat数据库中提取论文与专利数据单元,采用BERTopic主题模型,挖掘各时间切片的论文与专利主题,并基于语义相似度分析论文与专利之间的关联和互动趋势。结果表明:(1)氢燃料电池汽车的部分研究主题表现出较强的协同创新趋势;(2)论文与专利的关联强度随着时间推移减弱,反映出技术从基础研究向应用开发的转变过程;(3)论文与专利之间存在吸收式演化、存续式演化和创设式演化3种演化机制。通过创新理论剖析演化机制,为未来技术变革和创新战略提供理论指导。
文摘氢燃料电池车在碳排放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研究氢燃料电池车的碳减排贡献,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有着很大的意义.为了评价氢燃料电池车的碳排放情况,本文以氢燃料电池车中比较典型的氢燃料电池大客车为研究对象,针对其生产、使用以及回收阶段的排放的CO_(2)进行了全生命周期评价,分析其在全生命周期各环节的碳足迹.并且研究轻量化材料在使用阶段中对碳足迹的影响,着重研究组成膜电极的主要成分铂(Pt)在回收阶段的碳排放情况.结果表明,在生产阶段,高压储氢罐以及燃料电池堆的碳排放比较严重,生产整车的碳排放达到84550.90 kgCO_(2)eq;在使用阶段,使用轻量化材料能够使碳排放减少大约30%;在回收阶段,除了回收作为客车储能电池的磷酸铁锂(Lithium Iron Phosphate,LFP)电池之外,车身、底盘、平衡装置以及Pt的回收都对碳减排有贡献,回收阶段最终可实现12308 kgCO_(2)eq的碳减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