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光固化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新伟 李菲菲 +2 位作者 任妮 王多书 钟彦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2年第3期171-176,共6页
以二甲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DMPI.PE6)作为阳离子光引发剂,研究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的阳离子光固化反应,研究了光固化中光引发剂和增感剂含量对氢化环氧树脂光固化的影响.以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以二甲苯基碘鎓六氟磷... 以二甲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DMPI.PE6)作为阳离子光引发剂,研究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的阳离子光固化反应,研究了光固化中光引发剂和增感剂含量对氢化环氧树脂光固化的影响.以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作为基体材料,以二甲苯基碘鎓六氟磷酸盐为光引发剂,以无碱平纹玻璃布为增强材料,加入增感剂用传统的手工涂覆工艺制备了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有望在空间膨胀展开结构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 紫外光固 阳离子光固 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形状记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3
2
作者 周雪艳 马骉 +1 位作者 魏堃 薄延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3271-3275,共5页
为研究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JH-230)对热固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基本性能的影响,将异佛尔酮二胺(IPDA)与具有不同分子量比的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AL-3040)、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JH-230)共混,经完全固化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氢化双... 为研究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JH-230)对热固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基本性能的影响,将异佛尔酮二胺(IPDA)与具有不同分子量比的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AL-3040)、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JH-230)共混,经完全固化制备出一种新型的形状记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动态热机械分析仪(DMA)和拉伸-回复形状记忆测试分析了热固性形状记忆环氧树脂的分子结构以及JH-230对固化体系玻璃化转变温度、储能模量和形状记忆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JH-230可以增加固化体系链段的柔韧性;固化体系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与动态模量随JH-230含量的增加而降低;该形状记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体系具有良好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形变完全回复时间随JH-230含量的增加而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 玻璃转变温度 储能模量 形状记忆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13
3
作者 李洪春 张广成 +1 位作者 陈挺 董善来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1期85-88,共4页
以氢化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照先醚化后环化的技术路线成功合成出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表征其结构,并与已知产品进行对比,证明了合成产物结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普通双酚A型环氧... 以氢化双酚A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在催化剂的作用下按照先醚化后环化的技术路线成功合成出了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采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波谱表征其结构,并与已知产品进行对比,证明了合成产物结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普通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合成出的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紫外吸收对比,发现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对紫外光吸收能力很弱,是一种优异的耐光老化树脂.基本性能测试表明,合成出的氢化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性能与BASF公司产品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酚a 合成 表征 紫外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环氧树脂水基化微粒分析 被引量:21
4
作者 杨振忠 赵得禄 +1 位作者 徐懋 许元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9期1568-1570,共3页
The waterborne particles of bisphenol A epoxy resin were prepared by the phaseinversion technique, and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ynthetic polymeric emulslfleron the particles size and structure were dis... The waterborne particles of bisphenol A epoxy resin were prepared by the phaseinversion technique, and the effects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synthetic polymeric emulslfleron the particles size and structure were discussed. At lower concentration of the emulsifier,the bigger molecular sieves alike particles were obtained, on the contrary, the smallerparticles with some aggregation were prepared at higher concentration of the emulslfler. Theformation mechanism of different particle sizes and structure at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theemulsifier was proposed. presides, the probable model of the aggregation was also briefly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反转技术 水基微料 酚a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阳离子光固化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1
5
作者 杨光 邢涛 黄鹏程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5-27,共3页
通过研究光引发剂、光敏剂和链转移剂等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阳离子光固化的影响,确定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光固化体系的配方组成。利用湿法手工铺叠工艺和紫外光辐照固化技术,制备了玻璃布/双酚A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光敏剂和链转移剂... 通过研究光引发剂、光敏剂和链转移剂等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阳离子光固化的影响,确定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光固化体系的配方组成。利用湿法手工铺叠工艺和紫外光辐照固化技术,制备了玻璃布/双酚A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光敏剂和链转移剂等对光固化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可利用紫外光辐射固化成型技术制备玻璃布/双酚A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加入链转移剂的光敏树脂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环氧树脂 紫外光固 碘翁盐 树脂基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硅氧烷-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5
6
作者 潘钇安 余剑英 艾平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26-129,共4页
采用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和含有活性基团的聚硅氧烷制备聚硅氧烷-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PSEHBA),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监测树脂黏度的变化和环氧值的变化等方法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制备PSEHBA适宜的反... 采用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和含有活性基团的聚硅氧烷制备聚硅氧烷-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PSEHBA),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监测树脂黏度的变化和环氧值的变化等方法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温度、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结果表明,制备PSEHBA适宜的反应温度为140℃,反应时间为3.5h,催化剂用量为m(催化剂)∶m(聚硅氧烷)=2∶100。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所制备的PSEHBA是聚硅氧烷和氢化双酚A环氧树脂由化学键结合而成的产物,DSC分析显示PSEH-BA只有一个玻璃化转变区且其玻璃化温度比纯聚硅氧烷升高了32.1℃,贮存稳定性试验显示其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硅氧烷 酚a环氧树脂 相容性 贮存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二醚二酐的合成及对环氧树脂固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雷蕊英 张广成 +2 位作者 周立生 张新宇 徐焱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5,共5页
以4-氯代邻苯二甲酸酐(4-CPA)和双酚A为主要原料,经缩合、水解、酸化、脱水,合成了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BPADA作为E-51环氧树脂的... 以4-氯代邻苯二甲酸酐(4-CPA)和双酚A为主要原料,经缩合、水解、酸化、脱水,合成了双酚A型二醚二酐(BPADA),并用核磁共振氢谱和红外光谱对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和动态力学分析方法研究了BPADA作为E-51环氧树脂的固化剂并与邻苯二甲酸酐(PA)进行了比较,考察了2种固化体系所得产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四步法成功合成出了BPADA,2种体系的固化反应活化能和反应级数相近,但BPADA体系活化能稍高于PA体系,且PA体系具有更高的反应速率。BPADA体系固化物的Tg比PA体系提高了40℃。相比PA体系,BPADA体系的冲击强度提高了35%,而弯曲性能略有下降,E-51/BPADA固化体系的冲击断面呈典型的韧性断裂,而E-51/PA固化体系呈典型的脆性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二醚二酐 合成 环氧树脂 动力学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环氧树脂涂料的分离及表征 被引量:6
8
作者 李万利 林建 +1 位作者 颜明发 邹友思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574-575,565,共3页
介绍了双酚 A型环氧树脂涂料配方的剖析方法。通过 IR及 NMR等方法对纯化的环氧树脂进行了表征并与传统的化学滴定测环氧值方法比较 ,用 NMR法测定双酚 A型环氧树脂数均相对分子质量的方法 ,建立了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与环氧值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分离 表征 提纯 配方 酚a环氧树脂涂料 数均相对分子质量 IR NM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改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邢殿香 谭学杰 张长花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2期6-8,共3页
 本文设计了一套新的液态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并探讨了合成E-51型环氧树脂的较佳反应条件,可以使生产每吨该树脂的ECH消耗量比现有国内工业水平减少60kg。
关键词 液态-a型环氧树脂 合成工艺 改进 E-51环氧树脂 反应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双酚A型环氧树脂发展概况 被引量:3
10
作者 蔡永源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8期1-5,共5页
我国双酚A型环氧树脂发展概况蔡永源(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300220)1.概述我国环氧树脂是从1957~1958年开始研究的。早期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有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目前除了天津... 我国双酚A型环氧树脂发展概况蔡永源(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300220)1.概述我国环氧树脂是从1957~1958年开始研究的。早期从事这方面研究工作的有化工部沈阳化工研究院和天津市合成材料工业研究所。目前除了天津合材所、中科院化学所、广州化学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酚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外电场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结构及特性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亚莎 陈家茂 +3 位作者 孙林翔 陈凯 汪辉耀 俞旭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9-176,共8页
采用密度泛函m062x的方法在6-31g(d)基组上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进行优化得到了它的稳定结构,并且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013 a.u.,1 a.u.=5.142×1011 V/m)作用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分子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偶极矩、极... 采用密度泛函m062x的方法在6-31g(d)基组上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进行优化得到了它的稳定结构,并且研究了不同外电场(0-0.013 a.u.,1 a.u.=5.142×1011 V/m)作用下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分子结构、电偶极矩和分子总能量,偶极矩、极化率、前线轨道的能级和成分,原子之间的键能和红外光谱的变化.研究表明: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从倒V型结构逐渐变成线性结构,总能量降低,偶极矩和极化率都升高,且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稳定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降低;最高占据轨道能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增大,沿逆电场方向分子链端表现出亲核反应活性,最低空轨道能级随着外加电场的增大而减小,沿电场方向分子链端表现出亲电反应;位于分子两端环氧基团上的C-C,C-O容易发生断裂,进而破环了双酚A型环氧树脂分子的稳定性;分子红外光谱在高频区的吸收峰出现了明显的红移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环氧树脂 外电场 密度泛函 反应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壳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及表征 被引量:1
12
作者 李赢 李新 +3 位作者 余志科 周雪映 倪才华 石刚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6,112,共4页
采用碱法提取粮食加工废弃物——稻壳中的木质素,利用木质素与双酚A结构相似,对二者进行共混,并在碱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结果发现:当木质素替代双酚A的质量分数为20%时,所制得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 采用碱法提取粮食加工废弃物——稻壳中的木质素,利用木质素与双酚A结构相似,对二者进行共混,并在碱催化下与环氧氯丙烷反应合成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结果发现:当木质素替代双酚A的质量分数为20%时,所制得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环氧值最大为0.30,重均分子量为6 045,分子量分布相对均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壳 木质素 酚a环氧树脂 环氧值 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及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的对比研究
13
作者 孟运东 周久红 +1 位作者 邓华阳 方克洪 《印制电路信息》 2012年第S1期54-59,共6页
对比研究双酚A型酚醛环氧树脂(BPANE)与苯酚型酚醛环氧树脂(PNE)的反应动力学,及其在覆铜板中的应用性能。
关键词 酚a环氧树脂 环氧树脂 反应动力学 覆铜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双酚F型环氧树脂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刘垚 张弛 +1 位作者 于晓燕 张庆新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4期19-23,29,共6页
采用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固化剂,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为促进剂,并通过KH550修饰的玄武岩纤维(BF)对双酚F型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箱、静态热机械检测仪(TMA)等设备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 采用甲基四氢邻苯二甲酸酐为固化剂,2,4,6-三(二甲氨基甲基)苯酚(DMP-30)为促进剂,并通过KH550修饰的玄武岩纤维(BF)对双酚F型环氧树脂进行改性。利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冲击试验箱、静态热机械检测仪(TMA)等设备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进行性能分析,对表面修饰前后的玄武岩纤维改性的双酚F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总体上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呈现递增的趋势;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膨胀系数呈现递减的趋势。与原始BF改性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相比,经表面修饰的BF改性双酚F型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各项性能均有所提高,表明BF对双酚F型环氧树脂同时兼有增强和增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环氧树脂 玄武岩纤维 改性 力学性能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1.5MeV电子束辐照效应 被引量:3
15
作者 季珎琰 张帆 +4 位作者 陈洪兵 何伟荣 沈蓉芳 邢哲 吴国忠 《辐射研究与辐射工艺学报》 CAS CSCD 2022年第2期18-26,共9页
本工作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在1.5 MeV电子加速器下分别以18 kGy/h和2250 kGy/h的剂量率对其进行辐照处理,以达到总吸收剂量135 kGy、270 kGy、500 kGy和1000 kGy。系统研究了两种不同剂量率和不同吸收剂量对环氧树脂表面形貌... 本工作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在1.5 MeV电子加速器下分别以18 kGy/h和2250 kGy/h的剂量率对其进行辐照处理,以达到总吸收剂量135 kGy、270 kGy、500 kGy和1000 kGy。系统研究了两种不同剂量率和不同吸收剂量对环氧树脂表面形貌、化学结构和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子束辐照环氧树脂时,高剂量率下环氧树脂内部会产生脉状裂纹,而总吸收剂量对树脂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影响较大;环氧树脂经电子束辐照后,玻璃化转变温度和交联密度下降,同时力学性能下降,表明辐射裂解占主导;电子顺磁共振光谱测试表明辐照过程中有烷基自由基和过氧自由基的产生,自由基浓度与吸收剂量呈正相关性。进一步研究了自由基在空气中的稳定性,随着存放时间的增加,自由基浓度最终趋于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环氧树脂 电子束辐照 力学性能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酯交换法合成氢化双酚A型聚碳酸酯 被引量:2
16
作者 鲁文芳 张明 吴国章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68-872,共5页
以氢化双酚A为反应单体,通过与碳酸二苯酯熔融酯交换成功合成了氢化双酚A型聚碳酸酯,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其浓度、单体配比、酯交换时间、缩聚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产品分子量、分子结构、热性能及外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化双酚A因二... 以氢化双酚A为反应单体,通过与碳酸二苯酯熔融酯交换成功合成了氢化双酚A型聚碳酸酯,并考察了催化剂的种类及其浓度、单体配比、酯交换时间、缩聚温度等工艺条件对产品分子量、分子结构、热性能及外观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氢化双酚A因二级醇的弱碱特性,在酯交换反应中难以解离成亲核试剂,导致其反应活性较双酚A低;与其他碱金属盐或碱土金属盐催化剂相比较,LiCl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当催化剂摩尔分数为0.01%,碳酸二苯酯和氢化双酚A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1,且酯交换反应时间为2 h,缩聚温度为250℃时,合成的氢化双酚A型聚碳酸酯的数均分子量(M_n)可达1.12×10~4,玻璃化转变温度为160℃,且色泽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 聚碳酸酯 熔融酯交换 金属盐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黏度芳香族超支化环氧树脂对三酚基甲烷型环氧树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朱海洋 蔺向阳 陈旭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1-85,共5页
为了降低三酚基甲烷型环氧树脂(TMP)的黏度,通过不同的合成工艺得到了低黏度芳香族超支化环氧树脂(AHB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表征。将AHBP作为TMP稀释剂,研究了AHBP加入量对TMP/甲基纳迪克酸酐(MNA)体系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 为了降低三酚基甲烷型环氧树脂(TMP)的黏度,通过不同的合成工艺得到了低黏度芳香族超支化环氧树脂(AHBP),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其表征。将AHBP作为TMP稀释剂,研究了AHBP加入量对TMP/甲基纳迪克酸酐(MNA)体系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稀释剂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GE)进行比较。采用热重分析仪及电子万能试验机对其性能测试。当AHBP含量为15%时,体系黏度为2800 m Pa·s左右,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分别提高了12%,13.2%,40%,起到了增韧效果,热失重5%时温度为313.9℃;而BDDGE/TMP/MNA体系的力学性能及热性能下降显著。结果表明相对于BDDGE,AHBP在不降低TMP力学性能的情况下能较好地降低TMP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支环氧树脂 基甲烷环氧树脂 低黏度 稀释剂 增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提高双酚A型环氧树脂耐热性的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4
18
作者 蒲建光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62-65,共4页
双酚A型环氧树脂通过改性可以明显提高耐热性。本文介绍了提高双酚A型环氧树脂耐热性的方法并对其在胶粘剂等方面的应用作了简介。
关键词 酚a环氧树脂 应用 高耐热性 胶粘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合颖 陈婷 +2 位作者 孙广卫 周景辉 韩颖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67,共5页
当前,从制浆造纸工业黑液中回收的木质素主要用于生产混凝土减水剂、石油开采助剂、农药增效剂、分散剂等,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本文介绍了将工业木质素用于生产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主要生产方法包括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与... 当前,从制浆造纸工业黑液中回收的木质素主要用于生产混凝土减水剂、石油开采助剂、农药增效剂、分散剂等,但产品附加值不高。本文介绍了将工业木质素用于生产木质素基双酚A型环氧树脂的研究进展。主要生产方法包括木质素及其衍生物与环氧树脂直接共混固化、木质素及其衍生物环氧化合成环氧树脂和木质素及其衍生物官能化改性后合成环氧树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素 酚a环氧树脂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酚A催化加氢制备氢化双酚A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开林 张英杰 +1 位作者 张磊 司晓郡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44,共6页
应用Ru、Rh等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采用固定床连续加氢工艺流程,研究了双酚A催化加氢制取氢化双酚A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各工艺条件对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采用负载1%Ru、0.03%Rh/ Al_2O_3为催化剂,得到最佳条件:反应温度165~... 应用Ru、Rh等贵金属负载型催化剂,采用固定床连续加氢工艺流程,研究了双酚A催化加氢制取氢化双酚A的工艺条件,探讨了反应过程中各工艺条件对转化率、选择性的影响。采用负载1%Ru、0.03%Rh/ Al_2O_3为催化剂,得到最佳条件:反应温度165~170℃、压力7.8 MPa、液体空速6.6 h^(-1),氢油摩尔比54,进料20%双酚A/异丙醇溶液,催化剂负荷最高达1.86 h^(-1),此时转化率100%,氢化双酚A选择性大于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酚a 酚a 环氧树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