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消安-氟达拉滨预处理方案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症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潘焕玉 朱康儿 +1 位作者 张涛 陈洁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白消安(BU)联合氟达拉滨(Flud)预处理方案在无任何预防措施情况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症(HVOD)的影响。方法:分析以Bu-Flud为预处理方案的1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用小... 目的:探讨白消安(BU)联合氟达拉滨(Flud)预处理方案在无任何预防措施情况下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肝静脉闭塞症(HVOD)的影响。方法:分析以Bu-Flud为预处理方案的122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42例用小质量分数肝素预防HVOD,而80例则不予任何药物预防,并观察了两组HVOD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未发生HVOD,包括非亲缘供者移植和HLA单倍体相合供者移植,有乙型肝炎病史者,移植前转氨酶水平和总胆红素水平增高者。结论:以Bu-Flud为预处理方案的allo-HSCT患者,即使无HVOD预防也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flud) 白消安(Bu) 肝静脉闭塞病(HVOD) 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被引量:8
2
作者 顾卫军 徐卫 +7 位作者 钱思轩 吴雨洁 洪鸣 陈丽娟 吴汉新 陆化 仇红霞 李建勇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938-942,共5页
为了探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FC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采用FCR方案(2-6个疗程)治疗5例CLL患者,其中2例初治、3例复治。FCR方案包括氟达拉滨25mg/m2第2-4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50mg/m2第2-4天静... 为了探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氟达拉滨及环磷酰胺(FCR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采用FCR方案(2-6个疗程)治疗5例CLL患者,其中2例初治、3例复治。FCR方案包括氟达拉滨25mg/m2第2-4天静脉滴注,环磷酰胺250mg/m2第2-4天静脉滴注,利妥昔单克隆抗体375mg/m2第1天静脉滴注,每28天1个疗程。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微小残留病灶(MRD)。结果表明:3例达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5例中2例MRD检测为阴性。FCR方案的毒副作用主要表现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结论:FCR方案对CLL的治疗有确切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FCR方案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 达拉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1例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5
3
作者 刘欣 肖青 +1 位作者 刘芬 吕敬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48-552,共5页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ludarabine combined with cyclophosphamide,FC)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我院经FC方案...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ludarabine combined with cyclophosphamide,FC)方案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CLL)的近期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我院经FC方案治疗的41例CLL患者资料。结果:41例CLL患者的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率及总缓解(overall response,OR)率分别为41.5%,36.6%及78.1%,而初治组CR率、PR率及OR率与复治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58.8%、23.5%及82.4%vs.29.1%、45.8%及75%,P>0.05),而主要毒副作用是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抑制,而对于初治和复治组的血液毒性作用无显著性差异(P>0.05);完成4周期化疗的32例患者中,2年总生存(overall survival,OS)率及无病生存(disease free survival,DFS)率分别为59.1%和35%,其中,初治组2年DFS率优于复治组(53.6%vs.20.8%,P<0.05),而2组2年OS率无显著差异(77.1%vs.47.3%,P>0.05)。结论:FC方案对CLL近期疗效较好,耐受性好,有可能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DFS,值得推广和应用,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环磷酰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阿糖胞苷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25例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贤 孟凡义 +5 位作者 魏永强 徐丹 黄芬 张钰 江千里 徐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16期2863-2864,共2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氟达拉滨(Flu)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副作用,旨在评价F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L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5例ALL中,难治ALL7例、复发ALL18例。全部病例接受Flu30mg/(m2·d)... 目的:回顾性研究氟达拉滨(Flu)联合阿糖胞苷(Ara-C)治疗难治、复发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疗效及副作用,旨在评价FA方案治疗难治、复发ALL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25例ALL中,难治ALL7例、复发ALL18例。全部病例接受Flu30mg/(m2·d),静脉注射3~5d(其中3d占1例,4~5d占24例)。其中13例联合Ara-C0.2~0.5g静脉注射5~7d,4例联合Ara-C0.5g/d5d,6例联合Ara-C1.0g/d4~7d,6例联合Ara-C2~3g3d,Ara-C全部在Flu应用4h后开始静脉注射。并有11例在FA基础上联合长春新碱2mg/d1d,强的松50~80mg/d5d,1例在FA基础上联合米托蒽醌8mg/d3d,1例在FA基础上联合去甲氧柔红霉素8mg/d2d。在化疗后白细胞低于1.0×109/L时加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300~600μg/d至白细胞恢复至2.0×109/L以上。适时成分输血和抗感染治疗。结果:25例难治、复发ALL总的完全缓解率为18.7%,部分缓解率为18.7%。难治性ALL例中完全缓解率为14.2%(1/7),复发ALL中完全缓解率为11.1%(2/18),组间比较差异没有显著性(P>0.05)。除1例在骨髓抑制发生前即失访,其余24例均发生不同程度骨髓抑制,感染发生率在Ara-C0.2g/d组为77.7%,在Ara-C0.5~3g/d组为87.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Flu联合Ara-C治疗难治、复发ALL初步结果显示有效,其合理的Ara-C剂量有待进一步积累更多病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急性 阿糖胞苷 达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远期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牛小青 鹿全意 +2 位作者 王昭 赵江宁 张鹏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5-28,共4页
目的:观察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 目的:观察含氟达拉滨的预处理方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长期疗效。方法:选取2003年2月至2004年12月间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其中急性髓性白血病3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6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RAEB)1例。供受者HLA配型同胞全相合6例,同胞或亲缘不相合8例,非亲缘全相合1例。预处理方案采用氟达拉滨(Flu 30mg/m^2·d,共5d)、马利兰(Bu4mg/kg·d,共2~3d)、环磷酰胺(CTX50mg/kg·d,共2d),其中8例加用阿糖胞苷(Ara—c 1.0~2.0g/m^2·d,共2d),9例HLA不全相合及非血缘移植者加用兔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 3.0—5.0mg/kg·d,共3d)。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均采用骁悉(MMF)+环孢素(CsA)+短程甲氨喋呤(MTX)方案。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及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5例患者移植后均获得快速完全的植入,无严重的预处理相关毒性。46.7%发生急性GVHD,85.7%发生慢性GVHD;带状疱疹7.1%。5年总生存率为53.5%,其中移植时处于第一次完全缓解(CR1)和慢性期患者11例,5年生存率为72.7%,复发率9.1%,移植时处于第二次完全缓解(CR2)、复发、加速期及急变期的患者4例,2年生存率为0,复发率75,两者有统计学差异(P=0.0003和P〈0.05),主要死亡原因为疾病复发和GVHD.结论:对于移植时处于CR1和慢性期患者,采用含Flu并适当减低放化疗剂量的预处理方案是有效的移植预处理方案,毒副作用较少,未增加机会性感染,复发率较低;预处理中加入Flu对GVHD发生卒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预处理方案 达拉 恶性血液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治疗20例初治边缘区淋巴瘤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6
作者 涂梅峰 郑文 +10 位作者 张运涛 王小沛 宋玉琴 谢彦 林宁晶 平凌燕 应志涛 刘卫平 邓丽娟 张晨 朱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9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经北京肿瘤医院确诊的初治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患者20例,其中结外、结和脾边缘区淋巴瘤分别为16例、3例和1例。治疗方法均... 目的:探讨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初治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9月至2010年2月期间,收治经北京肿瘤医院确诊的初治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患者20例,其中结外、结和脾边缘区淋巴瘤分别为16例、3例和1例。治疗方法均采用含氟达拉滨的方案,其中采用FC方案(氟达拉滨+环磷酰胺)治疗14例,采用Rituximab(利妥昔单抗,R)-FC治疗6例。所有患者均接受1~6个周期化疗,平均完成为4.3个周期。结果:20例患者中达完全缓解者18例(90%),达部分缓解者2例(10%),总有效率(完全缓解+部分缓解)为100%。所有患者的1年和2年总生存率均为88%,1年和2年无进展生存率均为88%,1年和2年的无瘤生存率均为85%。全组共化疗86个周期,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轻度胃肠道反应。51%周期发生白细胞下降,其中9.3%周期发生Ⅲ/Ⅳ度白细胞减少;6例(30%)患者出现血小板下降,年龄≥60岁患者中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66.7%(4/6),而<60岁患者中血小板下降发生率为14.3%(2/14),P=0.037;20%周期发生胃肠道反应;8%周期发生轻度肝功能损伤;1例(5%)患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结论: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对初治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的近期疗效较好,不良反应可耐受.远期疗效值得期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边缘区B细胞 达拉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达拉滨方案治疗后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被引量:5
7
作者 董维 李群 +1 位作者 翟晓 杨辉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8年第8期1418-1419,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经含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应用含氟达拉滨方案(n=12)﹑CHOP方案(n=8)及抗CD20单克隆抗体加CHOP方案(R+CHOP,n=6)化疗后患者外周血淋... 目的:对比分析经含氟达拉滨联合化疗方案治疗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测定应用含氟达拉滨方案(n=12)﹑CHOP方案(n=8)及抗CD20单克隆抗体加CHOP方案(R+CHOP,n=6)化疗后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表型。结果:应用含氟达拉滨方案化疗后患者淋巴细胞数﹑B淋巴细胞数﹑T淋巴细胞数﹑CD4+T淋巴细胞﹑CD8+T淋巴细胞及NK细胞计数均显著低于用CHOP和R+CHOP方案治疗组的患者。应用含氟达拉滨组与R+CHOP组患者之间B淋巴细胞计数差异无显著性,但两组均低于CHOP组。结论:氟达拉滨可明显抑制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在应用氟达拉滨治疗过程中,有必要对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进行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瘤 达拉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白血病疗效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鹿全意 赵江宁 +2 位作者 牛小青 王昭 蔡玉贤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期154-157,共4页
本研究探讨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的白血病的疗效。用氟达拉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组成新的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5例难治、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其中非血缘供者10例,血缘供者15例,供受者HLA配型相合... 本研究探讨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造血干细胞移植对高危的白血病的疗效。用氟达拉滨,马利兰和环磷酰胺组成新的预处理方案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25例难治、复发的急性白血病,其中非血缘供者10例,血缘供者15例,供受者HLA配型相合者15例,配型不全相合10例。GVHD防治采用环孢素A+甲氨蝶呤联合方案,非血缘供者移植和HLA不相合移植时加用吗替麦考酚酯和抗胸腺T淋巴细胞球蛋白(ATG)。结果显示,10例非血缘供者移植全部成功植活,植入成功率100%,15例亲缘移植14例植活,1例HLA4/6相合者植入失败死亡,植入成功率93.3%。造血重建时间: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大于0.5×109/L的中位时间是13(11-19)天,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的时间为14(12-20)天。3例发生Ⅱ-Ⅳ度急性GVHD(12.5%),9例发生慢性GVHD(47.4%)。移植后原发病复发死亡率42.1%,随访6到84个月,3年无病生存47.1%。结论:含氟达拉滨的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用于高危白血病的异基因移植是安全、有效的,它减少了移植后GVHD发生率和预处理相关的毒副作用,但是移植后恶性疾病复发较高,需要进一步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造血干细胞移植 清髓性预处理 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卫敏 孙慧 +2 位作者 谢新生 甘思林 马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2,共3页
本研究观察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CLL患者,分为单药应用氟达拉滨(F)组和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组。F组18例,氟达拉滨30 mg/(m2.d),连用3 d,... 本研究观察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疗效及其不良反应。2004年4月至2011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0例CLL患者,分为单药应用氟达拉滨(F)组和氟达拉滨联合环磷酰胺(FC)组。F组18例,氟达拉滨30 mg/(m2.d),连用3 d,28 d为1个周期;FC组22例,氟达拉滨25 mg/(m2.d),环磷酰胺250 mg/(m2.d),连用3 d,28 d为1个周期。结果表明,40例患者完全缓解(CR)16例(40.0%)、部分缓解(PR)20例(50.0%)、总反应率(OR)90.0%。F组CR 3例(16.7%)、PR 11例(61.1%)、OR 14例(77.8%)。FC组CR 13例(59.1%)、PR 9例(40.9%)、OR 22例(100%)。与F组比较,FC组CR率、OR率均有提高(P<0.05)。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免疫功能抑制,F组与FC组比较,粒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增多,但严重感染发生率并未增多。结论:氟达拉滨治疗CLL的CR率、OR率高。与单用氟达拉滨相比,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伍用方案进一步提高了CR率,不良反应无显著增加。氟达拉滨与环磷酰胺伍用方案是治疗CLL的安全有效的一线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环磷酰胺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鹏飞 刘贤明 +5 位作者 张会来 周世勇 李兰芳 范倩 孟祥睿 王华庆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探讨FE(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方案作为二线解救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的惰性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复发难治性惰性NHL79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FE方案组与FMD方案组。39例采... 目的:探讨FE(氟达拉滨联合表柔比星)方案作为二线解救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的惰性淋巴瘤(Non-Hodgkin's Lymphoma,NH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经组织病理学证实的复发难治性惰性NHL79例,按信封法随机分为FE方案组与FMD方案组。39例采用FE方案化疗(氟达拉滨25mg/m^2/d,d1~d3;表柔比星(EPI)60mg/m^2/d,d1,28天为1周期),40例采用FMD方案化疗(氟达拉滨25mg/m^2/d,d1~d3;米托蒽醌10mg/m^2/d,d1;地塞米松20mg/d,d1~d5,28d为1周期)。所有患者均至少完成2个周期化疗。结果:FE组有效率(CR+PR)64.1%,临床受益率(CR+PR+SD)79.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1个月,2年总生存率71.8%;FMD组有效率(CR+PR)57.5%,临床受益率(CR+PR+SD)7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20个月,2年总生存率60%。FE组的疗效略优于FMD组,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和2年总生存率两组间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均以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感染最为常见,其中Ⅲ~Ⅳ度骨髓抑制FE组15.4%(6/39),FMD组29%(15/40),经升血治疗处理恢复;肺感染FE组5.1%(2/39),FMD组22.5%(9/40)。FE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缺乏和肺感染发生率均较FMD组轻,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FE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惰性NHL的疗效肯定,骨髓毒性和肺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FMD组,是复发难治性惰性NHL患者安全有效的解救方案,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难治性惰性非霍奇金淋巴瘤 达拉 表柔比星 二线解救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吸入治疗小鼠气道炎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朱毅 周林福 殷凯生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91-94,共4页
目的:评价气道滴入氟达拉滨对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在体内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的效果,从而探讨其作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药物的可能。方法:清洁级ICR小鼠36只,脂多糖(LPS)制备肺部炎症模型后经鼻滴入不同浓度的氟达拉滨(flud... 目的:评价气道滴入氟达拉滨对气道炎症的作用及在体内抑制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STAT1)的效果,从而探讨其作为治疗肺部炎症性疾病药物的可能。方法:清洁级ICR小鼠36只,脂多糖(LPS)制备肺部炎症模型后经鼻滴入不同浓度的氟达拉滨(fludarabine)溶液,观察动物一般状况、肺部病理和STAT1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不同浓度的氟达拉滨滴入均能抑制LPS导致的体重下降和肺部炎症,并抑制肺部STAT1表达。结论:氟达拉滨气道滴入能显著抑制气道炎症和改善动物一般状况,其机制可能与抑制STAT1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脂多糖 炎症 信号转导和转录活化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美罗华治疗CLL/SLL的不良反应及护理 被引量:9
12
作者 于洁 李娜 +2 位作者 刘毅 杨小燕 李娥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05年第8期1460-1461,共2页
[目的]总结氟达拉滨联合美罗华方案治疗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常见不良反应和护理要点。[方法]采用氟达拉滨联合美罗华的方案治疗CLL/SLL(确定CD20为阳性)5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 [目的]总结氟达拉滨联合美罗华方案治疗B细胞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淋巴瘤(CLL/SLL)的常见不良反应和护理要点。[方法]采用氟达拉滨联合美罗华的方案治疗CLL/SLL(确定CD20为阳性)5例,观察其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5例均得到部分缓解,不良反应中寒战、发热2例,恶心、呕吐3例,腹胀、呃逆1例,骨髓抑制1例。[结论]临床使用氟达拉滨和美罗华联合治疗时应严格掌握用法、用量,用药期间严密监测生命体征、血常规及消化系统反应,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美罗华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剑利 张王刚 +7 位作者 曹星梅 陈银霞 何爱丽 刘捷 马肖容 杨云 赵万红 杨惠云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氟达拉滨+马利兰(Flud+Bu)"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型)1例,骨髓增生... 目的探讨使用"氟达拉滨+马利兰(Flud+Bu)"预处理方案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6例患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L2型)2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5型)1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转化急非淋白血病1例。预处理方案包括氟达拉滨30 mg/(m2·d)×4 d,注射用马利兰3.2 mg/(kg·d)×2-4 d;非血缘移植患者加用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ATG)2.5 mg/(kg·d)×3 d;供者为其HLA配型相合的同胞或非血缘;输注外周血造血干细胞数合计CD34+细胞3.0-8.03×10^6/kg(平均4.29×10^6/kg),单个核细胞6.74-13.51×10^8/kg(平均9.01×10^8/kg);采用"环孢霉素+短疗程甲氨喋呤"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结果所有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预处理相关并发症;其中5例患者重建造血,检测外周血白细胞STR-DNA证实均为完全供者植入;1例急淋L2患者在移植后早期(〈30 d)白血病复发导致死亡,其余5例患者随访8-20个月(中位时间10个月)均存活,至今无白血病复发。结论"氟达拉滨+马利兰"预处理方案移植相关并发症轻,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可行,远期疗效尚待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干细胞移植 白血病 预处理 达拉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剂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供者NK细胞作为非清髓性预处理用于小鼠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被引量:2
14
作者 于津浦 曹水 +3 位作者 辛宁 安秀梅 齐静 任秀宝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013-1018,共6页
本研究探讨低剂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供者异体反应性NK细胞(flu+cy+allo-NK)作为新的非清髓性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SCT)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免疫磁珠富集F1供鼠(H-2d/b)脾脏NK细胞,检测其中Ly49C+、Ly49A+... 本研究探讨低剂量氟达拉滨、环磷酰胺联合供者异体反应性NK细胞(flu+cy+allo-NK)作为新的非清髓性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 HSCT)预处理方案的可行性。利用免疫磁珠富集F1供鼠(H-2d/b)脾脏NK细胞,检测其中Ly49C+、Ly49A+细胞的比例;LDH法检测其异体反应性。建立小鼠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模型,并比较清髓性方案(9 Gy TBI)、各种非清髓性方案(6.5 Gy TBI,flu+cy,及flu+cy+allo-NK)的体内清髓效果、移植后供者嵌合率、GVHD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表明:与其他非清髓性预处理方案相比,flu+cy+allo-NK组不能增加清髓程度,但可显著提高单倍相合移植后的供者嵌合率,移植后21天的嵌合率在骨髓为(28.70±5.90)%,脾脏为(46.40±5.00)%,并持续2个月。与flu+cy组相比,flu+cy+allo-NK组出现的GVHD反应轻微,仅有50%(5/10)受鼠出现体重减轻,flu+cy+allo-NK组小鼠的肝脏、小肠、肾脏及皮肤的病理切片均未见明显的组织损伤。结论:供者allo-NK具有促进单倍相合供者造血干细胞植入,减轻GVHD强度的作用;低剂量flu+cy+allo-NK方案为高龄和一般情况差的肿瘤患者开展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提供了新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体反应性NK细胞 单倍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 非清髓性预处理 达拉 环磷酰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5
作者 曹军宁 印季良 +3 位作者 王佳蕾 胡夕春 朱晓东 洪小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7期575-577,共3页
背景与目的:氟达拉滨是抗病毒药阿糖腺苷的氟化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复发耐药的惰性淋巴瘤已显示了疗效。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价氟达拉滨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 背景与目的:氟达拉滨是抗病毒药阿糖腺苷的氟化核苷酸类似物,用于治疗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复发耐药的惰性淋巴瘤已显示了疗效。本研究的目的为评价氟达拉滨联合方案治疗恶性淋巴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11月间本科收治经组织学确诊的接受含氟达拉滨联合化疗的恶性淋巴瘤患者共19例,其中惰性淋巴瘤患者11例,复发的进展性淋巴瘤患者8例。11例惰性淋巴瘤患者中,6例接受了FND(氟达拉滨25mg/m^2Ⅳ d1-3;米托葸醌10mg/m^2Ⅳ d1;地塞米松20mgPOd1~5,每4周重复)方案,5例接受了FC(氟达拉滨25mg/m^2Ⅳ d1-3;环磷酰胺300mg/m^2Ⅳ d1-3,每4周重复)方案。所有进展性淋巴瘤患者均接受了FND方案。结果:接受FND或FC化疗的惰性淋巴瘤患者,有效率91%,完全缓解(CR)率45.5%。进展性淋巴瘤息者中2例达部分缓解(PR),有效率25%。全组有效率63.1%。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FND组有69.5%周期发生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FC组无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仅22.2%周期发生Ⅲ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肺部感染4例,外阴尖锐湿疣1例。其他不良反应均为轻度,以消化道反应为主。结论:含氟达拉滨的联合方案,对于惰性淋巴瘤患者具有肯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可以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恶性淋巴瘤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祝焱 谢兆霞 舒毅刚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评价口服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CLL/SLL患者中CLL 10例,SLL 5例,中位年龄63岁。CLL患者按照Rai分期分为Ⅱ期5例,Ⅲ期2例,Ⅳ期3例。SLL患者临床分期为Ⅲ期4例,Ⅳ... 目的:评价口服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性淋巴瘤(CLL/SLL)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5例CLL/SLL患者中CLL 10例,SLL 5例,中位年龄63岁。CLL患者按照Rai分期分为Ⅱ期5例,Ⅲ期2例,Ⅳ期3例。SLL患者临床分期为Ⅲ期4例,Ⅳ期1例。11例为初治患者,4例为复治患者。所有患者均口服氟达拉滨片40mg/(m^2·d),持续5天,每4周1疗程,至少连用4个疗程。12例患者完成4个疗程,3例患者4个疗程后分别又巩固1~2个疗程。结果:15例患者平均完成4.3个周期。完全缓解率66.7%(10/15),部分缓解率26.6%(4/15),1例(6.7%)无效,总有效率93.3%(14/15)。11例初治患者完全缓解9例,部分缓解1例,1例由于疾病进展死亡。4例复治患者1例完全缓解,3例部分缓解。不良反应主要为骨髓抑制和感染,5例(33.3%)出现中性粒细胞下降,1例Ⅰ级,3例Ⅱ级,1例Ⅲ级。感染3例(20%)。非血液系统毒性轻微,不良反应均可恢复。结论:口服氟达拉滨治疗CLL/SLL用药方便,疗效较理想,对既往治疗过的患者亦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较轻,对于CLL/SLL患者是值得推荐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对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RPMI8226 KM3的增殖抑制作用 被引量:1
17
作者 秦群 肖希斌 谢兆霞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4期1419-1421,共3页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对两株不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KM3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1.25~20μg/ml氟达拉滨及联合应用米托蒽醌处理RPMI8226、KM3细胞后其增殖的变化。结果:氟达拉滨剂量逐渐增大时,对两株... 目的:观察氟达拉滨、米托蒽醌对两株不同多发性骨髓瘤细胞RPMI8226、KM3体外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1.25~20μg/ml氟达拉滨及联合应用米托蒽醌处理RPMI8226、KM3细胞后其增殖的变化。结果:氟达拉滨剂量逐渐增大时,对两株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抑制率逐渐增强(P<0.01)。氟达拉滨对RPMI8226细胞的IC50为5.26μg/ml,对KM3细胞的IC50为4.93μg/ml。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对RPMI8226、KM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强于氟达拉滨或米托蒽醌单独处理组(P<0.01)。结论:氟达拉滨对两种不同性质的多发性骨髓瘤细胞株均有明显的杀伤作用。氟达拉滨联合米托蒽醌能更有效地抑制多发性骨髓瘤细胞的增殖,为临床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提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米托蒽醌 RPMI8226细胞 KM3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氟达拉滨治疗血液疾病发生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2
18
作者 杨金丽 王彩菊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2期63-64,共2页
关键词 达拉 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瘤患者的疗效观察(英文) 被引量:1
19
作者 祝焱 秦群 谢兆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21-224,共4页
目的:观察口服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患者口服氟达拉滨片40 mg/(m2.d),连续5 d,每4周一个疗程。根据美国国立癌症... 目的:观察口服氟达拉滨治疗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小淋巴细胞瘤(chronic lymphocytic leukemia/smalllymphocytic lymphoma,CLL/SLL)患者的疗效及耐受性。方法:患者口服氟达拉滨片40 mg/(m2.d),连续5 d,每4周一个疗程。根据美国国立癌症综合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NCCN)中CLL/SLL治疗指南标准判断疗效。结果:22例患者接受了治疗,每例患者中位疗程为4疗程。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率40.9%(9/22),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率45.5%(10/22),总有效(overall response,OR)率86.4%(19/22)。17例初治患者中CR 7例(41.2%),PR 8例(47.0%)。5例复治患者中2例CR,2例PR。中位随访24个月,患者生存率为81.8%。主要的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感染。7例(31.8%)患者发生I~III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3例(13.6%)患者发生感染。非血液学毒性轻微。不良反应均可恢复。结论:口服氟达拉滨对于CLL/SLL患者安全、有效,并且耐受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小淋巴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达拉滨的药代动力学及其与阿糖胞苷协同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玲 陈芳源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021-1024,共4页
氟达拉滨(F-ara-A)作为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通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其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证明了该药除具有抗肿瘤作用外,还对阿糖胞苷(Ara-C)有增敏作用。在以F-ara-A和Ara-C为基础的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是FLAG方案,主要用于高... 氟达拉滨(F-ara-A)作为一种治疗白血病的药物。通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研究其作用机制和药代动力学,证明了该药除具有抗肿瘤作用外,还对阿糖胞苷(Ara-C)有增敏作用。在以F-ara-A和Ara-C为基础的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是FLAG方案,主要用于高危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及白血病患者。文章综述F-ara-A联合Ara-C在白血病治疗上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 药代动力学 阿糖胞苷 增敏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