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四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蒋国军 苗智如 陈金文 《浙江临床医学》 2005年第11期1201-1202,共2页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第四代 喹诺酮药物 厌氧感染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活性 血浆半衰期 临床应用 革兰阴性 革兰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黄李焘 《华夏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137-139,共3页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不断改善了抗菌活性与药物动力学特性,使药物毒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临床安全用药奠定了基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起效机制是直接作用于细菌DNA回旋酶,致使细菌DNA复制受阻,最终达到灭杀细菌...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近几年的研究中,不断改善了抗菌活性与药物动力学特性,使药物毒性得到一定程度的下降,为临床安全用药奠定了基础。氟喹诺酮类药物的起效机制是直接作用于细菌DNA回旋酶,致使细菌DNA复制受阻,最终达到灭杀细菌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安全性评价 被引量:6
3
作者 陈旎旎 吴艳琴 余文浩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88-89,共2页
目的探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安全性。方法6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 目的探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安全性。方法60例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硬币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7%(29/3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6.7%低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采取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效果理想,不良反应较少,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卒中相关性肺炎 效果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美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第24期124-125,共2页
目的探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90例接受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发生时间和用药方式。结果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发生不... 目的探究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应用时产生的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90例接受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且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产生不良反应的原因、发生时间和用药方式。结果静脉注射给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占比为63.33%,口服给药方式发生不良反应占比为36.67%。出现皮肤过敏反应的患者占比为73.3%,出现消化系统反应的患者占比为14.4%,出现神经系统反应的患者占比为5.6%,出现心血管系统反应的患者占比为3.3%,出现呼吸系统反应的患者占比为3.3%。发生不良反应症状患者的年龄≤17岁者占比为0,18~30岁者占比为11.1%,31~40岁者占比为37.8%,41~50岁者占比为18.9%,51~60岁者占比为23.3%,≥61岁者占比为8.9%;发生不良反应症状的患者主要分布在31~40岁年龄段,其次为51~60岁年龄段。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在给药后≤30min占比为56.7%,30min^2d占比为22.2%,2d^1周占比为16.7%,≥1周占比为4.4%;发生不良反应的时间段主要为给药后≤30min。结论为减少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需在用药过程中严格把控用药禁忌,明确药物的适应证合理用药,用药后需严密观察,保障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8~2010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应用分析 被引量:10
5
作者 姚丽 郝巧娥 徐敏 《北方药学》 2011年第7期75-76,共2页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药频度相对较高,在2010年氟喹诺酮类抗...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对2008~2010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使用数量、消耗金额、用药频度和日均费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8~2010年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用药频度相对较高,在2010年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销售金额有所下降。结论:近三年内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基本一致,随着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问题的日益严重,应加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监督管理,以提高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应用分析 用药频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的效果和不良反应评价 被引量:2
6
作者 陈启杰 《北方药学》 2021年第6期131-132,共2页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23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对症支持治疗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共61例,观察组为对症支持治疗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共6... 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的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123例作为资料,随机分组,对照组行对症支持治疗及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治疗,共61例,观察组为对症支持治疗及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共62例,评价两组疗效、不良反应,测定治疗前、治疗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有效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95.16%、81.97%,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率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为6.45%、19.67%,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反应蛋白显著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卒中相关性肺炎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基础上增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治疗可有效促使炎症吸收,病菌清除,稳定生命体征,而且用药不良反应少且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卒中相关性肺炎 疗效 不良反应 炎症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栓塞的效果分析
7
作者 王玉奇 《当代医药论丛》 2021年第4期80-81,共2页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肺结核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2)... 目的:探讨并分析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利伐沙班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栓塞的效果。方法:选择青海省海东市第一人民医院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期间收治的104例肺结核合并肺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利伐沙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用药后,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联合利伐沙班对肺结核合并肺栓塞患者进行治疗能显著缓解其病情,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利伐沙班 肺结核 肺栓塞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刘光耀 马平 商亮亮 《现代盐化工》 2022年第3期62-64,共3页
为了观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方法,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从济源市梨林卫生院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氧氟沙星、加替沙... 为了观察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在临床治疗中的不良反应并对其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合理使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方法,为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从济源市梨林卫生院2020年第四季度至2021年第三季度应用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氧氟沙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患者中,选取120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者,纳入研究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内容包括上述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给药途径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不同年龄段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发现:4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低到高依次为氧氟沙星(5.83%)、加替沙星(18.34%)、环丙沙星(27.50%)、左氧氟沙星(48.33%)。显然,左氧氟沙星的药物不良反应最明显。给药途径包括静脉给药和口服给药,前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8.34%(106/120)、后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1.66%(14/120);不良反应发生部位不良反应发生率由低至高依次为心血管系统6例(5.00%)、泌尿系统7例(5.83%)、血液系统8例(6.67%)、神经系统15例(12.50%)、代谢系统23例(19.17%)、消化系统27例(22.50%)、皮肤34例(28.33%),各部位均有不同症状,皮肤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最高。不同年龄段患者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概率按年龄排序分别为小于20岁8例(6.67%)、20~30岁15例(12.50%)、31~40岁17例(14.16%)、41~50岁15例(12.50%)、51~60岁20例(16.67%)、大于60岁45例(37.50%),从中可发现,年龄大于6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及概率最高,年龄小于20岁者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及概率最低。研究可知:氟喹诺酮类药物的应用可引起患者心慌、心悸、贫血、头痛、水肿、腹泻、呕吐、皮疹、瘙痒等不同不良反应症状,临床用药时应考虑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品种合理用药,确保用药安全及患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不良反应 给药途径 合理用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四代氟喹诺酮类药物在人眼房水中的通透性
9
作者 刘美欣 姚旭 叶咏年 《天津药学》 2008年第2期79-80,共2页
关键词 喹诺酮药物 人眼房水 水通透性 第四代 加替沙星滴眼液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感染病原体 非典型分支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喹诺酮类药物在养猪兽医临床上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吕惠序 《北方牧业》 2008年第2期28-28,共1页
1 蒽诺沙星 药理 本品为动物专用的杀菌性广谱高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作用独特,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而发挥快速杀菌作用。其作用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血药浓度大于8倍最小抑菌浓度(MIC)时,可发挥最佳疗效。... 1 蒽诺沙星 药理 本品为动物专用的杀菌性广谱高效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其抗菌作用独特,能抑制细菌DNA旋转酶、阻断DNA复制而发挥快速杀菌作用。其作用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性,血药浓度大于8倍最小抑菌浓度(MIC)时,可发挥最佳疗效。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肺炎克雷伯氏杆菌、布氏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猪丹毒杆菌、变形杆菌、化脓性棒状杆菌、败血波氏杆菌、金葡菌、支原体、衣原体等均有良好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喹诺酮药物 兽医临床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肺炎克雷伯氏杆 胸膜肺炎放线杆 多杀性巴氏杆 应用 养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氟哌酸的体外抗菌活性及动物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王国华 王浴生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1990年第Z1期28-29,共2页
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抑制DNA Gyrase的独特作用机制,与其它类抗生素几乎无交叉耐药性,既可口服也可注射,毒副作用小,自然耐药频率低,而且抗菌谱广,近年来成为抗感染化疗药物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双氟哌酸(Difcoxacin,A—566... 由于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抑制DNA Gyrase的独特作用机制,与其它类抗生素几乎无交叉耐药性,既可口服也可注射,毒副作用小,自然耐药频率低,而且抗菌谱广,近年来成为抗感染化疗药物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双氟哌酸(Difcoxacin,A—56619,简称DFL)就是一种正处于临床研究阶段的氟喹诺酮类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代动力学 体外活性 哌酸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研究阶段 生素 动物体 交叉耐药性 作用机制 可注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测定诺氟沙星 被引量:2
12
作者 于春玲 唐玉海 +2 位作者 韩小年 孙四娟 熊凤梅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流动注射化学发光法 沙星 测定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高效液相色谱法 革兰阴性杆 毛细管电泳法 化学发光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兽药的种类及开发 被引量:1
13
作者 江善祥 《北方牧业》 2012年第23期28-29,共2页
1部分已在国外上市的动物专用抗菌药 1.1奥比沙星 日本Danippon公司创制的动物专用的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大多数G^+、G^-菌及支原体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药自1994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以来,已先后被美国、欧洲批准用于猪、... 1部分已在国外上市的动物专用抗菌药 1.1奥比沙星 日本Danippon公司创制的动物专用的第3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对大多数G^+、G^-菌及支原体都有较强的抗菌活性.该药自1994年首次在日本上市以来,已先后被美国、欧洲批准用于猪、牛、狗等动物。一用于治疗各种敏感菌引起的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生殖系统、皮肤及软组织等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专用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开发 兽药 奥比沙星 活性 呼吸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葛蕴萍 郭清玉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17期154-155,共2页
氧氟沙星又称氟哌酸(Offloxacin,以下简称OFLX),是一种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及血药浓度高、细菌不易耐药、副反应少且轻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氧氟沙星注射液(ofloxacin)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由其... 氧氟沙星又称氟哌酸(Offloxacin,以下简称OFLX),是一种第三代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抗菌谱广、杀菌力强及血药浓度高、细菌不易耐药、副反应少且轻而广泛应用于临床,随着氧氟沙星注射液(ofloxacin)临床应用的不断扩大,由其导致的各种不良反应要保持足够的重视,现将本院2005~2009年氧氟沙星注射液不良反应的临床监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星注射液 临床应用 不良反应 监测结果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2009年 谱广 血药浓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替沙星与茜素红的荷移反应及加替沙星的测定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素斌 郭美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07-608,共2页
关键词 加替沙星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荷移反应 茜素红 金黄色葡萄球 测定 活性 革兰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莫西沙星致过敏性休克11例文献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翔 宁媛 张维民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23期99-100,共2页
莫西沙星是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开发的广谱、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第四代广谱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2002年莫西沙星在我国正式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屡见报道。为此,笔者查阅了莫西... 莫西沙星是德国拜耳制药公司开发的广谱、具有良好抗菌活性的第四代广谱8-甲氧基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主要用于呼吸系统感染的治疗。2002年莫西沙星在我国正式上市并得到广泛应用,但其所致的过敏性休克屡见报道。为此,笔者查阅了莫西沙星自上市以来国内报道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休克 莫西沙星 文献分析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呼吸系统感染 制药公司 活性 统计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兔静注加替沙星后血液及其眼组织分布与药代动力学研究摘要 被引量:2
17
作者 毛郴 周远大 杨辉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年第1期45-46,共2页
关键词 加替沙星 药代动力学研究 眼组织分布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 摘要 血液 静注 家兔 罗沙星 环丙沙星 G^+ 沙星 分枝杆 第三代 厌氧 支原体 衣原体 药作用 病原体 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