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苍溪县红心猕猴桃农用气象适宜度预评价模型的构建
1
作者 赵周 王勤 +3 位作者 谯蓉 张鑫宇 任小平 马建伟 《中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81-86,共6页
为加强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红心猕猴桃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适用性,提升红心猕猴桃田间管理效率,针对灌溉、喷药(肥)、疏花授粉、疏果套袋和采收农事活动,探讨其气象适宜度预评价模型,具有必要性和实用性。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红... 为加强四川省广元市苍溪县红心猕猴桃农业气象服务的针对性、适用性,提升红心猕猴桃田间管理效率,针对灌溉、喷药(肥)、疏花授粉、疏果套袋和采收农事活动,探讨其气象适宜度预评价模型,具有必要性和实用性。通过文献查阅、专家咨询、红心猕猴桃园区农事活动记载以及平行农业气象观测资料统计分析,确定影响各农事活动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指标,建立各气象因子的气象适宜度隶属函数,采用专家打分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气象因子权重系数,最后构建各农事活动气象适宜度预评价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业务检验。结果表明,苍溪县天气状况(降雨量)、气温、风、空气相对湿度、土壤相对湿度等是影响红心猕猴桃关键生育期重要农事活动的主要气象因子,不同农事活动,具体要求不同。通过验证发现,气象适宜度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气象因子指标、综合气象适宜度预评价模型均较为合理,可以利用此模型开展红心猕猴桃特色农业服务,提高农事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心猕猴桃 天气 气象适宜度预评价模型 苍溪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树庆 陈剑 +1 位作者 王琪 韩智平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782-788,共7页
天气、土壤条件影响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作业的质量及作业效率,进而影响到苗情、产量和生产成本,东北地区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是土壤湿度、土壤解冻深度、温度、日雨量和风力等。根据气象、土壤条件对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的影响,用模... 天气、土壤条件影响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作业的质量及作业效率,进而影响到苗情、产量和生产成本,东北地区相关的农业气象要素是土壤湿度、土壤解冻深度、温度、日雨量和风力等。根据气象、土壤条件对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的影响,用模糊隶属函数建立了这些农事活动气象适宜度评价函数及其农业气象指标,用权重法分别建立了整地、播种和收获综合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检验结果表明,这些模式和指标符合实际,可以用于相关农事活动的气象适宜度评价业务。在气温和降水等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该模型还可以用于相关农事气象适宜度和适宜期的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整地与播种 收获 农事适宜 气象指标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地区小麦蚜虫气象适宜度预报模型构建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纯枝 霍治国 +3 位作者 张蕾 郭安红 黄冲 陆明红 《应用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80-289,共10页
根据1958-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8个主产省(市)小麦蚜虫分省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资料、1958-2015年601个气象站点相应逐日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并利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因子普查,结... 根据1958-2015年我国北方地区8个主产省(市)小麦蚜虫分省发生面积和发生程度资料、1958-2015年601个气象站点相应逐日气象资料和农业气象站小麦发育期资料,采用相关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逐步回归等方法,并利用相关系数法进行因子普查,结合小麦蚜虫适宜生理气象指标和华北、黄淮小麦生育期规律,筛选影响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关键气象因子,构建分区域的小麦蚜虫气象适宜度预报模型,并将气象适宜度指数划分为非常适宜、适宜、较适宜、不适宜4个等级,以反映气象条件对小麦蚜虫发生发展的适宜程度。结果表明:筛选出影响华北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8个关键气象因子,影响黄淮小麦蚜虫年发生程度的6个关键气象因子。建立的华北、黄淮模型回代检验等级准确率分别为91.2%,93.1%,2016-2018年3年外推预报平均准确率均在75%以上;利用黄淮模型反演苏皖两省2016-2018年小麦蚜虫发生等级、异地检验3年预报效果均较理想。模型适用于从气象角度对华北、黄淮及江淮地区小麦蚜虫发生等级进行监测和预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 黄淮 小麦蚜虫 归一化 气象适宜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和生态位适宜度模型的耕地多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39
4
作者 付清 赵小敏 +1 位作者 乐丽红 郭熙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08-213,318,共7页
以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油菜、棉花和甘薯4种作物的生态适宜度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 以江西省鄱阳湖及周边经济区耕地为研究对象,将生态位适宜度方法以及克里格插值法引入到多宜性评价研究中,采用加权平均模型和限制因子模型对各评价单元水稻、油菜、棉花和甘薯4种作物的生态适宜度值及限制性生态因子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位适宜度值整体较高,最大值达到0.9824,生境条件基本能满足作物的需求; 评价结果水稻、油菜和棉花以1、2级为主,所占面积均达到67%以上,甘薯1、2级地占56.9%;综合评价中水稻的适宜性面积最大,达56.1%,棉花次之;限制该地区耕地生产潜力的生态因子主要为:土壤全磷含量、有机质含量、耕作层厚度。该研究结果能直接指导农业生产实践,促进耕地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适宜模型 土壤资源评价 GIS 多宜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蒙古大田作物播种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志春 《北方农业学报》 2020年第4期121-125,共5页
【目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气象条件,规避气象灾害风险,依托高时空分辨率、高预报准确率的气象数值预报产品指导农业春播生产。【方法】选取内蒙古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玉米、春小麦、马铃薯、大豆的播种日期资料,赤峰市松山区玉米和翁牛... 【目的】充分利用气候资源和气象条件,规避气象灾害风险,依托高时空分辨率、高预报准确率的气象数值预报产品指导农业春播生产。【方法】选取内蒙古6个农业气象观测站玉米、春小麦、马铃薯、大豆的播种日期资料,赤峰市松山区玉米和翁牛特旗马铃薯的大田播种进度资料,春播期间农田土壤水分观测资料及对应气象观测站的降水量、土壤温度、春季土壤解冻深度逐日气象观测资料,采用模糊隶属度函数分别建立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解冻深度和天气条件4个播种气象适宜度子模型。【结果】确定了玉米、春小麦、马铃薯和大豆在4个子模型中的气象指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大田作物播种气象适宜度综合评价模型,并确立了播种气象适宜等级划分标准。【结论】选择的评价指标、构建的评价模型能够客观地反映气象条件对春播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作物 播种 气象适宜 气象适宜等级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创新生态系统评价模型 被引量:25
6
作者 郭燕青 姚远 徐菁鸿 《统计与决策》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5期13-16,共4页
文章将生态位适宜度的相关理论推广到创新生态系统评价问题中,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创新生态系统所处空间(资源环境)和时间因素对其生长评价的影响,引入加权弱化缓冲算子弱化系统外部环境资源和时间因素... 文章将生态位适宜度的相关理论推广到创新生态系统评价问题中,构建了创新生态系统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该模型考虑创新生态系统所处空间(资源环境)和时间因素对其生长评价的影响,引入加权弱化缓冲算子弱化系统外部环境资源和时间因素对系统数据的干扰;引入生态位优先模型明确生态因子对系统内部环境资源的利用和占有。最后,通过一个算例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生态系统 生态位适宜 加权弱化缓冲算子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在退耕还林决策中的应用 被引量:26
7
作者 王筱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113-116,共4页
退耕还林是山地丘陵区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以济南市域内的现状耕地为研究对象,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引入生态位理论,根据土地利用的现实生态位与需求生态位的匹配关系,从地形因素、土壤条件、生态因素、水利条件四方面... 退耕还林是山地丘陵区治理生态环境恶化的一项重要措施。该文以济南市域内的现状耕地为研究对象,在耕地适宜性评价中引入生态位理论,根据土地利用的现实生态位与需求生态位的匹配关系,从地形因素、土壤条件、生态因素、水利条件四方面选取了7个评价指标,建立耕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借助GIS技术将属性数据计算与图形数据有机地结合起来,计算各评价单元的生态位适宜度指数,界定区域内需退耕还林的地块。结果显示,济南市80%以上的现状耕地总体质量较好,不适宜作耕地的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6.88%,根据济南市的实际情况,应对这部分地块逐步实行退耕还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适宜评价模型 指标体系 退耕还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模型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徐飞飞 陈剑文 +2 位作者 李俊莹 王石林 何盈 《安全与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传统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专家及个人经验,主观性过大,使得评价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引入有限区间云模型(CM)改进层次分析法(AH... 在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传统模糊综合层次分析法过于依赖专家及个人经验,主观性过大,使得评价结果准确性难以保证。针对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中模糊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首先引入有限区间云模型(CM)改进层次分析法(AHP),构建CM-AHP权重赋值法,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专家群体决策的权重运算,使权重结果更加客观、可靠;其次采用云模型结合最大隶属度原则以及模糊综合评价法,分别完成对研究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CM-最大隶属度评价模型更加适用于试验数据完善、量化分级准确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其在保证评价结果科学的同时,使得评价结果本身保留了其随机性与模糊性;CM-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则适用于多决策且指标量化分级易于归一的综合评价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地下空间 模型 层次分析法 隶属 适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玉米整地、播种和收获气象适宜度评价模型
9
作者 张翘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5年第12期100-101,共2页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近些年在农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业内人士都十分清楚,在进行玉米整体、玉米播种和收获过程中,天气和土壤条件是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严重的情况还会间接的影响到玉米的苗情,...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的不断进步,近些年在农业方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业内人士都十分清楚,在进行玉米整体、玉米播种和收获过程中,天气和土壤条件是影响工作效率和质量的主要因素,严重的情况还会间接的影响到玉米的苗情,还有产量及生产成本。下面就针对东北土壤湿度情况,以及在冬天的冻深情况进行分析,建立一个关于气象适宜度的评价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玉米整地 气象适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黄瓜小气候适宜度定量评价模型 被引量:17
10
作者 魏瑞江 王鑫 朱慧钦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630-638,共9页
为了定量评价日光温室内小气候对蔬菜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增加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定量化服务内涵,文章根据实际观测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日光温室内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及其综合因子对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度模型... 为了定量评价日光温室内小气候对蔬菜生长发育的适宜程度,增加设施农业气象服务定量化服务内涵,文章根据实际观测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建立了日光温室内气温、空气相对湿度、接受到的太阳辐射及其综合因子对黄瓜生长发育的适宜度模型,运用黄瓜实际产量与适宜度的关系对模型进行检验,并实际应用了模型。得出黄瓜产量随综合小气候适宜度的增加而增加,两者相关显著,说明所建模型用于分析温室内小气候对黄瓜的适宜程度是可靠的。通过应用,得出日光温室内小气候对黄瓜生长发育最适宜的是5月,最不适宜的是1月;不论是气温适宜度、空气相对湿度适宜度、接受到的太阳辐射适宜度,还是三者综合小气候适宜度,在整个观测年度,其值的变化趋势均呈不规则"V"字形,春季适宜度最高,其次是秋季,冬季最低。计算结果与当地实际情况是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瓜日光温室 小气候适宜 定量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马铃薯主产区关键生育期气象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高建文 王连喜 +1 位作者 刘静 吴志岐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9期9-13,共5页
采用宁夏西吉县马铃薯发育期观测资料,计算西吉县马铃薯各个发育期的平均积温,结合气象资料反演出宁夏其他马铃薯主产区历年马铃薯发育进程。依据这些发育期,利用世界农粮组织推荐的适宜度计算公式,计算马铃薯关键发育期平均温度、降水... 采用宁夏西吉县马铃薯发育期观测资料,计算西吉县马铃薯各个发育期的平均积温,结合气象资料反演出宁夏其他马铃薯主产区历年马铃薯发育进程。依据这些发育期,利用世界农粮组织推荐的适宜度计算公式,计算马铃薯关键发育期平均温度、降水、日照适宜度。以这些适宜度为自变量,历年收歉年为个案标记依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得出马铃薯关键发育期温度、降水、日照气象适宜度阈值,利用木桶原理得出马铃薯关键发育期综合适宜度阈值。结果显示,宁夏马铃薯主产区在播种-出苗期间,歉年、平年、丰年的综合适宜度分别为0.44、0.53、0.74;在花序形成-开花期间,歉年、平年、丰年的综合适宜度分别为0.33、0.56、0.86。用历史资料通过回代检验,准确率在65.6%~91.6%之间,可应用于马铃薯生长期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发育期推算 关键生育期 气象适宜 评价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腋芽萌发期气象适宜度
12
作者 罗孳孳 方立魁 +6 位作者 武强 韩旭 李月臣 朱玉涵 陈欢 张悦 阳园燕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1-474,共14页
以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为研究区,基于气象条件对腋芽萌发期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明了腋芽萌发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再生稻腋芽萌发气象适宜度模型,... 以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为研究区,基于气象条件对腋芽萌发期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机理,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明了腋芽萌发的影响因素、影响路径及影响强度。进一步结合隶属函数和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再生稻腋芽萌发气象适宜度模型,并分析了1981—2021年研究区腋芽萌发期气象影响因素及气象适宜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气温、空气湿度、降水是四川盆地东部再生稻高温伏旱区腋芽萌发的关键影响因素,基于以上因素的气象适宜度模型能较好地评价再生稻腋芽萌发期的气象影响。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均呈下降趋势,降水适宜度没有表现出明显的变化趋势。气温适宜度、空气湿度适宜度及综合气象适宜度总体呈“西高东低”的空间分布特征,降水适宜度则表现为“东西高、中部低”。1981—2021年研究区气温上升趋势与空气湿度下降趋势显著,导致致害高温(日平均气温≥32℃)积温和致害低湿(日平均相对湿度≤65%)日数明显增加,这是再生稻腋芽萌发期气象适宜度总体呈下降趋势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生稻 气象适宜 腋芽 结构方程模型 高温伏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及模型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秦荣显 《现代农业科技》 2019年第9期69-69,73,共2页
本文构建了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了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 本文构建了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理论,分别建立了土壤、气温等评价因子对柠檬生态气候适宜度的隶属函数,并结合专家打分法对各因子的权重进行了分配,构建了一个二级层次结构的评价模型。通过评价模型可定量化地计算出柠檬在连平县各镇的生态气候适宜度,并对生态气候适宜度进行区划。研究结果可为当地柠檬引种、建园、产量及品质预测、气象灾害损失评估等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檬 生态气候适宜 模糊数学 评价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模型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6
14
作者 赵素霞 牛海鹏 +2 位作者 张捍卫 张合兵 张小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20-228,共9页
该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以河南省新郑市为研究区域,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在基本农田现实生态位空间与最适宜生态位空间匹配度评判的基础上,... 该研究以生态位理论为基础,以河南省新郑市为研究区域,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的建设目标,提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位的概念,构建了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位适宜度评价模型,并在基本农田现实生态位空间与最适宜生态位空间匹配度评判的基础上,将新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划分为4个建设适宜性等级,明确了不同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适宜度。同时以区域高标准基本农田生态位最适值作为评判标准,构建了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了各障碍因子的限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1)新郑市基本具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条件的面积为14 017.72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5.88%。需稍加整治即可达到基本农田建设条件的区域面积为21 121.15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8.99%;需全面整治才可达到基本农田建设条件的区域面积为4 559.37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8.42%;暂不适宜建设的区域面积为14 469.70 hm2,占全市耕地面积的26.71%。2)新郑市耕地整体自然禀赋较好,制约新郑市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的主要障碍因子是灌溉保障率和土壤污染指数。3)利用生态位模型进行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适宜性评价,丰富了生态位理论在不同领域中的应用,同时也为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项目选址及规划方案设计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区划 模型 生态位适宜模型 高标准基本农田 适宜评价 障碍因子 新郑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衡阳人居适宜度评价 被引量:9
15
作者 胡最 邓美容 +2 位作者 刘沛林 王金国 田亚平 《热带地理》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11-215,共5页
参考当前人居环境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位三类独立指标出发,选取25项反映现实生态位与最适宜生态位之间耦合度的单项指标,构建了一种新的多指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 参考当前人居环境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结合生态位适宜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从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位三类独立指标出发,选取25项反映现实生态位与最适宜生态位之间耦合度的单项指标,构建了一种新的多指标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定量评价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以湖南省衡阳市主城区为例,运用GIS技术和SuperMap Deskpro软件进行了衡阳城区的人居环境适宜度定量评价。结果显示衡阳城市内部人居适宜度差异明显,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评价结果说明本文所提出的生态位适宜度模型和评价方法具有一定的实践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居环境 定量评价 生态位适宜 模型 G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49
16
作者 俞艳 何建华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4-128,共5页
针对传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缺乏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综合的角度考虑土地利用问题的缺陷,建立了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武汉市黄陂区为试验区,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考虑的土地利用的经济和生态需求,克服了传... 针对传统的土地适宜性评价缺乏从自然、社会和经济综合的角度考虑土地利用问题的缺陷,建立了基于生态位适宜度的土地生态经济适宜性评价模型。以武汉市黄陂区为试验区,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综合考虑的土地利用的经济和生态需求,克服了传统评价方法仅注重土地自然条件的不足,为土地适宜性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宜评价 最适生态位 生态位适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度和风险评价的湖北省春玉米适播期分析 被引量:10
17
作者 肖玮钰 张丽文 +1 位作者 刘志雄 秦鹏程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7期85-95,共11页
为应对气候变化,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针对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为湖北省春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利用湖北省76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和1990—2010年春玉米观测站生育期观测数据,构建多年... 为应对气候变化,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针对玉米生长发育特点确定适宜的播种日期,为湖北省春玉米高产稳产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参考,利用湖北省76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逐日气象数据和1990—2010年春玉米观测站生育期观测数据,构建多年平均气象要素栅格数据库并确定当地初播期。以7 d为步长,基于气象要素栅格数据对全省春玉米5个不同播期的气候适宜度进行空间计算,并统计各台站不同播种期春玉米主要气象灾害发生频率,确定春玉米不同播期遭受气象灾害综合风险。综合考虑春玉米气候适宜度和气象灾害风险评价结果,采用加权平均多指标法计算综合指数,选取综合指数最高的作为适宜播期。结果表明,江汉平原中部及北部、鄂东南大部、鄂东北东部局部地区最适宜的播期为3月5—10日。鄂东北的孝感市大部、黄冈市部分地区、江汉平原的荆门市东北部、鄂西南的宜都市、鄂东南南部局部地区最适宜的播期为3月11—20日。最适宜的播期在3月下旬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江汉平原的荆门市西北部和荆州市的南部、鄂西北的襄阳市南部等地。鄂西地区及鄂东北的随州市最适宜播期主要集中在4月上中旬。最适宜播期在4月下旬及5月上旬的地区比较少,零散分布于鄂西地区。全省大部春玉米适宜播期主要集中在3月上旬至4月中旬,极少部分地区在4月下旬及5月上旬播种,结果与全省各地实际播期趋于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适宜 适播期 风险评价 气象灾害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候适宜度指数的春玉米产量预报模型
18
作者 崔宇慧 白茹 刘园园 《农村科学实验》 2022年第24期212-214,共3页
通过气象要素与作物生长周期,建立产量气象预报模型,根据气象因子定量预测作物产量,客观评估农业气候年景利于政府作出合理科学的农业生产决策,利于人民生产。本文选取2000~2020年春玉米生育期内的气象数据及生育期资料,结合生长发育气... 通过气象要素与作物生长周期,建立产量气象预报模型,根据气象因子定量预测作物产量,客观评估农业气候年景利于政府作出合理科学的农业生产决策,利于人民生产。本文选取2000~2020年春玉米生育期内的气象数据及生育期资料,结合生长发育气象指标,构建春玉米气候适宜度模型。结合产量统计资料,建立适用于滦平县的年产量预报模型,并利用历年数据进行回代检验。结果显示,基于气候适宜度的春玉米产量预报模型通过0.01极显著水平检验,产量预报准确率均超过70%,模型适用性较高。该基于气候适宜度建立的春玉米年产量预报模型,对产量预报服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适宜 模型 产量气象影响指数 春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非生物指标的鱼道效果评价模型
19
作者 郭辉 娄起浩 +3 位作者 陈端 杨文俊 付国栋 金光球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2-90,100,共10页
目前鱼道效果评价多采用网捕、PIT跟踪等手段直接评价过鱼数量和效率,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诊断识别非生物工程问题困难等不足。基于我国鱼道效果已有监测数据,构建鱼道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水力条件适宜度、环境因子适应性、内部结... 目前鱼道效果评价多采用网捕、PIT跟踪等手段直接评价过鱼数量和效率,存在工作量大、周期长、诊断识别非生物工程问题困难等不足。基于我国鱼道效果已有监测数据,构建鱼道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涵盖水力条件适宜度、环境因子适应性、内部结构符合度等非生物指标和过鱼有效性等生物指标。典型相关分析表明,进口流速指数、孔缝宽度指数和池室消能指数等水力与结构指标对鱼道效果影响较大,指标权重分别为0.23、0.16和0.15;耦合模糊评价理论,构建了基于非生物指标的鱼道效果评价模型。案例分析表明,模型评价结果与直接监测结论相符,模型可靠性较好,可为我国鱼道运行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道效果 非生物指标 间接评价模型 典型相关分析 指标适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模型识别的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以某矿区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程琳琳 陈良 +3 位作者 杨丽铃 孙海元 许涛 刘昙昙 《江苏农业科学》 2018年第20期272-276,共5页
为获取某矿区损毁土地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性等级,运用模糊模型识别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不同适宜性等级下各参评因子标准值的隶属度和评价单元各因子指标值的隶属度,且以前者为标准库,后者为识别对象,使用贴近度公... 为获取某矿区损毁土地预复垦为耕地的适宜性等级,运用模糊模型识别进行土地复垦适宜性评价。通过隶属函数计算不同适宜性等级下各参评因子标准值的隶属度和评价单元各因子指标值的隶属度,且以前者为标准库,后者为识别对象,使用贴近度公式计算识别对象与标准库中不同适宜性等级的贴近度,并依据择近原则确定最终评价结果。结果显示,高度、中度、临界适宜的土地面积分别为1 311. 61、618. 85、6. 10 hm^2,其中中度适宜性等级的土地主要限制因子为沉陷深度和灌溉条件,临界适宜性等级的土地主要限制因子为灌溉条件。研究结果可为矿区后续复垦工作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方法以隶属函数和贴近度公式为定量分析手段,以择近原则为评价结果判定理论依据,可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并为其他矿区和其他类型土地评价提供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适宜评价 模糊模型识别 识别对象 标准库 贴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