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气相色谱-选择性检测法分析工业用苯中微量含硫化合物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小雨 李继文 +2 位作者 王川 姜丽燕 李诚炜 《石油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516-523,共8页
考察了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法(GC-SCD)、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GC-FPD)和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法(GC-PFPD)三种气相色谱-选择性检测法同时测定苯中噻吩和二硫化碳的准确性、重复性,研究了色谱柱类型、极性及膜厚对测定结果... 考察了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法(GC-SCD)、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法(GC-FPD)和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检测法(GC-PFPD)三种气相色谱-选择性检测法同时测定苯中噻吩和二硫化碳的准确性、重复性,研究了色谱柱类型、极性及膜厚对测定结果的影响,通过噻吩和二硫化碳含量与峰面积响应规律确定定量方法。实验结果表明,优选色谱柱为1.00μm厚液膜的强极性DB-WAX色谱柱,采用GC-SCD的线性响应计算模型与GC-FPD和GC-PFPD的非线性响应计算模型,GC-SCD检测0.08~4.56 mg/kg二硫化碳和0.07~4.04 mg/kg噻吩试样的回收率分别在95.7%~112.5%和95.0%~101.5%之间,5次重复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在7.4%以内。噻吩在GC-SCD,GC-FPD,GC-PFPD检测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0.01,0.03,0.05 mg/kg,二硫化碳在GC-SCD检测的最低检出限为0.01 mg/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硫化合物 相色谱-选择性检测法 噻吩 二硫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嗅觉检测法鉴定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被引量:14
2
作者 乔宇 谢笔钧 +2 位作者 张妍 张韵 潘思轶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09-514,共6页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和嗅觉检测法对血橙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萃取头在40℃条件下顶空萃取40min。通过气相... 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SPME-GC-MS)和嗅觉检测法对血橙汁中的挥发性物质进行分析,确定了血橙汁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采用二乙烯基苯/碳分子筛/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DVB/CAR/PDMS)萃取头在40℃条件下顶空萃取40min。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结合保留指数,在所萃取的血橙汁的挥发性化合物中共鉴定出46种化合物。通过嗅觉检测法检测出34种具有气味的化合物,其中23种被定性。结果表明,对血橙汁香气起主要贡献的化合物是丁酸乙酯、辛醛、γ-松油烯、芳樟醇、4-乙酰基-1-甲基环己烯、癸醛、(-)-香芹酮、乙酸香叶酯、巴伦西亚桔烯以及保留指数分别为1020,1143,1169和小于800的4个未知化合物,这些香气强度较高的化合物的总相对含量为7.2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法 嗅觉检测法 保留指数 活性化合物 血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顶空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联用技术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5
3
作者 李玮轩 解东超 +5 位作者 邵晨阳 张悦 吕海鹏 林智 杜琪珍 朱荫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7-148,共12页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 通过优化茶叶用量、捕集温度、孵化温度、吹扫总流量、吹扫速率以及干燥速率等动态顶空(dynamic headspace,DHS)提取参数,建立了基于DHS萃取联合热脱附/气相色谱-质谱的烘青绿茶挥发性成分的最优提取及分析方法,并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mass spectrometry,GC-O-MS)联用技术系统解析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关键嗅感物质。结果表明,当茶叶用量为200 mg、捕集温度为70℃、孵化温度为70℃、吹扫总流量为350 mL、吹扫速率为10 mL/min、干燥速率为10 mL/min时,萃取效果最佳。继而对3个代表性品种制备的烘青绿茶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提取分析,共鉴定出74种挥发性成分;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烘青绿茶的香气化学物质基础差别迥异,共18种化合物被鉴定为关键差异性挥发性成分,其中异亚丙基丙酮及芳樟醇在龙井43烘青绿茶中含量最高,6-甲基-5-庚烯-2-酮、辛醛、环己酮、苯乙酮、古巴烯、表荜澄茄油烯醇等在福鼎大白茶中含量最高。进一步的GC-O-MS分析共识别出烘青绿茶中的28种嗅感物质,它们主要呈现青香、清新、花果香、草本香、木香、甜香等气味属性,其中花果香属性的香气强度总和最高,青香、清新属性次之。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芳樟醇、菖蒲烯、δ-杜松烯、6-甲基-5-庚烯-2-酮和辛醛是3个不同品种烘青绿茶间的关键差异性嗅感物质,芳樟醇在龙井43烘青绿茶中贡献显著,而后四者对福鼎大白茶烘青绿茶的香气品质形成贡献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烘青绿茶 茶树品种 挥发性成分 动态顶空萃取联合热脱附/相色谱-质谱 相色谱-嗅觉测量-质谱 关键嗅感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蒸馏-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嗅觉检测器联用分析鳙鱼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 被引量:75
4
作者 赵庆喜 薛长湖 +3 位作者 徐杰 盛文静 薛勇 李兆杰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67-271,共5页
用微波蒸馏(MD)-固相微萃取装置(SPME)提取鳙鱼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气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利用嗅觉检测器鉴别了部分挥发性物质的气味特征。实验中优化了MD的操作条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 用微波蒸馏(MD)-固相微萃取装置(SPME)提取鳙鱼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气味化合物成分进行了定性分析,同时利用嗅觉检测器鉴别了部分挥发性物质的气味特征。实验中优化了MD的操作条件(加热功率、加热时间及载气流速等)、SPME参数(萃取头种类、萃取温度、萃取时间、无机盐离子浓度及搅拌速率等)。通过NIST02质谱数据库检索共定性确定出鳙鱼鱼肉挥发性成分中的53种化合物,其中主要为C6-C9的羰基化合物和挥发性醇类。经过嗅觉检测器分析,这些成分分别具有青草味、鱼腥味、泥土味等气味特征,其协同作用构成了鳙鱼鱼肉特殊的鱼腥味、泥腥味。该方法可用于水产品中挥发性成分的分析,并可为不良风味化合物的定量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蒸馏 固相微萃取 相色谱-质谱法 嗅觉检测 挥发性成分 鳙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法测定Melatonin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4
5
作者 黄丰 付良青 +1 位作者 骆传环 田军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1年第4期45-53,共9页
本文应用GC/MS仪 ,采用内标咖啡因定量 ,选择单离子检测建立了测定Melatonin的方法 ,Melatonin的标准曲线为Y =0 .0 5 82 +0 .6 0 6 7X(r =0 .9994 ) ,其10、2 0、5 0、2 0 0、4 0 0ng/mL五浓度的血样回收率分别为 74 .4 3、93.39、94 ... 本文应用GC/MS仪 ,采用内标咖啡因定量 ,选择单离子检测建立了测定Melatonin的方法 ,Melatonin的标准曲线为Y =0 .0 5 82 +0 .6 0 6 7X(r =0 .9994 ) ,其10、2 0、5 0、2 0 0、4 0 0ng/mL五浓度的血样回收率分别为 74 .4 3、93.39、94 .39、81.98、86 .10 % ;日内精密度为 6 .5 5 % ,日间精密度为 14 .5 0 %。此方法可满足测定要求 ,可用于Melatonin的药代动力学研究。应用此法测定了家兔在灌服 30mg/KgMelatonin后的血药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 离子检测法 测定 血药浓度 MELATONIN GC/MS 单离子检测 安眠药 药代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在干酪特征风味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李凤华 田怀香 马霞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7-39,45,共4页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是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人类鼻子的灵敏性相联系,从复杂的混合物中选择和评价气味活性物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它的发展、原理及其在干酪特征风味检测中...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是将气相色谱的分离能力与人类鼻子的灵敏性相联系,从复杂的混合物中选择和评价气味活性物质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文简要介绍了它的发展、原理及其在干酪特征风味检测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酪 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特征风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分析烟丝产品中膨化剂氟利昂的残留量 被引量:3
7
作者 叶贵标 李维喜 +1 位作者 汪泳三 潘灿平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07-107,共1页
关键词 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electron capture detection) 氟利昂(chlorofluorocarbons) 残留量(residue) 烟丝(tobacc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选择离子检测法测定失眠病人体内Melatonin的血药浓度 被引量:4
8
作者 付良青 骆传环 舒融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7-20,共4页
本文应用GC/MS仪,采用内标咖啡因定量,选择单离子检则建立了测定Melatonin的方法,Melatonin的校正标准曲线为Y=0.0582+0.6067X(r=0.9994)。应用此法测定一例失眠病人在口服20 mg Melatonin后的血药浓度,在服药后1小时达峰浓度140.47 n... 本文应用GC/MS仪,采用内标咖啡因定量,选择单离子检则建立了测定Melatonin的方法,Melatonin的校正标准曲线为Y=0.0582+0.6067X(r=0.9994)。应用此法测定一例失眠病人在口服20 mg Melatonin后的血药浓度,在服药后1小时达峰浓度140.47 ng/mL,且很快消除,不会在体内蓄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质谱 选择离子检测法 测定 MELATONIN 血药浓度 褪黑激素 失眠病人 单离子检测 安眠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质联用/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技术的西湖龙井茶特征香气成分分析 被引量:39
9
作者 汪厚银 李志 +3 位作者 张剑 史波林 支瑞聪 赵镭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248-251,共4页
采用动态顶空(微阱捕集法,Itex)提取西湖龙井茶汤的香气物质,应用气质联用/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技术同时测定其挥发性呈香成分和嗅感特征,结合检测频率分析初步确定二甲硫醚、2-甲硫基丙醛、3-乙基-2,5-二甲基吡嗪、芳樟醇、α-松油醇、... 采用动态顶空(微阱捕集法,Itex)提取西湖龙井茶汤的香气物质,应用气质联用/气相色谱-嗅觉测定技术同时测定其挥发性呈香成分和嗅感特征,结合检测频率分析初步确定二甲硫醚、2-甲硫基丙醛、3-乙基-2,5-二甲基吡嗪、芳樟醇、α-松油醇、香叶醇和顺-茉莉酮为西湖龙井茶的特征香气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湖龙井 质联用 相色谱-嗅觉测定 特征香 动态顶空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及其在茶叶活性香气化合物检测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0
作者 孙琳 李瑞利 +1 位作者 周雪芳 童华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396-399,404,共5页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是一种从复杂的香气混合物中选择和评价活性香气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国外已经进行了大量关于GC-O技术应用于茶叶香气化合物的研究。对GC-O的原理、GC-O的评价方法以及GC-O对各类茶叶活性香气化合物的检测等方面的... 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是一种从复杂的香气混合物中选择和评价活性香气化合物的有效方法。国外已经进行了大量关于GC-O技术应用于茶叶香气化合物的研究。对GC-O的原理、GC-O的评价方法以及GC-O对各类茶叶活性香气化合物的检测等方面的目前国外的研究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嗅觉测量(gc-o) 茶叶 评价方法 活性香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汽油中硫化物类型分布的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方法 被引量:15
11
作者 杨永坛 王征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84-388,共5页
建立了焦化汽油中硫化物类型分布的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分析方法。考察了色谱条件对焦化汽油中各种硫化物分离的影响,定性了某焦化汽油中的74个硫化物。以硫化氢、乙硫醇、正丙硫醇、噻吩、2-甲基噻吩、2-乙基噻吩、2-丙基噻吩、碳... 建立了焦化汽油中硫化物类型分布的气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分析方法。考察了色谱条件对焦化汽油中各种硫化物分离的影响,定性了某焦化汽油中的74个硫化物。以硫化氢、乙硫醇、正丙硫醇、噻吩、2-甲基噻吩、2-乙基噻吩、2-丙基噻吩、碳四噻吩(tR=40.28m in)、苯并噻吩、甲基苯并噻吩(tR=58.13m in)的保留时间为尺度,计算了焦化汽油中各种硫化物的保留指数,并可推广到其他类型的汽油馏分中各种硫化物保留指数的计算,为仅能提供硫化物信息的仪器提供了可靠的定性依据。焦化汽油中几种主要硫化物(异丙硫醇、正丙硫醇、正丁硫醇、2-甲基噻吩、3-甲基噻吩、2,4-二甲基噻吩、2,3,4-三甲基噻吩)含量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当信噪比为3时,测得硫的检测限为0.05m g/L。研究发现:同其他类型的汽油相比,焦化汽油的硫含量较高且所含硫醇比例明显偏高,2-甲基噻吩和3-甲基噻吩的含量差别较大。该法可为加氢脱硫催化剂和工艺的研究提供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色谱-硫化学发光检测法 硫化物类型分布 焦化汽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电子捕获检测器测定环境空气中的卤代温室气体 被引量:4
12
作者 贺辉 黄忠辉 +2 位作者 黄钟坤 谢丹平 刘旺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32-438,共7页
卤代温室气体(HGHGs)全球增温趋势极高,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但其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极低,因此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HGHGs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该文基于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MS/ECD)建立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32种HGHG... 卤代温室气体(HGHGs)全球增温趋势极高,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但其在环境空气中的浓度极低,因此准确测定环境空气中HGHGs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该文基于预浓缩-气相色谱-质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MS/ECD)建立了适用于环境空气中32种HGHGs的检测方法。分别考察了捕集流量、冷阱温度和电子捕获检测器温度对目标组分响应的影响,得到最优分析条件。采用优化后的条件对32种HGHGs进行方法验证,结果表明,32种HGHGs在20~800 pmol/mol范围内线性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方法检出限为0.21~1.17 pmol/mol,定量下限为0.84~4.68 pmol/mol,加标回收率为92.5%~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50%~6.4%。该方法能够满足环境空气中HGHGs的监测需求,为大气中HGHGs的履约监测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温室 预浓缩 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 环境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百香果香气成分的气相色谱-嗅觉-质谱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顾钰宸 冯涛 《中国果菜》 2023年第1期25-33,共9页
以百香果作为研究材料,使用香气稀释提取分析结合气相色谱-嗅觉-质谱方法分析不同前处理条件下百香果的香气化合物及其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其中β-大马士酮的香气稀释因子与OAV最高,可被认为是百香果香气最重要的贡... 以百香果作为研究材料,使用香气稀释提取分析结合气相色谱-嗅觉-质谱方法分析不同前处理条件下百香果的香气化合物及其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其中β-大马士酮的香气稀释因子与OAV最高,可被认为是百香果香气最重要的贡献物。通过香气重组与缺失试验,发现重组模型与百香果香气没有明显差异,5组香气化合物(酯类、β-大马士酮、挥发性酚类、C6醇类和脂肪酸类物质)对百香果香气存在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百香果 成分 相色谱-嗅觉-质谱 活性值 重组 缺失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微萃取结合GC-O分析两种葡萄柚汁香气成分 被引量:13
14
作者 乔宇 范刚 +6 位作者 程薇 王少华 熊光权 廖李 汪兰 杜欣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4-198,共5页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白葡萄柚和红葡萄柚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45种和4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84.43%和89.16%。通过气相色谱质... 固相微萃取(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SPME)-气质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白葡萄柚和红葡萄柚汁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分别检测出45种和41种挥发性成分,相对含量分别为84.43%和89.16%。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嗅觉检测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分析发现两种葡萄柚汁中呈现气味的化合物分别有20种和21种,白葡萄柚中香气较强的组分是3-羟基-丁酸乙酯,乙酸香叶酯和RI=1006(水果香、清香、松油),红葡萄柚中有较强气味的是2-甲基丙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反式-2-己烯-1-醇、庚醛、1-辛烯-3-醇、α-松油烯、3-羟基己酸乙酯、香芹酮和3种未知化合物(RI=971、1156、1390)。气味轮廓分析发现白葡萄柚以果香为主,红葡萄柚以木头/树叶味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柚汁 相色谱-嗅觉检测法(gc-o) 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HS-SPME/GC-MS/GC-Olfactometry/RI对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香气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50
15
作者 窦宏亮 李春美 +1 位作者 顾海峰 郝菊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1-60,共10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lfactometry)以及挥发性化合物的保留指数(RI),鉴定了绿茶和饮料中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并对二者香气...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lfactometry)以及挥发性化合物的保留指数(RI),鉴定了绿茶和饮料中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并对二者香气组成及相对含量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GC-MS/GC-Olfactometry/RI法能有效地鉴别和确认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中香味化合物的类别、香味强度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的香气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差异,绿茶中有34种嗅感物质,其中叶醇、2-乙基己醇、苄醇、1-辛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醇、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苯乙酮等是其主要呈香物质;绿茶鲜汁饮料含有37种嗅感物质,主要呈香物质为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醇、香叶醇、橙花醇、橙花叔醇、(Z)-2-庚烯醛、苯甲醛、苯乙酮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空固相微萃取 绿茶 绿茶鲜汁饮料 分析 相色谱 质谱 相色谱-嗅觉测量法 保留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S-SPME/GC-MS/GC-O对镇江香醋特征香气成分的确定 被引量:27
16
作者 孙宗保 赵杰文 +1 位作者 邹小波 李国栋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39-144,共6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了镇江香醋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以及化合物的保留指数,鉴定了镇江香醋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利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采用探测频率和探测强度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提取了镇江香醋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以及化合物的保留指数,鉴定了镇江香醋的主要香气成分;同时利用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技术,采用探测频率和探测强度相结合的办法,初步确定了乙酸、3-甲基丁酸、乙酸乙酯、乙酸-3-甲基-丁酯、乙酸苯乙酯、苯乙醇、2,3-丁二酮、二氢-5-戊基-2(3H)-呋喃酮、2-甲基丙醛、3-甲基丁醛、糠醛、苯甲醛、三甲基恶唑、2,3-二甲基吡嗪、三甲基吡嗪、四甲基吡嗪16种化合物为镇江香醋的特征香味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江香醋 相色谱-质谱联用 相色谱-嗅觉测量 特征香味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嗅闻技术鉴定清炖猪肉汤中的挥发性香气物质 被引量:29
17
作者 徐永霞 陈清婵 +3 位作者 吴鹏 徐晓云 王可兴 潘思轶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74-277,共4页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清炖猪肉汤的香气成分,并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进行分析。采用GC-MS分析鉴定得到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酸类、醇类、烃类和呋喃类化合物;通过GC-O分析出19...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HS-SPME)提取清炖猪肉汤的香气成分,并结合气质联用技术(GC-MS)和气相色谱-嗅闻技术(GC-O)进行分析。采用GC-MS分析鉴定得到42种挥发性风味物质,主要包括醛类、酸类、醇类、烃类和呋喃类化合物;通过GC-O分析出19种香气活性成分,根据香气强度的大小,确定己醛、(E,E)-2,4-壬二烯醛、2-十一烯醛、1-辛烯-3-醇、1-辛醇和保留指数值为912的未知化合物为清炖猪肉汤中的关键香味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味化合物 质联用技术(GC-MS) 相色谱-嗅闻技术(gc-o) 清炖肉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固相萃取净化-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和氟苯尼考 被引量:48
18
作者 胡红美 郭远明 +5 位作者 雷科 张小军 严忠雍 何依娜 尤炬炬 刘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231-235,共5页
建立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方法.样品通过乙酸乙酯萃取、正己烷初步净化后,经过分散固相萃取进一步净化、硅烷化试剂衍生,再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霉素、氟苯尼考分别在... 建立测定水产品中氯霉素和氟苯尼考的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方法.样品通过乙酸乙酯萃取、正己烷初步净化后,经过分散固相萃取进一步净化、硅烷化试剂衍生,再采用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法检测、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氯霉素、氟苯尼考分别在1.5~100 μg/L、6~400 μg/L范围内,组分含量与峰面积呈线性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 1和0.999 7,检出限分别为0.1、0.3 μg/kg.氯霉素和氟苯尼考在不同基质的水产品(鲫鱼、青蟹、南美白对虾)中不同加标水平回收率分别为82%~106%、87%~111%和91%~98%,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3%~4.9%、2.4%~4.5%和1.4%~4.1%(n=5).本方法基体干扰小、线性范围宽,灵敏度、准确度、精密度能满足水产品中氯霉素类药物的含量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散固相萃取 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法 水产品 氯霉素类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定量描述分析和气相色谱-闻香/质谱法研究黄土高原赤霞珠干红葡萄酒香气特征 被引量:19
19
作者 席艳茹 唐柯 +3 位作者 徐岩 王栋 王庆伟 张会宁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92-197,共6页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对黄土高原两个小产区(驮腰坡、十里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进行香气感官分析,同时应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as chromato... 采用定量描述分析(quantitative descriptive analysis,QDA)法对黄土高原两个小产区(驮腰坡、十里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进行香气感官分析,同时应用液液萃取(liquid-liquid extraction,LLE)的前处理方法,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as chromatography-olfactometry,GC-O)和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GC-MS)技术相结合进行香气活性成分分析。结果表明,从黄土高原两个小产区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中分别检测出54种和55种对香气有贡献的化合物。其中驮腰坡香气强度较大(FD≥81)的化合物有乙酸乙酯、乳酸乙酯、癸酸乙酯、2,3-丁二酮、异丁酸、β-大马酮、反式-橙花叔醇、3-甲硫基丙醛、糠醛、γ-丁内酯,十里铺香气强度较大(FD≥81)的化合物有乳酸乙酯、辛酸乙酯、3-羟基丁酸乙酯、己酸己酯、癸酸乙酯、2,3-丁二酮、醋酸、异丁酸、丁酸、香茅醇、β-大马酮、反式-橙花叔醇、乙酸苯乙酯、苯乙醇、3-甲硫基丙醛、3-甲硫基丙醇、糠醛。QDA结果显示,驮腰坡产区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表现出很强的黑醋栗、李子干和烟熏的香气特征。而十里铺产区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更多呈现出果香、花香、蜂蜜等甜美的香气特征。该研究为深入研究黄土高原赤霞珠葡萄酒的特征风味提供了基础数据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赤霞珠 相色谱-闻香法(gc-o) 相色谱质谱(GC-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萃取结合GC-O/MS分析威代尔冰葡萄酒中的香气活性化合物 被引量:20
20
作者 马玥 唐柯 +3 位作者 徐岩 李记明 于英 李兰晓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53-159,共7页
以威代尔冰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萃取法(SPE)提取冰葡萄酒中香气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C-O)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香气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从同一年份不同等级的威代尔冰葡萄酒中共检测出65种对冰酒香气有贡献的化... 以威代尔冰葡萄酒为研究对象,利用固相萃取法(SPE)提取冰葡萄酒中香气化合物,通过气相色谱-闻香法(GC-O)结合气相色谱质谱(GC-MS)对香气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结果:从同一年份不同等级的威代尔冰葡萄酒中共检测出65种对冰酒香气有贡献的化合物,其中酯类、醇类、萜烯类、硫化物、呋喃酮类及内酯类是重要的香气物质,主要表现为水果味,植物清香,花香,烘焙类香气及甜香。在所有已知的香气化合物中,异丁酸乙酯、2-甲基丁酸乙酯、庚酸乙酯、辛酸乙酯、异戊醇、2-庚醇、1-庚醇、顺式-玫瑰醚、3-甲硫基丙醛、脱氢芳樟醇、β-大马酮及菠萝酮对冰酒的香气贡献较大。这几种香气化合物在3个等级的冰酒中均能检测到,但香气强度存在一定差异,表明酿造工艺可对冰酒的香气轮廓产生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葡萄酒 威代尔 相色谱-闻香法(gc-o) 相色谱质谱(GC-MS) 固相萃取 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