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环空气液逆向两相流动下气泡变形及运移特征
1
作者 尹邦堂 丁天宝 +4 位作者 王树龙 王志远 孙宝江 张伟 张绪亮 《石油勘探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19-430,共12页
针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中气液逆向两相流动规律复杂、气泡运移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不同工况下环空中气液逆向流动气泡运移实验,揭示井筒倾角、液相性质及逆流液速对气泡变形、气泡运移轨迹及速度的影响规律,建立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 针对压回法压井过程中气液逆向两相流动规律复杂、气泡运移速度难以预测的问题,开展不同工况下环空中气液逆向流动气泡运移实验,揭示井筒倾角、液相性质及逆流液速对气泡变形、气泡运移轨迹及速度的影响规律,建立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研究表明,气泡在逆流中主要表现出孤立气泡自由上升及多气泡相互作用上升两种运移方式;气泡在逆流下的运移轨迹为“S”形,随着逆流液速增大气泡横向摆动加剧,井筒倾角、液相密度、液相黏度增大都会使气泡运移轨迹逐渐趋向于直线;气泡上升过程中整体呈现为椭球形,井筒倾角对气泡变形程度的影响不大,随着液相黏度及密度增大气泡纵横比减小;随着井筒倾角增大气泡运移速度逐渐减小,随着液相黏度增大气泡运移速度减小,随着液相密度增大气泡运移速度略微增大。建立的气泡运移速度预测模型预测误差在±15%以内,适用条件较为宽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回法压井 气液逆向流动 泡纵横比 泡运移轨迹 泡运移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水定向井压回法压井气液两相逆向流动试验研究
2
作者 任美鹏 张伟 +4 位作者 殷志明 丁天宝 孙宝江 王志远 尹邦堂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5-103,共9页
目前对于在倾斜井筒中高黏度液相下的气液两相逆向流动规律的研究较少。为此,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定向井压回法压井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特征的可视化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表观气液速度、不同液相黏度及不同井筒倾角下的气泡运移及流型... 目前对于在倾斜井筒中高黏度液相下的气液两相逆向流动规律的研究较少。为此,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基于定向井压回法压井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特征的可视化模拟试验装置,进行了不同表观气液速度、不同液相黏度及不同井筒倾角下的气泡运移及流型转化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井筒向水平倾斜,小气泡运移速度逐渐减小,Taylor泡运移速度逐渐增大,逆流液速及液相黏度对气泡运移有抑制作用;表观液速不变,随着表观气速增大,流型由泡状流向弹帽流、段塞流转化;表观气速不变,随着表观液速增大,泡状流向弹帽流转变;对于压回法压井,可适当增大压井液黏度,以更加高效地压回井筒内气泡。研究结果可为深水油气安全高效井控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定向井 压回法压井 两相逆向流动 模拟试验装置 泡压回 流型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探针法测量气液逆向穿孔流动的实验研究
3
作者 徐之超 李瓯 +1 位作者 王定海 计建炳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2003年第1期69-70,77,共3页
在气液逆向流动中,提出了一种用电导双探针法测量筛孔所处状态的有效方法,以及利用Ex-cel软件处理大量数据的步骤。为气液流动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
关键词 双探针法 气液逆向流动 数据处理 软件处理 实验研究 流动状态 两相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矩形管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极限试验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有福 彭杰伟 +2 位作者 吕俊复 袁益超 张玉燕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90-95,共6页
利用水下排气可视化试验系统,以空气和水为两相介质,对管截面尺寸分别为106,mm×60,mm、60,mm×106,mm和65,mm×65,mm的水平矩形管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极限试验.研究了管截面尺寸变化对水平矩形管内气/液逆流极限的影响.结... 利用水下排气可视化试验系统,以空气和水为两相介质,对管截面尺寸分别为106,mm×60,mm、60,mm×106,mm和65,mm×65,mm的水平矩形管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极限试验.研究了管截面尺寸变化对水平矩形管内气/液逆流极限的影响.结果表明:流道高度是影响水平管逆流极限的重要尺度因素,随水平管流道高度增大,液相倒流更易发生,防止液相倒流发生的临界表观气体速度显著增大,在柴油机水下排气场合宜采用较低的流道高度,而在核能发电系统的热段中宜采用较高的流道高度;与水力直径及流道宽度等结构参数相比,以流道高度作为特征尺寸计算Wallis参数可使无因次Wallis参数能够关联流道尺度变化对管内气/液逆流极限的影响.基于以流道高度为特征尺寸的Wallis参数,提出了预测水平矩形管内气/液逆流极限的试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水下排 /两相流 /逆向流动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布置水下排气管倒流界限试验及分析 被引量:2
5
作者 马有福 岳荣 +3 位作者 郭雪岩 王治云 杨斌 杨丽娟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01-106,共6页
为防止水下排气柴油机发生海水倒灌事故,对水下排气管内发生水倒流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由水平管内气液逆向流动特性研究现状分析,指出气相惯性力与液相重力的相对大小是排气管内水倒流发生的主要物理机制。由内径90mm水... 为防止水下排气柴油机发生海水倒灌事故,对水下排气管内发生水倒流的条件及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和分析。由水平管内气液逆向流动特性研究现状分析,指出气相惯性力与液相重力的相对大小是排气管内水倒流发生的主要物理机制。由内径90mm水平管在3m水深下排气的试验结果发现:防止水下排气管内水倒流发生的界限气速存在一个与管内滞留水长相关的范围,随管内滞留水长由0.3m增至1.8m,界限表观气速由13.0m/s降至7.8m/s,界限气相Wallis数由0.72降至0.55。最后以某柴油机排气参数为基础,按界限气相Wallis数等于0.60计算分析了排气管管径、排气口水位深度及排气温度等因素对管内倒流界限气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管的倒流界限气速随管径增大而增大;排气口水位深度和排气温度的变化影响排气密度大小,也对排气管倒流界限气速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船用柴油机 两相流 气液逆向流动极限 水下排 水倒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直圆管两相逆流液泛形成实验
6
作者 沈明启 韩伟实 陶春波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8-51,共4页
在常温条件下 ,用空气和水作工质进行了管内气液两相逆向流动的实验 ,用γ射线仪测取相关实验数据。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发现管子下端局部含液率增加、液膜增厚是液泛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关键词 竖直圆管 两相逆流 两相逆向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机水下排气管倒流极限试验 被引量:2
7
作者 李静芬 郭丰泽 +1 位作者 马有福 岳荣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365-369,共5页
为防止水下排气柴油机发生海水倒灌事故,需弄清水下排气管内海水倒流发生的物理机制与发生条件.通过管内径为90,mm、长度为1.8,m的水平玻璃管在1、2及3,m不同水深下排气的试验,获得了水下排气管倒流极限以及排气口水深变化对其影响.结... 为防止水下排气柴油机发生海水倒灌事故,需弄清水下排气管内海水倒流发生的物理机制与发生条件.通过管内径为90,mm、长度为1.8,m的水平玻璃管在1、2及3,m不同水深下排气的试验,获得了水下排气管倒流极限以及排气口水深变化对其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排气量范围内水相会在排气管出口端下部稳定地滞留一定长度,但不会形成实质的水倒流;随管内滞留水长度由0增至1.8,m,对应的极限表观气速由24,m/s降至8,m/s,极限Wallis参数由0.95降至0.55,倒流极限呈现出先快速减小后趋于定值的趋势;在相同管内滞留水长度随排气口水深增大,极限表观气速略有减小,而极限Wallis参数基本不变,表明Wallis参数较好地表征了排气密度和排气速度对水下排气管倒流极限的综合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船用柴油机 水下排 /两相流 /逆向流动极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