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循环流化床下旋流场中气固多相流动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怀彬 董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0-74,共5页
基于已求得的内循环流化床下旋流场的气相流动场,求得了颗粒相运动方程,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此区域内颗粒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循环流化床能实现炉内分离和循环,延长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提高颗粒燃尽... 基于已求得的内循环流化床下旋流场的气相流动场,求得了颗粒相运动方程,用四阶Runge-Kutta法对此区域内颗粒运动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循环流化床能实现炉内分离和循环,延长颗粒在炉内停留时间,提高颗粒燃尽度和燃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循环流化床 下旋流场 气固多相流动 流化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浓淡煤粉燃烧器内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4
2
作者 荆有印 齐永霞 +2 位作者 赵全表 齐晓唯 王保生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5-67,共3页
为了揭示煤粉气流在带有弯管、方圆接头、可调浓淡煤粉分离装置及喷口前直管段内的运动轨迹及分离机理,将新型可调水平浓淡煤粉椭圆锥燃烧器喷口前弯管、方圆接头、可调浓淡煤粉分离装置及直管段作为整体,采用RNGK ε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 为了揭示煤粉气流在带有弯管、方圆接头、可调浓淡煤粉分离装置及喷口前直管段内的运动轨迹及分离机理,将新型可调水平浓淡煤粉椭圆锥燃烧器喷口前弯管、方圆接头、可调浓淡煤粉分离装置及直管段作为整体,采用RNGK ε模型和随机轨道模型,通过颗粒与流体耦合的PISC算法,对管内气固两相流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弯管是一种经济而有效的煤粉分离装置,可调浓淡煤粉分离装置可调节燃烧器向火侧和背火侧的煤粉浓度,为其进一步完善和广泛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椭圆锥燃烧器 气固多相流动 数值模拟 浓淡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调浓度煤粉浓淡燃烧器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3
作者 夏振海 张新育 +1 位作者 樊建人 岑可法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14-217,共4页
采用包括脉动频谱随机轨道模型等气固多相流模型 ,对新型撞击式可调浓度煤粉浓淡燃烧器内部的气固多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来流速度、撞击块高度、隔板位置等因素对气相速度场、隔板两侧配风均匀性、颗粒浓度、浓淡分离比的影响 ,... 采用包括脉动频谱随机轨道模型等气固多相流模型 ,对新型撞击式可调浓度煤粉浓淡燃烧器内部的气固多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来流速度、撞击块高度、隔板位置等因素对气相速度场、隔板两侧配风均匀性、颗粒浓度、浓淡分离比的影响 ,并和仪器模化实验进行对比 ,计算结果和实验吻合较好。通过分析浓淡分离过程中若干问题的机理 ,得到了具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锅炉燃烧器 煤粉浓度 数值模拟 气固多相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对边界层及对流换热影响机理的探讨 被引量:2
4
作者 李爱民 姜秀民 《华北电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51,共6页
对气-固多相流动中颗粒对边界层的影响进行了定性分析,提出了颗粒对边界层作 用的三区域模型,即加厚区、临界区、减薄区。根据该模型分析了气-固多相流对流换热机理, 为气-固多相流传热问题的研究进行了积极的探讨。
关键词 -多相流动 边界层结构 颗粒 对流换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