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城县近50年气候趋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董志询 符志军 +2 位作者 温田超 刘凤凤 王超 《农业灾害研究》 2021年第6期37-38,40,共3页
利用石城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石城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石城县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率为0.19℃/10年... 利用石城县国家气象观测站1971—2020年逐年气温、降水、日照时数等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分析了石城县近50年的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70年以来,石城县气候变暖趋势显著,年平均气温的线性趋势率为0.19℃/10年,2002年发生突变,突变后气温显著上升;年降水量呈略微增加趋势,非常不显著,但时间分布上极不均匀,1998年、2015年出现了严重的南方洪灾事件;年日照时数呈现减少趋势,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均未发生明显的突变。由此,将近50年石城县气候变化综合突变时间判定为2002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趋势变化 气象资料分析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石城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聊城市茌平区近51年气候趋势变化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冯彩金 《农业灾害研究》 2022年第4期117-119,共3页
利用聊城市茌平区1971—2021年逐年气温、降水、日照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评估方法、5 a滑动平均、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茌平区气候趋势变化,结果表明:近51年来茌平区年平均气温以0.25℃/10 a的增温幅度上升,在进入21... 利用聊城市茌平区1971—2021年逐年气温、降水、日照数据资料,采用线性倾向评估方法、5 a滑动平均、Mann-Kendall(M-K)突变检验方法分析了茌平区气候趋势变化,结果表明:近51年来茌平区年平均气温以0.25℃/10 a的增温幅度上升,在进入21世纪后增温明显,1994年发生增温显著性突变。年降水量以12.0 mm/10 a的速度递增,无突变点。日照时数以-162 h/10a的幅度下降,近51年中减少了826.2 h,无突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趋势变化 线性倾向评估 M-K突变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双版纳干季气候变化趋势及人工增雨对农业生产的作用分析
3
作者 郑晓泽 洪群艳 +1 位作者 高婷婷 字冉 《农业灾害研究》 2024年第11期162-164,共3页
选取西双版纳1963—2023年国家基本气象站干季逐日降水和日最高气温数据,通过线性趋势分析西双版纳干旱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干季降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景洪呈减少趋势,勐腊、勐海呈增加趋势;(2)1963—2023年,景洪... 选取西双版纳1963—2023年国家基本气象站干季逐日降水和日最高气温数据,通过线性趋势分析西双版纳干旱气候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干季降水量整体呈增加趋势,其中,景洪呈减少趋势,勐腊、勐海呈增加趋势;(2)1963—2023年,景洪和勐腊≥35℃的高温天数总体呈上升变化趋势;(3)景洪、勐海、勐腊日平均最高气温总体呈上升变化趋势,但上升趋势不明显。同时,阐述了干季干旱对西双版纳最具区位优势的农业产品的影响,分析了人工增雨在农业抗旱减灾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人工增雨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发展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双版纳 干季 气候变化趋势 人工增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2年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气候变化趋势及不同区间的径流响应 被引量:12
4
作者 谈晓珊 王婕 +4 位作者 唐雄朋 杨娜 罗贤 李杨 王国庆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2020年第4期1-8,共8页
气候变化是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流域气候变化及径流响应对有效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普林斯顿全球气象驱动数据集资料和澜沧江-湄公河(简称澜湄流域)干流8个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澜湄流域不同区间气温、降... 气候变化是河川径流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分析流域气候变化及径流响应对有效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普林斯顿全球气象驱动数据集资料和澜沧江-湄公河(简称澜湄流域)干流8个水文站的实测径流资料,分析了澜湄流域不同区间气温、降水的演变趋势以及不同阶段降水-径流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960-2012年期间,澜湄流域不同区间年气温呈现显著性升高趋势,其中,上游区间升温幅度较大,超过0.2℃/10a;同期,澜湄流域的8个区间只有"旧州-允景洪"区间年降水量呈现减少趋势,其余各区年降水量均为不同程度的增加趋势;此外,所有区间春季降水量均为增加趋势,冬季降水量大多为减少趋势;8个区间的年径流系数序列突变大多发生在20世纪60年代;澜湄流域不同区间降水-径流关系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阶段降水-径流关系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相同降水条件下,"琅勃拉邦-穆达汉"区间在2000年以后的产流量大多高于前期,而"旧州-允景洪"区间和"清盛-琅勃拉邦"区间后期径流量大多低于第1阶段径流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径流响应 气温 降水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林芝地区气候变化趋势与森林资源消退关系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卫敏 刘智能 琼达 《林业调查规划》 2008年第1期37-40,共4页
分析西藏林芝地区近40年以来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藏林芝地区的气温呈逐渐变暖、降水量逐年增多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森林资源消退、旅游人数剧增、全球温室效应等,提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大植树造林和... 分析西藏林芝地区近40年以来气候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西藏林芝地区的气温呈逐渐变暖、降水量逐年增多的趋势.进一步分析了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森林资源消退、旅游人数剧增、全球温室效应等,提出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加大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力度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森林资源消退 全球温室效益 西藏林芝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1951—1997年气候变化趋势的季节特征 被引量:158
6
作者 陈文海 柳艳香 马柱国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51-257,共7页
基于中国 1 60个测站 1 951— 1 997年的月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 ,对不同季节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季节差异进行了分析 ,并对逐季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很大 ,增温主要发生在冬、春季 ,夏季... 基于中国 1 60个测站 1 951— 1 997年的月降水和平均气温资料 ,对不同季节气温和降水的变化趋势及其季节差异进行了分析 ,并对逐季的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 ,气温和降水的季节性差异很大 ,增温主要发生在冬、春季 ,夏季大部分地区以降温为主 ;秋季降温的强度和范围均小于夏季 ,增温幅度也小。最后 ,检验了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趋势并与以前的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季节性差异 M-K法 中国 降水资料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兴安岭丰林保护区气候变化趋势分析
7
作者 周丹卉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6期224-225,共2页
对1961—2003年小兴安岭丰林保护区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该区气温在此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温度增幅达1.9℃,降水无明显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加剧,该区冬季寒冷干燥而夏季多雨湿润的独有气候特点呈现逐渐淡化趋势,温度... 对1961—2003年小兴安岭丰林保护区的气候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表明:该区气温在此期间总体呈上升趋势,温度增幅达1.9℃,降水无明显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加剧,该区冬季寒冷干燥而夏季多雨湿润的独有气候特点呈现逐渐淡化趋势,温度与降水的季节间差异均趋于缩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小兴安岭 丰林保护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尔沁沙地气候变化趋势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冬 李洪波 +1 位作者 朱丽辉 曹成有 《辽宁林业科技》 2003年第1期25-27,共3页
文章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康平县和中西部的翁牛特旗为例,详细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温度、降水和风速的组合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球性气候的变异导致了科尔沁沙地气候因子相应改变,气候出现了暖干化趋势,且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非... 文章以科尔沁沙地南缘的康平县和中西部的翁牛特旗为例,详细分析了科尔沁沙地温度、降水和风速的组合特点及其发展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全球性气候的变异导致了科尔沁沙地气候因子相应改变,气候出现了暖干化趋势,且这种趋势主要体现在非生长季,使本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增强。气候变异是本地区土地沙漠化发生和扩展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尔沁沙地 气候变化趋势 环境退化 风沙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1—2020年兴义市冬季低温阴雨日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9
作者 胡倩 孟庆怡 徐啟元 《现代农业科技》 2024年第5期147-150,共4页
本文利用兴义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气象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处理、t检验、9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对近60年兴义冬季低温阴雨日年际气候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兴义冬季低温阴雨日数呈现下... 本文利用兴义国家气象观测站1961—2020年的冬季(当年12月至次年2月)气象资料,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处理、t检验、9年滑动平均等方法,对近60年兴义冬季低温阴雨日年际气候变化趋势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60年兴义冬季低温阴雨日数呈现下降趋势,趋势变化明显,低温阴雨日年平均气温呈现下降趋势,趋势变化不明显;低温阴雨日的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趋势变化不明显,但是波动大,与低温阴雨日数变化一致;兴义冬季低温阴雨日数主要出现在1月,2月次之,12月最少,各月低温阴雨日数均呈现减少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季 低温阴雨日 降水量 气候变化趋势 贵州兴义 1961—2020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地区植被分布全球气候变化区域响应 被引量:60
10
作者 吴正方 靳英华 +2 位作者 刘吉平 商丽娜 赵东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564-570,共7页
根据东北地区生态气候环境和生物地理规律对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进行修正,将东北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湿润森林、寒温带潮湿森林、温带湿润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温带半湿润森林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 根据东北地区生态气候环境和生物地理规律对Holdridge生命地带分类系统进行修正,将东北地区植被分为寒温带湿润森林、寒温带潮湿森林、温带湿润森林、暖温带湿润森林、温带半湿润森林草甸草原、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暖温带半湿润草甸草原和暖温带半干旱典型草原等9个生命地带并分析了其空间分布特征。运用大气环流模式分析东北地区由于温室气体增加导致的气候变化趋势。以此为基础评价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的区域响应。全球气候变暖情景下,东北地区暖温带和温带范围明显扩大,而寒温带范围缩小甚至退出东北地区,植被分布界限显著北移;同时湿润区面积减少半湿润区和半干旱区扩大,导致森林面积缩小草原面积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地区 植被分类 空间分布特征 生命地带 大气环流模式 气候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候变化的科学新认知 被引量:33
11
作者 巢清尘 严中伟 +4 位作者 孙颖 江志红 廖宏 贾根锁 蔡榕硕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9,共9页
了解和认识百年来中国气候发生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未来的可能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本文综合评估了观测到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三大方面,分析了气候变暖的趋势... 了解和认识百年来中国气候发生的变化、引起其变化的驱动因素以及未来的可能变化,可以更好地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本文综合评估了观测到的中国气候变化事实、中国气候变化的驱动力、中国未来气候变化预估三大方面,分析了气候变暖的趋势、水循环以及降水和冰川变化、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生物化学循环、海洋和土地覆盖变化及其气候效应以及未来气候变化的特点和趋势等最新科学进展。在中国百年温度趋势、气候系统多气候指标变化特征、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中的人类活动作用以及气候系统模拟能力等方面的研究有了新的进展。可以看到中国气候变暖趋势持续、大气二氧化碳等长寿命温室气体浓度继续增长、人为强迫影响了多种气候要素在强度和频率的变化,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固碳量增加。本文最后提出未来中国气候变化研究需要进一步加强的问题,包括:中国气候变化中的城市化效应、气候系统内部变率在年代际变化中的作用、气溶胶-云-降雨相互作用的机理、大范围土地利用变化(如大规模生态恢复工程)的气候效应,以及云辐射反馈、海洋环流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反馈、气候-碳循环反馈等过程对气候模拟不确定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气候变化归因 气候变化预估 科学新认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气候变化感知的偏差及群体分异研究 被引量:15
12
作者 田青 姚冬萍 +2 位作者 苏桂武 刘健 谢今范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2011年第3期217-223,共7页
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冷暖年的感知偏差及人群分异。发现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与科学事实比较符合,由于对变暖转折年代更敏感,因而对变暖的确认度在一些时段与科学事实在变化程度... 通过问卷调查,具体分析了吉林省敦化市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和极端冷暖年的感知偏差及人群分异。发现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的感知与科学事实比较符合,由于对变暖转折年代更敏感,因而对变暖的确认度在一些时段与科学事实在变化程度或幅度上存在比较大的偏差。乡村人群对极端冷暖年不如对趋势感知的准确度高。经验积累影响乡村人群对气候变化趋势感知准确度,成长经历影响乡村人群对极端冷暖年感知的准确度。建议政府对气候变化教育有专门投入,在应对气候趋势的变化和极端冷暖年变化方面,总结关键人群在粮食种植行为上取得的经验和教训,以教育方式为关键人群提供分享这些案例的机会,服务于提高乡村人群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建设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感知 乡村人群 人群分异 气候变化趋势 极端冷暖年 感知偏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候变化对甘肃玛曲草原生态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杨兰芳 李宗义 王劲松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8年第3期14-21,共8页
采用甘肃省玛曲县1967年至2005年的年降水、气温、大风、沙尘等气候资料和1997~2005年卫星数据资料(NOAA14-AVHRR和EOS—MODISD),分析了玛曲草原38年来的气候演变特征和近10年来的草地植被月及年与相同时相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采用甘肃省玛曲县1967年至2005年的年降水、气温、大风、沙尘等气候资料和1997~2005年卫星数据资料(NOAA14-AVHRR和EOS—MODISD),分析了玛曲草原38年来的气候演变特征和近10年来的草地植被月及年与相同时相降水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玛曲在降水量减少、气温升高的气候条件下,大风沙尘天气却显著减少;秋季降水出现明显转型信号,从90年代中期转入连续增加;近10年中,草原植被1997~2001年逐年显著减少(除个别年份随年降水波动外),2000年最差,草原沙漠化占总面积的5%,退化面积高达45%;2001~2005年间牧草植被缓慢恢复,呈现不显著的增加趋势,增加的变幅总体小于减少的变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 草原 气候变化趋势 遥感数据 生态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王业宏 高慧君 张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5期9062-9063,9076,共3页
[目的]研究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以秋季或春季日最低地面温度≤0℃作为霜冻指标,利用1961~2008年山东省67个气象监测站的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 [目的]研究山东省霜冻的气候变化特征。[方法]以秋季或春季日最低地面温度≤0℃作为霜冻指标,利用1961~2008年山东省67个气象监测站的逐日地面最低温度资料,采用气候诊断分析方法,对山东省初、终霜日期和无霜期的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8年来,山东省的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气候特征具有明显地域差异。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的极差均为标准差的3倍以上,说明初、终霜日和无霜期离散程度均较大。近48年山东省平均初霜日以1.99 d/10a的速率推迟,终霜日以1.46 d/10a的速率提早,初霜日推迟幅度比终霜日提早幅度大;无霜期以3.42 d/10a的速率延长。从年代际变化来看,初霜日20世纪90年代以后开始明显推迟,终霜日90年代之后明显提早,无霜期是90年代开始明显延长。[结论]该研究为霜冻灾害的预测预防和农作物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终霜日 无霜期 气候变化趋势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昌吉市夏季气候要素及旱涝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5
作者 叶尔克江 阿帕尔 华宛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97-702,共6页
利用新疆昌吉市1961~2004年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和降水量等气候资料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及旱涝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昌吉市旱涝等级资料。结果表明:夏季3个月中,昌吉市6月份温度最低,风速最大,降水量最多;7月份温... 利用新疆昌吉市1961~2004年夏季逐日最高气温、平均气温、最低气温、平均风速和降水量等气候资料分析了各气象要素及旱涝变化规律并给出了昌吉市旱涝等级资料。结果表明:夏季3个月中,昌吉市6月份温度最低,风速最大,降水量最多;7月份温度最大、风速较大、降水量较多;8月份温度较高,风速最小,降水量最少的气候特征。昌吉市的最高、最低、平均温度呈明显上升趋势,风速呈变小趋势,降水呈增加趋势;旱涝等级呈逐年下降趋势,暴雨次数呈增加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要素 气候变化趋势系数 气候倾向率 旱涝等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气候变化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胡凝 高蓓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3期20877-20880,共4页
采用陕西48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资料,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渭河流域近30年来区域蒸发量呈现升高趋势,尤其是1993~2002年陕北区域增加明显,在季节变化中以秋季蒸发... 采用陕西48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资料,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渭河流域近30年来区域蒸发量呈现升高趋势,尤其是1993~2002年陕北区域增加明显,在季节变化中以秋季蒸发量的下降趋势尤为显著,而春、夏和冬季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导致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降水量的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渭河流域 20cm蒸发皿 蒸发量 气候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里兹湾地区近10年来的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欣 卞林根 +1 位作者 陆龙骅 边巴次仁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95-202,共8页
利用中山站 1 989年建站以来和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同期气象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地区短期气候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 ,该地区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降温倾向 ,两站降温趋势均为 - 0 .0 66℃ /a ,其结果与整个南极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相反... 利用中山站 1 989年建站以来和澳大利亚戴维斯站同期气象资料 ,分析了普里兹湾地区短期气候变化过程及其特征。结果表明 ,该地区温度变化存在明显的降温倾向 ,两站降温趋势均为 - 0 .0 66℃ /a ,其结果与整个南极地区温度变化趋势相反。降温倾向的主要特点是月平均温度以秋季下降幅度最大 ,夏季则为升温 ,最高温度存在升温倾向 ,最低温度呈现降温趋势。该地区月平均温度波动很大 ,极端异常过程中月平均温度偏高或偏低达到 1 0℃左右 ,与南极大陆地面高压和绕极低压中心位置及范围的异常分布关系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普里兹湾 气候变化趋势 中山站 气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CC SRES A2情景下吉林省气候未来趋势预估及对粮食产量的可能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涂钢 李巧萍 +1 位作者 苏丽欣 袁福香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46-153,共8页
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C-CM1)单向嵌套区域气候模式(BCC-RegCM1.0),在IPCC SRESA2排放情景下,对2011-203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21世纪前期东北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很小,吉林省降水量增加主要集中在... 利用全球海气耦合模式(BCC-CM1)单向嵌套区域气候模式(BCC-RegCM1.0),在IPCC SRESA2排放情景下,对2011-2030年东北地区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预估。结果显示:21世纪前期东北地区降水量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很小,吉林省降水量增加主要集中在夏季;年平均地面气温在整个区域普遍升高,秋季升温较小,平均日较差无明显变化趋势,吉林省地区升温幅度较低,平均升温约0.3℃。在此基础上,初步分析了吉林省未来气候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可能影响:未来气候对东部地区玉米单产有正面影响,增加幅度大,潜力大,对西部干旱区的玉米单产有不利影响;而对水稻单产的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增产明显,东部增幅大于中西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省 未来气候变化趋势 粮食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平洋上云水路径反演产品及其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
作者 钱小立 秦正坤 张文君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81-1393,共13页
基于极轨卫星NOAA-15上的微波温度计AMSU-A(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A)多年亮温观测资料,建立了全球海洋上的云液态水路径反演产品,并通过对比ERA5和FNL/NCEP再分析资料的云水路径产品,分析了反演产品对云液态水路径气候变化... 基于极轨卫星NOAA-15上的微波温度计AMSU-A(Advanced Microwave Sounding Unit-A)多年亮温观测资料,建立了全球海洋上的云液态水路径反演产品,并通过对比ERA5和FNL/NCEP再分析资料的云水路径产品,分析了反演产品对云液态水路径气候变化特征的再现能力,进一步通过线性回归和EEMD(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分别分析了太平洋地区大气云水路径的线性和非线性气候变化趋势特征。结果表明,云水路径反演资料可以很好的再现多年平均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应的气候变化趋势,云水路径气候趋势表现出明显的纬度带特征,增多和减小趋势随纬度带间隔出现,而且在北半球东太平洋地区,云水路径气候趋势的纬度带特征有向北迁移的现象。相比而言,反演产品的气候趋势与ERA5再分析资料有更好的相似性,而FNL资料对趋势的纬度带特征,尤其是纬度带特征的北移现象未能很好的再现,只是表现为赤道地区水汽减少,而两侧云水路径显著增加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温度计 云液态水路径 EEMD方法 气候变化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气候变化科学概论 被引量:2
20
作者 丁一汇 《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28-128,共1页
全书由11章及附录组成:第1章,引论;第2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第3章,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第4章,近100年全球和中国地区观测的气候变化;第5章,中国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第6章,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原因... 全书由11章及附录组成:第1章,引论;第2章,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与吸收;第3章,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第4章,近100年全球和中国地区观测的气候变化;第5章,中国地区极端气候事件的变化;第6章,全球及中国气候变化的检测和原因分析;第7章,气候变化预估模式的检验与气候敏感性;第8章,21世纪全球和东亚地区气候变化趋势预测;第9章,21世纪中国及分区域气候变化趋势;第10章,气候变化检测与预估的不确定性;第11章,对气候变化若干科学问题的认识;附录,气候变化有关问题与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变化趋势 中国地区 科学问题 温室气体排放 极端气候事件 变化检测 大气气溶胶 气候敏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